学习啦>创业指南>办事指南>政策法规>

2017年中国网约专车政策

时间: 嘉敏1004 分享

  网约车有哪些新的的规定,关于网约车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政策。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年中国网约专车政策,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2017年中国网约专车政策

  对拟从事网约车的车辆标准,《管理规定》作了具体要求:在本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7座及以下乘用车。采用燃油(气)乘用车的,车辆轴距不小于2700毫米、排量不小于1.8L/1.6T;采用纯电动乘用车的,车辆轴距不低于2650毫米;采用气电混合动力乘用车的,车辆轴距不小于2700毫米。

  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公交科介绍,原征求意见稿中,车辆排量规定为2.0L或1.6T,后根据珠海市现行常规巡游出租车实际情况,及广大司机、乘客和网约车平台的意见建议,将排量标准降为1.8L或1.6L,与现行50%以上的巡游出租车一致。

  车龄方面,考虑网约车的车容车况,本次新政将原征求意见稿中的“行驶证初次注册日期至申请时未满5年”更改为2年,确保硬件条件,保障“高品质服务”。

  此外,新政还规定,产权变更的网约车辆,只要符合条件,仍可以延续作为网约车运营,只需到相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即可。《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后,不符合本规定的网约车属于非法运营,交通部门将按照规定严厉惩处。

  网约专车相关信息

  滴滴宣布再次调价

  出行市场的每次价格变动都会引来外界广泛关注。4月10日,滴滴出行推出“分时计价”模式和新计费标准,起步价和里程价都做出相应调整。从滴滴出行的App中可以发现,目前北京滴滴快车业务分为普通型和优享型,其中,普通型快车调整后的计费标准为:里程费1.6元/公里、时长费0.5元/分钟、起步价13元,超过20公里后,加收0.8元/公里远途费;优享型快车计费标准为:2.3元/公里、时长费0.6元/分钟、起步价13元,超过20公里后,加收1元/公里远途费,21时-次日6时加收0.9元/公里夜间服务费。

  4月10日14时左右,北京地区曾有媒体进行了实测,同样一段行程中,滴滴出行App显示,在10时-17时(不含17时),该段路程预估车费为29.4元,17时-21时(不含21时),该段路程预估车费约为37.2元,21时-23时50分预估车费为42.4元,而同样使用北京出租车出行,该段路程预估费用仅在28-30元。由此可以看出,滴滴确实如它所说,进行了潮汐式的改革。

  而这并非滴滴出行第一次调价,自2015年5月13日,滴滴快车正式上线以来,司机和乘客端的补贴接连不断。不过,伴随滴滴出行兼并中国优步,加之网约车新政出台落地,滴滴已经掌握了中国网约车的大半江山,再看如今多次调整价格,似乎也就不觉得奇怪了。新规的实行是为了更好的规范整个出租车市场,防止打车乱象继续蔓延,从长远上来看,网约车新规的实行意在未来。

  再不廉价

  据部分消费者反映,因各个平台充值返现活动力度迅速减小,发放优惠券的频次和数额都在缩减,不少消费者开始放弃打车,改乘公共交通出行。另有不少网约车司机表示,乘客优惠力度减小的同时,司机端补贴也不断下滑,与曾经月收入上万的2015年相比,如今做滴滴快车等廉价网约车司机收入大多维持在6000-7000元左右。

  一位不愿具名的网约车分析人士称,廉价网约车是行业非理性烧钱竞争的阶段性产品,此前各大平台都期待以此获得流量,如今市场格局初定,出于运营成本及市场竞争考虑,低价意味着更多的补贴烧钱,廉价对于网约车平台而言仍有吸客作用,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并不合适。

  稳定供需关系

  除价格调整外,滴滴出行4月10日还公布了“分时计价”模式,即日起在10时-17时非打车高峰时段,滴滴平台调低平均价格,尤其中、长途订单在该时段价格下降较为明显;早晚高峰期和夜间的时长费则略涨,并将夜间时段的范围提前2小时,涵盖打车成功率最低的21时-23时,调节出行需求。

  滴滴出行方面表示,根据滴滴出行公布的今年3月数据显示,北京地区不同时段快车打车的成功率差距不小。成功率最高的时段为10时-17时,平均成功率在83.2%;最低为21时-23时,平均成功率仅为54.1%,接近一半的用户叫车需求无法被有效满足。

  北京地区潮汐式的用车需求是网约车平台推出“削峰填谷”政策的重要原因。同时,潮汐式的供需矛盾也一直考验着每个网约车平台的运营能力。分析人士称,网约车新政出台以后,京籍京车框架难以逾越,网约车平台合规的车辆将进一步减少,供需矛盾有可能进一步激化,滴滴出行推出上述“分时计价”模式目的在于尽可能提升运力,应对新政,满足用户出行需求。

  滴滴出行也表示,滴滴快车还将利用技术手段,提高快车拼车的成功率,用户使用拼车,系统将优先派单,此外,把选择权充分交给用户,让用户来考量当前的价格和自身打车需求的紧急程度,自主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打车时段或者出行方式。

  互联网专车市场趋势

  1、服务质量、细分场景、企业服务将成发展焦点

  当前中国专车市场已形成庞大的市场规模,市场格局趋于稳定,人口红利优势减弱,专车市场在互联网用户中的渗透率增长趋缓,中国专车服务商将更多的资源从规模扩张转向着力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粘性。2016年中国专车服务商从司机审核、司乘通讯、人身保险等方面加强对用户的安全保障;并针对孕妇、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以及聚会、商旅出行等细分场景推出场景化专车服务。Analysys易观分析认为,未来中国专车服务商将继续深度挖掘用户需求,进一步细分服务内容,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专车服务。在巩固C端用户的同时,中国专车服务商亦将发力B端市场,为企业提供更加多样化的用车服务,简化企业用车流程、提高企业出行效率。

  2、综合出行服务生态体系成为发展方向

  虽然中国专车市场用户体量庞大,商业模式清晰,但对专车服务商而言,距实现全面盈利还有一段较长的路。中国专车服务商在深耕专车服务的同时,已开始将目光放到其他出行领域,以及汽车金融、汽车电商、汽车后市场等领域。2016年,滴滴出行拓展租车、小巴服务,神州专车推出买买车、闪贷业务,易到宣布共享汽车生态战略。Analysys易观分析认为,在盈利进程缓慢的情况下,专车服务商将积极扩大服务范围,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形成综合出行服务生态体系。

  3、加强与传统出租车、租车企业合作

  2016年,交通部等七部门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管理暂行办法》,各地专车新政相关细则也陆续出台,其中多地对司机户籍、车辆规格牌照等限制严格。Analysys易观分析认为,为适应专车政策,各专车服务商将加强与当地传统出租车、租车企业合作,以提高专车平台运力,高效整合、匹配车辆与出行需求,同时此举亦有利于传统企业加快“互联网+”改革进程,促进传统出租车、租车企业转型升级。

  规模预测:

  根据Analysys易观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在2017年,中国互联网专车交易规模将达2549.6亿元人民币,较2016年增长75.1%。预计在2019年,中国互联网专车交易规模将达5034.8亿元人民币。

2017年中国网约专车政策相关文章:

1.2017年专车新政策

2.2017年上海专车新政策

3.2017年网约车政策

4.2017北京专车政策出台

5.2017杭州专车政策

2017年中国网约专车政策

网约车有哪些新的的规定,关于网约车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政策。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年中国网约专车政策,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2017年中国网约专车政策 对拟从事网约车的车辆标准,《管理规定》作了具体要求:在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34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