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家商务政策
2017年国家商务政策
商务概念的提出是改革的产物,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贸易部——商业部、外贸部——内贸部——内贸局——商务部。是内外贸一体化的概念。商务出台的政策有哪些,有哪些政策值得关注的地方。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年国家商务政策,希望你们喜欢!
2017年商务工作重点
——流通改革:货运价更低,消费在国内
流通成本居高不下,想买的产品在国内买不到,海外购物有增无减……你是否遭遇此困扰?要解决这些问题,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创新发展内贸流通势在必行。
【措施】会议提出,今后要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发展智慧流通、绿色流通;加强对中华老字号的动态管理,培育中国特色品牌,促进品质消费供应;进一步鼓励跨境电商、汽车平行进口等新型贸易方式,扩大免税消费等政策;大力推进电商进社区,开拓中高端和个性化生活服务消费市场,优化服务消费供给。
【展望】随着这些举措的推进,快递物流将更绿色低碳,成本更低,消费者将最终享受价格实惠;随着品质消费和服务消费的供应创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有望在国内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和服务,省去海外奔波购物的辛劳。
——吸引外资:告别“低端制造”,高端制造和服务业成“吸金器”
我国吸引外资已连续25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其中,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超过70%。中国巨大的市场一直为外企看重,未来中国吸引外资的风口将有哪些?
【措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说,今后吸引外资的重点是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外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放宽一般制造业准入限制,有序推进金融、电信等服务业开放。并且抓好自贸试验区经验复制推广,为吸引外资打造“制度高地”。
【展望】下一步,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会有更多的外资企业进入。一方面,这些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将更好地促进我国这两个产业的发展,助力经济结构优化;另一方面,外资进入医疗养老教育文化等领域,也将让百姓在这些方面享受更高端、更舒心的服务。
——对外投资:引导脱虚向实,“走出去”不跟风
2016年我国对外投资与吸收外资的差额扩大,继续成为资本净输出国。然而近些年,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盲目跟风”,贸然进入不熟悉领域投资的情况,出现一定风险。
【措施】高虎城强调,发展对外投资,必须牢牢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大方向,把实业投资作为主攻方向。瞄准产业发展存在的技术、经营“短板”,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主动对接国际高端要素,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
【展望】随着商务部以“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强国际产能合作,中国海外投资力度将继续加大,相信将来在制造业领域中国将出现更多的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规模的扩大,也将为国外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更多的就业、税收和百姓生活的改变。
——电商扶贫:更多农民早日摘掉“贫困帽”
商务工作涉及城乡市场,关乎千家万户,在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助力精准扶贫方面,大有可为。
【措施】深入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全面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扩大电商进农村支持范围,推动农产品、农村工业品、旅游及服务产品的电商化,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就业,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展望】随着农村电商工程推进,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居民将更好地享受来自城市甚至海外的商品和服务,并且借助电商卖出更多的家乡土特产品,在脱贫之路上越走越快。
商业趋势发展
01 消费升级是大趋势
发展文化创意等新兴消费
增加高品质产品消费
壮大网络信息、智能家居、个性时尚等新兴消费
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
02 二孩鼓励政策
刺激婴童和家庭服务型消费
03 发展文化产业
加快培育文化产业
统筹体育产业发展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
04 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
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
05 积极稳妥去杠杆
降低企业杠杆率
促进企业盘活存量资产
推进资产证券化
加大股权融资力度
06 商业地产有哪些“商机”?
通过情怀、文化赚钱。商业地产融入人文色彩,引起大众的共鸣,把人气转化为实际收益;
引入高品质的品牌,抓住“新中产阶级”消费人群;
消费新生人口的快速增加将直接刺激婴童和家庭服务型消费,并进一步推动购物中心的业态结构转型以及主题乐园等市场的成长;
体育+商业,将成为购物中心差异化运营的下一个商机。通过层出不穷的创新运动业态带动购物中心的人气;
文化、旅游小镇成商业地产新领域,发展潜力巨大,但要从当地特色进行切入,打造文化旅游品牌,避免“千镇一面”;
国内商业地产实现真正的轻资产需要将重资产进行证券化打造,变成可公开上市交易、流动性强的金融产品,但目前国内商业地产领域的资产证券化更多是止步于变相融资。
2017年国家商务政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