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办事指南 > 政策法规 > 国歌法草案拟初审将会带来的变化(3)

国歌法草案拟初审将会带来的变化(3)

时间: 嘉敏1004 分享

国歌法草案拟初审将会带来的变化

  国歌小档案

  ——1935年1月,上海电通影业公司拍摄抗日影片《风云儿女》,田汉在写影片故事梗概的时候,为片中的主人公创作的长诗《万里长城》拟写了最后一节诗稿,即“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后来,它被作为影片的主题歌词,即《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在完成《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创作后,被捕入狱。得知这首歌词,青年音乐家、共产党员聂耳主动要求为之谱曲。为逃避国民政府追捕,聂耳远渡日本,从东京寄回了歌谱,定稿题头上写着“进行曲”三个字。23岁的聂耳选择用军号独奏的音调,作为歌曲的前奏,听起来就像是吹响了嘹亮的进军号。

  1935年5月8日,上海《申报》、《时报》刊出《义勇军进行曲》词谱。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其中第三项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以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国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1978年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定,更改了田汉原作的歌词。由于各方面对更改国歌歌词一直有不同意见,1982年12月3日,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撤销本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决定。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将宪法第四章章名“国旗、国徽、首都”修改为“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第一百三十六条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起来!起来!起来!”熟悉的旋律,曾在无数场合、让亿万中国人民内心激昂澎湃。音乐无国界,这饱含民族深情的《义勇军进行曲》也曾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一支脍炙人口的战歌。1941年,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曾灌制过一张唱片名为:《起来》。宋庆龄先生亲自为唱片撰写了序言,使这首歌享誉世界,让正义的人们了解到中国的奋斗和牺牲。

  随着国歌立法的推进,依法爱护国歌、尊重国歌的理念也将深入人心。

  它曾是战场冲锋陷阵时的进军号,是走向敌人刑场的从容音……我们以立法的形式,不仅仅维护一首歌,更是维护和平年代里,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底之音。

  国歌最后一句为什么多个“进”字

  关于国歌法的法律案拟于今年6月提交全国人大会会议初次初审的消息,让连续十年提案为国歌立法的全国政协委员于海非常高兴,他讲述了自己执着于此的原因。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国歌最后一句:前进、前进、前进进,多一个‘进’字呢?”我总是回答:这才是国歌的点睛之笔——“前进进”的节奏感,凸显了国歌精神的进行时态,它在指引我们。

  于海是国家一级指挥、解放军军乐团前团长。“因为工作关系,我曾在很多国家演奏过各国国歌。”于海说,很多时候自己被国歌演唱时人们表现出来的那种崇敬甚至虔诚所打动,这也是他致力于保护国歌的原因。“我从1970年开始演奏国歌。庄严的时刻,当我指挥的手臂落下,乐团演奏出铿锵有力的国歌时,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于海说。

  更重要的是,国歌与中华儿女坚韧、奋进的历史密不可分。《义勇军进行曲》写成后,成为鼓舞中华儿女抗击侵略者、奋勇前进的战歌之一。在阅兵、出访、体育赛事等重要场合,奏响的国歌也持续唤起人们对历史的纪念,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

  然而,近年来国歌的使用出现了一些乱象。有人随意改变国歌的速度、情绪等;有人在演唱国歌时嬉笑、打闹;还有人在婚丧、商业活动中播放国歌。“这都是对国歌的不尊重。”于海痛心地说。

  在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加全国两会的十年中,于海每年都提案为国歌立法:国歌作为主权国家的声音形象,应该和国旗、国徽同样受到法律保护。如它的标准是什么,应该用什么速度、什么情绪演奏,如果出现损害国歌的情况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等。于海说,希望通过立法维护国歌的尊严,也把国歌中渗透的中国历史、中国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国歌诞生背后的故事”

352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