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办事指南 > 政策法规 > 2017近期央行的货币政策

2017近期央行的货币政策

时间: 嘉敏1004 分享

2017近期央行的货币政策

  2017年上半年的外汇市场被全球政治局势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搅得不得安宁,这些政治局势包括荷兰、法国和英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政治选举,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谜一般的施政政策。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近期央行的货币政策,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2017近期央行的货币政策

  央行“货币政策回归中性”

  该头版头条评论文章称,对于2017年的货币政策基调,虽然央行的提法仍是“稳健”,但其内涵已经发生明显变化:

  去杠杆、挤泡沫、防风险将成为政策考量的重要甚至是首要因素。

  文章还援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示,高层已经释放了明确的信号——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

  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

  中国央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对此,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认为,会议对货币政策的提法,在稳健后面增加了“中性”二字,这意味着发生了明显调整:

  保持经济稳定依然是重要目标,但是资产泡沫和风险事件越来越成为危及经济稳定的因素,因此要遏制这些情况。

  无独有偶,央行主管的媒体金融时报在24日发表社论《调节好货币闸门 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其同样引用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称:

  很显然,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是中央面临当前经济新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

  当前,货币政策的关键是要继续保持稳健和中性适度的货币环境,同时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中的作用。

  当前货币总量和利率水平是与经济基本面的变化相匹配的,货币政策始终注重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加强预调微调,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了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调节好货币闸门,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就要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优化政策组合,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还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措施相配套。总的来看,就是要从量价两个方面保持货币金融环境的稳健和中性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金融风险

  那么,包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内,高层屡屡提及的金融市场风险主要是什么呢?

  上述评论文章称,如果说去年的金融市场风险主要体现为“股市加杠杆”,那么今年的金融风险就主要体现为“债市加杠杆”。

  花旗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刘利刚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称,债市风险已成为不能忽视的风险点之一。近几年,为寻求较高收益率,债市成为很多机构尤其是银行理财和基金的投资方向,由此,债市呈现出牛市态势,同时不少机构加杠杆。但杠杆越加越高,加剧了市场的流动性风险。

  不过,最近一个月以来债市发生了剧烈的调整。对此,上述评论文章认为,这“正是央行主动运用‘锁短放长’的流动性调控手段,引导市场去杠杆的结果。”

  2017年“货币政策回归中性”意味着什么?

  对于明年,上述评论文章称,央行仍会高度重视市场风险因素,把握好货币供应的阀门。文章还援引央行参事盛松成近日的话称:

  预计明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不会超过12%。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这需要控制货币供应量。

  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上述评论文章援引业内人士称,PSL、MLF等工具将发挥更大作用。

  不过,评论文章还提及刘利刚的话称,虽然明年货币政策仍会维持中性,但如果资本流出规模增大,不排除央行运用降准的方式来注入流动性。

  “货币政策回归中性”,就意味着比过去两年稳健偏松的基调会有所收紧。不过评论文章强调,“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会收得过紧,以防引发市场动荡。”

  一位国内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对该报刊表示,“今年流动性收紧是逐渐的,并不只是年底这一下子。实际上,今年每个月都会有一周感觉到资金面比较紧,这和去年整体宽松的情形很不同。”他还表示,一旦市场利率接近“极端风险点”,央行也会通过各种方式释放稳定信号。

>>>下一页是2017近期央行的货币政策

358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