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健康养生知识 > 服用中药的常识有哪些

服用中药的常识有哪些

时间: 杭威854 分享

服用中药的常识有哪些

  吃西药的时候,大家可能会注意到要饭前或者饭后吃,那么在喝中药的时候是不是也需要注意这些呢?有哪些常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呢?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服用中药的常识

  1、服中药的时间要注意

  饭后服用:大多数药物宜在饭后服用,尤其是补益药(如人参)、健胃药(如补脾益肠丸)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甘露消毒片)。

  空腹时服用:驱虫药(如乌梅)和泻下药(如大承气汤)则空腹时服用较好。

  睡前服用:安神类中药应在睡前服用。

  提醒:不管是在饭前或饭后服药,都应有半小时至1小时的间隔,以免影响药效。

  2、中药如何服用

  一般来说,中药通常需一天口服3次。病情缓和者可每日口服2次;而病情较重、较急者,可根据医师的指示,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药力持续,有利于更快地缓解症状、减轻病情。

  3、不同的中药不同的服用方法

  大多数中药宜乘温服下,发汗药须热服以助药力,而清热中药最好放凉后服用。

  4、服用中药需要忌口

  首先,不同的体质状态有不同的“忌口”要求,例如身体肥胖而多痰者应少吃食肥肉、油腻、煎炸的食物;孕妇忌食狗肉、兔肉、雀肉、茄子、螃蟹等;产妇忌食杏子等。

  其次,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忌口”要求,例如伤风感冒或小儿出疹未透时,不宜食用生冷、酸涩、油腻的食物;治疗因气滞而引起的胸闷、腹胀时,不宜食用豆类和白薯,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胀气;水肿病人宜少食食盐;哮喘、过敏性皮炎病人,应少吃鸡、羊、猪头肉、鱼、虾、蟹等。又如患痈、疮、肿、疥、痔疮、高烧的病人,禁忌食用温热性的易诱发疾病的食物,如:羊肉、虾、辣椒、带鱼、鸡肉、狗肉、鹿肉等。

  其三,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忌口”要求。许多药物在服用时都要禁忌辛辣、生冷、油腻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这是共同的。但也有各自不同的情况,如在服用清热的中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

  5、中药与中药之间也有禁忌

  另外,用于治疗外感性疾病的发散解表药,不与滋补药同时服用。例如:感冒冲剂、羚翘解毒丸等不要与六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十全大补丸等药同时服用。清热泻火药原则上也不与具有滋腻、温热大补作用的药物同用。

  煎中药的过程

  一、煎煮前

  1、清洗煎煮前一般无需清洗。如果草药中有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忌浸洗,以免一些水溶性成分丢失。

  2、浸泡煎煮前用凉水浸泡药材约半小时,可以使水溶性成分析出在汤水中,同时也能增加汤药的浓度。

  二、煎煮中

  1、用水以水浸过药材表面2~3cm为佳,或者用手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通常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可以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开始煎煮。

  2、火候一般的中药应先用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但一些治疗外感的中药,可以在煮沸之后,继续用武火煎煮15分钟左右即可。

  3、时间一般中药,头煎应在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类中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类中药,头煎应在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

  4、复煎一服中药在煎煮两遍后,所含有效成分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但滋补类中药,可以煎煮3遍。而一些药量较大的处方,也可煎煮3遍。

  三、煎煮后

  立即滤取药汤煎煮好,应趁热过滤倒出,不宜久置锅中。否则含胶体过多的药液,随温度下降产生胶凝,难以过滤,影响药效,同时也易造成酸败。

  四、煎煮器

  瓦罐沙锅最好最佳煎煮器是传统的瓦罐、沙锅,搪瓷、不锈钢亦可,忌用铝锅、铁锅和铜锅,以防止金属器皿与药物发生反应,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对人体产生危害。
看过服用中药的常识有哪些的人还会看:

1.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有哪些

2.中药基础知识

3.中药什么时候喝最好

4.服用中成药要注意哪些方面

5.中药养生知识100条

1972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