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自然科学知识>

世界三大瀑布介绍

时间: 谢君787 分享

  在河流的时段内,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而瀑布的形成你了解吗?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瀑布是怎样形成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瀑布的形成

  世界上最著名的三个大瀑布是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尼亚加拉瀑布,非洲赞比西河上的维多利亚瀑布和阿根延、巴西及巴拉圭之间的伊瓜苏瀑布。

  世界最高的瀑布是四川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境内的兰溪瀑布。总落差1040米(3120尺)。尚有争议的世界最大瀑布是寮国湄公河上的孔恩瀑布(Chutes des Khone,英语作Khone Falls),虽然落差只有70米(230尺),但流量估计有11,600立方米/秒(410,000立方尺/秒)。

  瀑布的形成可能认为很简单,就是一条河流翻过一个悬崖峭壁,就形成了一个瀑布。其实瀑布的形成主要有三种:其一就是像尼亚加拉瀑布,它是尼亚加拉河水翻过白云石的岩壁,直落入下面的一个大水池里,翻滚流飞的水流不休止地浸蚀页岩,淘空了白云岩的岩洞,一块块的白云岩崩落而下,使得悬崖永远陡峭。

  另一种瀑布的形成就是在古代有一大块熔化了的岩石从下面挤上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岩石硬化了,后来就在河道中形成了一堵墙。中国的黄石瀑布就是这样形成的。

  第三种情况是:古代的冰川切入山谷之中,使两侧形成悬崖峭壁,瀑布由此生成。

  此外,地球表面的运动使高原进一步加高,而河流就在它的边缘地带,这样就形成了高原上的瀑布。

  形成瀑布的条件有几个。瀑布存在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便是岩石类型的差异。河流跨越许多岩相边界。如果从坚硬的岩石河床流向比较柔软的岩石河床,很可能较软的岩石河床的侵蚀更快,并且两种岩石类型相接处的坡度更陡。当河流改变方向并露出不同的岩石河床间的相接处时,便会发生这种情况。尼加拉瀑布组成美国与加拿大间的部分疆界,其河床上有一块斑驳的白云石顶板岩石,压在一连串较软的页岩和沙岩之上。

  形成瀑布的另一相关原因是河床上有许多条状的坚硬岩石。尼罗河上已出现一系列大瀑布,尼罗河水已充分侵蚀河床,结果露出坚硬的结晶质基底岩。

  其他瀑布较少由岩层的特性形成,更多由陆地的结构和形状而形成。例如,隆起的高地玄武岩可形成坚硬的台地,河水在其边缘产生瀑布,北爱尔兰的玄武岩上便是这样。在远比这个更大的规模上看,非洲南半部的岩石外表结构--一块很高的高地,四周是陡坡--使该地区大部分主要的河流都产生瀑布和急流。其中有刚果河上的李文斯敦瀑布(Livingstone Falls)和橘河上的奥赫拉比斯瀑布(Augrabies)。一般情况下,随着山区地形的坡度加大,瀑布的数量也就增多。

  河水侵蚀和地质特征并不是产生瀑布的仅有因素。沿着断层进行的构造运动会将坚硬和软性岩石聚拢在一起,促成瀑布的产生。河床海平面的急降使下蚀作用增加,并使河床上的裂点向上游方向后撤(或者说,坡度的急剧变化标示着河床基准水面的变化)。依赖海平面、河水流动和地质特征(以及其他因素),河落或急流可能在河床上出现裂点之处得到发展。冰川作用已形成众多瀑布,那里的河谷已被冰蚀过度加深,支流河谷被留在陡峭的河谷两侧高处。加利福尼亚州一座由冰川作用凿出的约塞米蒂瀑布(Yosemite)便从436米(1,430尺)高度的一个悬谷跌落下来。

  从河流的时间尺度来看,瀑布是一种短暂的现象,终将销声匿迹。其侵蚀速度取决于一已知瀑布的落差、水量、岩石的种类和结构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有时由于悬崖或陡坡的溯源侵蚀而使瀑布向上游退缩;在其他情况下,侵蚀会产生下切作用而将瀑布所在的整个河段夷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凭藉这两种手段或其中任一种手段,河流的必然趋势是消除既已形成的瀑布。河流的能量总是趋于使河流呈现比较平滑的凹形纵向剖面。

  即使没有作为河流侵蚀工具的曳出岩屑,瀑布基部能获得的侵蚀能量也是极大的。任何水量和落差大的瀑布的一个特征是有由瀑布跌落底部淘蚀成的深潭。有时潭的深度几乎等于产生瀑布峭壁的高度。深潭最终造成峭壁曝露的表面坍塌和瀑布的后撤。在某些地方,瀑布的后撤是一明显的特征。譬如,在尼加拉的瀑布已从开始处的悬崖正面后撤11公里(7哩)。现今尼加拉瀑布的大部分水体被转用于水力发电,但据估计,按正常流量计算,瀑布后退率将是每年约1米(3尺)。

  瀑布群的形成

  瀑布的形成,特别是大峡谷河床瀑布的形成,应该是内外营力相互作用下导致地形差异所表现出河流水作用的一种阶段性河床地貌的表现。其形成因子的作用应该是综合性的、复杂的。当然在分析其形成因子中,会有主要的或次要的分别,也可说是在一系列特定条件的综合因子作用下,在某一时间阶段上的一种必然表现。大峡谷河床瀑布,就是在这样短距离、高坡降、大水量的情况下,流水水动力作用选择一定的地质构造部位能量释放的一种必然表现形式,也是河流发育溯源侵蚀在现阶段时段内、在特定的地形部位一种必然表现形式。

  当然,瀑布群的形成是各不相同的,要通过很详细的工作,具体地分析。如西兴拉到帕隆藏布汇入口20余公里的河床上:

  (1)短距离内河道作S形或直角形的急拐弯转折,大的主体瀑布和相对集中的瀑布群首先最容易出现在河床S形拐弯的弯部和直角形转折的弯部这种地形突然转折变化、应力相对容易集中作用的部位,如最大(落差)的藏布巴东Ⅰ号、Ⅱ号瀑布就出现在河床S形拐弯部位。

  (2)短距离内峡谷基岩河床深槽形态发生束放变化的转折部位,出现大的瀑布。如绒扎瀑布就是从相对宽的河床到突然收窄的河床跌落下去进入更深更狭的基岩河槽的。同时,任何巨瀑下面必有深潭,它必然会改变河床谷地的形态和水流作用的性质,这也是相辅相成的一种差异,应该说也是参与了瀑布地形的形成过程的。如藏布巴东瀑布跌落下去就形成一个大的三角形的瀑槽,瀑水在其中急速回旋翻滚,形成一三角形池,并呈牛奶状乳白色的水流再跌落下去。

  (3)从藏布巴东Ⅱ号瀑布出现部位的卫星影像图分析,这里的变质岩系近东西走向,两岸产状是连续的,瀑布的出现主要应考虑是由于河床的急拐弯和束放导致应力相对集中作用所出现的差异。在绒扎瀑布,据张文敬教授介绍,瀑布的出现与其坐落在横向岩层中石英岩脉这样坚硬岩性地层的出现有关系。

  (4)至于藏布巴东Ⅱ号瀑布,即大峡谷中最大瀑布(高35米)以下一系列小规模的瀑布和跌水的出现,又与河床有许多大块崩塌堆积的堵塞有关。整个大峡谷中一些河床小瀑布与跌水险滩,许多都与强大的支沟泥石流堆积于干流主河床上,局部改变了河床坡降造成的差异也是有关系的。

  (5)季建清博士认为,大拐弯峡谷的复杂构造弧弯在不同板块之间,这里出现的是花岗质的构造糜棱岩带,通过裂变径迹的测年表明,这里15万年以来上升量达到30毫米/年,是地球上最强烈的上升地区之一。在这里地幔物质上涌是“高温、低密、低磁、负重力、多地震、强构造运动”的地球“热点”地区。总之,这里地壳(物质)的变形是十分强烈的(在大峡谷瀑布群所在变形地体上留有许多构造变形的证据)。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段就有因变形(无论快速或缓慢的)产生大规模山体的滑塌移动入峡谷中,堵塞和改变了河床地形,与瀑布群出现有关。

  总之,大峡谷河床瀑布的形成首先是在内外营力作用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对具体瀑布作具体分析,在这样世界最大峡谷中这样巨大的水力作用和强烈构造运动作用地区,瀑布的变化性也就决定了大峡谷瀑布必然的青年性、群体性和复杂性征。

  世界三大瀑布

  瀑布是地球上很壮美的自然景观。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瀑布分别是:尼亚加拉瀑布、维多利亚瀑布和伊瓜苏瀑布。

  1、尼亚加拉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加拿大与美国的交界处的尼亚加拉河上,河中的高特岛把瀑布分隔成两部分,较大的部分是霍斯舒瀑布,靠近加拿大一侧,高56米,长约670米,较小的为亚美利加瀑布,接邻美国一侧,高58米,宽320米。尼亚加拉瀑布及由它冲出来的尼亚加拉峡谷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地质条件,其中页岩的不断被水流冲刷,使得瀑布在1842年至1905年间平均每年向上游方向移动170厘米。美加两国政府为保护瀑布,曾耗巨资修建了一些控制工程,使瀑布对岩石的侵蚀有所减小。

  2、维多利亚瀑布

  维多利亚瀑布位于非洲赞比西河的中游,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接壤处。瀑布宽1700余米,最高处108米,宽度和高度比尼亚加拉瀑布大一倍。年平均流量约934立方米/秒。赞比西河抵瀑布之前,舒缓地流动,而瀑布落下时声如雷鸣,当地居民称之为“莫西奥图尼亚”(意即“霹雳之雾”)。维多利亚瀑布的水泻入一个峡谷,峡谷宽度从25米至75米不等。

  3、伊瓜苏瀑布

  伊瓜苏瀑布位于阿根廷和巴西边界上的伊瓜苏河。这是一个马蹄形瀑布,高82米,宽4千米,是尼亚加拉瀑布宽度的4倍,比维多利亚瀑布还要宽很多。悬崖边缘有许多树木丛生的岩石岛屿,使伊瓜苏河由此跌落时分作约275股急流或泻瀑,高度60至82米不等。11月至3月的雨季中,瀑布最大流量可达12750立方米/秒,年平均约为1756立方米/秒。
看过“世界三大瀑布介绍”的人还看了:

1.世界上最大的三个瀑布

2.世界上有哪三大著名瀑布奇观

3.世界上最大瀑布排名

4.世界上最迷人最漂亮的瀑布

5.世界10个最大的瀑布

6.世界上最大的著名瀑布

21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