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自然科学知识 > 月球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

月球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

时间: 嘉馨975 分享

月球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

  环形山这个名字是伽利略起的,它是月球表面的显著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月球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月球的环形山形成原因,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月球的环形山形成原因

  喷射

  月球形成不久,月球内部的高热熔岩与气体冲破表层,喷射而出,就像地球上的火山喷发。它们开始威力较强,熔岩喷出又高又远,堆积喷口外部,形成了环形山。后来喷射威力逐渐减小,喷射堆积只在中央底部,形成了小山峰,就是环形山中的中央峰。有的喷射熄灭较早,或没有再次喷射,就没有中央峰。

  流星体、陨石撞击

  流星体撞击月球。1972年5月13日有一颗大的陨星体在月面上撞成一个有足球场那么大的陨石坑。撞击时引起的月震,被放置在月面的4个月震仪记录下来。主张陨石撞击的人认为,在距今约30亿年前,空间的陨星体很多,月球正处于半融熔状态。巨大的陨星撞击月面时,在其四周溅出岩石与土壤,形成了一圈一圈的环形山。又由于月面上没有风雨的洗刷与猛烈的地质构造活动,所以当初形成的环形山就一直保留下来了。

  许多环形山的周围都呈现放射状斑纹结构,这种环形山至少在60座以上,如第谷,哥白尼,开普勒等环形山,都有形状不一,长短不同,条纹数量互异和亮度也很不一致的辐射纹。1968年美国的“勘测者”7号月球探测器,拍下了第谷环形山的一些辐射纹。第谷环形山的辐射纹共有12条,它们穿过山脉,月谷,也横越月海,其中最长的一条辐射纹竟长达1800公里,最宽的一条有20公里宽。

  辐射纹怎样形成的,多数科学家认为,火山喷发或者大的陨星体撞击月球表面时,岩石以及岩石粉末等被抛向四周。后来,这些物质逐渐回落到月面而成为辐射纹。由于它们的反照率比较大,所以看上去显得格外明亮。 这是月球表面那些奇异的辐射纹。“阿波罗”飞船从月球传回地面的月球图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巨大的陨石坑。

  月球陨石坑

  陨石坑(较大的陨石坑又称环形山)是行星、卫星、小行星或其它天体表面通过陨石撞击而形成的环形的凹坑。陨石坑的中心往往会有一座小山,在地球上陨石坑内常常会充水,形成撞击湖,湖心有一座小岛。

  在具有风化过程的天体上或者具有地壳运动的天体上,老的陨石坑会逐渐被磨灭。比如在地球上通过风化、风吹来的尘沙的堆积、岩浆撞击坑会被掩盖或者磨灭。在其它天体上有可能有其它效应来磨灭陨石坑。比如木卫四的表面是冰,随着时间的流逝冰会慢慢流动,使得这颗卫星表面的陨石坑消失。

  在地球、月球的陨石坑有很多,地球上约有150个大的依然可以辨认出来的陨石坑,通过对这些陨石坑的研究地质学家还发现了许多已经无法辨认出来的陨石坑。几乎所有具有固体表面的行星和卫星均带有陨石坑。在有些天体上陨石坑的密度可以被用来确定相应的表面地区的形成年代。

  虽然人类在很久以前就登上了地球的近邻月球,依靠及时掌握了许多关于月球的事实,但是月球仍有许多谜团有待于揭晓。而就在近期召开的欧洲行星科学大会(EPSC)上,科学家指出,月球的许多陨坑能够很好地保存来自地球的生命样本,或许可能存在未知的生命体。

  月球独特的旋转倾斜角度使太阳光直接照射在其赤道位置,因此,许多在月球极地区域的陨坑都处于永久黑暗之中,得不到太阳光的照射。沙克尔顿陨坑就是其中一个,其最深处非常黑暗,可能仅有陨坑边缘的折射太阳光线能够抵达陨坑内。

  但是其底部的一些小陨坑,是太阳光无法到达的,将像一个寒冷的“冰箱”。 如果侥幸其中保存有一些物质,那么在陨坑底部的这物质将被覆盖和保护,避免太阳风的侵蚀而存留下来。

  科学家们认为地球早期存在着简单的细菌生命,这些细菌生命体可生存在岩石之中,那么,那些存在与和陨石中的细菌,将有机会在碰撞时,飞溅出去散落至月球表面。如果果真如此的话,无论它们死亡还是存活,都将证实早期地球的生命存在与月球表面。

  在月球表面发现地球生命将提供证实我们地球上关于远古生命的最新信息,同时,发现地球之外的细菌生命体将是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地球上许多细菌生命可以冷冻数千年时间,之后它们能够解冻复活。如果某种细菌能够发现于月球陨坑底部,将这些细菌放置在热水中可能使其苏醒复活过来,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597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