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自然科学知识 > 小儿疝气怎么形成的_小儿疝气的形成原因(2)

小儿疝气怎么形成的_小儿疝气的形成原因(2)

时间: 炜杭741 分享

小儿疝气怎么形成的_小儿疝气的形成原因

  小儿疝气的疾病诊断

  腹股沟疝气好发于一岁以下的幼儿,如果发作时,在腹股沟会有鼓起的肿块,稍有警觉就很容易发现。幼儿如果有以下表现应引起高度重视。

  1.不明原因的哭闹不止需考虑患小儿疝气并伴有嵌顿的可能;

  2.剧烈的呕吐,发烧;需要考虑患小儿疝气并伴有嵌顿的可能;

  3.肠梗阻;需要考虑患小儿疝气并伴有嵌顿的可能;

  4.发现血便;需要考虑患小儿疝气并伴有嵌顿的可能。

  一定要仔细探查有无腹股沟疝气;当然也要请医师检查有无其他的疾病。

  小儿疝气的病因

  很多疝气患者家长不知道小儿疝气病是怎么一回事,从而导致忽视小儿疝气预防与治疗。小儿疝气发病的因素是什么?

  一,先天性因素

  1、小儿疝气男孩的发病率比女孩的发病率要高很多,主要是因为男孩的睾丸是在出生前才通过腹股沟管降至阴囊的,随之下移的腹膜则形成鞘状突。如果鞘状突在婴儿出生后还没有闭锁,或闭锁不全,会成为较大的腔隙,腹腔内容物就会从这里突向体表,而形成疝气。又因为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鞘状突闭锁也较迟,所以右侧腹股沟疝气较多。

  2、小儿疝气也会由于先天发育不足发生,这主要指的是一些儿童的腹壁膜发育不完善、过薄,造成器官容易冲破薄膜向外突出形成疝气。

  二,后天性因素

  小儿疝气形成的后天性因素主要是指由于咳嗽、便秘、哭闹等动作过大或用力过猛造成腹腔压力升高导致腹壁膜破损器官外突从而形成了疝气。

  小儿疝气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疝气丸,每服2-6克,每日2次。

  (2)疝气散,每服1-2克,每日2次。

  (3)橘核丸,每服2-3克,每日2次。

  2.验方自疗法

  (1)荔核15克、大茴香6克,研末冲服。

  (2)老丝瓜1条焙干研末,每服2-6克,每日2次。

  (3)陈向日葵杆1棵,去皮,水煎服,每日2次。

  (4)茄子蒂3个焙焦为末,冲服,每日2-3次。

  (5)核桃10个,烧炭研末,冲服,10次服完,每日2次。

  3.饮食自疗法

  (1)猪瘦肉适量、鸭椿子30克,煮熟,食汤与猪肉。

  (2)乳鸽1只,生黄芪10克。将乳鸽洗净,生黄芪用布包好,纳入乳鸽中,隔水蒸熟,食之。

  4.外治自疗法

  (1)用丁香适量,上药研末,撒在独角莲膏药上,敷贴患处。

  (2)牡蛎30克,研末,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每晚睡前,先用手将疝气纳回,再将药糊涂于患侧阴囊,每天1次,连用3晚。

  (3)黄精、桔梗各9克,上药放入樟脑2克,酒浸泡半小时,取出捣糊状,敷气海穴。气海穴:位于脐下1.5寸处。

  5.其他自疗法

  (1)热薰法:茶叶10克、桔叶70克、老生姜25克、淡豆豉30克、食盐15克,水煎,趁热薰洗患处20分钟以上,每日1次,连用3-5次,即可见效。

  (2)药浸法:鲜生姜汁一小杯,将阴囊浸杯中姜汁内,阴囊内有针刺感,即渐回缩,约10分钟,缩小如常。

  (3)热熨法;吴萸、盐各60克,同炒热,布包,熨脐腹部,冷则加热水袋熨烫1-2小时。

  (4)艾灸法:生姜片2毫米厚,置于患侧腹股沟上方,将艾绒做至枣大,灸5壮,燃至有温热感时压穴,每日1-2次。(5)袋兜法:将艾绒装入布袋内,以袋兜阴囊,半月更换一次。

  (6)用粗食盐半斤炒热后,加入花椒20粒。用布包好,敷患处至盐凉,一日一次,最好睡前用,连用4、5天有特效。

  (7)取黑胡椒7粒,面粉、醋各适量。将黑胡椒捣烂,加醋和面粉调成糊状,置于无菌纱布上。贴于会阴部,用胶布固定,隔日换药1次,连用2--3次有奇效。

  (8)取生龙眼核50克。将龙眼核洗净,瓦上焙干为末,每日9克,用黄酒送服。此方温阳散寒。


看了小儿疝气怎么形成的还看:

1.小儿支气管肺炎食疗以及偏方大全

2.儿童疝气保守治疗

3.看望疝气手术后病人送什么好

4.小儿支气管肺炎食谱以及食疗方

5.小儿疝气的治疗偏方

587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