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医学知识 > 小孩疝气是怎么形成的

小孩疝气是怎么形成的

时间: 显钤829 分享

小孩疝气是怎么形成的

  疝气是指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为什么小孩会疝气呢?以下就是学习啦小编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小孩疝气的原因

  1。肝气郁滞忧思、愤怒、情志不舒、气机不畅、气窜于少腹而发病。

  2。寒湿内停久坐寒湿之地,或雨淋受寒;致使寒湿之邪侵袭肝经,而发病。

  3。中气下陷强力举重,房劳过度、伤于正气,致使气虚下陷患于少腹,或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老年人肝肾亏虚、筋脉松弛、或因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提失职而发病。

  小孩疝气的表现

  1、小儿疝气有可能会在出生后两个月内或学龄期发病。

  2、通常在小孩哭闹、剧烈运动、大便干结时,在腹股沟处会有一突起块状肿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压时会自行消失。

  3、如果肿物不能返纳腹腔,就会出现腹痛加剧,哭闹不止,继而出现呕吐、腹胀、排便不畅等肠梗阻症状,在腹股沟或阴囊内可见椭圆形肿物,质地硬,触痛明显;嵌顿时间久者皮肤可见红肿,若长时间肠管不能回纳则有可能出现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4、疝块发生嵌顿无法回纳时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厌食或哭闹、烦躁不安。

  5、孩子在平卧安静时肿物可暂时消失,但随着腹内压力的增高,肿物可下降到阴囊里,这时如果能解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并让孩子平卧,或轻轻地将肿物往腹腔方向推送,肿物则可通过睾丸下降时的那条通道返回到腹腔,肿物消失,也可以叫可复性疝气。

  疝气的危害

  疝气对消化的影响

  疝气是一种外科疾病,多在腹部,有的可下行至大腿根和阴囊,如果发现孩子腹部起了一个包块,躺下后又消失,抱起来又会向外突出,就很有可能是疝气了。

  疝气是常见的人体外科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和少儿人群。疝气对人体危害严重,轻则影响生活,重者造成死亡。尤其是宝宝发生疝气更要注意,能造成宝宝哭泣、倒奶、影响生长、压迫生殖系统神经造成不育,一旦发生嵌顿极易造成死亡。

  疝气如果不及时治疗,对人体会产生一定的危害。轻者引起局部胀痛,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当小肠由疝环突出并被卡住不能回到腹腔时,可伴有剧烈腹痛、恶心、呕吐便秘、腹胀等症状。如不及时处理,突出的小肠将由于肿胀而越卡越紧,最终因缺血而发生坏死。更有甚者将引起脓毒血症,威胁生命。

  疝气对生育的影响

  长期不治疗的疝气,会对人的生育产生影响。由于疝气的位置十分靠近人的泌尿生殖系统,所以老年患者容易出现尿急,尿频,夜尿频多等症状,小孩则可能出现因为疝气挤压睾丸或者生殖器官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导致性功能障碍等症状,女性则有可能导致不孕不育。

  治疗疝气的偏方

  茄子有收敛止血、健脾止带等多种效用。民间用茄子50克,水煎取汁服,饭前温服,每日2次,对轻度疝气有收敛固提之效,并可改善疝气带来的不适感。也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将茄子凉拌、煎炒、油炸食用,对疝气皆有作用。

  刀豆《本草纲目》认为刀豆“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呃逆、益肾补气”。可用其煮粥服,刀豆50克,粳米50克,每日2次。也可将刀豆研末,开水冲服,每次5克。

  柚子核柚子核有理气宽中,燥湿化痰之效。柚子核30克,水煎服,每日2次,连服1个月。也可取柚子皮10克,煎汤服,每日2次。两种方法都对疝气疼痛有一定效果。

  荔枝核《本草衍义》曰:荔枝核“治心痛及小肠气”。《本草纲目》认为可“行散滞气,治癫疝气痛,妇人血气痛”。荔子核30克、小茴香10克,水煎服,每日2次。有行气散结、止痛之效。

  无花果有理气健脾之效。取无花果5个,小茴香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老丝瓜250克(焙干),陈皮10克,共研细末,用白酒冲服,每次3克,每日2次,连服1个月。

  橘核30克,山楂核30克,水煎服,每日2次。有行气散结、通络止痛之效。

小孩疝气相关文章:

1.宝宝疝气是如何形成的

2.小儿疝气形成的原因

3.宝宝肚脐疝气是怎么形成的

4.小儿腹股沟疝治疗方法

5.疝气的治疗偏方有哪些

1360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