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医学知识 > 落枕什么回事

落枕什么回事

时间: 巩诗1755 分享

落枕什么回事

  落枕怎么回事,落枕或称“失枕”,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以冬春季多见,下面来学习啦,跟着小编我一起来寻找原因吧,希望可以为你提供有用的答案。

  落枕或称“失枕”,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以冬春季多见。落枕的常见发病经过是入睡前并无任何症状,晨起后却感到项背部明显酸痛,颈部活动受限。这说明病起于睡眠之后,与睡枕及睡眠姿势有密切关系。

  落枕的原因

  1.睡眠时头颈姿势不当;

  2.枕头垫得过高、软硬不当或高低不平;

  3.颈部外伤。头颈长时间处于过度偏转的位置;或因睡眠时枕头不合适,过高、过低或过硬,使头颈处于过伸或过屈状态,均可引起颈部一侧肌肉紧张,使颈椎小关节扭错,时间较长即可发生静力性损伤,使伤处肌筋强硬不和,气血运行不畅,局部疼痛不适,动作明显受限

  4.颈部受风着凉,睡眠时受寒,盛夏贪凉,使颈背部气血凝滞,筋络痹阻,以致僵硬疼痛,动作不利。

  5急性发病,睡眠后一侧颈部出现疼痛,酸胀,可向上肢或背部放射,活动不利,活动时伤侧疼痛加剧,严重者使头部歪向病侧。

  6患侧常有颈肌痉挛,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菱形肌及肩胛提肌等处压痛。在肌肉紧张处可触及肿块和条索状的改变。

  疾病治疗

  中医疗法

  落枕的治疗方法很多,手法理筋、针灸、药物、热敷等均有良好的效果,尤以理筋物法为佳。

  落枕热敷局部

  家人可帮助落枕者进行按摩、热敷以减轻痛苦:

  1.按摩:立落枕者身后,用一指轻按颈部,找出最痛点,然后用一拇指从该侧颈上方开始,直到肩背部为止,依次按摩,对最痛点用力按摩,直至感明显酸胀即表示力量已够,如此反复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轻叩按摩过的部位,重复2~3遍。重复上述按摩与轻叩,可迅速使痉挛的颈肌松弛而止痛。

  2.热敷:采用热水袋、电热手炉、热毛巾及红外线灯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须注意防止烫伤。

  3.选用等,痛处擦揉,每天2~3次,有一定效果。

  4.星附膏、外贴颈部痛处,每天更换一次,止痛效果较理想,但病人自感贴膏后颈部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孕妇忌用。

  5.耳针:耳针埋穴于颈、枕区,以食指尖按压上述耳穴5~10分钟,或以食指端按摩上述耳穴。

  6.针刺:不能前后俯仰者,取大抒、京骨穴、昆仑穴;不能左右回顾者,取肩外俞、后溪、风池穴。一般可取悬钟穴,位于足外洞上三寸,针4~5分,灸3~7壮,亦可按摩此穴,每次15分钟。

  7.口服去痛片1片,有临时止痛之效。

  8.改变睡眠姿势,调整枕头高低,自己扭动脖子。

  9.如为颈椎病引起,在体疗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家庭自我疗法。

  10.落枕严重者,局部注射0.25%奴夫卡因10毫升,止痛效果明显。

  运动疗法

  低头仰头 坐在椅子上,挺起胸部,头先向下低,以下颌骨挨着胸部为止,然后向上仰头,眼朝天上看。停3秒钟再低头,如此反复20次。

  左右摆头 坐在椅子上,两臂自然下垂,头先向左摆,然后再向右摆,这样反复20次。

  摇摆下颌 坐在椅子上,两臂自然下垂,胸部挺起,用力向左右摇摆下颌,连续20次。

  伸缩颈部 坐在椅子上,胸部挺起,先将颈部尽量向上伸长,再将颈部尽量向下收缩,连续伸缩20次。

  旋转颈部 坐在椅子上,身体不动,先向左旋转颈部90度,再向右旋转颈部90度,连做20次。

  按摩枕部 用两手掌在枕部用力按摩,直到局部发热为止。

  醋敷法

  取食醋100克,加热至不烫手为宜,然后用纱布蘸热醋在颈背痛处热敷,可用两块纱布轮换进行,痛处保持湿热感,同时活动颈部,每次20分钟,每日2至3次,两日内可治愈。

  机械疗法

  按摩棒强而有劲的捶打按摩功能渗透肌肉组织,可有效减轻酸痛。按摩棒的重量全集中在按摩头上,因大幅度加强了按摩力度。效果非常行之有效。

  疾病预防

  一.保养

  1.用枕适当 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过的,枕头的高低软硬对颈椎有直接影响,最佳的枕头应该是能支撑颈椎的生理曲线,并保持颈椎的平直。

  二.锻炼

  颈椎的锻炼应该慎重,要避免无目的的快速旋转或摇摆,尤其是颈椎病急性期、椎动脉型颈椎病或脊髓型颈椎病。

  1.头中立位,前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后伸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左旋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右旋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左侧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右侧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动作宜缓慢,稍稍用力。锻炼时,有的病人颈部可感觉到响声,如果伴有疼痛,应减少锻炼的次数或停止锻炼;如果没有疼痛,则可以继续锻炼。

  2.头中立位,双手十指相叉抱在颈后,头做缓慢的前屈和后伸运动,与此同时,双手用力对抗头的运动,以锻炼颈椎后侧的肌肉力量。

  饮食注意

  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2、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3、该疾病对饮食并没有太大的禁忌,合理饮食即可。

1617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