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总结 > 学习总结 >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看感想总结(通用7篇)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看感想总结(通用7篇)

时间: 和杰4558 分享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看感想总结(通用7篇)最新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康琦介绍,空间站可以最大限度摆脱地面重力影响,为包括液桥实验在内的流体力学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看感想总结(通用7篇),仅供参考,更多工作总结点击“天宫课堂总结”查看!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看感想总结(通用7篇)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看感想总结1

今天,我们在教室参与了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首次太空授课,“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物理课。

首先,王亚平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天和核心舱的主要结构,先后带我们参观了居住区、卫生区和太空厨房。随后,老师还介绍了太空跑步机、太空自行车、“企鹅服”等运动装置的用法,并解释了太空中锻炼的重要性:空间站几乎没有重力,微重力的环境会使人血液上涌、骨骼疏松、肌肉萎缩,需要坚持锻炼以保持身体健康。叶光富老师还为我们演示了在太空中如何行走、转身,从而让我们对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

接着,就是最激动人心的太空实验环节了。三位老师演示了太空细胞学实验、浮力实验、泡腾片实验等,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水球成像实验。王亚平老师先制成一个水膜,再向水膜中缓缓注水。由于微重力环境下表面张力较强,水膜变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水球。老师又向水中注入一个气泡,将脸靠近水球时,水球里竟然呈现了一正一反两个像。老师解释道,这是由于气泡将水球分割成两部分,使其分别成像。这样一节别开生面的“天宫课堂”结束之后,我终于明白了“太空授课是物理课堂上最生动的实践案例”这一说法。

正如王亚平老师在课程最后给我们青少年的寄语,“我们是祖国含苞待放的花朵,希望我们的梦想在广阔无垠的太空中绽放”,我们当今的任务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看感想总结2

此次太空授课在太空失重环境下向青少年演示在地面很难见到的物理现象,当这些奇妙而精彩的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我在地面课堂的现场多次听到了学生们的惊呼和掌声。离大屏幕很近的我也深受这些美妙现象的震撼。当王亚平老师进行高难度的操作,比如往水膜上贴中国结时,我感觉到现场所有的听众都摒住了呼吸,那个小小的图标集中了所有人的目光,而当它被稳稳的贴在水膜上时,那种欣喜和感动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这种通过凸显天地差异来进行教学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太空、对航天乃至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这次授课活动在青少年头脑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一定会伴随学生们一生的求索过程。

航天员作为科普教师亲切地与学生进行对话,拉近了代表我国尖端科技水平的航天工程与公众的距离,增进了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的了解与关注,对青少年来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中国情怀的传递。航天员们清晰的思路、流畅的表达和精准的实验演示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不得不叹服他们过人的智慧,出众的技能以及接近完美的身体素质,当然从中也能反映出他们勤奋刻苦、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他们的表现为我们教师起到了表率作用,值得我们学习。

这次太空授课实现了航天工程领域、科普界和教育界在培养青少年方面的无间协作,这对物理教师的鼓励作用是巨大的,我和史艺老师都感受到了一种团结的温暖。这也激励着我们今后在教学工作中更加注重与其他社会教育力量的联系与合作,从其他领域听取教学意见,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和对知识的领悟,从而提供给学生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创造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看感想总结3

启迪心智需要“仪式感”。“天宫课堂”的受众主要是中小学生,好奇心是青少年阶段最宝贵的财富。课本中高度浓缩而又晦涩的知识往往学起来较为枯燥,而当被这些理论支撑的科学实验,在孩子们仰望的天空中被“太空教师”演示出来的那一刻,牛顿三定律不再是往日题海里让人停滞的知识之锚,因为它们全都活了起来。科普知识的活力会转化为心智未开的少年求学途中的动力,到未来,可能会有一个或多个孩子为追寻当年的太空实验而成为颇有建树的科学家。

理解科学需要“仪式感”。除过那些无人不知的科学天才,没有多少人天生对物理公式或数学推导有近乎纯粹的兴趣。就像科幻小说或电影的功用一般,“天宫课堂”就是一部现实中的科幻作品。《三体》三部曲的问世从感性的角度让一代人拥抱科学,认识宇宙,“天宫课堂”则以科普教育为目的,用更理性的视角帮助青少年理解科学之美。

对外宣传需要“仪式感”。“天宫课堂”开播面向全球,授课内容可根据新媒体平台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切实把科普教育这堂大课上出了“国际味”。能在国家空间站做“天宫课堂”的项目,无疑是我国科技软实力的彰显。用航天事业“夹带私货”,早已是世界强国们做广告宣传的高端玩法,例如俄罗斯就曾在索契冬奥会和世界杯期间将奥运圣火和足球带上太空造势。航天工业需举国力以成,在太空里的任何一步都是地球上的新闻。我国打造独一无二的“天宫课堂”品牌,象征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又一里程碑时刻。

搞科普教育需要“仪式感”。把课堂搬上太空并非浮于表面的科学作秀和形式主义,而是因为它同科学本身的“神秘感”相互补,用一种说服力的方式,向每一个崇尚科学家精神的孩子,提供一次验证理想的契机。这样的“仪式感”值得再多“亿”点。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看感想总结4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_年前,“太空教师”王亚平为全国6000多万名学生太空授课时的寄语尚萦绕在耳畔,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将成为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以及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寻声凝望,原本神秘遥远的深邃太空离我们越来越近,一个个美丽的“飞天梦”正成为现实。

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此时距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不到一月时间。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组”搭乘载人飞船奔赴中国空间站。此次任务将实现与核心舱径向交会对接、由救援船转入正式任务船等多个“首次”,还将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搭载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历时21小时23分钟成功返回地面,首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_年来,7次载人飞行,间隔期从以年计算到以月相隔,“出差”的频率更快、衔接更顺畅,准备更从容,展现着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太空之旅从“一日游”到“季度游”,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游”,“太空出差”的时间更长,步伐迈得更大更远更坚定,彰显着大国自信的豪情。

从“两弹一星”、“嫦娥”问月,到“北斗”指路、“天宫”揽胜、“天问”探火,再到“神舟”系列傲游苍穹、“羲和”追日……一次次突破、一步步前进,中华民族向太空的探索已从月球、火星延伸到太阳;中国人民目光所及,正在从仰望璀璨星空到求索暗物质和引力波,甚至打量起太空中更深邃的未知区域。

“中国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满天神话变成现实”。的确,浩瀚太空里越来越多的中国航天身影,正在将中华民族对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怀,谱写成探索太空的现实诗篇。根据安排,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们在轨驻留6个月,中国人将第一次在太空中度过春节。期待除夕守岁时,我们能够第一时间听到同胞来自太空的祝福。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看感想总结5

今天我在学校看了《“天宫课堂”第一课》的直播,实在是意犹未尽,巨大神秘的星球,航拍的星云、星球是那么多彩而有趣,让人看不够,浩瀚的太空给了我无限的遐想。

异想天开不再是梦想!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太空转身,浮力消失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泡腾片实验,一个接着一个精彩的实验,看的我激动不已,一边看一边说,不过因为的的知识不够,更多的是表达我的惊叹和好奇!

整件衣服都暗藏者特殊功能的“企鹅服”,让宇航员们在空间站很好的预防肌肉萎缩和心血管疾病,脸部变形、胸部受压,呼吸困难,一个个问题被解决,轻松上阵。在失重下看不同细胞生长、形态、变化的规律,跳动的心肌细胞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很是神奇,原来是心肌细胞自身生命电的节律收缩运动!……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水膜张力实验,太空站浮力几乎消失,浮力随着重力出现。在微重力下,表面张力显神威,水膜注水变成水球,注入一个气泡,水球中形成一正一反的两个像,把气泡抽走后,放入折纸花,居然绽放开来,实在是惊艳!“绽放的太空花”,那是我见过最美的花!

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太空充满着遐想,从神话故事的嫦娥奔月,夸父逐日……曾经我也问:天有多高啊?天的外面还有什么啊?我们能像嫦娥一样奔月吗?“太空教师”王亚平老师曾经说过“因热爱而执着,因梦想而坚持!”中国实现了一个一个的不可能,太空一小步,中国进步一大步!这次三位航天员将在太空留驻半年,在太空过春节,地球上的我们将第一次收到来自太空的新春祝福,这是多么的让人振奋!

中国成为继美国、俄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在太空行走的国家,几代航天人,一个强国梦。中国空间站为我国的教育科学服务,对世界进行资源共享。今后我们还会见证神州十四号、神州十五号等的发射,让世界看到我们中国强大的实力!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将在科学中绽放。少年强,则中国强。航天员们吃苦,耐劳,科研,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我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富强而奋斗。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看感想总结6

今天下午老师宣布了一件振奋人心的消息,那就是神舟13号将在外太空对我们地面上的所有小学展开一次太空教学,而且是直播哦!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一蹦三尺高,双手举过头顶,眉开眼笑的大声喊:“太好了!”

直播开始了,我便专心致志的观看了起来,听他们讲太空上的生活和以及特殊的现象和原理。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把水变成一个球,点上颜料,并且放入泡腾片以后的变化。

王亚平姐姐用水袋在空中挤了一个超大的圆球,这个圆球竟然没有破,并且又圆又光滑。用颜料在水球上滴了一滴颜料,颜料迅速在水球内蔓延开来,成了一颗蓝色的水球。虽然散布的不均匀,但是看起来非常好看,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这时王亚平姐姐提高了声音说:“接下来我要把黄色的泡腾片放入水球里,请大家仔细看发生了什么。”我们都知道,在水中放入泡腾片会沸腾起来,那我想,泡腾片放入水球里会不会破呢?接着神奇的一幕就发生了,王亚平姐姐把泡腾片放入水球中,水球竟然没有破,并且泡腾片发生了变化,迅速在水中挤出了许多小泡泡。泡腾片的周围散发着黄色的光,泡泡把半个球都撑满了。这令我们全班同学都非常惊讶,忍不住叫出了声:“哇塞!”

还有一件有趣的实验令我印象也特别深刻,那就是把乒乓球放入水中的变化。所有人都知道,把乒乓球放入水中,不管你怎么戳它,它都会在水面上漂浮起来,像只顽强的小强。而在外太空就不一样了,王亚平姐姐给我们展示了这个实验,把乒乓球放入水中,随后用一根筷子把它戳入水中,保持几秒再放开。神奇的一幕发生了,乒乓球竟然贴着杯子紧紧的沉在水底,没有浮上去,我心中非常疑惑:“What?这是什么操作?”视频的最后又为我们讲解了它的原理,一句话:重力消失了,浮力也就消失了。”

今天的`这堂课让我了解到了外太空的生活,以及外太空神奇的科学现象,又学到了很多道理。更令我赞叹的是我们中国科技的领先,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空间站技术的高超,更是因为我们中国的5G在全世界排第一,其他国家都是4G,并且我们国家还能和外太空通话、视频,实在太牛了!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看感想总结7

在1999年11月20日,属于中国的第一艘飞船“神舟一号”,飞入了太空,在漫漫银河中徜徉,探索无尽。再到今年的10月16日,“神舟飞船十三号”满怀希望,再次来到太空,进行科研工作。在此次飞船上有三位杰出的贡献者——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今日他们在无际宇宙中举行了万众瞩目的太空课堂。

天宫课堂,为我们普及了新奇的太空知识,三位教师在空中授课,这富有别样的深刻意义,为我们带来了收获颇多的一课。多所学校联合,在中国各地进行了视频直播连线,互动感极强,同学们都充满了期待。

其中最令我惊心动魄,感到极为震撼的一幕是三位宇航员接连来到舱外。这无疑是需要极大的勇气,与极强的心理素质。他们在未知的银河中,毫无胆怯,总是向前迈出一小步又踏出一大步,在浩瀚无垠中高呼:“我们感觉良好!”此刻的他们或是英雄或是超人,牺牲自我,无私奉献,为中国航天事业添上了靓丽的一笔“金色”故事。接着,连线课堂正式开始,航天员王亚平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当中,身着蓝色上衣,左胸口有这一面闪着红色光辉的国旗。她在太空舱中,轻盈的漂浮着,犹如悠扬的鸟儿,来回翻滚,生动的向我们展示了脱离了地心引力后人类的样子。她向前不断地漂浮着,带领着我们来到了生活起居地,卫生间与独立的卧室,与陆地中如出一辙,这令我们再次感叹科技的进步。辗转反侧,王亚平又带我们来至了厨房地带,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这里承担了他们的饮食健康,十分重要。接着,我们看见了一系列的运动器材,因为在太空中人体的血液向上身流动,久之,人的健康会受到影响,所以需要积极的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

通过此课堂,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华之崛起,需要人民贡献,无边宇宙还需要不断探索,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定会再次有举世瞩目的成就!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看感想总结(通用7篇)相关文章:

天宫课堂第二课个人观后感心得(通用7篇)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及心得(精选11篇)

2022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感想10篇

2022央视《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最新20篇

观看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心得体会(10篇)

2022年天宫课堂第二课心得体会(10篇)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心得10篇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心得体会通用10篇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心得体会精选10篇

热门文章

132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