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作文 > 话题作文 > 简单的描写中秋节的作文

简单的描写中秋节的作文

时间: 新华0 分享

简单的描写中秋节的作文(通用8篇)

简单的描写中秋节的作文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简单的描写中秋节的作文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简单的描写中秋节的作文(通用8篇)】,供你选择借鉴。

简单的描写中秋节的作文

简单的描写中秋节的作文篇1

月圆风清,又是一年的中秋节,有多少人在此时仰望皎洁的明月,眺望远处魂牵梦绕的故乡,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思念着牵挂的人儿。

庭院里,我沐浴在柔和的月光中,贪婪地享受着此时的宁静,一双眼睛望着高悬的“玉盘”,思绪不知飞到哪儿去了。传说,月亮上有一座宫殿,里面住着一位冰冷如雪的俏美人和只乖巧可爱的玉兔,每逢佳节,她们

总是站在庭院中的月桂树下,默默流泪,一片凄凉,令人不寒而栗。

来得突然,一朵俏皮的云儿挡住了洁白又耀眼的月亮,好像要将月亮包揽,只由自己观赏,绝不让人窥窃。一阵微风从头顶掠过,把云儿气走了,在月亮面前哼起小曲,多希望她能夸耀自己一番。月亮散射下一缕缕柔和的月光将世界用一层薄纱遮掩,忽隐忽现,一切都多么神秘呀!静静地,我沉迷了,默默地享受着她独特的温暖……

突然,一阵香气扑鼻而来,那是浓浓的饭香,是美味的菜肴,更是家人之间真挚的亲情花绽放的花香!

简单的描写中秋节的作文篇2

自古以来,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古代就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文言,与中秋节有关的传说有许许多多。其中,最著名的传说就是“嫦娥奔月”。

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一天,它也有团圆的意义,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全家在一起庆祝中秋节。李白有一首著名的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我学会的第一首描写月亮的古诗。

说起月亮,赏月是中秋节的传统节日。对着银色的月光,全家人坐在一起,泡一壶清香的茶,聊一聊家常,分享香甜可口的月饼,那就是幸福的感觉吧。

今年的中秋节我是和姐姐,外公外婆,舅舅舅妈还有爸爸妈妈一起过的。我们一起剥芋艿,先把芋艿煮熟,因为不煮熟就剥的话手会很痒。芋艿煮熟之后,像一个个织了茧房的蚕宝宝,而且是超大号的。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就把芋艿剥完了。

晚上,外婆烧了一桌好菜,其中也包括美味的芋艿鸭子汤。吃到了自己亲手剥的“劳动果实”,我很兴奋。吃完饭后,天已经黑了,一轮明月挂在空中,好像在对我微笑。看到对面家家户户也亮起了一盏盏的灯,像一片星海。此刻,大家都沉浸在团聚的欢乐中吧。

简单的描写中秋节的作文篇3

在滴滴嗒嗒的雨中,中秋节悄然而至。望着滴沥不停的小雨,儿子茫然地抬起头:“没有圆月的中秋节还是中秋节吗?人们常说中秋月圆之时,全家人一齐赏月吃月饼,其乐融融。此刻雨下个不停,明天的中秋节怎样过啊?”

中秋节是我们祖国传统的节日,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过的是团圆也是思念。圆月代表着团圆,圆圆的月饼是经过甜蜜的浸渍,抿上一口,沉浸在心田的味道是圆圆的甜甜的,月饼也象征着团圆,也代表着圆月。忙碌的人们离乡在外,在中秋团圆之时,增添了几分思念之情,唯对月祈祷,期望家乡的亲人平安幸福,把富含甜蜜和团圆之气的月饼,传递到每个亲人的心间。

“爸,分享你小时候的中秋节是怎样过的吧!”儿子好奇的伸长了脖子问到。

小时候,盼望着中秋节的到来,因为只有中秋节才能吃到甜甜的月饼,平时对月饼只能有奢求的欲望。看着奶奶买回的一封月饼,不到中秋节都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每一天都要看几次,看看是不是有人偷吃了,否则连上学都怀着惴惴不安的情绪,那封油纸封存的月饼也是每一天的快乐所寄托的。

早也盼晚也盼,最后盼来了中秋节,中午饭也改善一番,因为在碗里添加了肉丝,可这并不是我所起期盼的,到了夜里,大如银盘的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奶奶搬来了一张小凳子放在院子,留意地解开封闭着月饼的神秘绳子,把月饼放在小凳子的盘子里,再放几个水果,点燃几柱香虔诚拜月,嘴里小声的说着什么。待到奶奶吩咐能够吃月饼了,那兴奋的心都像是要跳出来,看着拿在手里的月饼,却不舍得咬一口,用牙齿刮掉一点,一点一点的品尝,边吃边比着,看谁手里的月饼大。快乐、温馨和团圆的气氛围绕着我们一家。

月饼是圆的,月饼是甜的,月饼也是团圆和思念的象征,在中秋节来临之时,让咱们对寄祝福于月饼,把我们的祝福带到每个人的心里:明月,一闪一闪,挂天边;思念,一丝一丝,连成线;回忆,一幕一幕,在眼前;但愿,一年一年,人圆全。愿你过的每一天都象十五的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简单的描写中秋节的作文篇4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俗称“八月节”。因此时处于一年四季中的秋季中期,故称中秋,也称仲秋。潮汕地区也有叫“八月半”的。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是夜的月亮比其他月份更圆、更亮,因而人们仰望天空皓如玉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与亲人团聚,远在他乡的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因此,中秋节又称 “团圆节”。关于中秋节的由来和传说,虽然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但主要的说法是此节源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此外,还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的传说。也由于说法不同,因而风俗各异,潮汕的中秋节更有着浓厚的乡土人文色彩。入秋之后,成熟的柚子、青皮梨、红梨、菠萝、香蕉、林檎、龙眼、杨桃、红柿、牛心柿等竞相上市,琳琅满目的水果自然就成了中秋拜月的佳品。因此中秋节又被人们称为"水果节"、"斋节"。

潮汕中秋习俗

一、赏月拜月吃月饼  中秋节各地都有赏月和吃月饼的习俗。关于中秋吃月饼相传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传说唐太宗在征边胜利后将月饼分给百官品尝的故事。另一是说在元朝末期,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者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但朝廷官兵戒备森严,消息传递十分困难,他们便把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于月饼中,各路义军见字即揭竿起义。潮汕的中秋吃月饼主要是源于此说。

不过,潮汕地区的中秋习俗,还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有俗谚说:“男不圆月,女不祭灶”,就在女人“拜月娘”时,男人们便约上几位好友,到阳台上或登上高处,摆上工夫茶具,煮水冲茶,一边品茗,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月饼。

潮汕地区的中秋节,不仅有吃月饼之俗,还有相互馈赠月饼之举,这就促进了潮汕朥饼制作工艺的发展,由最初的家庭制作发展到专门作坊制作,潮汕朥饼更被称为潮式月饼而著称于世;而意溪朥饼、苏南朥饼和贵屿朥饼等早已闻名遐迩,与京式月饼、广式月饼、苏式月饼和津式月饼并列,成为五种全国闻名的月饼之一。

中秋节自古就有拜月的习俗。《礼记》中载的“秋暮夕月”,即是拜月神,潮汕人称为“拜月娘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虽未得宠,但在某年的八月十五赏月时,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便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潮汕地区的拜月则源于“嫦娥奔月”和月中有“破柴翁”的传说。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待字闺中的女子拜月则企盼能嫁得个好夫婿;特别是过去的  潮汕华侨众多,有不少妇人与丈夫远隔重洋,多年难见一面,思念之情更切,于是借拜月寄意。

在中秋节将到来的时候,各家各户的主妇便忙着用糯米碾成粉末儿, 然后掺上白糖浆搅匀,再用一个个木馍子,把它们压在镂凹进去的部分里面。压结实了,磕出来,便成了一块块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月糕”。 “月糕”花纹漂亮洁白如雪,一些动物形壮的月糕更令孩子们爱不释手。还有用洁白的糯米粿或是加了“艳米”的红艳艳的粿加花生再做成镰刀,饭勺,收稻桶,稻穗,等模样的粿品,都是寓意着丰收的美味。此外,还有一种用花生炒熟了加麦芽糖捏成桃形的“地豆桃”,尤其香脆无比。  当三五之夜到来、玉兔东升时,人们就将大方桌摆在庭院、埕口或阳台,然后, 拿两根甘蔗在方桌上扎一个拱门,称为月宫门。祭月时,常让小孩供上新 买的文具——笔、课本和书包等,祈求“月娘”保佑孩子读书聪明,成绩优秀, 将来出人头地。并撮一点香灰,慎重地包在红纸上,然后用“井心水”(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打水时水桶不能碰到井沿)送服,说这是“月娘”恩赐的“仙丹” ,喝了能使人变得聪明、健康。年轻小姑娘们也会把自己做的手工艺品摆来拜月,以祈求自己心灵手巧。妇女们还会把新买的化妆品摆上来拜月娘,祈望自己能像“月娘”一样美貌出众。就在女人们张罗祭拜时,男人们则约三五好友,登高望月,在阳台上 摆上潮汕工夫茶具,生上炉火,品茗茗赏月,乐哉悠哉。《澄海县志》载:中秋这一天,一切人家都相赠月饼。赏月的宴会必吃熟芋,剥去芋皮,叫做“ 剥鬼皮”。人们还以这晚天气晴朗或阴暗来预卜上元节的阴晴。谚语说:“云掩中秋月,雨洒元宵灯。

二、芋头祭祖,吃芋头  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三、烧瓦塔  中秋夜烧瓦窑(即“烧瓦塔”)是潮汕的另一习俗。瓦窑高1至3米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瓦窑要用砖块砌到一定的高度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瓦窑的下方要留一个窑门口,以供投放燃料。近年来,一些地方砌的瓦窑,则全部用砖条砌成,瓦窑的高也超出了3米,有两三层楼之高,更是吸引了四方的人前来观看。砌瓦窑和烧瓦窑,主要是男人和小孩的事,女人一般是不会参加的。烧瓦窑一般都在中秋节的晚上,燃料有柴、竹、稻草、谷壳等;当瓦窑燃烧到火旺时,便可泼入松香粉、盐等引焰助威。

中秋前几天,青少年们就忙碌起来,四处捡拾残破瓦片,积聚枯树枝、废木片木块,于中秋下午就开始砌瓦塔。塔的大小高低,依据积聚瓦片的多寡及参与者的年龄层次而定,10岁左右的孩子砌的是小瓦塔,一般只有两三尺高。青年砌的规模较大,因为他们年龄大些,会从四方八面搬来瓦片,故砌的瓦塔往往有五六尺到一丈多高。瓦塔累砌也有讲究,大瓦塔的塔基要铺上红砖条或灰砖块,然后按“品”字形的格局构建。为了使塔身通风透气和造型美观,大的瓦塔常是两片瓦片合在一起按“品”字形架放。塔下留出才目对的两个门,一个用于投放燃料,另一个掏出木灰。塔的上端留出空口,供吐火舌、火炯之用。砌建瓦塔地方,大都在旷埕与广场,在同一场地中,有时砌上几个瓦塔。月亮升至半空以后瓦塔开始燃烧起来,至燃烧猛烈时,瓦片被烧得通红透亮,塔口的火焰直冲云天,就在这个时候,人们把粗粒的海盐,一大把一大把地撒向塔里,瓦塔发出像鞭炮一样的噼啪响声,再撒上硫磺,燃放出蓝色光焰,十分壮观,招引广大群众围观欣赏。有的地方,还把烧塔作为竞赛项目,塔建得高、烧得美和旺的,经群众评议后给予奖。

传说烧瓦窑始于元朝末年,当时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于是相约中秋夜燃烟堆作为起义信号。此后,中秋节烧瓦窑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有些地方还保留着烧烟堆的习俗。又因“瓦”与“蚁”在潮语里同音,又有“烧瓦窑”可以把各家各户的蚂蚁烧死,来年不再有蚂蚁为患之苦的说法。

此外,潮汕地区的中秋节,还有“游月娘”、“落阿姑”等习俗。现在,有些习俗已被淘汰,有些习俗也没旧时那么盛行,但设案赏月,把酒问月,遥祝远方亲人,共庆美好生活等习俗仍然流行。潮汕中秋习俗潮汕地区人民向往美好生活。举办各种具有特色习俗活动、饱蘸地区风情、赋予浓郁民俗特色活动,对于激发人们爱家乡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单的描写中秋节的作文篇5

今天是中秋节。爸爸、妈妈带着我提着月饼、水果,大包小包的到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见我们来了,十分开心,爷爷说:“今年国家规定中秋节全国放假一天,让全国人民开开心心过好节,我们家也要和和美美过好这个团圆节。”我问爷爷:“那我们家怎么过这个团圆节呀?”爷爷说:“中秋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就按老传统方法过。”

我又好奇地问“老传统是怎么过法啊?”爷爷说:“你看哪儿!”我顺着爷爷手指,只见东窗台上的香炉里已燃了香,一股轻烟袅袅,满屋香气氤氲,长案台上已摆满了鲜果,有红红的柿子,雪白的香藕,嫩嫩的莲蓬、香喷喷的月饼……,我伸手正想上前挑好吃的尝尝,爷爷忙说:“这是供月的,现在不能吃”。我又问:“为什么要供月呀?”爷爷说:“供月和祭月表达的是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期,先人们用这种方式来享受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及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愿。”

正说着,月亮从云缝里钻了出来,露出了她皎洁美丽的笑脸,把一道柔和清丽的银辉,洒在窗下的地板上,我脑子里突然联想起老师课堂上才教我们的李白的“静夜思”那首诗的意境,正想在大人面前炫耀一番,只听见爷爷在那边一边仰望着月亮,一边又说道:“我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贤们是特别讲究韵味和情调的,比如七夕在葡萄架下看牛郎织女;又比如友人远行作别,不仅要饮酒送行还要吟唱作诗,古人的“行为艺术”,比当今的要高雅多了。中秋佳节,人们在赏月祭月的同时,更会吟诗歌唱,或抒发情怀,或寄托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留下传诵千古的杰作”。

我听到这里,忙迫不及待地说:“对,我知道,我们刚学过李白的“静夜思”,还有“古朗月行”!奶奶说:“那你就朗诵给我们听听。表演得好,奶奶把你最喜欢吃的月饼赏给你。”我清了清嗓子,运足了气,抑扬顿挫,一字一句地把这二首诗背了一遍。爷爷带头,奶奶、爸爸和妈妈给我热烈鼓掌。爷爷说:“今年过节我们诵读名家名作,明年宇鑫就是十周岁了,我们每人要朗诵自己的诗作,好不好?”大家一齐鼓掌说:“好哇!”,说完我们大家一齐大声吟唱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千里共婵娟”。

我们全家过了一个欢乐的团圆节,欢乐的歌声在香馨的空气中回荡,在溶溶的月色下传播,我吃着奶奶递给我的甜甜的月饼,心里更是甜滋滋的。

今年中秋节我过得特别开心。

简单的描写中秋节的作文篇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我觉得中秋节是一个很神秘的节日,因为有很多关于它的传说,例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

今年的中秋节天气很好,是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所以很适合全家烤肉,所以我们决定今天晚上到顶楼烤肉,在顶楼赏月也非常适合。到了晚上,爸爸开始点火,妈妈开始烤肉,我和妹妹目不转睛的盯着食物看,没几分钟,一阵阵烤肉香味扑鼻而来,嘴巴的味蕾也跟着开始舞动,我和妹妹迫不及待拿起一串肉串往嘴里塞,鲜美的汁液瞬间在嘴里化开,真是美味极了!

突然我抬起头来,看见天上皎洁的明月,差点因为顾着吃而错过这美丽的景象,大家就在这美丽的月光下谈天说地,我提议:“我们来玩扑克牌吧!”不一会儿功夫,功夫高强的爸爸一下子就把我们杀得片甲不留,大家都很不甘心的拼个你死我活,整个顶楼充满紧张的气氛,幸好第二局我的手气很顺,获得最后胜利。

这次的中秋节过的非常充实有趣,希望年年的中秋佳节都能过得这样热闹又温馨。

简单的描写中秋节的作文篇7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这晚的月亮格外明亮。月亮旁边的云儿很是淘气,在月亮姐姐面前缓缓的移过来,移过去,好像想要掩盖住它似的。月亮姐姐却透过云儿,放射出温柔而朦胧的月光。

听新闻上讲,今年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圆的。你瞧,那挂在天上的月亮就像一个银色的玉盘,真是:“小儿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时,我似乎看到了月亮上的嫦娥姐姐正在冲我微笑呢!

中秋节是全家团聚的日子,今年我决定和妈妈一起动手做月饼,与家人一起分享。我们要做紫薯月饼。准备的材料有:紫薯、豆沙馅和盐鸭蛋黄。妈妈先蒸了两个紫薯,随后由我将这两个蒸好的紫薯压成了紫薯泥。这活看着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我想了个办法,把蒸好的紫薯放在保鲜袋里,用擀面杖使劲的擀,费了好大的劲儿,终于做成了紫薯泥。紧接着,我们又用豆沙馅儿裹住咸蛋黄,揉成一个小球,这样一个豆沙蛋黄馅儿就做好了。接下来,我取了些紫薯泥,同样揉成球状,再压扁,把做好的豆沙蛋黄馅儿填进皮里包起来。就这样,一个月饼半成品就做成了。最后,我把做好的月饼半成品放入了模具中,一压,一个扁扁的可爱的月饼就新鲜出炉了。

在这个月圆之夜,合家团圆的日子,坐在院子里,赏着月亮,和家人一起分享着自己做的月饼,真是惬意呀!

简单的描写中秋节的作文篇8

月光静静的洒下来,整个世界好像都沉浸在银色的海洋里。月光下,人们那多姿多彩的的生活,犹如一支优雅宛转的月光奏鸣曲。

“快下来,带你吃团圆饭去。”妈又在催促了。随后,我们便到了外婆家。

外婆一看见我,亲热地摸了摸我的脑袋,给我一个月饼,“乖孙女儿,给。”我眯着眼睛,笑着拿了月饼,坐在椅子上……咦?这月饼正像天上的的那轮月亮的形状,我的脑海里好像隐隐约约的出现了一些画面……可怎样也想不起来。我很想明白,于是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拼命地想啊想……

一道闪光在我身上划过,二郎神把我变成了天狗,在我身上下了:吃掉月亮的一半,然后落在人间的咒语。就这样,我失魂落魄似的吃掉了一半的月亮,就落在了人间。当我睁开眼睛时,只看见了天空暗淡无光,之后围来了一群拿着棒子的人,然后就是痛打在我的身上,我被惊醒了。“这是哪啊,怎样那么像是在天宫?”我疑惑不解,在那自言自语。“是谁闯入我二郎神的地盘?”不远处传来了吼声。之后,我的跟前就真的出现了故事里一样的二郎神。我又是害怕,又是惊讶,向后退了几步……我喊着:“啊,别打我,痛。”“怎样了。”妈妈靠近了忧心的问。我迷迷糊糊看见了妈妈,又看了看月亮,始终为变。这才明白我在做梦,我向妈妈傻笑个不停。又想起了,刚刚后脑勺不知被谁重打了一下,我摸了摸,“啊,鸟屎。”我尖叫一声。妈妈咧开了嘴,点了点我的脑门。

只见月亮还是高高挂在天上,可是,我感觉他变了,也许在笑话我呢。原先,我想不起来的是《天狗望月》这个故事。

208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