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作文 > 话题作文 > 描写吃汤圆的作文

描写吃汤圆的作文

时间: 新华0 分享

描写吃汤圆的作文(优秀12篇)

描写吃汤圆的作文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描写吃汤圆的作文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描写吃汤圆的作文(优秀12篇)】,供你选择借鉴。

描写吃汤圆的作文篇1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因为疫情严重,妈妈不能出去买汤圆,所以妈妈提议自己在家做。“太好了,妈妈,我可以和你一起做吗?”“可以呀,我还多了个小帮手呢”

我们说干就干,妈妈说包两种馅的,一种红糖花生,一种黑芝麻馅,首先我们先包熟花生,把她的“外衣”全部剥掉,再把熟花生仁放入料理机中打碎备用。妈妈拿来一块桃酥放入保鲜袋里让我用擀面杖擀碎,放在熟花生碎中,这时妈妈把红糖放入热水中,搅拌至红糖完全化开,放入花生碎中趁热搅拌均匀,我看到妈妈的动作很娴熟,妈妈教我把红糖花生馅搓成一样大小的小球,我再搓小球的同时,妈妈也熟练的调好了黑芝麻馅,把糯米粉和成了软硬适中的面团。

开始包汤圆了,我先在手上抹了点油,然后取了一小块面团,搓圆按扁,再用手指弄一个“小碗”,里面放入馅料,双手配合朝内按压馅心,然后用虎口转着圈儿包起来,收口捏紧双手团圆,这样一个汤圆就做好了,在上面粘上一层干糯米粉,防止粘连,爸爸还给我录了一段视频,记录包汤圆的美好时刻。

终于包好了,妈妈把汤圆放进锅里煮熟,一口咬下去,糯糯的,甜甜的,吃着自己包的汤圆,真好吃啊!

描写吃汤圆的作文篇2

每逢冬至,我们全家人都会团聚在外婆家,吃上一碗她老人家亲手做的汤圆。

外婆厨艺高,黄鱼、红烧肉、大头虾、西兰花,凡出自她手,色香味俱佳。开饭前,她总独自在厨房忙碌。每到这时,我就会悄悄趴在门外,望着外婆的背影,好奇今晚又是啥大餐?今年的汤圆还与往年一样吗?

等到外婆煮汤圆时,我总不由自主地瞅一眼。虽然一年年总是芝麻馅的,但每一年都似乎格外诱人。汤圆出锅时,外婆会转身打开冰箱,从里头取出一包红艳艳的干桂花,抓一把,撒入碗中。刹那间,桂花的清香与汤圆的甜香融合在一起,别具一番风味。

在外婆面前,爸爸和妈妈就像两个没长大的孩子,总是边吃边脱口而出:“哇!妈妈今天烧的饭真香!”这时,外公就会笑一笑,将心爱的报纸先搁在一旁。而我则早已“瞄准”喜欢的菜,急不可待地夹一筷塞入口中。大人都说,冬至吃汤圆,吃完长一岁。冬至的饭桌上,自然少不了甜甜的汤圆。轻轻咬一口,汤圆皮就破开一个小洞,软糯的芝麻酱顺着流到了舌尖上。“真好吃!”听着我们的夸奖,外婆总是害羞地扬起嘴角。

饭桌上,大人们有说有笑,而我则是他们每年不变的话题。“可涵又长大了”、“长成大姑娘了”、“时间过得真快啊”,最后一句其实是对自己说的。我并没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但一年一年,我却明显察觉外公又胖了一圈,外婆脸上的皱纹比小时候又深了一些。我吃着甜甜的汤圆,不时抬头望着外公与外婆,心想会不会冬至不吃汤圆,他俩也就不会老去呢?

饭后,外婆仍旧一个人在厨房洗碗。窗外渐渐飘起了小雨,我忍不住又趴在门外,向里望着外婆的背影发呆。外婆的背略微弓着,自后望去竟这样瘦小。窗外,雨水沿着屋檐落地,“滴答”、“滴答”,仿佛时光正一分一秒地流逝着……

描写吃汤圆的作文篇3

春日周未的下午,我感觉肚子有点饿了,就喊着让奶奶给我烧碗汤圆。奶奶道:“彬钰,你都这么大了,要学会自已烧东西吃,万一我们家长不在家,你不要饿肚子呀?再说自已动手,烧出来的味道你知道知道,也要学会独立,不能总是依懒我们呀。”我想想也是,我答应自已烧汤圆,心里充满了兴奋。

我冲进厨房,打开炒锅盖子,在炒锅中放上一些自来水,再盖上锅盖,让奶奶帮忙打开煤气灶,只听“怦”一声,蓝色的火焰顿时出现,围着炒锅底跳动着。

在等水开的时间里,我勿勿跑到冰箱前,迫不及待打开冰箱门,拿出一袋已开封的汤圆,回到灶边等水烧开。

过了几分钟,打开锅盖,只见水面升成片片白气,不中一个个小气泡慢悠悠的向上浮,不一会儿,一串串水泡接二连三、争先恐后向上冲出水面,这时水沸腾了。我拿起铁勺,把汤圆放在铁勺中,铁勺申向开水,把汤圆倒入锅里,我怕开水溅起的水花烫到手所于用了铁勺,用铁勺在炒锅中搅拌了几圈,盖上锅盖,静等出锅了。我喜欢看着汤圆倒入炒锅的水中,感觉就像汤圆跳进了暖和的水中,泡温泉一样,慢慢的浮起来,慢慢变大,这时关掉火焰,在碗中放些白糖,再把汤圆盛入碗中,香喷喷的汤圆做好了。

我品尝着自已烧的汤圆,甜甜的味道,自已一步步走向独立,走向成熟,路上的味道只有自已心中明白,不可言传。

每个人都要迈出第一步,让我们勇敢的去挑战吧!

描写吃汤圆的作文篇4

今天我学做了一道美味,那就是汤圆。

做汤圆啦!圆圆的面团黏糊糊的像一个胖胖的大肚皮,用擀面杖压平面团,雪白的面团像一层薄薄的积雪,再把面团捏成半圆形,可是奶奶却一边指着我捏好的面团一边嘲笑说:“这明明是一个撅着的小嘴嘛!”我两手叉着腰,嘟着嘴说了一声:“哼!”就继续去捏我的面团啦。

我擦了擦头上的汗,哎,捏这个面团可真费劲。我盛了一小勺芝麻糊,把奶奶认为的小嘴给堵上了,这样我就不会和奶奶争着说它像什么啦。

可爱的汤圆圆滚滚的像一个毛绒球一样,不一会儿我就做了许多的汤圆。咦,真奇怪,为什么我捏的时候粘乎乎的,可他们现在不粘在一起呢?那一个个小汤圆仿佛是一个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看着我,好像在说:“求求你不要把我吃掉嘛!”可我也是逼不得已呀!

“可以下锅了。”奶奶吆喝着。我端着一大盘汤圆,弓着腰,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生怕汤圆会掉下来。

汤圆紧跟着就下锅了,我守在旁边,口水直流。奶奶看见了,用手勾勾我的鼻子,笑着说:“你个小馋猫,马上快变成大胖子了!”我没有理她,全神贯注地盯着汤圆,一阵香味扑鼻而来,我立马吃了一个,“哇”我赞叹道,入口即化,黏乎乎的像口香糖一样。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口水流得满地都是呢?

描写吃汤圆的作文篇5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猜灯谜,常花灯,舞狮……其中最重要的活动便是包汤圆,吃汤圆。这不,今年的元宵节刚过,老师为了让我们深度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元宵节的节日气氛,便带我们学包汤圆。刚一上课,沈老师就把和糯米粉团和豆沙馅拿进了教室。吴老师熟练地把糯米粉团揪成了一小段一小段,分给了我们。

开始包汤圆了。我们在吴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先把糯米粉团捏了一会儿,接着把它搓成圆球,再把大拇指按在圆团的上面,食指放在圆团的旁边,一边按一边转,一个个像小碗一样的汤圆皮就做好了。

我往那个像小碗一样的汤圆皮里放入豆沙馅儿,最后把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夹住汤圆皮,一边往上转,一边把互沙馅儿按下去。渐渐地,小碗的口越转越小,越转越小,把手一边转一边往上提,“小碗”的口就封好了。

我再把多余的米粉团掐掉,把做好的汤圆团搓成一个圆球,汤圆就大功告成了。

接着,我们一起又做了很多个汤圆。沈老师把我们做好的汤圆下在锅里,又加了点开水,盖上锅盖煮。等汤圆一个个浮上水面,汤圆就熟啦!

我们一个个迫不及待地上去盛汤圆。吃着我们自已做的汤圆,大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啦!

这次包汤圆的活动,不仅让我们对“元宵节”这个节日有了深刻的认识,也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描写吃汤圆的作文篇6

宁波,有许多令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的风味美食,各种风味的都有,腌、闷、烧、炒、糟一应俱全,然而,在我心中只有汤圆是美中精品,称得上数一数二的宁波高级特色小吃。

元宵佳节,家家户户都会其乐融融的吃上一碗洁白的汤圆,想要求得一个团团圆圆的好兆头。那碗里的汤圆虽说不多,但一个个小巧玲珑,甚是可爱,还做工精致,没有丝毫的瑕疵,个头圆圆的,好似十五的圆月;个头不大像小核桃,白白嫩嫩的皮里包裹着香喷喷、甜滋滋的猪油芝麻馅。不仅外表楚楚动人,那香滑丝糯、清甜朴素的味道更是让人回味无穷。只需轻轻一咬,瞬间那薄薄的、油亮的皮就破了,随即香甜淳口的芝麻馅缓缓地淌入我舌尖,直至弥漫。细品,滑爽细腻,伴着一股清甜的芝麻香,慢慢品尝,滋味横生。凭其美味与寓意,汤圆堪称宁波第一舌尖上的美食,人人爱吃。

汤圆不仅好吃,制作过程也丰富有趣。起先得把面团用擀面杖捣平,等面质软了,就可放在盆子里,边加水边揉,不一会儿,一个大面团就诞生了。将面团用手搓成一小个一小个的圆球,接着取出猪油、芝麻与白糖,在猪油里放上糖,再用芝麻碎包起来,做成馅,包进圆球里,一个个看似朴素却又小巧精致的汤圆便出现在我们面前。

做好了汤圆,妈妈在锅里烧开水,将汤圆依次下入水中,透过透明的锅盖,我看见一个个汤圆在锅里上下翻滚,像一条条机灵的小鱼,所以汤圆最早叫作“浮元子”。过了六七分钟,汤圆的香气开始弥漫开来,哎,这种最后的等待真是让我望眼欲穿。不过,到了那白嫩喷香的汤圆出锅的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等待都是值得的。

宁波汤圆,世界第一。

描写吃汤圆的作文篇7

我的家乡在江南,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节是每年的第一个满月之日,也就是农历正月十五。我从小听爸妈讲,吃元宵是一个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有很多关于元宵的历史传说。宋代周必大的《元宵煮浮圆子诗》里也写道“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吃元宵,意喻着每个家庭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在江南,最好吃的“元宵”当属宁波产的了,据说是从宋代开始流行开来的。“元宵”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江南做生意的人还叫“元宝”呢。元宵也就是汤圆,有甜的和咸的,素的和荤的,风味各异。可汤煮,可油炸,可蒸食。

元宵,我最喜欢吃妈妈做的,一年之中也只有元宵节,妈妈才会亲自做一次,平时吃的都是在超市里买的宁波汤圆。我家的汤圆有芝麻馅的,有豆沙馅的,妈妈做的豆沙馅里还加了玫瑰和枣泥,芝麻馅加了桂花,少了甜腻,多了花味的清香,还有红枣的清甜,营养丰富又可口。

今年的元宵节,我们一家人做汤圆,我也动手学习包和煮,吃元宵自然就增添了很多乐趣。元宵节前一天,妈妈就准备好了馅,爸爸准备好了皮,我们包好放冰箱里冻着。元宵节的清晨,我负责煮好,给爸妈端上两碗。别说煮汤圆也有讲究,妈妈说要开水下锅,不然会黏糊一起。我按照妈妈说的方法,把一个个冻的硬硬的小白胖子放进沸水里,看见锅里的小白胖子一个挤着一个,从下沉到浮起来,从硬变成软。白里透红的一看便知是豆沙馅的,是妈妈爱吃的;白里透黑的,是我最爱吃的黑芝麻馅的。一个个汤圆翻滚着,我吞了吞口水,早晨的胃口就这样被这香甜味打开了……

我喜欢元宵的香甜可口,喜欢元宵的白如羊脂,但我更喜欢吃元宵的那份欢乐与祝福。祝福祖国大江南北,家家户户,健康平安,幸福团圆。

描写吃汤圆的作文篇8

汤圆是我国元宵节最具特色的美食,它的历史悠久,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相传,汤圆起源于宋朝,是从宁波传播开来的。

汤圆的品种可不止一种,说的上名号的就有很多:宁波汤圆、长沙姐妹汤圆、成都懒汤圆……其中,我觉得最好吃的要算长沙姐妹汤圆了!长沙姐妹汤圆的名字可不是乱取的。在长沙有一对姐妹开了一家汤圆店,她们做的汤圆味道可口,深受大家喜欢。于是,大伙儿就管这姐妹俩做的汤圆叫姐妹汤圆。

汤圆馅也不只有一种,有肉馅、蟹黄馅、豆沙馅、芝麻馅,还有小朋友们最爱吃的水果馅。

别看汤圆好吃,做起来可麻烦的很。比如做肉馅汤圆,要准备的材料就有猪油、肉末和糯米粉。首先,要将糯米粉加水,揉搓成团;然后将猪油和肉末混合在一起,反复搅拌,再将它们搓成球状;最后,再将小肉球放入一小块糯米粉中,包裹起来搓成圆球。把做好的汤圆放入水中,煮沸至汤圆都浮上水面,等几分钟后捞起,肉馅汤圆便做好了。

汤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阳春三月化作一卖汤圆的老翁,在西湖边叫卖汤圆。许仙凑巧走过,便要了一碗。谁知一不小心,一颗汤圆滚落西湖,被白蛇吞了。于是白蛇成仙,化而为人,与许仙结为夫妇。

汤圆,你蕴含了中华的传统文化,你让我们看见了从前中国的剪影。

描写吃汤圆的作文篇9

呀,这个圆溜溜、雪白雪白的是什么呢?勺子?不对。雪媚娘?也不对。白色的球?还是不对。嗯……是汤圆吗?呼呼,终于猜对了,小朋友们你们一定都吃过汤圆吧,那你们知道汤圆是怎么做出来的吗?想知道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一:把芝麻倒入锅中,轻轻翻炒2~3分钟,直到听见“啪啪”的声音,芝麻就炒好了。二:把芝麻放到皮上,轻轻地让它把芝麻包住。三:将一个个包好的汤圆放入锅中,盖上锅盖,等3分钟左右,打开锅盖,一个个小汤圆都浮了起来,而且比之前胖了一大圈,然后再盖上锅盖,再等3分钟左右,打开锅盖,我发现一个个汤圆亮晶晶的,它们的皮闪闪发光,像一粒粒亮闪闪的珍珠。咬一口,黑黑的芝麻馅犹如闪闪发亮的头发,都要把我的牙齿甜掉了!

而且它们一个大,一个小,形状千奇百怪。

为什么每到正月十五都要吃汤圆呢?因为它已经成了全国各地人民的共同风俗。那为什么元宵节要吃汤圆呢?因为汤圆在开锅之后飘在水面上非常好看。让人想到一轮明月挂在天空。天上明月,碗在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美好。因此,吃汤圆表达了喜爱合家团圆的感觉,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热爱。

汤圆不但好吃,而且美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描写吃汤圆的作文篇10

家乡宁波是鱼米之乡,是很幸运的,有数不尽的水产品,看不完的古镇美景。然而最负盛名、老少咸知的,倒是一样风味小食——汤圆。

宁波的汤圆用黑芝麻,猪油做馅,用糯米粉包裹,香味浓郁,用小火煮的内外都软时,轻轻咬一口含在嘴里,会有糯米的丝丝甜味,里面的芝麻馅儿流出来,顺勺子而下,香味因加了猪油而更加醇厚,入口甜而不腻。

宁波人在春节、元宵节,乃至冬至夜、小年夜都有吃汤圆的习俗,足见宁波人对汤圆的钟爱。汤圆还有浮元子一说,汤圆在锅里煮时又浮又沉,着实可爱,像戏水的孩子故意逗人。《元宵煮浮圆子》中写道“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可见,“汤圆”一词是取团圆之意。想到从前每一年元宵节,外婆总会操办一顿团圆饭,最后端上来的准保是一大碗的汤圆。一人吃上几个,这个节日才算节日。

只是到现在,汤圆很普遍了。到一处地方,随处可见汤圆的影子,甚至还写有宁波汤圆的字样,有时兴致勃勃地买来一尝,味道却相差甚远,于是总不免怀念外婆或者别的一些上了年纪的长者亲手包的汤圆。舌尖之上,不仅追求的是正宗的味道,更注重的是一份永远有温度的记忆。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汤圆从古至今都颇让人赞美,它融入了诗意,融入了祝福,融入了亲情。唯其如此,我们才觉得愈发觉得它好,一代代地,沿袭着“佳节又汤圆”的风俗。

描写吃汤圆的作文篇11

汤圆是宁波特色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相传,以前有一个宫女叫“元宵”,她每天都在宫里,见不到父母,但是又非常地想念父母。有一个大臣帮助了她,让她在正月十五那天包了很多汤圆,见到了父母。从此,这一天就被称为了“元宵节”也有了吃汤圆的习俗。

汤圆分为四种,要说最出名的就是我们宁波的“猪油芝麻汤圆”了。

今天,我和妈妈就要自己动手做汤圆。我们先把一袋糯米粉全部倒入大脸盆里,我再把一大杯清水和糯米粉混在一起,妈妈就开始揉,这样一直到它变成一个大球而且不粘手的时候就行了。接下来,我们又把黑芝麻炒熟,再碾碎和猪板油混合在一起,搓成一个大圆饼,馅料完成,这样准备工作就做完了。

现在就要开始包汤圆。我拿起一小团糯米粉把它做成“大饼”,再拿一点点馅料放在“大饼”中心,然后把它裹起来,搓成一个圆圆的大丸子就是黑芝麻猪油汤圆。之后我又做了很多个,最后还要把汤圆都煮了。

煮也是很有讲究的。先把水在锅里煮开,再放入汤圆,大约一到两分钟时间汤圆们都浮了起来就可以关火,这时甜美的汤圆就可以享用了。

汤圆象征着家里团团圆圆,一个个汤圆就像为在桌子旁的家人。我爱吃汤圆,也爱我的家人。

描写吃汤圆的作文篇12

一大清早,我还没睡醒,就听见妈妈喊道:“快起床,吃汤圆了,不然就没有了。”

接着,好像有一股香气钻进了我的鼻子里,我飞快地起了床,匆匆地洗了把脸,就来到桌子前,才发现汤圆还没有煮呢!妈妈是小狗,真会骗人!我来到厨房,只见妈妈把汤圆从冰箱里拿出来,直接倒进沸腾的开水锅里,汤圆像一个个光着屁股的小孩一样跳了进去,刚才还吵闹的沸水就像小学生见到校长一样安静了。灶台上的火还在烧着,不一会儿,水就又沸腾了,呼呼地冒着白气,一个个汤圆又像淘气的白娃娃,越来越胖,你挤我碰,力争上游。妈妈调了小火,又煮了两三分钟的功夫,一个个圆鼓鼓的汤圆便熟了。

关火后,我拿来两个碗,妈妈用勺子分别盛了几个汤圆。我嘟着嘴嘟说:“怎么这么少?”妈妈说:“太热了,先少盛点,吃完再盛。”我这才知道妈妈的用意。

我端着碗来到桌子旁便开吃了。我急忙地舀了一个,刚想放进嘴里,发现很热,小口吹了吹,才下嘴咬了一口,甜甜的、糯糯的,真想一口都吃下去,可是太热了,还是吹吹再吃吧,就这样我吃了两三碗,肚子撑得圆鼓鼓的,像个大汤圆。

这是我寒假里吃的最好吃的食物了。

209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