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作文 > 话题作文 >

命题作文春节趣事

时间: 新华0 分享

命题作文春节趣事篇1

在去年一年一度的春节到来时,我发现了里面有许多的小细节,这些小细节含有很多的意义与道理,也许有一些同学还不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和道理,那就让我为大家讲解一下吧!

比如说人们很吃晚饭的时候,会放鞭炮,这也是有含义的,在那个时候要驱赶叫——“年”的怪兽。说到这里,还有一个神话故事呢:“年,原不是节日,而是一种动物。传说在远古时候,这种动物非常的凶猛。它们聚集在一起,一出动,多则上千只,少则几百只。每到严冬,就出来觅食,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和各种动物就要遭殃。据说,一群年一次可吃掉上百只虎豹熊罴和几十个人。一到冬天,群民都得集中力量和年作斗争,一直到春暖花开,气温上升,年才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了免受年的危害,每当冬季来时,人们都要提前把出外打猎的亲人叫回来,团聚在一起,而且都群居大洞穴中,每个洞穴中多达百人,在与年的斗争过程中,人们还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发现年虽凶恶性残暴,但它最怕火和巨大的响声,一听到巨大的响声和见到火光就拼命逃跑。所以人们一旦发现年群来犯,就迅速点燃早已准备好的火把,手持武器还用力呐喊助威,直到把年群全部都赶走。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后,成为了我们现在放鞭炮的习俗。”而在半夜十二点的时候也会放鞭炮,所代表的意思也不同。因为十二点是财神到来的时候,为了欢迎财神,大家就也会放鞭炮啦!

说到过年,小孩子最喜欢的当然就是——压岁钱啦!这也是有来历的:“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前看着灯坐着不睡觉,叫做‘守祟’。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和孩子玩。孩子玩累就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发出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因为‘祟’与‘岁’谐音,慢慢地,就演变成了我们现在的压岁钱。

家里的门画贴法也是很讲究的。如果家中贴的是关于福的门画,大家都会把它倒过来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希望幸福“到”自己家来,而“倒”和“到”谐音,因此,大家就都把写着福的门画倒过来贴啦!

过年初一到初五做的事也不一样:初一这天,不能把鸡、鸭、鹅、狗放出来,至少得圈一天,不挑水,不扫地,忌动针线,忌打碎东西,万一打碎东西,要手持碎片,不回头,不说话,一直走到井边,将碎片扔入井中,口念“岁岁平安”就没有事啦,煮饺子碎了,要说“挣”了;吃大蒜时,要称“义和菜”;初二时,日落之时要送年,送年时要摆供品,焚香烧纸,鸣放鞭炮;初三下午“送百神”,又称“圆年”。平常人家把除夕请出的先神神位祭拜后送回原处。商家供的财神牌位要祭拜到初五。

春节的习俗的来源是不是很有趣呢?

命题作文春节趣事篇2

在爆竹声当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了红红的灯笼,贴上了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日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我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在鞭炮声中,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我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我高高兴兴,大家今年都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在鞭炮声过后,就开始吃早餐了。吃过饭后,我出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我看着甭提有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在街上,我看见有人在卖玩具,有人在卖小吃、点心、水果,各种各样的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样样俱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顾客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具: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玩具。

玩了一个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真心希望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哟!

命题作文春节趣事篇3

春节是一年当中最热闹和喜庆的传统节日,也是最忙碌的节日。

那是一年春节,我回老家去拜访姥姥、姥爷。一进门,我看见姥姥、姥爷正忙着贴对联。那时我还小,并不知道是什么是对联,就问姥爷:“姥爷,这红红的东西是什么呀?”

姥爷笑着回答道:“这是对联。每年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要贴。”

“为什么要贴呀?”我好奇地问道。“是为了预示下一年财源滚滚,有好的收成啊。”姥爷仍然笑着耐心的解释道。

我听完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这时姥姥拿出了两个大红灯笼准备挂,我也想过去看看,可是妈妈叫住了我,说:“儿子,过来一下,帮我拿下这个。”我跑过去,看见妈妈在贴“福”字,可我发现这个“福”字是倒着贴的。于是我就对妈妈说:“这个字贴倒了。”妈妈摸了摸我的头,笑着说:“福字就是要倒着贴,这是有来历的。”古代有个皇帝,每年都让人帖“福”字。有一年,有个不识字的人把“福”字贴倒了。皇上听后十分生气,就下令把那个人抓起来。有一个太监连对皇帝说:‘皇上,这不就是代表您的福到了吗?不要生气,息怒息怒。’皇上一听,对呀。于是化怒为喜,便立即把那个人放了,并赐他一些金子,还下令让每年都要贴倒‘福’。于是这个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好了,你看姥姥正在剪窗花,你也去吧。”我听了后,十分高兴,就飞快地跑进屋里。

果然正在剪窗花的姥姥看我来了,就让我坐下,看她剪。她那娴熟的动作,我十分惊讶。一个老人居然能剪出这样的窗花来!我对姥姥说,“我也要学。”姥姥答应了。我开始听姥姥讲动作要领,“先在中间剪一个小洞,再用剪刀把边剪成波浪形,再用剪刀修饰里面的小花纹,注意不要剪到小洞,否则会断的。”姥姥边说边做,一下子就做完了,我也拿起剪刀开始学着姥姥的样子,我一下子剪完了,我得意极了,可展开一看,却断了。我脸红了,但没有放弃在而是一直不停地做,重复姥姥的样子一遍,两遍三遍……终于在第十遍时有模样了,我高兴极了,立马把它贴在了我卧室。

做完后,已经是正午了,姥姥去做饭了。我吃完后,就和小伙伴去玩了。

这个春节真是快乐、喜庆的节日啊!

命题作文春节趣事篇4

衣趣

大年初一清晨,我被此起彼伏的爆竹声惊醒,一骨碌爬起来,瞥见枕边放着新的红羽绒衫、红袜子、红裤子,床前还有一双红鞋子。咦,怎么都是红的?我,堂堂男子汉,让我穿红色的衣裤?我正在发愁时,妈妈走过来,笑眯眯地说:“儿子,今年是你的本命年——羊年。今天是羊年第一天,你得穿得红红的。希望你红红火火、吉祥如意。”我恍然大悟,快速穿好衣物。啊,我成了“红孩儿”!我灵机一动,走到爸爸身旁,边作揖边说:“红孩儿给老爸拜年啦!祝老爸羊年大吉!事事顺心!赚钱多多!”爸妈目瞪口呆,我笑着解释道:“看我一身红,是不是红孩儿?红孩儿的老爸是牛魔王,我老爸恰好属牛,所以我就是名副其实的红孩儿!”“哈哈哈……”笑声在家中回荡,真有趣!

语趣

早饭后,我给村上一位百岁老人拜年。来到老爷爷家,只见他身穿红色锦缎中式棉袄,满面红光,在儿孙们的搀扶下坐上太师椅,笑吟吟地接待来客。我走到爷爷身边,笑着说:“爷爷新年好!”只见,他指了指桌子上的大蛋糕说:“吃了!吃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我红着脸儿,大声地用方言说:“新年快乐!”他连连点头:“是六个!你们看这六个儿女个个都好,我开心啊!”大家哄堂大笑。怎么拜年这么难?我又接着说:“祝您长寿!”“对对!我经常吃素!”这时,在场的有的捧着肚子往下蹲,有的叉着腰前仰后合,有的拍着胸喘不过气来。我呢,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老爷爷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也咧开没牙的嘴开怀大笑。此情此景,不亦有趣?

花趣

路过曹庄新村旁的一处小公园,蓦然回首,发现玉兰花已经含苞待放,而园子里的蜡梅花正开得旺。玉兰花一般要在新年过后,气温回暖时才会绽开那迷人的身姿。这也许是花心渴望给羊年新年增添一星半点的乐趣吧!你瞧,那些楚楚动人的玉兰花,洁白又柔嫩,就像婴儿的脸蛋那般甜美、纯洁,惹人喜爱。真是花情花亦趣!

命题作文春节趣事篇5

数起春节最开心的事,我们男孩子无疑是放鞭炮了。放鞭炮是孩子们的乐趣,现在还能清晰的记得孩提时代的事情。每到大年三十晚上,提前让妈妈把新衣服准备好,放在床头,准备早上起来穿。一年难得做一次新衣服,穿新衣也是很能让人兴奋的一件事情。更让人兴奋的事是准备早早地起来拾鞭炮。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孩子的鞭炮都是大人买的,摔炮、拉炮、捏炮、礼花等什么都有,不操心没炮放。那时候一家一户的都是买个一千二千响,算是应应景,那顾得上孩子们啊!但再穷也抹杀不了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孩子们总能找到他们的娱乐所在。

头天晚上把鞭炮放在火炕上焙一焙,以免鞭炮受潮、拉不响。过去的人讲究多,这鞭子不响,说不一定来年会走背运!如果大人不讲究的话,在放的时候可以偷偷地截下来一小段,拆开来,留着以后慢慢放。但那个时候大人很少让孩子们这样做。

无奈只有三五个同伴,提前商量好,早上起来先把自家的鞭炮拉了,然后再相互结伴一块儿去拾别人家放完没响的鞭炮。那场景,像一幅图,现在还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东边邻居鞭炮响了,赶快跑到东边,穿着新衣服,摸着黑,西边谁家鞭炮响了,赶紧的,跑向西边,大半个村子,几乎让我们跑遍了,三五成群,也不知道害怕,记得那时候没有月亮,天很黑很黑,村子里没有路灯,跑到各家各户院子里才会看到有电灯明着。好冷好冷的天,跑得全身出汗,透过灯光可以看到每个人头上都在冒着白烟儿。天亮了,每个人的衣服兜子里,都装得鼓鼓的,满满的,一边相互炫耀着收获,一边在嘴里诅咒着某家大人的抠门,竟把鞭炮放在大荆条篓里拉,这损招真想得出,害得我们没炮拾。

接下来就更好玩了,有焾儿的放一块儿,没焾儿的放一块儿。有焾儿的就放,在树洞里放,在墙缝里放,凡是大人想不到、感觉不可思议的地方,孩子们都觉得很有意思:雪地里,瓶子里,窗台上,牛背上,甚至是牛粪上,都放过炮。如果跑不及,就会溅一身的牛粪,到家注定要挨骂,所以更有刺激性。没有焾儿的,就从中间掰开、一分为二,点着呲花,或把炮围成一圈儿,或围成各种造型,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你点着我,我点着你,看谁点着的炮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手上脸上都是黑黑的,大人准会嗔怪道:又玩成花狗脸儿了?

新衣服没穿几天,袖子上,衣角边,裤腿上,都会烧一个一个的小窟窿,当然又少不得再挨一次骂,但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命题作文春节趣事篇6

我国北方人春节第一餐吃饺子,饺子颇似元宝,寓有进宝之意。饺子中有的馅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馅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一个饺子馅中放一枚制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新年里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新年饮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语。各地饺子的做法和食法不同,北京的清水煮饺,东北的老边饺子,江南的水煎饺,玉润玲珑,馅鲜味美。

四川、重庆地区的人春节第一餐吃汤圆。用自制的汤圆粉或市场上出售的干汤圆粉制成各种馅心的汤圆,润甜可口。

湖南大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要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居住在湖南的苗族人民,春节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生活甜蜜,五谷丰登”。

湖北一些地方,过年要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寓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春节第一餐吃油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沙市一带,春节第一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江西鄱阳地区,春节第一餐要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有的在饺子中放糖块、花生和银币,意味着“生活甜蜜”、“长生不老”、“新年发财”。

广西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壮族人春节第一餐要吃白斩鸡、酿豆腐、油堆等。

云南的白族人,春节第一餐要喝泡米花糖水,祝愿新的一年里日子像糖一样甜。苗族人家家户户喜欢吃奶饼、手抓肉、油饼等。

广东部分地区春节第一餐要吃“万年粮”,即掏出或蒸出足够春节三天家人吃的饭菜,寓意“不愁吃喝”之意。潮州一带,春节第一餐常吃用米粉和萝卜干油炸而成的“腐圆”,喝茨实、莲子等熬成的“五果汤”,寓意“生活甜美,源远流长”之意。

福建闽南人,春节第一餐吃面条,寓意“年年长久”。漳州一带春节第一餐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江浙一带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吃由芹菜、韭菜、竹笋等组成的“春盘”,寓意“勤劳长久”。

安徽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时每人要咬一口生萝卜,名为“咬春”,可“除菌防病,新年吉祥”。

关中、河南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饺子与面条同煮,叫“金丝穿元宝”、“银线吊葫芦”。

新疆维吾尔族人春节第一餐吃以大米、羊肉、葡萄干做成香喷喷的普罗,还吃用面粉、羊肉等做成的包子和用带骨羊肉做成的手抓羊肉。

蒙古族人春节第一餐是全家人围坐在包内火炉旁,向长辈献辞岁酒后,饱餐烤羊腿和煮水饺。

台湾高山族同胞春节第一餐爱吃“长年菜”。这是一种茎叶很长,有苦味的芥菜,菜中加入长长的白粉丝,象征绵绵不断,长生不老。

命题作文春节趣事篇7

送福送春联,浓浓中国情!大年三十,我来到大润发超市,今天我要挥毫泼墨,写下一幅幅墨香飘逸的对联,送给一个个喜气洋洋地采购年货的人们。

超市里热闹非凡,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尤其是我们“书轩”送春联处,更是人山人海。我暗自惊喜:原来春联这么受欢迎啊!我一定要好好写,送出最美的对联!

我好不容易找了个位置,铺好鲜红的镶金边的对联纸,弯下腰,正准备落笔时,突然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那么长的对联纸,没有间隔,该从哪儿下笔呢?我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感到好紧张啊!左右张望时,才发现旁边有同学在折纸。对了,我怎么没想到先折格子呢?静下心来,三两下就折好了,这下我可就得心应手了,于是非常自信地唰唰地写下去。瞧,蘸饱墨汁,凝神落笔,“一帆风顺全家福,万事如意满门春”,上下联一挥而就。当我信心满满地打算写“幸福人家”的横批时,陈老师走过来一看,提醒我把字大小写均匀些,可以再胖些小些,不要散架了。我认真地点点头,更加用心地去写。终于,我的第一副春联新鲜出炉了。我左看右看,感觉还算满意,就美滋滋地交给一旁的朱叔叔。

哪知,还没等朱叔叔拿夹子挂上去,这副春联就被一位老奶奶“抢”走了,还连夸我写得好。这时旁边的一位阿姨也叫了起来:“‘幸福人家’是哪位写的?请再写一副!”我心里那叫一个美呀!赶紧又提起笔书写起来。写完一副,送走一副!……正当我想稍微休息一下时,耳边传来一个声音:“那个‘幸福人家’什么时候可以写好啊,挺好看的,我都等好久了!小朋友,你辛苦了!”“哦,请稍等!”我精神一振,继续奋笔疾书……

在浓浓的墨香里,我仿佛成了对联上的那一个个情真意切的祝福汉字,美丽地跃动着,忘记了疲劳,忘记了时间。沉浸在“联海”中无法自拔的我,不仅送出了一副副对仗工整、含意隽永的对联,还享受到了书写对联的快乐。此时,我仿佛成了一个挨家挨户去贺喜的小福娃,送去了全新的2017的新春祝福。哦,浓浓的年味就这样流淌在笔尖上!

命题作文春节趣事篇8

春节都过去半个月了,可是我还是无法忘记!

我和爸爸、妈妈、舅舅、舅妈、爷爷、奶奶一起在家里包了好吃的饺子,然后大家聚在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我还给他们磕头拜年,获得了许多的压岁钱,我高兴极了!我穿上了妈妈给我买的新衣服,和妈妈一起高高兴兴地贴春联。晚上,我看了联欢晚会,有唱歌的、有跳舞的、还有变魔术的,看得我目瞪口呆,真精彩呵!

不知不觉,就到了下楼放炮的时间了。我买了很多的炮,有冲天炮,有彩珠筒,还有震天雷,各种各样,五颜六色。我放了这个,又放那个,忙得不亦乐呼,只听见整个小区里震耳欲聋,几乎每家每户都在放炮!

大年初一早上,我们一家出去玩。只见街上到处都挂着红灯笼和彩旗,真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每一个路过的人脸上都喜气洋洋!

商场里面更是人山人海,走都走不动,尤其是卖糖果的地方,让我看得眼花缭乱,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这个春节真快乐呀!

2094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