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作文 > 作文大全 > 记叙文 > 关于描绘中秋节的写景作文

关于描绘中秋节的写景作文

时间: 世芳1022 分享

关于描绘中秋节的写景作文

  古往今来,中秋节就是中华民间传统的盛大节日,只要是个中国人,就注定了八月十五,举头望月与天涯共此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描绘中秋节的写景作文,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描绘中秋节的写景作文:中秋夜,明月情

  今天傍晚,我又端坐在家门口,和往昔的中秋节一样,一面品赏着口中甜美的月饼,一面静待着那一轮皎皎圆月的升起。

  广阔的田野改变了以往的寂静,村子里变得热闹起来。绚烂的烟花在夜晚的天幕中绽开了微笑的容颜,我站在天空下助威呐喊,颇有点“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的味道。

  随着一声声的鞭炮齐鸣,伴着一缕缕的萧瑟秋风,一轮圆月从东边的山谷上缓缓升起,正如东坡所言,“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此时眼前虽没有“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壮观美景,但亦能感受到月光所带来的丝丝温暖。

  在月亮慢慢向南移动的同时,满天星斗们也露出了它们璀璨的光芒,好像要与月光共舞似的。万千的星斗围绕着那轮明月,无限的星光衬托出她优美的舞姿。在夜幕下,我感受到了她不同于一般的美:这种美,是清新的,是纯洁的,是淡雅的。试问,这超凡脱俗的美,又岂是李太白笔下的“瑶台镜”“白玉盘”所可比拟的?

  虽说月夜无限美好,但在这中秋之夜里,皓月当空下,不免让人产生一些悲伤之情。父亲离开家中出国打工已有四载,中间虽也曾回乡几次,却都只是小聚,不到几日便又出国。每次归乡都是那般不尽人意,更不说什么在月光下促膝长谈。如今,还未下班的他,是否能和我千里共赏这轮婵娟?我悲伤地仰望青天,怀着无限的思念,责怪道:月啊月,你怎么偏偏要在人们分离之时团圆?

  月圆之夜,虽然有悲情,但更容易产生美好的遐想。月亮是满天星辰中被人们赋予神话色彩最浓厚的一个。它被中国古代文人描绘成一座金碧辉煌而高耸入云的“琼楼玉宇”,据说这里面还居住着三位神仙:奔月的嫦娥、捣药的玉兔、伐桂的吴刚,他们一同组成了这座神秘的月宫。其中最让古今文人惦记的还是那位据说有着闭月羞花般容貌的广寒仙子嫦娥。她因贪图富贵、偷吃仙药而被永世囚禁在月宫之中。唐人李商隐有诗叹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所言并非不无道理。其实嫦娥本心并不坏,只因一念之差,才铸成终生之恨。如今,望着皎洁的明月,我在想,她是否已和丈夫后羿团聚在一起?

  时光如流水,不知不觉间,人已有些疲倦,乍一看手表,已然是八九时许。我搬回椅子,关上房门,静静地入睡了。在梦境里,依然能朦胧地看见,那一轮明月的光芒笼罩着大地,映照出人间的正义、博爱与光明。

  关于描绘中秋节的写景作文:别样的中秋节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终于被我盼到了!因为这天爸妈要带我去乡下和得了脑溢血而瘫痪的爷爷一起过节。

  那天,我们早早来到里爷爷家,一下车我就向爷爷房间奔去,来到爷爷床前,我轻声的问“爷爷,您好点了吗?我给你按摩按摩腿吧。”说完,我就学着妈妈按摩的样子给爷爷按摩起来,爷爷乐的眯着双眼说“好孙子,真是长大了,按摩的还真像样,歇歇吧,别累着,”“不累不累一点也不累”,我急着说。这时我想起以前,由于我比较胖,爷爷抱我一会而就累的气喘吁吁了,可爷爷还舍不得让我下来走。几年前的那一幕在我脑海中呈现:那次我和爷爷去那离家很远的山坡上的苹果园摘苹果,忽然,天下起了大雨,爷爷一看急坏了,把自己的外衣一脱盖在我身上,说:“邵蔚咱们赶紧回家,来我背你。”因为是黄土地,路非常的泥泞,非常的粘。有好几次爷爷差一点滑倒,我对爷爷说“爷爷,还是让我下来自己走吧!”“

  那怎么行,路这么滑,你会摔倒的。”爷爷背着我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走。忽然,爷爷脚下又一滑,身子往前一倾,我差点摔下来,爷爷紧紧的抓住我,双腿跪在泥土里。费了好大劲爷爷才站稳,我又对爷爷说:“爷爷,我太沉了,还是我自己下来走吧。”爷爷气喘吁吁地说:“不行,你还小,你不能下来走。”“不,爷爷我要下来走”。可爷爷不听我的,继续向前走去。我看着爷爷那吃力的样子和那被雨水打湿的花白头发,我的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了出来。

  “邵蔚该吃饭了”。妈妈一句话让我转过神来,我立即去盛了好些鸡、鱼、肉,拿了一个月饼来到爷爷面前,亲自喂给爷爷吃,爷爷说:“不用了,邵蔚,让你奶奶来吧!”这时奶奶也走过来夺我手中的碗,我不高兴的说:“不吗,我要亲自喂爷爷。我小时候爷爷总是喂我,今天我要喂爷爷。”奶奶听了只好让我来喂,爷爷也高兴极了,那布满皱纹的脸,笑的像花一样,眼角还留下了泪水。嘴里不停地说:“好、好。”

  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就到了要走的时候,我对爷爷说;“爷爷您好好养病,有空我再来看您。”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爷爷的家。

  以前每年都回家过中秋节,但这个中秋节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我觉得月饼格外得甜,月亮格外得圆。

  关于描绘中秋节的写景作文:仲秋节习俗

  最近我听闻中秋节又被叫做“仲秋节”,怀着好奇我查阅了一些关于为何叫仲秋的资料。原来伯仲叔季是古人用来排顺序的,伯是最大的季最小。仲恰好在中间所以便有了仲秋一说。

  在我国仲秋赏月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古人将圆圆的月亮作为团圆的象征,因而也有人将中秋节称为团圆节。月的圆与缺直接影响着文人墨客的创作心情。中秋节那圆圆的圆月勾起着多少客居异乡的游子的思绪。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国内各地都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另外,在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中秋习俗,特别有趣好玩的哦,可惜现在我们很少见到这些过节的方法了。比如,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猜你喜欢:

1.描写中秋节的作文

2.关于中秋节的作文

3.写中秋节的文章

4.描写中秋节的作文

374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