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作文 > 作文文体 > 记叙文 > 2020坚守防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心得体会5篇

2020坚守防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心得体会5篇

时间: 嘉欣1224 分享

2020坚守防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心得体会5篇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对脱贫攻坚工作查缺补漏,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都匀市采取有效措施,形成一套较为有效的扶贫脱贫发展机制,切实加大脱贫攻坚挂牌督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2020坚守防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心得体会5篇,希望大家喜欢。

2020坚守防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心得体会5篇

  2020坚守防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心得体会【篇一】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伟业,必须坚决完成。

  3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召开。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目的就是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深刻分析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挑战,对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花的精力最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个地方调研,都要到贫困村和贫困户了解情况,“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打赢脱贫攻坚战召开了7个专题会议,每次都围绕一个主题,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研究之策、作出工作部署,为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不能出现一个人掉队。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心血,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必须清醒看到,脱贫攻坚战是一场硬仗,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新冠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部分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尤其还要防止工作松劲懈怠、精力转移。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各省区市都层层签了军令状,承诺了就要兑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脱贫攻坚,这是一个最大的短板,也是一个标志性指标。现在,到了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候了!到了把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划上句号的时候了!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坚决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2020坚守防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心得体会【篇二】

  去年3月7日,习近平在甘肃代表团专门谈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今年3月6日,距离收官已不足10个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会上说,“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一场特殊时期召开的“硬核”座谈会

  在3月6日的座谈会上,习近平说,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

  《时政新闻眼》查询发现,五年前的11月份,中国也曾高规格开过一次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那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的第一个中央工作会议。会议期间,中西部22个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

  6日的座谈会是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在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中西部22个省区市所辖市(地、州、盟)、县(市、区、旗)设分会场。这意味着5年前向中央签责任书的22个省份一直开到了县级。这也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召开的第二场大规模电视电话会议。

  座谈会上,5 位代表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先后作了发言。

  《时政新闻眼》发现,这五位发言者所在的区域颇具代表性。云南怒江、新疆和田均在全国深度贫困地区“三州三区”之列。习近平对主要聚居在云南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的独龙族群众脱贫一直牵挂于心。2014年4月考察新疆时,他曾召集和田等南疆5个地州负责同志开座谈会。2017年3月,兰考成为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河南全省首个脱贫的贫困县。赫章、大化则分别是贵州16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和广西4个极度贫困县之一,尚未脱贫人口分别是2.5万人和1.7万余人。

  5年前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一项艰巨任务: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因其艰巨,五中全会把叫了多年的“扶贫攻坚”改为“脱贫攻坚”,宣示到2020年一定要兑现承诺。

  为了这个郑重承诺,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开了7场脱贫攻坚专题座谈会。

  前6场座谈会,都是习近平在贫困地区调研之后召开的,每次围绕一个主题。总书记在6日的会上说,今年疫情发生后,也考虑过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到地方去开,但又觉得今年满打满算还有不到10个月的时间,按日子算就是300天,“必须尽早再动员、再部署”。

  这一系列座谈会成为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节点,引领中国一步步实现这项震古铄今的伟业。

  “攻坚战”叠加“阻击战”,

  如何打好这场硬仗?

  6日这场座谈会的主题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这样号召:“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

  就在准备集中火力攻克最后堡垒之时,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习近平在指挥部署疫情防控阻击战之时,始终保持着多线作战的清醒判断。

  在6日的会上,习近平说,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必须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挑战。“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如何兑现承诺,习近平讲了这6点

  面对困难与挑战,更见方法和智慧。去年3月7日,习近平在甘肃代表团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支招”: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

  在6日的座谈会上,习近平针对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兑现对全国人民的郑重承诺主要讲了6点:攻坚克难完成任务、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多措并举巩固成果、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严格考核开展普查、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这些话彰显力度——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较真碰硬“督”,各省区市要凝心聚力“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能撤。从下半年开始,国家要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普查,对各地脱贫攻坚成效进行全面检验。

  这些话体现精度——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疫情严重的地区,在重点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可以创新工作方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的地区,要集中精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

  这些话传递温度——要做好对因疫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要切实解决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问题。对没有疫情的地区要加大务工人员送接工作力度。

  这些话富有远见——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2020坚守防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心得体会【篇三】

  脱贫攻坚战正处于三年攻坚期,乡村振兴正处于“三年取得重大进展”关键开局年,两大战略的政策契合度、实践衔接度关乎后三年工作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近期,我们赴内蒙古、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新疆和甘肃等省区调研,综合各地情况,我们认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共同点在于,都旨在做到“三个消除”,即消除绝对贫困、消除城乡差距、消除社会偏见。所谓消除社会偏见,即消除长期形成的重城轻乡的惯性思维,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三个消除”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也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 的保障。两大战略的不同点在于: 脱贫攻坚具有紧迫性、突击性、局部性和特殊性等特点,乡村振兴则具有渐进性、持久性、整体性、综合性等特点,脱贫攻坚主要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乡村振兴主要是通过解决不充分来解决不平衡问题。在组织和推进这两项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这两者的特性和不同,在宏观上要做到不能因为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留下隐患,也不能因乡村振兴影响脱贫目标如期实现。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动力,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互补互助,不能各行其是,顾此失彼。

  做好两大战略的有机衔接,需要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五项目标任务着手。

  一是产业兴旺。要做好产业兴旺的文章,需要厘清产业兴旺的内涵。首先,不能局限于一产农业的兴旺,一二三产要同时兴旺,才是真正的产业兴旺。其次,一二三产要融合发展。一村有窑厂、有商店,三产齐全,但是互不关联,不能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城市二三产业搬到乡村, 就算三产融合了。再者,产业兴旺必须带动当地农民就业致富。那种富了老板穷老乡的产业兴旺,也不是我们需要的兴旺。目前脱贫攻坚中的产业扶贫,一般都是专项的、单一的产业,且多集中在农业, 特别是有些地方的产业扶贫要求过急,在市场论证上做得不够充分, 一窝蜂上一个产业,最后恐难逃“谷贱伤农”的后果,留下产业扶贫项目的“烂尾楼”。要实现两大战略的有机衔接,就要找好产业发展衔接点,按照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的内在要求,重点向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拓展延伸,实现三产的融合发展,同时还要积极开发新产业新业态,实现多功能的发展,这样的产业兴旺,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二是生态宜居。人类社会经历了一百万年的原始文明,一万年的农业文明,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今天正进入第四个文明形态,即生态文明。而生态宜居正是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生态宜居就广义而言, 应包括环境优美度、生活便利度、社会文明度、资源承载度、公共安全度、市场发育度、居民幸福度等等。当前有些地方为了“温饱” 不顾“环保”,既影响脱贫攻坚质量,也影响乡村振兴进程。

  因此,在两大战略的衔接中,首先应正确处理好“温饱”和“环保” 的关系。该堵的堵,引进的项目破坏青山绿水,即使是金山银山也应拒之门外。该罚的罚,严格落实责任终身追究制,避免“公地悲剧”成“公共悲剧”。该补的补,财政应拿出真金白银,尽快补齐环保设施和监管能力欠缺的短板。该给的给,应从环境的外部性去考量,借鉴国际上“碳交易”的做法,要求发达地区给生态保护地区合理的经济补偿。其次应打造一个“四生”契合的乡村环境。所谓“四生”契合,即生产、生活、生态、生意四者要互相照应。不能为了改善生活条件,远离生产场所,或为了挣钱破坏生态环境。生产、生活、生态的契合,如果没有与发达的现代化市场联接,便只是徒有躯壳,因此,“三生”之外还应加上市场的开发,即做活“生意”。只有四生契合,互为促进,才有高品质的生活、高效益的生产、高文明的生态。再者应以原住民的利益为导向。生态宜居不是外地人、城里人的宜居,而是原住民的宜居。外地人和城里人都只是乡村蜻蜓点水的过客,而原住民需要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在那里生产生活, 他们与周遭的环境分分秒秒都是休戚与共的共同体,因此,“宜居”应以原住民的视角和利益打造。

  三是乡风文明。不少地方都把乡村文明当作很虚的事情,认为没有什么抓头。其实,这是一件很实很具体的事情。重点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1)村户环境的治理。如果一个人披头散发,蓬头垢面,说他文明程度再高,大家都不相信。即使再穷,把环境搞得干净整洁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厕所革命”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印度“清洁社会”的计划,主要就是从厕所抓起的,他们7亿多人没有厕所,到明年就要建1.1亿座厕所,在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厕所被世卫组织定义为“最廉价的医药”,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厕所革命”,坊间戏言:物质文明看厨房,精神文明看茅房。因此,抓乡风文明,村户环境治理应是最好的入手处。(2) 广泛发动社会,订家训、正家风。有言之教谓之训,针对各家情况把名言警句写成条幅挂在墙上就是家训, 上海杨王村每家每户门口都贴有一块家训,内容入情入理,村民将此作为行为准则入心入脑,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无言之教谓之风,家风是家长以身作则,身体力行,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子孙后代做示范。好的家教是家训和家风的结合,它奠定了一个社会文明的基础。但凡是从乡村走出去的做出成就的个人,大多是从有优良家训和家风的家庭里走出来的。(3)重修乡规民约。社会主体的流动性使中国乡土社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乡规民约已经过时,亟待修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与时俱进,构建适应时代需要的乡规民约,作为乡村社会价值观的标准成当务之急。一乡一村应广泛发动,因地制宜制定易操作、可落实、能见效的行为准则, 让这些行为准则潜移默化,对本地每个居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引领性和导向性的作用。

  四是治理有效。治理有效就是政令畅通,民心相通,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脱贫攻坚已经形成五级书记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在农村力度最大、最有成效,使农村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民谚云: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实践证明,加强党的领导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哪项政策的实行像脱贫攻坚这样有力度有实效,主要经验就是五级书记一起抓,应将这一举措总结提炼、推广运用到乡村振兴当中。还应建立市场、社会和政府三位一体的治理格局,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既互相配合又相互制衡的现代治理格局。乡村的有效治理仅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应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力量,给市场和社会更多的自由度和主动权。同时还应打造一个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传统社会的治理主要是自治和德治,今天是一个法治社会,在继承发扬传统乡土社会治理精华的同时,应重点抓好法制建设,靠法治推进发展,靠法治调处矛盾,靠法治打击黑恶势力,靠法治扶正驱邪。

  五是生活富裕。不少地方把生活富裕简单片面地理解为物质生活,这只是问题的一半。生活富裕应包括两个层面,即物质的富裕和精神的富裕。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物质的需求,琴棋书画诗舞歌则是精神的需求。两大战略实施中虽各有侧重,但需要同时推进。脱贫攻坚主要是解决物质生活的保障问题, 但不可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乡村振兴中既要抓好物质生活富裕还要抓好精神生活富裕,即精神生活的富裕要贯穿到物质富裕的任务和目标之中。如果是口袋装满了,脑袋空着,就会出问题,精神空虚,无所追求,无事则生非,黄赌毒马上就会泛滥起来。在两大战略的衔接中, 必须准确把握生活富裕的内涵,正确理解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从宏观上抓好四件事。首先是体力问题, 针对因病致贫是主因的现实,以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核心,保障广大农民群众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没有强健的体魄就无法创造富裕的生活。其次是智力问题,即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目前乡村教育存在逆乡土化的问题,所谓“世界观”就是“观世界”形成的,小孩子都去城里读书,听到、看到、亲身感受到的都是高大上的城市文化,“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将来他们很难再回到乡村去参与振兴乡村。逆乡土化的教育是中国未来乡村振兴最令人担忧的大事。再者是增收问题,关键在于拓展农民的第三就业空间。第一就业空间是指传统农业,不离土不离乡;第二就业空间是指进城打工,离土又离乡; 第三就业空间是指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二三产业,让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第四是精神文化问题。在“扶志”“扶智”的同时,还要“扶制”。把适应精神需求的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搭建平台、培养人才、继承传统、创新发展,提高认知度、兴趣度、参与度,提升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农民是需求者,也是创造者;唯有创造,才能活跃;唯有活跃,才能满足需求。

  2020坚守防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心得体会【篇四】

  5月31日至6月3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尤猛军率福州市政府代表团赴甘肃省定西市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活动。2日上午,福州·定西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联席会召开,尤猛军、定西市委书记唐晓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定西市委副书记、市长戴超主持会议并通报今年以来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展情况。河仁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曹德淦在会上作发言。

  受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宁委托,尤猛军代表我市对定西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大力发扬“三苦”精神,奋力脱贫攻坚表示敬意,对一直以来关心支持福州定西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全体工商企业界人士、社会贤达表示感谢。他说,福州市将认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紧盯目标,全力以赴,确保完成东西部扶贫协作各项工作任务。他强调,要坚持精准,真正把扶贫资金花在“刀刃”上;要注重实效,让落地项目发挥效益;要着眼长远,帮助定西增强“造血功能”,实现稳定脱贫。

  唐晓明感谢福州市对定西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鼎力支持与帮助。他说,3年多来,福州市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交流、资金支持、携手奔小康等方面积极帮扶,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务实合作。下一步,希望双方提高站位,跟进落实,使劲发力,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工作任务,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取得更大成效。

  会上,我市8家企业与定西市相关部门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福州市扶贫发展基金会和在榕企业现场捐赠总价2300多万元的资金和设备。会后,我市30多家国企、民企与定西市开展项目推介对接活动,并进行企业家座谈;同时,还举行了福州定西挂职干部座谈会,听取福州·定西扶贫协作前方指挥部和对口帮扶各县(市)区工作组等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下一阶段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

  在定西期间,福州代表团一行深入漳县、渭源县等地,实地考察新联村集体经济小木屋(长乐人家)、艾康沙棘综合开发项目、元古堆村美丽乡村建设、渭源县光伏食用菌扶贫产业园等扶贫协作项目情况。

  市领导高明,定西市领导狄生奎、陈国栋、陈曾勇参加相关活动。

  2020坚守防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心得体会【篇五】

  初春的呼和浩特,草木尚未返青,大棚里已绿成一片。58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田吉喜穿梭在香瓜大棚里,封顶、绕头、掐叶,把瓜秧子收拾得井井有条。

  “疫情发生后,最担心没活干、没钱赚。”田吉喜说,“党员干部冲在前面为我们想办法,安排我在大棚务工,上个月收入了3000元。”

  在这个特殊的春天,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角已经吹响。截至2月底,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尚未摘帽、2707个“硬骨头村”要啃、551万人口尚未退出贫困序列。铆足一股劲,与贫困较量,到了滚石上山、向顶峰冲刺的最紧要关头。

  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突如其来的疫情又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人们关心,今年的脱贫任务能否如期完成,现阶段从何处发力。

  在3月6日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这是一份信守不渝的承诺,这是一场真刀真枪的硬仗,越到最后关口越要绷紧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3月底,新华网对3900名扶贫干部、295个贫困户、39名专家学者所做的网上问卷调查显示,87%的受访者对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充满信心。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干部群众和专家认为,随着各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疫情影响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将是短期的、可控的。

  不足9个月、仅剩200多天,脱贫攻坚已经进入了“计天”的决战时刻。

  2020坚守防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心得体会【篇六】

  “疫情阻挡不了脱贫攻坚的决心和脚步。”这是记者在四川、云南、江西、宁夏、陕西、内蒙古、广西、吉林、新疆等多地调研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贫困户外出务工增收受阻、农户生产经营困难增大、扶贫项目开工时间推迟……疫情来袭,脱贫攻坚难度增大了,但记者看到,各地正在千方百计开辟各种战疫扶贫“绿色通道”,克服疫情影响,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

  ——点对点开通脱贫劳务输出通道。

  劳务输出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2019年全国有2729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外务工,这些家庭三分之二左右的收入来自外出务工,涉及三分之二左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疫情下,今年的“铁杆庄稼”能否顺利“播种”,将关系到全年的收成。

  43岁的吴爱国是广西乐业县逻沙乡逻瓦村村民,这几年他靠在外地打工脱贫摘了帽。春节后,疫情突发让他一时无法返岗,吴爱国急得团团转,不能出门打工,家里就要断了收入。

  2月下旬,吴爱国接到了乡里的电话,第二天,他就坐上了县人社局、工会等多部门统一组织安排的免费大巴车,和其他赴粤返岗的257名农民工一起前往广东。

  “很快又要发工资了,现在我一个月能收入四五千元。”如今已在广东省中山市一家灯饰公司工作的吴爱国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四川、陕西、云南、贵州、宁夏等多个劳务输出省份运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主动与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对接,开通就业专车、专列、专机,简化复工手续,点对点、门到门、一站式帮扶,护送农民工“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并加大了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补贴力度。

  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副司长吴华介绍,截至3月27日,全国跨省“点对点”输送贫困劳动力已达138万人。

  ——将家门口扶贫车间扩大再扩大。

  复工群众出去了,贫困户家门口的重要就业阵地——扶贫车间也“转”了起来。

  “一听到缝纫机声,心里就踏实。”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本康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车间工人”韩新庄姐说。

  “嗒嗒嗒……”缝纫机发出的声音,在并不宽敞的车间回响,停工一个多月的本康沟村的扶贫车间恢复了繁忙景象。为克服疫情影响,当地政府对带动贫困户发展的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和扶贫车间及时给予政策扶持和金融扶贫产业贷款贴息支持。如今,青海80%以上的扶贫车间已恢复正常生产。

  在甘肃,5万个新增的乡村公益性岗位,给无法外出的贫困劳动力添了“饭碗”;在重庆,暂时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被当地优先安排就近就业;在贵州,分时段、分散灵活的复工复产“战法”有序推进……各地摸需求、搭平台,建机制、送返岗,优服务、帮招聘,为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精准搭桥。

  省外转移就业一批、通过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车间就地就近就业一批、在村内通过公益岗位安置一批,“铁杆庄稼”顺利播种。

  ——网上开辟空中脱贫商路。

  贫困户增收,靠就业,更要靠产业。

  疫情发生后,人流物流的阻断、消费需求的减少,让部分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从采收到销售链条受阻,卖不出产品,也运不进物资,增大了农户生产经营的困难,农村小微企业面临困难。

  “多亏驻村第一书记当‘代购’,我家的笨鸡蛋才都卖了出去。”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镇黄花城子村贫困户陈作文去年刚养了100只蛋鸡,春节期间,眼瞅疫情阻断了鸡蛋的销路,一家人发起了愁。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在微信群和朋友圈等平台帮着农户找销路,全村贫困户家里滞销的6000多枚鸡蛋被“一扫而空”。

  满载着牛羊饲料的卡车开进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新发嘎查委员会大院,建档立卡贫困户们高兴地拥上前卸货。疫情期间,当地帮扶队在摸排中发现,贫困户牛羊饲料出现短缺,就立即对接市场,投入帮扶资金4万余元,为7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了12.34吨饲料。

  协调城市社区和超市采购,让农产品卖得出去,给正在努力脱贫的村民吃了定心丸;采用统一订单生产模式,团队作业,分散贫困户的经营风险;发起电商爱心助农计划,用直销滞销难题……在多地记者看到,帮扶队员化身网上推销员、村干部当上了农资物流配送员,千方百计畅通渠道、对接产销、用活电商平台,为贫困地区农产品“出山”、农资进村,搭建空中桥梁。

  硬核措施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到位

  战疫又战贫,不仅考验着应变能力,亦考验着信心与韧劲。

  信心从何而来?

  综合多位受访专家和干部群众意见,从短期看,信心来自对疫情的及时有效应对。疫情发生后,国务院扶贫办和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包括产业、就业、资金、金融等十多个方面的硬核措施,这些政策正在逐步落实,并发挥效力。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最新调度分析,东西协作协议资金已超计划拨付到位,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扶贫项目开工、扶贫车间、扶贫龙头企业开工复工等工作进一步提速。

  统计显示,目前全国25个省份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已达2000多万,并继续保持增长势头,52个未摘帽的贫困县已外出打工的人数为211.78万人,占去年外出务工人数的83%;中西部的22个省份,扶贫企业2.8万个,复工2.7万个,复工率超过了95%,扶贫车间复工率超过90%。

  “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正在得到化解。总体看,贫困地区的疫情不重,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按时完成今年的脱贫攻坚任务。”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司副司长王春燕信心满满。

  她介绍,截至3月27日,在全国832个贫困县中,831个县都是低风险地区;除湖北以外,贫困人口新冠疫情确诊病例已经清零。“52个最后一批脱贫摘帽的贫困县、1113个挂牌督战的贫困村,都是低风险地区,有条件抓紧复工复产。”

  从贫困户类型细分来看,受访专家认为,疫情对脱贫攻坚总体进程的影响是有限的、局部的。“疫情主要影响部分贫困家庭收入,对‘两不愁三保障’的影响不大。”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认为,从贫困户的抗风险能力来看,已脱贫的贫困户平均收入高于贫困线,受疫情冲击收入会有一定降低,但绝大多数不会返贫。

  一组来自国务院扶贫办统计的返贫数字,也印证着这一点:2016年的返贫人口为68.4万人,这一数字在随后的三年持续走低,分别为20.8万人、5.8万人、5400人。“返贫人口数量逐年下降,说明脱贫质量不断提升,贫困人口抗风险能力正在逐步增强。”王春燕说。

  当前,各地正在努力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造成的损失补回来,战贫战疫势头良好。

  从长期看,信心更来自于脱贫攻坚已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和强大制度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日渐成熟,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保障资金、强化人力的投入体系,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这一制度体系严密科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发挥出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辛向阳说,这正是我们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的信心与底气所在。

  2020坚守防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心得体会【篇七】

  疫情冲击下,脱贫攻坚还要打更硬的硬仗。

  在“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国务院扶贫办对没有摘帽的52个县和2707个贫困村中任务比较重的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记者了解到,目前,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宁夏、新疆等7个省区均制定了实施方案,52个挂牌督战县、1113个挂牌督战村均制定了作战方案,集中兵力打一场深度贫困的歼灭战。

  在四川凉山,今年的第一轮督战在大年初七就已经开始。凉山村社乡镇形成多级网格,一方面收集劳动力信息,一方面通过网格调配劳动力,既保春播春种,又助力贫困户就近找到工作。

  在宁夏,查损补失、查漏补缺、查短补齐、查弱补强的“四查四补”行动全面铺开,重点排查解决疫情影响以及“两不愁三保障”、产业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扶贫项目开工复工、防止返贫等影响脱贫质量与目标实现的突出问题,缺什么就补什么。

  在广西,对剩余8个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2019年底贫困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其他7个县(市)和2019年底贫困发生率在5%以上的138个贫困村实施分级挂牌督战,视疫情发展情况开展实地巡回督战,及时预警,着力防止返贫致贫。

  不达标的用“红色”预警、有问题的用“黄色”提醒、已完成的用“绿色”巩固,在陕西平利县的多个镇村,记者看到,“红黄绿”三色管理清单正在发挥效力。清单对照村退出7条标准、户脱贫5条标准和群众反映诉求,逐户逐项对标查验,定点打击、各个击破,确保脱贫攻坚不留死角。

  “清单简单明了,一看到红色,心里就急了。”长安镇双杨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开华说,他们村曾因道路破损,达不到整村脱贫退出标准,被县里纳入贫困村基础建设“红黄绿”管理清单中,并被标注为“红色”。“三色清单督战,震慑力强,必须下功夫,力促标红问题转黄变绿。”

  下一步,为全力向顶峰冲刺,国务院扶贫办还将进一步推动生产发展和扶贫产品销售,在6月底前补齐“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短板,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

  冲刺阶段,要巩固9300多万人的脱贫成果任务很重。

  “2020年的脱贫攻坚任务,不仅是完成当年的脱贫摘帽计划,还要确保所有脱贫摘帽对象稳定脱贫。”四川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降初说,四川各地已着手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通过农户申请、乡村核实和部门大数据分析预警等方式,对脱贫人口、贫困人口、边缘人口进行监测。


相关文章:

1.2020打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工作心得体会5篇

2.2020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心得体会精选5篇

3.2020不忘初心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精选个人范文【五篇】

4.2020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收获心得体会精选5篇

5.2020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心得体会5篇

39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