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文>作文大全>议论文>

初一议论文阅读理解

时间: 锴丽997 分享

  论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阅读练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议论文阅读理解,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初一议论文阅读理解篇1

  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你即便问他,他实在也说不出。明代的学者吴梦祥自己定了一份学规,上面写道:

  古人读书, 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工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看来这个学规中,除了“不出门户”的关门读书的态度不值得提倡以外,一般都是很好的见解。事实的确是这样。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只要专心致志,痛下工夫,坚持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最怕的是不能坚持学习和研究,抓一阵子又放松了,这就是“或作或辍,一暴十寒”的状态,必须注意克服。吴梦祥的这个学规对我们今天仍然有一些用处。

  这种学规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特别是朱熹等理学家总喜欢搞这一套。但是其中也有的不是学规,而是一些经验之谈。如陈善的《扪虱新话》一书写道: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用现在的眼光读这一段文字,也许觉得他的见解很平常。然而,我们要知道,陈善是南宋淳熙年间,即公元12世纪后半期的人。在那个时候他就能够提出这样鲜明的主张,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他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就是说要知入知出;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实质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就是说要体会古人用心处而不可死在言下。不但这样,他还反对为读书而读书的倾向。他主张读书要求实际运用,并且要用得灵活,即所谓“透脱”。你看他的这些主张,难道不是一种反教条主义的主张吗?他的这个主张,过去很少有人注意,因为他的声名远不如朱熹等人,但是他根据自己读书的经验而提出了这种主张,我想这还是值得推荐的。

  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中,如陆九渊的读书经验也有可取之处o《陆象山语录》有一则写道:”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接着,他又举出下面的一首诗: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①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这就是所谓“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放。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青年读者似乎特别有用。

  注:①[涵泳]:深入体会。 (节选自《不要秘诀的秘诀》)

  12.文中作者肯定的读书态度和方法是什么?(最好用文中语言作答)(2分)

  答:

  13.下面是关于本文行文特点和基本结构的分析,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2分) ( )

  A.作者在引述古代学者关于读书学规和方法的经验之谈后,接着对其作阐释和评述,并且融入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B.引述陆九渊的诗句后,作者只对其中一句作了评述,是因为其他诗句与读书方法和态度无关。

  C.引述——评述——再引述——再评述,如此循环,是本文行文的主要特点之一。

  D.本文虽然有三段引述三段评述,结构看似松散,其实是紧凑的,因为有一条读书方法和态度的主线相牵连。

  14.作者在引用陆九渊的诗句后,只对其中的“未晓不妨权放过”作了阐释,而不像前面两段在引用后作全面阐述,这是为什么?(2分)

  15.结合你的学习体验,谈谈文中倡导的读书态度和方法在我们学习中的作用。(3分)

  答.

  参考答案:12.专心致志;知出知人;不求甚解

  评分标准:2分。缺少一点扣1,分。

  参考答案:13,B

  评分标准:2分

  参考答案:14.这段话着重论述读书要不求甚解所以只对“未晓不妨权放过”作了阐释和评述。

  评分标准:3分。只要言之有理则可得高分。

  参考答案:15.略

  评分标准:3分。侧重读书心得的真实可信和语言的通顺表达。

  初一议论文阅读理解篇2

  江南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江南出芳草鲜花,出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江南又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古往今来,这里孕育过诸多骁勇的斗士,许多彪炳史册的著名战役所在地也是江南。那么,是什么力量使两种悬殊的气质能够天衣无缝地契合一地,且生生不息、历千年而不朽呢?

  一次重读《老子》,书中的一句名言让我顿开茅塞。“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老子的话,一语道破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的两重性。江南是水乡,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属性。

  江南的水,如轻纱薄雾,随风起舞,变幻无穷,滋润得江南的景物风姿绰约、江南的人风情万种。宋祖英的一曲《又唱江南》,浓缩了一年四季江南的秀美景色:“二月你看江南的花,花如野火遍地燃;清明你看江南的雨,细雨裹着万重山……”江南的人也一如江南的风物,温婉细腻,柔肠百转。“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那无边的波光水影之中,充溢着无边的风月。秦淮河上的桃花渡,莫愁湖畔的莫愁女,瓜洲古渡的杜十娘,西泠桥畔的苏小小,还有惠山的明月、西湖的断桥、绍兴的沈园……深受上天厚爱的才子佳人,在江南大地上留下了诸多生命的足迹和美丽的传说。就连江南人讲话也是吴侬软语,情真意切,唱起来就更让人心旌摇动。我十分喜欢的苏州评弹,唱词娓娓如述,琵琶弦乐清丽委婉,典型的水乡音乐优美儒雅,婉转沉静,就像曲水清流,清澈纯净又韵味悠长,就连草木也会为之摇曳。

  江南的水也时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这坚韧与顽强的性情,也涵养了江南的风物和江南的人那种英豪之气。江南大地布满了崇山峻岭,其中许多气势恢弘。杭州栖霞岭上的剑门,绍兴的会稽山,常熟的虞山,都雄伟挺拔,气宇轩昂,占尽风云。那山间的瀑布、涧水,山下的清流,是养育大山的支支血脉。江南的人,也因为有了“水性”,才有了那种独特的剑气。卧薪尝胆的勾践、竭忠尽智的岳飞、与扬州共存亡的史可法……众多仁人志士用生命与鲜血谱写了一首首壮怀激烈的诗篇。“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诗句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铁骨雄风。还有,活跃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坛的鲁迅,更是把文人的凌厉剑气推向了极致。就连文雅隽秀的女子,在江南“水性”的润泽下,也尽显侠骨柔情,高风亮节。清末的秋瑾就是最优秀的代表。

  说到江南的“水性”,还应该涵盖她的秀慧与智巧。江南的水是很有灵气的,正是这灵秀之水,涵养了江南人的那种聪颖与睿智。远的不说,就说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籍的人就占了半数,近当代全国琴棋书画的大师,也大多出自江南。

  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江南,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让人细细地品味着她的如诗如画和似水流年……

  16从全文看,江南的“水性”有哪些?它和江南有怎样的关系?(5分)

  17作者列举杜十娘和岳飞的事例,其作用有何异同?(4分)

  18“江南,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让人细细地品味着她的如诗如画和似水流年……”结尾这句话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5分)

  19本文把江南的“水性”和江南人的性格联系起来,认为二者存在因果关系,对此你是否赞同?请具体阐述你的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6.(1)柔弱秀美;(2)坚韧顽强;(3)秀慧智巧;

  (4)它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属性。(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7. 他们相同的作用就是展示了丰富的江南文化内涵(2分)。不同点就是前者侧重表现江南人的风情万种,后者则重在表现江南人的坚韧顽强(各2分)。

  18. 特点: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江南比作“永远唱不完的歌”,突出了江南集秀美和壮美于一身的特点,深情地讴歌了江南美丽的风光和杰出的人物。(“比喻”的手法1分,比喻的解释和作用2分。)作用:以“如诗如画”总结全文,以“似水流年”呼应题目,强化热爱江南的情感,突出讴歌江南的主题。(前两点各1分,后两点1分。如果抽象地答“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答出两点或两点以上,给1分,答出一点,不给分。)

  19. (1)赞同。理由要点: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风貌对人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南方人细腻,北方人粗犷

  初一议论文阅读理解篇3

  ①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新得到,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

  ②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灾****造成的意外损失,但也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人有旦夕祸福”,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际了。

  ③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明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④东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说。照我的理解,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鄙之心。由不执著于财物,进而不执著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如此才可明白,佛教何以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从迷惑的此岸渡向觉悟的彼岸的第一座桥梁。俗众借布施积善图报,寺庙靠布施敛财致富,实在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经。我始终把佛教看作古今中外最透彻的人生哲学,对它后来不伦不类的演变不以为然。佛教主张“无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这回事了。无物属于自己,连自己也不属于自己,何况财物。明乎此理,人还会有什么得失之患呢?当然,佛教毕竟是一种太悲观的哲学,不宜提倡。只是对于入世太深的人,它倒是一贴必要的清醒剂。我们在社会上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的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有了这一份超脱,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⑤我失去了的东西,不能再得到了。我还能得到一些东西,但迟早还会失去。我最后注定要无可救药的失去我自己。既然如此,我为什么害要看重得与失呢?到手的一切,连同我的生命,我都可以拿他们来做实验,至多不过是早一点失去罢了。

  ⑥我们总是以为,已经到手的东西便是属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觉得蒙受了损失。其实,一切皆变,没有一样东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了一切的人,死时又叫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断地得而复失,习以为常,也许能更为从容的面对死亡。

  ⑦大损失在人生中的教化作用:使人对小损失不再计较。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

  (摘自《做人与处世》2005年第12期)

  16、作者认为“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这种对人生的觉悟指的是什么?(2分)

  17、文章最后说“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18、假如你要和周国平先生对话,针对“习惯于失去”这一观点进行辩论,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并请写出你对所提问题的看法。(3分)

  ①问题:

  ②你的看法:

  19、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富有进取心的人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受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B、文章第一段,从“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入手,提出问题,下文采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等方法论证了“要习惯于失去”这一中心论点。

  C、作者反复强调得到的东西迟早会失去,人注定要无可挽救地失去自己,文字中流露出宿命和消极悲观的情绪。

  D、文章启示我们要正确地面对失去,习惯失去,使自己避免遭受失去的打击,这样,我们就能在不断的得而复失中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滋味。

  16、失去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

  17、能够接受一切的心灵,不会患得患失,不会因遭受重大失去而一蹶不振,不会计较小损失;能够接受一切的心灵,能在内心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从而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

  18、示例:①我们是不是对对所有的“失去”都要“习惯”?②当然不是,比如理想、信仰、诚信、尊严、操守等。

  19、D

初一议论文阅读理解相关文章:

1.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之议论文阅读

2.2017年议论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3.初二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4.初二议论文阅读理解

5.八年级议论文阅读题

3419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