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作文 > 作文大全 > 议论文 > 关于伯乐千里马为话题的议论文

关于伯乐千里马为话题的议论文

时间: 世芳1022 分享

关于伯乐千里马为话题的议论文

  关于伯乐伯乐们最受用的一句话是:世上缺的不是千里马,而是伯乐。当然,事实也的确如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你想知道伯乐千里马的议论文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伯乐千里马的议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伯乐千里马的议论文:不是马的千里马

  据说,历史上有个叫伯乐的家伙,善相马,经他相中的马都成了千里良驹。先不去探讨这个伯乐是个什么身份,但思来想去,世界,其实就是马场。

  我们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大概从开始,我们就知道这个世界是不好混的。从开始,我们就认定自己是天才,可人山人海中,最终被认为是天才的往往是凤毛鳞角,贵乎稀有。但为什么呢?只因为真正的天赋一直隐藏着,很深。而世界终究是没送给我们一个伯乐。韩愈先生几百年前就说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可是,韩先生的话真的对吗?非也。起码,是先有千里马,然后有伯乐。他们的逻辑关系是:伯乐发现千里马,而非千里马发现伯乐。所以,就如同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却不能说先有法拉第然后有电磁感应,而是先有电磁感应然后有法拉第一样,必须是先有千里马。

  伯乐小子其实未毕真的会相马,而可能是寄于他不知丛从前交的哪门子好运产生的威望。于是,主人听他说“此马乃千里之良驹也”后,便也日食之哦尽黍一石。我们相信,任何一匹马在这样的待遇下,都是可以日骋千里的。前提是,它是一匹马。

  当今社会正是缺少了伯乐这样说“专业”话有些威望的人。毕竟,拌演“主人”一类的执行者还是富富有余的。

  于是,马场里便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马都被命运捂着眼睛拉磨子,或是被迫去报晓,甚至栓着学犬吠。而真正剩下的马就很少了。没有上帝告诉我们一声:喂,本神造你们不是让你们干这的。

  自然,没有得到告诫,没有得到赏识,我们无知地干着本来不属于我们的行当,夜以继日地学习诸如拉磨,报晓批,犬吠般脱离了跑道很远的东西。可当我们都学得很累时,也仍旧不知道,其实自己原本只是一匹马。

  我们都应是千里马,可没谁把我们放到草原上,然后说:跑吧,你的天堂在这里。所以,我们就跟着其它物种瞎忙哄。最终迷失了自我,迷失了一切。

  世上其实本没有垃圾的,赏识的人少了,也便有了垃圾。

  等到人们终于将大部分资源都挥霍殆尽时,不知是哪个道上的伯乐突然大呼: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于是便有很多人跟着喊:对,没有垃圾。

  今天,垃圾终于摇身一变成为理所当然的资源,应为已有很多业内的伯乐开始行动。可是,朋友,我们是马,千万被忘记。那么,我们的伯乐在哪呢?

  这个不太公正的世界决定了:在马的伯乐降生前,马一律不是马。

  伯乐千里马的议论文:做自己的伯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十多年前在中学语文课本里学到的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当时,自以为是千里马的我,对伯乐的期待是如此迫切,而当期待落空之后,便免不了喟然长叹一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我在中学时就发表了数量不少的文学作品,在校园文坛崭露头角,但数理化却学得很糟糕。自认为是“文学天才”的我,真希望哪位大学的领导或教授发现我,将我免试特招进大学读书。据我所知,当时做着像我一样的“特招梦”的“校园才子”,确实不在少数。但伯乐终究没有出现,我只有老老实实地啃书本,做习题,雄纠纠气昂昂走向黑色七月,感受那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火热和悲壮。

  出生在全国武术之乡的我,从小酷爱武术,少年时代也称得上是个“英俊小生”,那时候,我最“辉煌”的梦想就是当一个像李连杰一样的武打影星。我拼命地自学武术,拼命地自悟“表演”之道,可就是没有一个导演到我们这所乡下的学校来选材,因此我不但没有成为“李连杰”,也没有主演《一个也不能少》的魏敏芝那般幸运。

  伯乐不来,确实是我运气不佳。但我自己发现了自己,而且充分相信和肯定自己的发现。我发现自己是一块写文章的料,心灵敏感,容易动情,善于捕捉生活的闪光点,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有一种强烈的表达的欲望,一种天生的对文字的景仰和热爱;我发现自己也是一块练武术的料,身体素质好,模仿能力强,动作一学就会,富有表现力,眼神尤为不错,精气神的传达十分到位,因此,虽然那时候没有被大学特招,也没有像徐克、李安一样的动作片大导演来挑选我哪怕是演最小最小的一个角色,我还是把写作和练武坚持了下来。最后,我以武术为特长,敲开了曾经紧闭的大学之门,又以文学为通道,走向了一片美妙无比的心灵的开阔地。这也就是我曾经在我的自我介绍中所说的那个意思:“以武术为职业,谋取生存;以文学的爱好,滋养灵魂。”我不敢肯定,今后的我会多么有名,多么杰出和卓越,但我敢百分之百地肯定,因为有了文学和武术,即使永远平凡,我的平凡绝对与众不同。而在我心中,与众不同的平凡,就是不平凡。

  最后,我想要告诉朋友们的是,每一个人都是优秀的,每一个人都是千里马——你是这方面的千里马,他可能就是另一方面的千里马。不要苦苦地等着别人来发现你,没有伯乐,你就是你自己的伯乐。做自己的伯乐,发现自己,肯定自己,挖掘自己,幸福和成功,一定是属于你的!

  伯乐千里马的议论文:伯乐与千里马

  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

  从前,有一匹奄奄一息的千里马,在翻越太行山时由于感激伯乐对它的赏识和体贴,竟能一跃而起,嘶声直抵云霄!这就是千里马遇伯乐的故事。由此我从故事中有一所感——世间“千里马”再多,也需要“伯乐”去发现,并且对待它们要“策之以其道,食之要能尽其材,鸣之要能通其意。”这样“千里马”的日行千里之能才能表现出来。

  唐代韩愈通过《马说》强调了一个观点:千里马需要伯乐去发现。恰巧在当时,作者就是一匹没被发现的“千里马”。他在初登仕途时,就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然而,宰相没有“伯乐”慧眼识英才的能力,更没有伯乐一样的胸怀,终于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

  在《马说》中,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而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比喻自己怀才不遇明主的遭遇,实在再恰当不过了。联想当时,正如作者所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像李白、杜甫等一批怀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千里马”最终却落得“浪迹天涯”,也不得不感叹道:“天生我才亦无用”!虽然早在隋朝就推行了科举考试,广纳人才为国效劳,可是在腐败的统治之下,又有多少“千里马”能被“伯乐”相中呢?像作者一样的“千里马”也只被埋没在庸愚的“食马者”手上,而真正像“伯乐”一样能慧眼识英才的明主又有几人呢?他们不但不能识别良驹,还妄自感叹:“天下无马矣!”这是何等的荒.唐!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联系现实,不难看出: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的确有无数的“千里马”得到“伯乐”的赏识,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发挥,例如现行的各行各业的机构改革、结构调整,它就彻底打破了传统的“铁饭碗”,形成了能者居之的大好形势。给了“千里马”以施展的空间,还有许许多多的“伯乐”——大公司、企业和国家科研机关等也在求贤若渴地招募“千里马”。例如,最近西安某单位就辞去了那些有资格而没有能力的工人,而不惜重金去聘请那些虽无资历却很有能力的人员。

  同样,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有像韩愈一样的有日行千里之能的千里马不遇“伯乐”的现象。但是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更多存在的是博学多才的“千里马”得不到“伯乐”的赏识;而那些不学无术的富家公子及高门权贵子弟却能凭着金钱权势在官场上谋得个“一官半职”!这是为何?这难道就是所谓的“社会进步”吗?——由原始社会进步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以至将来的共产主义!难道社会就是这样进步的吗?不!这只是因为社会中存在着少量的心灵被腐蚀了的“食马者”,他们面对金钱的诱惑,会对国家利益、前途视若无睹,以谋求物质上的优越;面对“权力的压迫”,他们也会“不得已”而干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

  同时,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的浅薄愚妄的“食马者”。他们总是怀着“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思想到处去“访贤”。如此的“食马者”安能觅到“千里马”?即使找到了所谓的“千里马”,那一定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酒囊饭袋。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就需要更多的“千里马”为她的繁荣富强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中间就需要更多“伯乐”去慧眼识英才,所以,我真心的希望在未来的时间里能有更多的“千里马”能在“伯乐”的发掘下,真能“日行千里”也!


猜你喜欢:

1.伯乐与千里马的作文

2.千里马的伯乐阅读答案

3.欣赏别人800字作文

4.高中励志类的议论文800字

5.不要做等待伯乐的千里马

3759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