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作文 > 作文指导 >

400字作文三国演义

时间: 新华0 分享

400字作文三国演义篇1

我最近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我受到了许多启发。《三国演义》刻画了一百多位人物形象,是我国历重要的名著。

《三国演义》讲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群雄割据,汉朝逐渐衰弱了。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发誓“匡扶汉室,统一天下”。董卓又占了京城,横行霸道,一些诸侯聚集在一齐,结成同盟,讨伐董卓。董卓死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北方。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做了他的军师,与吴国联盟,把曹操在赤壁打得大败而逃。魏、蜀、吴三国鼎立,打了几十年的战争。最终,魏国大臣司马昭夺权,灭了蜀国。他的儿子司马炎废除魏国皇帝,成立晋国,灭了吴国,天下最终统一。

我很喜欢《三国演义》中的一句名言:“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强手之中,还会遇见更强的对手,善于使用计谋的人也会遇见能识破计谋的人。当我们认为自我哪里出色,不要骄傲自满。

我很喜欢诸葛亮这个人,他神机妙算,晓天文,通地理。他草船借箭,在赤壁之战中巧用东风,和周瑜用火攻把曹操打得大败而逃。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心为蜀国。

《三国演义》里的故事十分精彩,家喻户晓,是一本值得去看的书。

400字作文三国演义篇2

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触感染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收留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动静,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以为虽降了敌,但最后仍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再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由于他的儿子。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恰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触感染,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400字作文三国演义篇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笛卡尔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今年寒假我一口气之下读了好几本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三国演义》了。

《三国演义》这本书就像一台时光机,带着我走进了波澜壮的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故事中。在读这本书的同时,我也认识了刘备、关羽、张飞、吕布、周瑜等众多人物的形象。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曹操了,他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在“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中,曹操对英雄的见解是“大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我认为曹操的见解非常的精辟,非常的全面,只有满足这几点的人才能被称为英雄,缺一不可。

通过这本书也让我知道了“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战争只会给老百姓带来痛苦,所以我们要珍爱和平。

400字作文三国演义篇4

《三国演义》没有《红楼梦》那么的凄凉,也没有《西游记》那么的神奇。这是一本凡人用毕生心血谱写的历史壮歌。那千军万马奔驰沙场,血流成河的场面深深打动着我的心灵。

下面我来谈谈我对这本书的认识。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了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未被抹杀。他在几年的战斗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干的,他领导的魏国也是三国中最强的,他的努力,为后来晋朝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曹操对人才求贤若渴,这是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他对关羽的爱护。关羽为保护刘备妻小,被曹军所困,迫不得已才归顺曹操,而曹操敬重关羽是一位英雄,想用情义来打动他,让他为自己效力。曹操对关羽可以说是有呼即应,关爱有加。当关羽打听到刘备所在时便不辞而别,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曹操因爱惜关羽才能,明知是放虎归山却还是派人送了一张通行证给关羽,免得路上受阻。

细细品位,你会发现曹操一点也不令人讨厌,反而会让人佩服,佩服他的谋略,果断,佩服他的用人之道。这也许就是曹操个人的魅力吧!

400字作文三国演义篇5

《三国演义》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物,比如:赵云、刘备、曹操、关羽、吕布……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那还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在《三国演义》中能表现他这一特点的的故事有好多好多。读完了三国,我发现诸葛亮并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农民,而是不断学习,关心天下大事,为今后有机会走出隆中、为国效力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今后的事业打好了充分的基础。

而我们呢?我们现在还小,不可能马上就去报效祖国,所以我们现在就应该好好学习,努力读书,但也不能死读书,我们应该劳逸结合,但也不能忘记运动,没有一个好身体怎么能好好学习呢?总结起来,我们应该在学习的同时锻炼一下身体,将来等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马上为祖国效力了!

400字作文三国演义篇6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讲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国的历史故事。这段历史持续了整整一个世纪。

《三国演义》塑造了很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如智谋惊人的诸葛亮,勇武过人的赵云,义气深重的关羽,爽直粗豪的张飞……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几个我喜欢的故事。其中一个叫“三英战吕布”。吕布把守虎牢关时,公孙瓒率兵前来攻城,却抵不过吕布。这时,张飞大叫道:“燕人张在此!”吕布来战张飞,两人大战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败。关羽见了,也舞动青龙偃月刀来助阵,还是战不过吕布。刘备也来助阵。三人围着吕布,像走马灯似的厮杀。吕布战不过三人,只能逃回虎牢关去。

再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叫“空城计”。司马懿率领五十万大军来攻西城。这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众人听了消息,大惊失色。孔明传令:隐藏军旗,军士守在营中,大开四门。每门用二十个士兵扮作百姓扫地。孔明自引二小童到城上,从容弹琴。魏军来到城下见此不敢轻易进城。司马懿也不敢轻举妄动,便退兵回营,孔明见了拍手而笑。

你想知道更多的三国故事,就来看《三国演义》吧!

400字作文三国演义篇7

最近我读了四大名著当中的《三国演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八回“三顾茅庐”,我想和大家一起谈一谈刘备。

蜀帝刘备是仁义,仁爱,礼贤下士的人。他三次去请诸葛亮,可是第一次去,只有小牧童在家里,小牧童对刘备说:“诸葛先生今天不在家里,估计要等三四天,十来天才能回来。”第二次刘备又去诸葛亮家,结果刘备把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当成了诸葛亮,刘备赶紧行礼。诸葛均连忙说:“我不是诸葛亮,我是诸葛均。”刘备再次失望而归。第三次来到隆中,离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便下马步行。小牧童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昨天夜里回来了,但是还在睡觉,请三位先生再等一会儿吧!”刘备、关羽、张飞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依然在睡觉。后来,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恒心所打动了,刘备见到诸葛亮后向他请教安邦定国之道,诸葛亮给出三分天下的策略,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

诸葛亮一生追随刘备,而刘备对诸葛亮也处处尊敬,甚至在临终托孤时,让诸葛亮担起复汉的重任。正是由于这份真诚,让诸葛亮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读了这一回,我被刘备的毅力深深感动,明白了做事要持之以恒,对人要有诚意。今后我也要真诚待人,向别人学习,只要有毅力,有目标就可以成功。

400字作文三国演义篇8

假期里,我把一本厚厚《三国演义》读完了。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很多,“草船借箭”我最喜欢,这个故事是说:因为诸葛亮聪明博学、用兵如神,让周瑜十分妒忌,心怀诡计,他把诸葛亮看作是东吴的一大患,想找借口害他,就对诸葛亮说,箭是水上打仗的最好的兵器,要诸葛亮在当时没有造箭的条件下,在三天之内造使万支箭,如果完不成任务就要严惩。诸葛亮便胸有成竹地凭他的智慧和常识,在三天之内向曹操“借”了十万支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三国演义》中我喜欢的人物还是诸葛亮。他是个死而后已的忠臣,他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空城计,七星灯,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他的所做所为给大家一个很深的印象。

我长大后要向诸葛亮学习。

400字作文三国演义篇9

寒假里,我饶有兴致的读完了一本厚厚的书,《三国演义》,让我认识了很多人们口中一直传颂的英雄。

《三国演义》是一个历史人物的舞台,它把许多重要的人物都演绎的淋漓尽致!其中最使我难忘的是五虎大将关羽,他身上的一个小故事让我深有感触,那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

关羽和刘备张飞是结义的三兄弟,有一次,关羽被曹操围困在小山丘上,无奈之下只好投降于曹操,但是和曹操再三约定,只要一打听到刘备的下落,不管有多少危险都要去找他,曹操爽快的答应了。 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 ,终于有一天,有信使告诉他刘备的位置,关羽便立即启程,途径五个关口,但每个守官的将士都说没看到朝廷官文不给放行,关羽性情大变,斩杀了六个守关人直达边界,最终关羽回到刘备身边,成为五虎大将之首。

读完这个小故事,让我深刻的明白了一件事,深情厚谊并不是纸上谈兵,是应该有所作为的,关羽刘备和张飞的兄弟之情把我深深的感动了,真不愧是桃园三结义啊!

400字作文三国演义篇10

读了《三国演义》,我又见识了三国时代的诸葛亮等一大批足智多谋人物。

《三国演义》透过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演绎了三国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其中,忠义与奸佞的冲突、豪杰与奸雄的较量、谋略与武力的斗争……一场场刀光剑影的生死悲欢,一幅幅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留下了数不胜数、品味不尽的美谈佳话!而“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等精彩生动的故事,更是让我爱不释手。

《三国演义》让我领略了足智多谋的无尽魅力,也让我进一步懂得了了智慧来源于知识、知识来源于勤奋的道理。在任何时代,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掌握话语权,也才能掌握未来。尤其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这天,更是如此。我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的职责,从此刻开始,我必须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1989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