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作文 > 作文大全 > 寻年2023家乡的味道活动征文8篇

寻年2023家乡的味道活动征文8篇

时间: 宋佳4544 分享

寻年2023家乡的味道活动征文8篇精选

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讲究的就是个“年味”。为此不知关于这次的寻年2023家乡的味道活动征文如何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寻年2023家乡的味道活动征文8篇精选,欢迎参阅。

寻年2023家乡的味道活动征文8篇

家乡的味道活动征文篇1

随着那除夕之夜的到来,春节就已经来临了。只听“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起时,新年的味道就已经全了,虽然春节如今已过,但是那份热闹的记忆我却难以忘怀。

还是那桌饭,还是那杯酒。亲朋好友又欢聚一堂,嘻嘻哈哈,唠着家长里短。一杯杯酒下肚,早已经酩酊烂醉,但这一年来仅有的一次聚会却不能草草了事。一盘盘菜,空空如也,可家人的那份甜美的笑容却未见消失。大街上,那些卖年货的,恐怕也早已和家人团聚了吧,而这仅仅一天的团聚,接着还是在外工作。

中国的春节,从古代就已经有了,多少节日都已经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淡化了,只有春节,依然是那么隆重,就像那滚滚江流,永不停歇。我不是什么著名的作家,能用什么优美的诗词、语句来表达对春节的热爱,我只能用我仅有的'枯乏文字来诉说自己的情感。

小孩子最喜爱过年,我也是一个小孩子,自然也是如此,我爱过年,不仅因为可以得到压岁钱,可以穿漂亮的新衣裳,可以吃到好吃的,而是因为我可以玩我一年仅有一次机会的爆竹。有人会笑我:“这有什么,爆竹而已,现在比它好玩的玩具多多了,它又不安全。”又有人会说我幼稚。可是那又有什么,我依然喜欢。

每当那爆竹、摇花、烟花点起时,不仅是对新年的祝福,我更想合起手掌,在心里默默地表达自己对着新的一年的愿望和憧憬。那烟花就是我心灵的寄托,是我最美好的祝福。

“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这里,我用迟来的声音对您说一句这是我最真诚的祝福,当然这就是我的春节记忆,即使算不上最好,也是用我最真挚的语言去塑造出来的文章。

千百年来,春节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如今在西方竟有人过起了春节。现在我深深地为我的祖国而骄傲、而自豪。

家乡的味道活动征文篇2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日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我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在鞭炮声中,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我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我高高兴兴,大家今年都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在鞭炮声过后,就开始吃早餐了。吃过饭后,我出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我看着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在街上,我看见有人在卖玩具,有人在卖小吃、点心、水果,各种各样的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样样俱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顾客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具: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玩具。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真心希望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哟!

家乡的味道活动征文篇3

熹微的阳光透过窗纱,惊扰了新春的清晨,丝丝缕缕悠然的光束映照着街边的花丛。对于老家徽州来说,和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多了一番新年的喜气。

新年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尤在,却多了一丝生机活力和会心的笑容。街旁的红灯笼亲亲晃动,仿佛一个身着红袄的孩子,恍若点燃了小巷清晨的宁静。千家万户的门前是一派火红,若凭高仰视,只见红星闪烁,都是人间烟火。悬挂门墙的红底墨字,嬉闹着说恭喜,与新年的祝福与问候。春联上的一横一竖,刚劲有力,是人们对春天的期待与祝福。

徽州古城却像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在新春苏醒了,重新换发了活力。城楼上的红灯笼整整齐齐的一排,延续着望不到头。轻轻的摇晃,像女孩的小辫儿,上下舞动着,显得俏皮可爱。楼下的石狮子也系上了红绣花,流露着喜庆的同时又不失英武豪迈的气概。踏着古城的石板路,清爽的声音回荡在小巷,沉稳而不失活力。端庄的八脚牌坊屹立在路的中央,旁边闪耀的霓虹灯映照在它身上,庄严转化成了过年的喜气。一阵敲锣打鼓把我的目光吸引过去,才知道是知府巡街,一行身着官服的游行队伍让我仿佛看到明朝弘治十一年徽州知府巡街的历史场景。手握糖葫芦,甜蜜不仅在舌尖,也在心里……

一碗普通的浇头面、另我梦寐以求的徽州臭鲑鱼、肥而不腻的香肠腊肉,这是家乡的味道,也是年夜饭必不可少的。年夜饭,承载着年味,也承载着一家人团圆的希冀。一年未见的亲人围着圆桌,举杯喝酒,谈着一年的过去,新一年的到来与期望。也少不了红包,一句吉祥话就是一只鼓鼓囊囊的红包,这是中国人的传统。

父亲说:所谓过年,就是与亲人团聚在一起。

这个年味浓浓的新春,是圆满的,也是幸福的。它热情地到来,也在恍然间,悄悄地走了……

家乡的味道活动征文篇4

【记忆里的中国年】

过年是中国人心中最为重要的事。不管路途有多遥远,总是要回家过年。年,是中国人打不开的心结。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春节的准备工作总是繁忙的,但所有人都会说值得。除夕的时候就更忙了——贴窗花,贴春联,放鞭炮,忙得不亦乐乎。

记忆中过年的时候,年夜饭总是不可或缺。在每个除夕夜,那一大桌子丰盛到无法控制住自己的饭菜,总是勾引着我的心。香煎大肘子、爆炒银丝木耳……特别是蒸的萝卜丝馒头,那缕缕清香令我垂涎欲滴。不管是传统的八大碗,还是各种怪诞的“黑暗料理”,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传达着节日的喜庆。

不管你有多留恋年夜饭的美食,吃完饭就应该看春节联欢晚会了。神出鬼没的魔术总能做到天衣无缝;令人捧腹的相声、小品更是笑点迭出;沁人心脾的歌唱让人恍若仙境;铿锵有力的武术让人感受到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每每看完,都是深夜,但鞭炮之声不绝于耳。使人感受到浓郁的新年气息。

在春晚的倒计时声中,新的一年无声地来了。大年初一,总有一件事少不了,那就是拜年。对于小孩子来说,拜年可谓是最让他们开心的事了,不仅可以玩,还可以收到许多红包。收到了,就会扬起他们纯真的笑脸,奶声奶气的说一句:“谢谢!”还没收到,就会抛给你一个眼神,仿佛在说:“怎么还不给红包呢?”那样子一出,你就会笑一阵,然后把红包给他的。

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七,总是在这欢笑声中的,节日的欢喜,团圆的高兴,对晚辈事业有成的欣慰,都在这节日中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支名为“美满”的乐章。

家乡的味道活动征文篇5

【渐渐淡去的年味】

除夕、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流传了上千年,人们习惯在这天放鞭炮、吃年夜饭,小孩们还可以收到压岁钱。但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家越来越不愿意去庆祝它了,这浓浓的年味也渐渐淡去了。

在我的记忆里,春节回家的火车票常常在一个月前就会被售完,春运也是人山人海。虽然现在也是这样,但却少了一些味道——他们总在为了今年去谁家过年而吵得不可开交。还有,现在很多人都会给小孩发压岁钱,但大人们总在计较这钱的多少,自己亏了没有,这完全失去了发压岁钱本身的意义。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在除夕晚上放鞭炮了,以往守岁那晚的鞭炮声是“连绵不断”的,我总会被这声音吵得睡不着觉,但我很乐意。可是现在呢,大多数居民区都下了“严禁放鞭炮”的禁令,原本热热闹闹的夜晚变得冷冷清清了。虽然它使环境变好了,但人们的乐趣再也找不回来了。好在年夜饭菜肴的味道还没有变,只是餐桌旁的人少了不少,纵使菜肴再美味,也没有多少人会来捧场。

现在很多年轻人对这些节日很是反感,他们只在乎网络,对过节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他们也许认为过节没有意义,很浪费时间,支持这种说法的人也确实不少。但无论如何,春节是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我们理应好好地将它发扬光大,而不是将它随意丢弃。我觉得过年不是一种形式,也不只是一个传统节日,更不是让人们整天睡大觉的时间;它应该是人们放下一年中的事务,回家陪一下父母,好好享受一下团圆,享受一下过年的感觉。

希望再过几千年,甚至更久,中国人民还可以过春节,希望这年味没有淡去,而是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脑海中,一次再一次洋溢在我们的生活里。

家乡的味道活动征文篇6

【在陕西渭南有一种上街叫“逛年会”】

集市是指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形式。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的长寿塬,至今仍然保留着这样的原始商品交易。集会就在镇上,当地人将这种活动称之为“上会”“赶集”。适逢春节,这种赶集活动便成了“逛年会”。

在我儿时的印象里,小镇是个繁华热闹的地方。那种特殊的情感,是久居都市的人们无法体会的。无论身在何处,心里总会惦记那种场景。小时候,每逢集会,母亲总会拉着我和妹妹的小手,在小镇里给我们买新衣服,还有很多好吃的东西。

每逢春节回老家,我总喜欢在小镇的街道里逛逛,记忆中的场景和多年以后的归来之感,总是会让我感到踏实而美妙。街头的叫卖、热闹的场景、欢乐的人群,甚至是任何一处画面,都会有温馨之感。如同沋河淙淙的细流声在心底流淌,一直流进我的心灵深处。家乡的年味总会让人诗意盎然!

集会已经成为渭南长寿塬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今长寿塬许多的年轻人都将奋斗的脚步,迈进了城市。城市的天空下,商品交易活动相对便利,但是长寿塬的“逛年会”,在每个塬上人的心里,是无法替代的。因为,塬上人实在、朴实,从不弄虚作假,在镇上买东西经济实惠,图个放心。

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乡,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怀。家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内心最踏实安定的地方。那种归属感和自豪感尤为强烈。或许是基于这种情怀,所以才无法忘却。

往往越是久别,那种情怀就更加明显。我喜欢听家乡的方言,集会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嘈杂的声音有时候都会是一种享受。某一刻,你会突然间发觉:方言就是身份的通行证。说几句方言跟老乡问好,真亲切!乡音乡情,心领神会,美妙至极。

对于长期在外的人来说,每年过年回家经过小镇,若能够在热闹的集市上吃几个油糕,来一笼包子,或是咥几根麻糖,邂逅那久违的甜美,家乡的味道便会弥漫开来。偶尔跟身边的朋友聊天,朋友说:“现在已经没有年味了,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我不那样认为,在我的内心深处,小镇的年味是无法复制的,是独有的,那才叫真正的年味。

家乡的味道活动征文篇7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临了。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家乡的味道活动征文篇8

我坐上回老家的车,望着路边的田野,一股美好的回忆涌上心头。

大年初一的早晨,一声声鞭炮声把我吵醒。吃过早饭,父亲便整好仪表,与邻居们一起去拜年,到每家每户献上自己的祝福。女人们在家忙碌起来,既要招待客人,又要准备一会儿的食材。母亲在招待客人的时候,常常与客人聊天,说着一件件趣事。

客人一走,又进去忙碌了。临近结束,父亲往神台上摆了两根蜡烛,一个鸡头,一碗饭,一块又大又白的豆腐。我倍感疑惑的问:“为什么?”父亲摸了摸头说:“神仙也要好好吃饭,我们不能这么自私。”

到了中午,姑姑们都来了,与父母拜个年。互相拿出来那一个个的引人注目的红包,笑着递给了一个个孩子。孩子们拿到红包,兴奋极了,急忙打开那让人兴奋的红包,数着一个一张张诱人的红票子,那场面不禁让人赞叹。

发完压岁钱,姑姑们便去厨房帮母亲做饭,男人们坐在门前聊着天,我们一帮孩子拿着鞭炮到处乱点,互相追逐。形成了一副热闹的场面。

午饭上,菜的种类很丰富,桌子上也放着各种饮料啤酒供人挑选。而在外打拼的人们需要吃一点猪头肉和尾巴,因为这象征着做事有头有尾。我们边吃边说,一大家子其乐融融,令人羡慕。小孩子光挑菜不吃饭,不一会儿就吃饱了,又去一边玩了。

午饭后,我们去大姑家。紧接着,是二姑……我有五个姑姑,上次过年我吃了不同手艺做的饭菜,香甜美味……

虽然大家都说年味越来越淡了,但在我家家乡,过年还是那么有趣。

17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