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作文 > 作文大全 >

呼兰河传150字作文

时间: 新华0 分享

呼兰河传150字作文篇1

谈到解放,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类思想水平的提高,人们本该已经摒弃了愚昧,摒弃了毒害国人千年的迷信思想。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人性的解放的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人们的愚昧与迷信仍然存在而且同样让人思考。发生在我身边的经历就足以说明问题。

我所生长的农村,人民无疑都是质朴的善良的,但他们仍然有摆脱不了的愚昧,遇到问题还是会找这种途径寻得解决。比如哪一家出了事遇到了灾难,这家人就会去请所谓的“阴阳仙”来家里吃饭,然后让他瞧瞧家里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这时这位“仙人”就会在这家宅基地和祖坟地转上一转。结果还真发现了问题:无非就是你家宅基地有些洼,需要用土垫一垫;或者你家门前这个树位置不对,需要挪一挪;再或者你家祖坟地边上少一根桩子,需要嵌入一根。

再比如哪家遇到了麻烦事总是解决不了,愁眉苦脸的时候,有人就会建议这家主人去哪哪找人看一看。主人心里一想,兴许去瞧瞧高人找找办法就真的解决了。于是带上礼物不辞辛苦赶去讨问,说明问题之后这位高人就会指点该怎么怎么做:无非也是你家谁谁谁什么时候不要出门要背星;或者你家闺女出嫁不要嫁到哪个方向;再或者你要在哪个方向烧几天纸等等。求“神”的人都照做了。

这之后,有灾难的那家好几年都没了灾难,有麻烦事的那家麻烦事也解决了,都风调雨顺了。这时乡亲之间都会相互传来传去,说哪个地方的“仙人”或高人就是厉害,对他赞不绝口,以后谁家要有什么事还去请。就算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人们就会再建议主人要不换一个“仙人”再去看看,兴许你家问题很多,需要不同的人指点。这时主人还是会照办,继续“求仙问道”。

如果这些还都是我听来的,那我亲眼所见的就更真实了。我所见的这种我到现在都找不到一个可以打出来的名字来命名它。也是哪家有了麻烦,就会找年长的长辈给看一看,是不是碰到哪个孤魂野鬼了。我所亲历的是奶奶做的,有人找她给瞧一瞧是不是遇到谁谁谁了。奶奶清楚了来由,就开始去厨房忙起来。只见她找来一个碗,倒上半碗凉水,用两根筷子在碗上摆一个十字,然后再用一根筷子挑着用麻线系上的小土块,放在十心正上方。

然后开始用手边晃土块边问话。一问:“他家出现了怎样的问题是不是碰到了你谁谁谁?是的话土块转大圈一直转,不是的话土块在碗边转几圈就停下。”如果找到了是哪个小鬼搞的鬼,就会先骂上几句,然后二问:“你是不是缺钱花了?是的话土块就转大圈一直转,不是的话土块就在碗边转几圈就停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问题所在,然后夜晚几点在哪个方向给这个小鬼送点纸钱就行了。

呼兰河传150字作文篇2

团圆媳妇的婆婆实在是没法了,跳大神跳的也越来越奇了。开始用大缸给媳妇洗澡,而且是当众洗的。这一盛举一传开,大家都想去开开眼界。开始洗澡了,大神打着鼓,命令她当众脱衣裳,衣裳她是不肯脱的,婆婆就请了几个看热闹的人一起帮忙把她衣服给撕了。然后把她塞进大缸里,用滚热的热水往她身上浇。媳妇哭着喊着来回上蹿下跳,旁边的人在一边狂喊,还有些小孩不明缘由,看着这景象在那手舞足蹈的拍起手来。等那媳妇实在跳不动了,也没了叫喊,大家以为团圆媳妇死了,都跑去拯救她,竟有心慈的人,流下眼泪来。一看没死,只是昏过去了,大家伙就又回来了。团圆媳妇命还有,大家也都松了一口气,这要是死了该多可惜啊!等了一会又有人在她身上浇热水,“表演”又开始了。于是浇了昏,昏了浇,到最后团圆媳妇实在是没了一点力气,大家的好奇心和热度也慢慢淡了,众人就把她抬出来摆在炕上,婆婆赶紧过来拉了一床破被子给她盖上。这赤身裸体的真够羞的!就这样洗了两三次,每一次到给团圆媳妇洗澡的时候,群众都趋之若鹜,个个眼前发亮,精神抖擞。斗一个“被妖魔鬼怪附体”的小媳妇,这真是一个让人享受又刺激的表演啊!

没多久,团圆媳妇真的死了。

读完这么一段,我真的陷入了久久的沉思。我在反思人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群体?人的劣根性是如何样子的扭曲?人性到底可以复杂到哪种程度?这些都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我在想,一个个性解放、性格开朗的十二岁小姑娘,竟然被群众视为另类而且遭受百般屈辱,直至被活活折磨至死,香消玉殒。我们为团圆媳妇的死感到惋惜的同时,也难免不陷入深思:到底是谁扼杀了一个花季少女?是她的婆婆?还是那些街坊邻居?

我想并不全是。

扼杀她的还有那个时代的愚昧和封建,还有那闭塞的小城里迂腐的思想,还有那些鲁迅笔下麻木的“看客”,还有人性骨缝里散发出的冷漠好奇的心理……种.种原因造成了这个悲剧。现实中,尤其在那个时代,这样的悲剧不断上演,层出不穷。我们不得不承认人性是复杂的:一个人可以善良到为了一只猫的死去而痛哭流涕,也可以冷漠到看着一个受伤的人一点点死去而无动于衷,还把这看成“表演”;一个人可以吝啬到一毛钱都不愿意花,也可以大方到为了给亲人“驱鬼”或是为了求得好运而不惜下血本;一个人可以为了一件正义的事孤身奋战打抱不平,也可以为了一件热闹的事好奇的事甘愿充当“看客”……可复杂总归复杂,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在这样一件件悲剧背后投入应有的思考,求得自我人性的解放。

呼兰河传150字作文篇3

我读完了《呼兰河传》的整篇故事,其中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三章。

第三章主要讲的就是萧红童年与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做事,一起玩耍,祖父和她一起走完了童年,几乎每一个故事,都与他的祖父有关。

从这一章里,我可以看到,萧红童年是一个多么天真的孩子,左邻右舍,到处乱串;她的童年也是孤独的,虽然他有祖父陪伴,但是她毕竟也是一个孩子,总不能不出去结交朋友吧。可是萧红童年就是这样的,左邻右舍没有小孩儿,只有她的祖母死的时候,她才碰上了四五个小朋友;不像我们,出了门,就可以看到一大帮的小孩儿在门口玩耍。萧红在童年时,或许没有我们现在的科技,玩儿的也许就只有一两根狗尾草,也许就只有什么小虫。吃的也没有什么汉堡,可乐,也许就是一块粘糕,或许连粘糕都吃不上,那就只剩下了桃子李子杏子梨。喝的只有井水。而回过头来看,我们现在吃的什么?玩的什么?喝的又是什么?也许,我们作为一个孩子,也许早就吃去了孩子的本性,天真、可爱也许早就离我们而去,曾经的那份可贵的纯洁的眼神,那份可爱的笑容,化为青烟,追随着时间的脚步,被科技、被成人、甚至被孩子们自己给狠狠的抹杀掉了。也许,只有萧红的那个年代,才保存在人世间,在人世间,人类从没有记住过失去的,有一句俗语说得好:只有失去了,才会珍惜。这句话说的难道不对吗?当我们再次回到原来的世界看的时候,我们人类最纯真的品质,才被显现的一清二楚……

总而言之,《呼兰河传》第三章令我印象深刻。

呼兰河传150字作文篇4

孔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我不反对祭拜,相反我还会坚持如孔子他老人家教导的一样:祭拜就必须真诚,就好像我们祭拜的祖先或神灵就在那里存在着一样,而不是作秀,做做样子。这也是我们表达对祖先的哀思之情,对神灵的敬畏之心的一种方式,是对遗憾的追悔,对精神的寄托。我敬畏神灵,但我反对迷信。我反对一切形式的盲目的、不健康的、违背道德与科学的祭拜、随从和崇信。我为五奶和弟弟的离去感到痛心,我也能理解二叔的痛苦和无奈。只是我觉得五奶实在是可怜,农村人的愚昧实在是可恨。如果真存在犯冲,真可以让一个人离去去换得另一个人的生命,那世界该变成什么样?生命该以怎样的状态存在?科学又有什么价值?我除了叹息和愤恨真的没有任何语言了。

《呼兰河传》里的人物给我的不单只有这些沉重的思考,也有比较积极的一面。冯歪嘴子展现给我们的就是积极的一面。

他也和团员媳妇一样是呼兰河的一员,原本并没有什么值得说的地方。可自从他偷偷的跟一个女人同居并生了孩子又被人发现之后,这就成了呼兰河最大的新闻,他也继团圆媳妇之后成为了呼兰河又一个明星人物。人们开始耐不住了寂寞,群众总是耐不住寂寞的,他们去冯歪嘴子家守候、打探,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在小城里传播。他们有专门的探访员,也有专门的宣传员。探访员探到信息以后,把信息传给宣传员,宣传员抓住信息以后不管真假大肆宣扬,信息传递到最后白的已经成了黑的,黑的成了不知道什么颜色的了。这些信息无非就是冯歪嘴子跟那个女人关系怎样,有没有吵架;女人有没有因为羞耻而跟男人哭闹,孩子长成了什么样;冯歪嘴子有没有因为害怕畏惧而想不开。群众总是好奇的,总是从众的。他们把这些信息当成谈资,当成趣味。他们希望冯歪嘴子家能出点什么事然后他们可以去看热闹。可他们挺失望的。冯歪嘴子家一直很风平浪静,一家三口过得其乐融融。老冯很疼老婆,女人勤俭持家,儿子活泼可爱。

可在他们有了第二个孩子之后女人就染病去世了。老冯一个人拖着两个孩子,小的才几个月大,生活又一贫如洗。这时周围的人都以为这回冯歪嘴子肯定会被生活打倒的,他会绝望的,他们想这回肯定能看到他们家的热闹了。可事实又让他们失望了。冯歪嘴子不但没有绝望,还很有信心的样子。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看着他的两个孩子,反而镇定了下来。

呼兰河传150字作文篇5

《呼兰河传》是一部记述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的童年。萧红的童年是萧红一生中唯一快乐的。至少,在她的童年,有唯一疼爱她的祖父,祖父就像一缕淡淡的阳光,轻轻的拨开她人生中的阴影······

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五章。的五章叙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团圆媳妇被活活的折磨死的悲惨而荒.唐的故事。这件事简直是一场令人惊心动魄的愚昧而丑陋的灵魂的展现和证明。小团圆媳妇的婆婆竟然把小团圆媳妇吊在大梁上,用皮鞭子狠狠地抽打她,还用烧红过的烙铁烙小团圆媳妇的脚心。对于一个12岁的女孩子,竟然如此狠毒,读到这里,我十分气愤,又为小团圆媳妇的死而感到悲哀。

可见,萧红是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里,人们迷信,没有同情心,没有道德 。和萧红比起来,我们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但我们每天还在抱怨:父母不给零花钱了,父母不买新衣服了,父母不买零食了······但萧红,不管生活有多艰苦,但她依然乐观,不抱怨,我们应该向她学习。

文学巨匠矛盾曾评价过萧红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本书让我看清了旧社会的真面目,让我更加了解萧红。我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呼兰河传150字作文篇6

鲁迅评红楼梦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我读萧红女士的呼兰河传,恰恰也隐隐有这种感觉。然悲凉之雾却是一种最为真实的生命体验,是作者晚年回顾童年和故乡所感受到的一种悲壮的美。

呼兰县,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南部松花江畔有满、回、朝鲜、、赫哲等15个少数民族。当我读萧红女士这本小说时,最先感受到的是东北土地的厚实和粗野,人民的困苦和麻木。

逐渐发现也有热闹的庙会,人们有唱秧歌的、看野台子戏的,热闹异常。作者花了诸多笔墨描写自己的祖父、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还有冯歪嘴子,这个突破了封建礼教,和大姑娘王大姐结婚的人,遭到了邻人们的羡慕和嫉妒和嘲讽。当王大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因难产死去,冯歪嘴子常常含着眼泪,但他看到大儿子已会拉驴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绝望,在儿子身上,他看到了活着的希望。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茅盾先生如是评论呼兰河传。确实,全书的悲凉寂寞感始终萦绕不去。那个村口的大坑,时常淹死牲口和孩子,却没有人管。胡家的童养媳——小团圆媳妇,这个十二岁的快乐的女孩,最后在左邻右舍的挑拨谩骂中被残忍的用开水洗澡。王大姑娘同磨官冯歪嘴子的爱情,同样是在众人的诽谤、中伤中继续。这些又不能不是我扼腕叹息。

然而从本书看萧红女士的文笔,既非鲁迅匕首投枪般直刺民族劣根,也非郁达夫般文笔华美的勾勒出整个回忆。她只是慢慢地、朴素地陈述,尽管凄婉,尽管优郁,却仍然美丽得动人。我们只感到这是作者的信笔写去,自然而洒脱,毫不矫饰。

呼兰河传150字作文篇7

看了萧红的呼兰河传,我深深地看到了萧红那五彩缤纷的童年,我也看到了她最亲爱的外祖父,和那老胡家那个可怜的团圆媳妇,还有卖粘糕的歪嘴冯子,还有性格古怪的有二伯,构成了萧红五彩缤纷的童年。

萧红的外祖父是个可爱的人,可笑的人,慈祥的人和爱护萧红的人。萧红的外祖父从不批评她,骂她,即使外祖父给萧红烤了小猪和鸭子,她在大衣上,裤子上乱擦,外祖父也从不批评她。外祖父有时还故意拿小孩的帽子,小孩们把他的衣服弄坏了,外祖父还是露出孩子般的灿烂的笑容。

我对小团圆媳妇充满了同情与怜悯,她的恶婆婆用开水给她洗澡来结束她的生命。她原来是十二岁,却长着十四五岁的个子,她的恶婆婆却让她说自己就是十四岁。小团圆媳妇她的胃口比较大,第一次去婆家就吃了三碗饭,她的婆婆就每天打她,最严重的时候还用铁铲烙她的脚心,在她的脚心留下了一块永远抹不掉的白斑块。这些也就罢了,她的婆婆自己抽贴手气不好,抽到了两张不好的贴,就认为团圆小媳妇是个小妖精变的,还请大师抓鸡、找大缸、烧开水,把开水无情的倒在团圆小媳妇的身上,头上,团圆小媳妇被折磨了三次,洗一次开水澡就晕一次,洗了三次澡后她就永远的安眠了。她的婆婆还说自己白花了五千吊钱,因为这些钱都是花在了团圆小媳妇身上。我看到后,很气恼,团圆小媳妇都把命赔上了,而且是被她婆婆弄死的,难道她还在意那五千吊钱吗?

萧红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是欢乐的,是凄凉的,也是充满同情的。

呼兰河传150字作文篇8

读罢《我和祖父的园子》,不禁被那个天真、可爱、顽皮、淘气的小姑娘逗乐了,那自由、率性的园中“劳动”与满园“活”了的黄瓜、玉米、花、鸟都是那么自由。

惊讶于一个成人居然能写出这样灵动的文字,于是买来《呼兰河传》,看萧红其他的文字是否也如此灵气十足。

看了相关的原文,发现修改后的课文更加凝练,主题更加突出,看来编写教材的专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这对作文的修改也有启示:要舍得砍去无关的枝节。

看到了我们曾学过的一片课文《火烧云》,也出自于《呼兰河传》。萧红的景色描写也是很美的。

书中交代了童年的萧红为什么老跟着祖父:父亲因为她是个女孩子对她十分冷淡,母亲因为她的调皮对她恶言恶语,祖母不喜欢她戳自己的窗户纸用针戳她,只有祖父疼爱她,宽容而耐心地对待她。

书中另一个重点是小团圆媳妇的经历,她被残忍、狠毒的婆婆折磨致死,暴露了封建思想毒害下人们的愚昧、迷信、自私。与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一脉相承。

整个呼兰河城里只有祖父是小萧红可依靠的,所以其中表达出了对祖父的怀念与童年自由生活的眷恋。

1995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