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其它兴趣爱好 > 饮茶 > 英德茶文化的历史

英德茶文化的历史

时间: 曾扬892 分享

英德茶文化的历史

  英德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茶区,其茶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英德茶文化的历史,一起来看看。

  英德茶文化的历史

  英德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其发展的轨迹可追溯到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朝。据唐代陆羽所著《茶经·八之出》(764年)载:“岭南生福州、泉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当时韶州植茶包括英德、曲江等。又据中国茶叶研究所程启坤、庄雪岚两研究员主编的《世界茶业100年》中研究论证;“唐朝、五代韶州的曲江、仁化、英德等县均已产茶”,“明代以前英德便成为当时广东省11个产茶县之一;明代时是广东省70个产茶县之一;鸦片战争后是广东84个产茶县之一。”可见英德植茶和产茶历史悠久。

  产茶之兴盛推动了饮茶文化的形成。据历史记载:唐朝时,英德(时为浈阳县)南山风景区建有“煮茗台”一处;南山北宋《众乐亭》摩崖石刻云:“刻绝壁间涵晖谷、凌烟嶂、飞霞岭、希阳岛、煮茗台、寒翠亭,皆唐人遗迹”。南宋英洲知县汪任曾以“煮美茗”为题写诗赞美“煮茗台”:“石梯千级杖藜行,行到山腰足暂停;游汲灵泉煮佳苟,渴心滋润困魔醒”;及有“煮茶行院供谈笑,耿耿园林晕画栏”,等诗文。可见,英德人民在唐朝饮茶之风已非常盛行。由于种茶业的兴起,产制的佳茗多被列为朝廷贡品。据历史载,明朝时英德所产贡茶为朝廷贡品。又据清康熙年代陈志权所撰写《重修英德县志·贡献志》记载:“叶茶七十斤七两,国朝:芽茶一十四斤五两,进贡朝廷。”其实清朝时英德县境内种茶遍及四乡。据清道光《英德县志卷十六物产篇·茶类》中记载:“赤硃山茶、石莲乡蓝山茶、阿婆嶂岭茶、溪头乡黄岭、鹤子乡浮山茶皆奇品……。”清宣统《英德县志》则记载:“茶产罗坑、大埔、乌坭坑者香古味醇,如扑茂之士,真性自然殊俗。其余黄金山、水边、黎洞、黄寨等处所产远为不逮……五郎嶂产茶,气味清绝,观音山旧茗茶山亦产茶。”不过,那时种植的是“丛生茎小而长,叶尖如指的小叶种茶树。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英德茶叶曾在19世纪前半叶兴盛一时,以后因战事不已,出口受阻而逐步萎缩,到20世纪初茶园荒芜,茶业凋零,茶叶贸易几乎销声匿迹……。

  纵然如此英德毕竟是个古老茶区,饮茶习俗依然浓厚,无论城镇或乡村,饮茶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成为一种淀积的文化现象,而且不知在什么时候(已无法考究)还衍生出一个家喻户晓的“擂茶粥”的饮食文化。此种食“擂茶粥”现象较之湖南、江西、福建等省的饮“擂茶”有异曲同工之妙,成为这个地区特有的茶文化内容之一。

  建国前夕,英德茶叶生产已到了似有若无的境地,据有关资料记载,到1950年全县茶园面积仅得30公顷,茶叶产量仅得三吨(3000公斤)。当然,这些都是产自零星的残存茶园,而且大多数是品质低下的“土青茶”。既无规模,也不成市场,有茶者仅在墟日摆摊或权当以物易物交换而已。

  1956年第一批现代化新式茶园(单行条列式)在省属英德茶场诞生,该茶场首次引种云南大叶种成功。接着第二批、第三批……连续发展。在国营茶场植茶成功的推动和支持下,一个个集体联办茶场也应运而生。在英德县政府的领导下,群众性植茶运动蓬勃兴起。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各个部门的支持以及群众的积极行动,这次植茶运动,其气势之磅薄,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第一次植茶高潮(1964?967年)共发展新式茶园2500多公顷;第二次植茶高潮(1973?975年,发展新茶园800公顷;第三次植茶高潮(1987?988年),发展双行密植茶园2200多公顷。英德地区三次种茶高潮共发展新式茶园5500多顷,成为全国重点茶叶生产基于之一。与此同时,建成5座年产红茶500吨以上的初精制合一的大型机械化红茶厂以及40座小型半机械化青、绿茶厂。

  英德茶文化的特色

  (一)具有精湛工艺特点的制茶文化

  英德茶文化的五彩纷呈,首先体现在具有精湛工艺特点的制茶文化上。英德盛产茶叶,其茶叶的品种可谓多种多样诸如红茶、铁观音、苦丁茶。茶叶味道各有千秋,而其制作工艺也是各有其道的。红茶作为英德茶乡的品牌茶叶,无论是从其制作工艺还是从其味道品质都颇具有英德茶乡风味的。英德制茶文化具有精湛工艺这特点在红茶制作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英德红茶具有一种独具一格的制作方法,该处制茶,分“鲜叶、萎稠、揉捻、发酵及干燥”五个程序进行,每道程序都有严格的操作方法。而优质红茶的制作对采摘、拣茶的要求甚严。其一红茶是否香醇味浓,跟何时采摘茶鲜叶很关键。一般来说,红茶在多雾水的早上于太阳还未出来这段时间采摘是最好的。如果在晴天、干燥的天气采摘,就制作不出香醇味浓的红茶。根据红茶 “一等二至三叶”的采摘标准,可以将红茶分为顶级(全芽)、特级(一芽一叶)、三级、四级几个等级。就红茶而言,春茶的品质又是最优的。因为在春季,茶树体内积累了丰富的内含物,使得春茶花味鲜活,具有保健作用。其二红茶是否纯净美观,茶鲜叶的挑拣也是不容忽视的。据了解,茶鲜叶采摘后,会附带许多茶类杂物,如茶梗、茶筋、茶籽及非茶类杂物,而茶鲜叶经过挑选后可大大增进茶叶外形的美观。

  图2加工研制后的红茶

  正是这种精湛的制茶技艺造就了别具一番品味的英德红茶,其中由英德人民采用红碎茶转子式揉切工艺与无公害生产技术相结合研制出的英红九号,堪称红茶中的极品。据历史资料记载,英国女皇曾在盛大宴会上,用英红九号招待贵宾,被英国女皇指定为皇室用茶。英德红茶也因此走入世界名茶行列,创造了辉煌业绩,造就了英德茶文化光辉的一页。

  由此可见,英德人民在长期的茶业生产制作中不断的积累实践经验,积淀了丰厚的制茶文化成果。自1959年试制第一批英德红碎茶后,英德人民自力更生、开拓进取,在研制茶工艺技术上取得了肯定性的成果。从红碎茶初制工艺的首次性成功研制到工艺和技术都比较完善和成熟的红碎茶转子式揉切法工艺的成功研制,饱含了英德人民在制茶文化方面的智慧结晶和茶文化精髓。

  (二)别具一格富有茶乡特色的饮茶艺术文化

  作为茶区,英德人饮茶非常的普遍。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农村,一家之中男女老少几乎都喜欢饮茶,早晚饮,饭后饮,闲谈饮,上班饮,公务饮。。。。。。饮茶已成为英德百姓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丰富的茶文化内涵里,对于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在茶乡里更是蔚然成风,成为许多爱茶人士的饮茶艺术文化追求。下面笔者将从泡茶艺术和品茶艺术这两方面浅谈富有茶乡特色的饮茶艺术文化。

  1、泡茶艺术:形成一套拥有15道工序的品茗冲泡方式。

  为英德茶乡人民所“发明”的这15道饮茶工序包括备茶、尝茶、烧水、温壶、置茶、温水洗茶、冲茶、冲壶、计时、烫杯、倒茶、奉茶、品茶、洗杯。虽然这套品茗冲泡方式是在汲取潮汕功夫技艺的基础上逐步改进演化而来的,但经过多年来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扬弃,不断的发展,渐渐的与英德历史文化融为一体,成为具有英德茶乡气息的人饮茶风俗习惯。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这种泡茶艺术,笔者来到茶趣园(英德市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场)走访了当地一位资深的育茶专家黄先生(以下简称黄),并亲眼目睹这位资深人士所“上演”的一段红茶冲泡的全过程。

  在泡茶开始之际,黄告诉笔者他所准备的红茶是当地制作的优质产品,同时他还顺手拿了一小条让笔者亲自尝茶,确实如黄所言茶叶质优。尝茶完毕,黄便着手烧开水,他告诉笔者这冲泡红茶第一步是用开水冲洗茶壶。洗壶完后,黄便把准备好的茶叶填进茶壶。笔者了解到放茶叶也有讲究的,一般填放的茶叶高度大约到茶壶内壁的三分之一处,或多或少都不适宜。

  据黄介绍接下来这一步是叫洗茶,往茶壶里灌大半壶热水,然后要快速倒掉水使茶壶里只剩下茶叶。洗茶完后黄再往茶壶里倒热水,并解释说水要灌满直至溢出,而且茶壶里的水中不应该有气泡,此外这次浸泡不能持续太长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秒。这期间,黄把浸泡在热水的饮用杯用夹子捞起来,摆放在桌子上。大概是时间到了,黄便迅速把泡好的茶水倒入杯中,还一边解释说倒的过程中要不断转动茶壶,以让倒的每杯茶都有同样的色香味。

  品茶时,黄告诉笔者一个真正到位的品茶境界 “一看二闻三品”,拿到一杯茶先看看茶水的颜色,然后闻闻其味道,再者就是慢慢品尝了。和黄一块品茶过程中,笔者还获悉一份茶可以泡4至5壶茶水,但后面的几次应该多略微多泡一会以尽可能泡出香味,第二次大约多泡10至40秒,第三次大约至45秒,以此类推。诚然,上述的泡茶艺术真的很到家,英德茶乡百姓都很喜欢这种泡茶和喝茶的艺术。据说人们在泡茶和喝茶的过程中能忘掉生活中的许多烦恼,很多人嗜好和别人一块喝茶,这不光是为了分享美茶,还为了体验和感受与别人在一起的舒适心情。

  2、品茶艺术:形成了以养性、恰情、讲礼的品茶崇尚和讲究“五靓”的品茶格调。

  品茶向来被看成一种很有学问的艺术。而这里所说的“品”字内涵并不局限于喝和尝,它的内涵已延伸成为一种格调、精神境界。酷爱饮茶的英德人非常热衷于这种生活艺术的追求,并且善于借鉴和选择来自北方的、南方的、珠江三角洲的和潮汕等地区的各种饮茶风俗,在融合本土饮茶习俗的过程中渐渐悟出一种以养性、恰情、讲礼的品茶崇尚。

  过去,人们饮茶都非常的随性,很多时候是为解渴而饮之。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饮茶方面,人们不再满足简单的饮茶方式,而是追求更高雅的品茶格调,由过去一般的饮茶转向讲究“茶靓、茶具靓、水靓、品茶环境靓、心情靓”这五靓于一体的品茗高雅格调。现代生活里,人们喜欢在假日或工余时应邀三五个要好的同事或朋友,选择一环境优雅的茶轩,品茶洽谈,趣谈人生,尽享生活的乐趣,如相伴去喝早茶、下午茶已成为许多人高质量快节奏生活里的一部分。

英德茶文化的历史相关文章:

1.岩茶文化的历史

2.关于茶文化的一些历史

3.介绍川茶文化的的历史

4.潮汕茶文化历史

5.我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

6.四川茶文化的起源历史

305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