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种植>

食用百合种植的技术

时间: 曾扬892 分享

  百合忌连作,怕积水,应选择深厚、肥沃、疏松且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种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食用百合种植的技术,一起来看看。

  食用百合种植的技术

  一、植株调整。包括打顶心、摘花蕾、抹珠芽等技术。其目的首先是调整植株内部养分的合理分配,它具有促控双重意义。‘控’,是控制地上茎叶旺长,以免消耗大量的养料;‘促’,是促地下鳞茎迅速发育膨大,对提高百合的产量和改善品质都有直接的相关性。其次,植株调整的各项技术要求较高,时效性强,必须善始善终不失时机的环环扣住,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打顶摘心。植株有顶端生长优势的习性,也就是说植物从根部吸收的无机养料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养料首先向顶芽输送。打顶摘心可控制地上茎叶生长对养料的消耗,从而转向鳞茎输送,加速鳞茎的生长发育。打顶摘心的时间约5月中旬、苗高40厘米时为宜,使地上植株控制在45厘米左右,保证植株有一定的生长量和足够的叶面积。摘心宜择晴天中午前后进行,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减少病菌侵入。打顶时对苗势旺的宜早打多打,对苗弱苗小的可推迟几天,或只少量摘心叶,以达到生长平衡。

  2、摘除花蕾。百合开花结实,会消耗大量的养分,严重影响鳞茎的发育,不仅产量降低,而且品质变劣,直接影响到商品性和生产效益。这一措施应在花蕾初现或花序刚形成时进行,用手摘花蕾,也可用剪刀剪。切记摘花时间不宜迟,迟了不仅消耗养料,且因组织老化较难折断。摘花蕾(或花序)要反复进行多次,才能除净。

  3、抹除珠芽。对生有珠芽的品种或不用珠芽繁殖的应及早除芽,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鳞茎肥大。抹珠芽时应细心,以防碰断植株和伤及功能叶片。

  二、遮荫降温。百合生长最适宜的气温为15-25℃,高于28℃,生长受到抑制,气温持续高于33℃,植株发黄甚至枯死。遮荫是防高温的重要举措。方法是在百合行间适当套种藤蔓类瓜菜,以蔓叶遮荫。如套种丝瓜、豇豆等作物,5、6月份瓜豆藤蔓上架后,对降低田间气温、地温都有良好效果,这样能延长百合绿叶期,可增产10%左右。

  三、肥水管理。百合生长后期,要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特别是在打顶以后,氮肥用量过多,则茎叶疯长,影响鳞茎膨大。打顶后,一般亩施用复合肥30公斤,6月下旬鳞茎膨大转缓时,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加0.3%-0.5%尿素混合液,以延长功能叶的寿命,有利于增加产量。梅雨季节,注意疏通田内外沟系,确保排水畅通,防止因涝渍使植株早枯和鳞茎腐烂。

  四、防病治虫。发现病毒病,应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烧毁,并用石灰消毒病穴。对立枯病、叶斑病,可用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喷3-4次。

  食用百合的种植技巧

  1 育苗

  1.1种子

  1.1.1品种

  选择适宜我市栽培的优质、抗病品种。主要选用品质佳、无苦味、鳞片肥大、洁白细嫩的“龙牙”百合。

  1.1.2 种子质量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蔬菜二级种子要求。即纯度不低于 95%、健瓣率不低于 93%、整齐率不低于 90%、完整度不低于 90%、水分低于65%。

  1.2种子处理

  选种时宜选用色泽鲜艳、抱合紧密、根系健壮、无病虫的种球。选中等大小、净重25~30克为宜。严格进行种球消毒,一般采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20分钟,捞出晾干待播种。

  1.3整地播种

  1.3.1翻耕

  百合是地下鳞茎作物,故百合地的翻耕深度要求在25厘米以上,翻耕时间一般在前茬作物收获后,选择晴天立即翻耕晒地,尤其是水田更需要抢时间深耕暴晒。下种前结合施基肥、土壤处理进行整平、整细,消除杂草和禾蔸等。

  1.3.2重施基肥

  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500~3000公斤,腐熟饼肥50~75公斤,三元复合肥100公斤作基肥,深翻,整细整匀。

  1.3.3土壤处理

  每亩撒生石灰50公斤左右,以防蚂蚁和蚯蚓等为害;也可在播种前用必速灭熏蒸土壤,按每平方米用10~15克药,均匀混入土壤深层10~20厘米,拌均匀,洒水保湿(土壤相对湿度40%左右),立即覆盖地膜3~4天,揭膜后锄松土层,过2天后即可播种。

  1.3.4作畦

  旱地畦宽以133厘米左右为宜,水田畦宽以100~120厘米为宜,沟宽33厘米,深25~30厘米,畦长可随地形而定,但过长的畦应加开腰沟,腰沟宽40~50厘米,深30厘米左右,围沟宽45~50厘米,深33厘米左右。总之,各沟的宽、深度要以田的类型和位置而灵活掌握,一定要做到排水通畅,雨停水无,大雨天不发生内涝。

  1.3.5播种

  为9月中旬至10月下旬,空闲地可适当提早到9月初播种,水田应在10月底播种结束。

  1.3.6栽种

  单个种鳞茎重20~25克,株距12~15厘米、行距15~20厘米;单个种鳞茎重25~30克,株距15~18厘米、行距18~22厘米。亩用种量350~400公斤。播种的深度为鳞茎直径的2~3倍,沙质土再适当加深,粘质土当浅播。一般先按确定的株行距开挖播种沟(也有部分农户是穴播的),然后在播种沟内摆放种球(注意种球应该是芯子朝上,根系朝下),再覆盖土7~10厘米厚。

  2 田间管理

  2.1除草

  2.1.1化学除草

  ①开春杂草尚未萌发或萌发之际,每亩用120毫升33%的除草通,加水120~240公斤对土壤进行喷雾处理。

  ②在杂草出齐后,每亩用20%的克无踪水剂或41%的农达水剂150~200毫升加水50公斤,对杂草叶面喷雾,此方法只能用在百合出苗前。

  2.1.2人工除草

  百合8~10叶期,人工浅中耕锄草一次,确保田间无杂草。

  2.2追肥

  追四次肥,第一次在12月中下旬施冬肥,以有机肥为主,加施适量复合肥;第二次在4月上中旬苗高10厘米左右,亩施20公斤复合肥,或5公斤尿素的提苗肥,在5月上中旬百合植株已从茎叶生长向鳞茎膨大转变,但上面叶片未全部展开,应通过摘顶来控制茎叶生长,促进百合鳞茎膨大;第三次施复合肥30公斤/亩,打顶后不再施用尿素等氮肥;第四次在6月上中旬收获珠芽后,追施速效复合肥10公斤/亩。此外用0.2%磷酸二氢钾或0.1%硝酸钾+0.1%磷酸二氢钾叶面追肥,分别在苗期,打顶期和珠芽收获后三次喷施,增产效果明显。

  2.3管水

  做到及时清沟排水。百合怕涝又怕旱。排水不良,容易生腐烂病;春末夏初地下部新的仔鳞茎形成后,温度高,湿度大,土壤板结,病害极易发生,因此,应做到沟路畅通,下雨后立即排除积水,做到雨停水干,7~8月鳞茎增大进入夏季休眠,更要保持土壤干燥疏松,切忌水涝。在雨天及雨后防人员下田踩踏,以免踏实土壤,造成百合渍水引起鳞茎腐烂,拔草也应在晴天土壤干燥时进行。

  2.4适时打顶和摘除珠芽

  去顶与打珠芽 5月20~25日为打顶适合时期,及时摘除植株顶心,一般植株高度40~50厘米,叶片60~70片展开时打顶最适时,这样既能保证有足够的叶片数,又可及时调控植株生长,促进光合产物向鳞茎转送,有利于鳞茎的膨大,打顶一般在晴天中午进行,有利于伤口愈合;6月上中旬珠芽成熟,晴天用短棒轻敲植株基部,珠芽自行脱落地上,或人工摘除珠芽。

  2.5预防人畜为害

  雨后地未干时,不准人下地;否则,踩一个脚印后遇雨积水,就会烂掉几个鳞茎。出苗后不能让畜禽往地里跑,防止碰断茎秆会烂鳞茎。

  3 病虫害防治

  百合主要病害有镰刀菌茎腐病、灰霉病、百合疫病、花叶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种蝇、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

  3.1 防治原则

  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百合的目的。农药施用严格执行GB 4285和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3.2 农业防治

  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定期轮换品种;合理轮作,尤其提倡水旱轮作;种子处理,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等;清洁田园,深翻晒土。

  3.3 药剂防治

  化学防治按附件1的要求执行。

  4 采收

  珠芽收获在6月中旬,收获鲜百合上市在6月下旬,加工百合可在大暑收获,留种可在立秋前后收获。采收时严把种子质量关,使选种工作做到田间和室内相结合,实行商品百合种和种子百合种单收单藏,分级保管。特别是收后不能受日晒,以免影响品质。

食用百合种植的技术相关文章:

1.食用百合的种植方法

2.如何种植食用百合

3.食用百合花的种植技术

4.食用百合的种植技巧

5.食用百合种植效益怎么样

6.如何种植食用百合

271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