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百科知识 > 全国最长寿地区

全国最长寿地区

时间: 巩诗3757 分享

全国最长寿地区

  中国最长寿的地方在哪里?你知道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全国最长寿的地区给大家参考参考!

  全国最长寿地区

  公认的是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桂西北一处神秘、神奇之境!为什么说这里是中国最长寿的地方呢?看完这组数据,吓你一跳!

  巴马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9月底,巴马常住人口28万,90-99岁的有705人,100岁以上有93人!

  这是什么概念呢?放在北京的话,也就是一个天通苑那么大的地方;放在大城市的话,也就是几个小区的人,90岁以上的就有近800人!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巴马就获评“世界长寿之乡”。

  巴马人的长寿秘诀流传了很多,这里的人都怎么生活呢?健康时报记者几次实地探访发现:虽然长寿跟遗传有关,但环境和生活方式才真正影响一个人的寿命。

  1、做饭菜多用白水蒸煮

  “我们做饭很简单,就是把菜洗净切块放锅里直接煮熟或炒熟。”巴马的一位老人用着家乡话说,我们做菜唯一放的调理就是盐巴了,因为下地干活需要劲,所以菜里都会放点盐。另外,在做鱼的时候,为了去鱼腥味会适当的放点姜。

  做肉也不例外。巴马有香猪、黑山羊、油鱼、土鸡及土鸭,都是老人们爱吃的肉食,只是吃法和城里人完全不一样,几乎从来不炒、煎、炸,只用清水煮熟后切着吃。在巴马的饭桌上,白切鸡、白切鸭等是他们的嗜食。当地老人介绍,白切的意思就是用白开水蒸煮,不放任何大料和调料,只少放些盐,蒸煮熟后开锅切成块即可食用。

  2、每天吃得很少

  尽管吃得比从前好了,但是巴马人吃得依然很少,巴马老人没有每天要吃三餐的概念,他们上午10点吃一顿,下午5点吃一顿。

  “我上了高中才知道每天要吃三次饭,小时候在家一直都是每天吃两顿饭。”巴马瑶族自治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梁高介绍,目前他在老家的母亲和奶奶每天还是只吃两顿饭,上午喜欢喝点粥,尤其是自家种的玉米做成的玉米糊糊。

  还有一部分人每天最多只是两稀一干,早餐和晚餐喝玉米粥或火麻汤,中午才吃肉和玉米、红薯等,每餐饭吃到“六七成饱”已经成为当地的饮食习惯。

  3、品种丰富,野菜吃得多

  别看吃得少,品种却很丰富,大都是土生土长的自然生态作物,非常新鲜。粮食主要有玉米、粳米、糯米、小米、红薯、山芋等,大都没有经过精细的加工,营养保存好。吃野菜是当地一大特色,苦脉菜、野藤菜、雷公根等等,还有竹笋、香菇、木耳等山珍,每顿总要来上那么几样。

  巴马饮食还有一怪,他们不太喜欢吃南瓜,而偏爱吃南瓜秧的嫩尖,还有萝卜樱、红薯叶、七里香等。巴马人喜欢用这些植物叶子,清炖做汤,或用山茶油清炒,再或者凉拌等,这些看似做法简单的绿菜做法却都是他们比较喜欢的美味佳肴。

  4、年过80还劳动

  巴马人一生都在劳动。有些90岁以上的老人,虽然儿孙满堂,不愁吃穿,但仍要做家务,挑水砍柴洗衣做饭。他们晚上九十点钟睡觉,早晨六七点起来即开始干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个生活规律,多少年了也没破坏。

  在路上,随处可见80多岁的老奶奶在田里割草、搬玉米、耕地等。走到百魔洞遇见一位78岁的奶奶,拿着赶集买的菜,计划走3小时回家,“因为这里车少,走路也习惯了,不觉得有多累。”她说自己住在山楞里,大概有十几户人,平时都是自耕自食。

  去拜访了10位老人,见到第一面时几乎都是在干活,有的喂鸡,有的织布——一名111岁了的老人,腰杆儿笔直,眼不花,耳朵有一点点背,据说3年前老人还经常上山砍柴呢。

  5,每顿饭前都要喝点汤

  除了热爱劳动外,感触最深的就是每顿饭前都会喝火麻仁汤。巴马人用火麻仁制做成火麻仁油和火麻仁汤,称之为他们的“长寿油”和“长寿汤”。当地居民家家在山坡上种植火麻,巴马人从小吃到老。

  火麻遍布我国南方各省,以巴马最为多见。在其他地方,火麻作为一种药材,只在药店有售。但在巴马,火麻却成为一种普通的食品,巴马人最喜欢拿它煮汤喝。火麻仁富含人体必需但又稀缺的亚麻酸;火麻油可溶于水,因而火麻汤有很好的润肠通便作用。

  6、最喜欢洗浴游泳

  贯穿巴马全境的盘阳河是巴马的母亲河,夏季黄昏在河边散步,一群群在河里洗浴的人们不时映入眼帘,有孩子,有成人,还有许多老人,悠然似神仙。当地居民说,巴马人非常喜欢洗浴。在过去,男女老幼同川而浴并不稀奇,但现在已是男女分开,一般男人在河的上游,女人在下游。

  多数巴马人不喝茶,不喝饮料,也不烧水,而是直接喝生水,生水来自上游的盘阳河或泉水。

  7,作息规律,心态好

  巴马人起床很早,早晨6点多起床,下地劳作了1—2个小时再回来吃上午饭,晚上9点多上床睡觉,百年如一日,吃饭、睡觉等作息时间很规律。

264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