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其它创业知识>

80后青年的创业败局

时间: 隆佳771 分享

  一直以来我们被灌输了太多鸡汤味的成功学,殊不知失败的案例有时更有借鉴意义。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80后青年的创业败局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80后青年的创业败局 经验

  创业一年失败:100万买来的6点经验

  创业一年多了,和合作伙伴耗费了百万以上的投入,身心疲惫。目前产品已经有了,但公司都快揭不开锅了,虽然很不想放弃,但是融资确实很困难,不管是否继续下去,但是基本这次创业算是失败了。

  所以,分享下我的经验教训吧,正如列夫·托尔斯泰说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希望能对同行的人有所启发。

  不知道哪位牛人说过的,创业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而创业,有的人是为了创业而创业,我觉得我很不幸,应该属于后者。毕业至今7、8年了,在大公司呆的时间久了慢慢感觉丧失激情,做了3、4年的技术慢慢的对市场失去了嗅觉,甚至盲目的就一拍脑子想出点子,和合伙人一拍即合(在此要感谢合伙人的信任),所以说,从最初的出发点上来说,基本上就是个悲剧:缺乏对市场的真实判断,从头开始就是在走一条很难走的路。

  总结下这一年来对创业的经验,我觉得以下几个点非常重要:

  1、资本

  资本在创业阶段说白了,就是钱。投多钱?怎么花?打算撑多久?这个要有个最起码的预估和分配。多长时间能盈利?要有个最起码的估算,如果将近半年或者一年不盈利,那么就有风险了。如果不是快速盈利的项目,那么在钱花完的的前几个月,就要开始考虑找人投资了。钱一断,基本上什么都是白搭了,再好的产品项目,青黄不接,又没有找到合适的接盘人,就over了。

  因为我和合伙人(出资人)分工不同,我负责产品、技术、运营,所以很少关注钱的事儿,而合伙人在忙另外的一个公司,所以我们缺乏对钱能花多久、钱怎么花、没钱怎么办等诸类问题的计划和盘算、沟通,现在想起来感觉这个太要命了,平时在埋头做产品,等没钱的时候,才慌过神来,但这是时候去找钱,已经很晚了。

  2、战略

  战略听起来很虚,但是作为创始人,或者公司的掌舵人,要时刻把战略放到每天思考的第一位,从最初计划创立公司前开始,务必对盈利模式、产品发展轨迹、市场需求,以及何时能盈利等等有个大致的规划,至少要定几个milestone。在前进的过程中虽然可能会做调整,但至少要做到心里有数。战略规划和资本规划是结合的,如果合不上拍,就会遇到" 真正做的时候没钱了,或者有钱的时候没抓住狠搞一把“的尴尬境地。对于创始人,至少得对你做的方向有个大致的认识,长的不说,未来1年的发展计划是要心里有谱的,如果只是把工作方向定在1个月、2个月内,或者只在部分方向(比如我一直在盯产品发展),那真的犹如船长光着膀子带着一帮填煤工人在船舱底部加足马力填煤,却没人在操作室掌舵,鬼知道船会驶向何方?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创始人,虽然一直在产品、技术、运营上下功夫,盯足了细节,却没有计划长远的规划战略,导致团队在盲目的做产品,虽然做了好几款产品,而且有2款产品还挺不错,但和整个公司的资源不合拍,最后缺乏推广而夭折。

  创始人一定不能把过多的精力专注于细节,每天至少得留给自己1个小时好好思考下公司的发展战略、目前公司的现状、以及了解市场信息,综合来考虑。

  3、创始人

  创始人是公司的灵魂人物,作为创始人需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到所有方向。需要有全局观,千万不能陷入细节,把过多的猴子背到自己身上,或者大包大揽的,什么事情都有亲力而为。这样就缺少时间来做个人的工作规划,以及团队整体的工作安排。 这个时候就要适当的学会放权,虽然创业阶段,抉择权都集中在自己手里减少了沟通成本,也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出错成本,以及其它团队成员积极性受挫的问题。

  另外就是创始人和其它成员的关系,创始人一定要用开放的心态来和其它成员相处,要听得进反对意见。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整个团队的榜样,你努力10分,其他成员才会努力9分。基本上团队的风格都由创始人来影响。

  管理是门艺术,很可惜,本人完全没有艺术细胞,管理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比如在私生活上和成员太近,无话不谈,结果导致团队成员(尤其是一起带过来的核心团队)慢慢出现不鸟你的局面。当然,牛人们说的个人魅力,咱还不具备。那么我觉得在不具备充分的个人魅力的时候,在某些方面,和团队成员还需要有些距离,不然时间长了, 真的就不服管了。可能某些大牛看到这里会鄙视我,哈哈,没关系,我认了,至少目前来说,我确实是这么感觉的,完全放任自由的团队工作模式,我确实还不会。因为人都有惰性,适当的时候还是需要给点大棒,天天给萝卜,时间长了,咱也自己成兔子了。 举个例子,比如某个团队成员经常出现工作懈怠的情况,好说歹说没用,非要红着脸发下彪,他会好几天,然后过几天又那样了。你说怎么办?反复发飙会影响团结,好说又没用,反正又不怕你,唉,太熟也是事儿啊。关于这个问题,下面会讲,我觉得解决方法是:1、不要和朋友一起创业 2、创业要找适合创业的人(能拼),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的,价值观匹配非常重要。有些东西可能很不地道,可是很现实。

  4、核心团队

  有个牛逼的核心团队是创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看到那么多兄弟有个很好的创意都敢创业,我只能打心底里佩服佩服再佩服。创业一年来,最深的感悟就是:对于屌丝创业团队来讲,创意真它娘的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把它做到行业第一?不能!就歇菜吧。 牛逼的团队才能有一流的执行力,这个,不是拿钱就能搞定的。

  我们团队有2个是我以前的同事(负责后端),算老熟人了,还有3个(负责客户端开发和UI)是我在招聘网站找的(工资水平比正常的高10-20%,没办法,钱少了没人来),说实话,真没办法,人生地不熟的(之前在上海,创业在北京),能凑齐已经真心不容易了。而这个也埋下了祸根,首先团队融合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我们3个人之前的公司也是互联网公司,早就练就了一身拼命三郎的精神,而新招的人不一定认可这种理念了。 我一向是讨厌加班的,但是有时候进度跟不上的时候,加班则会遭到抵触,工作也是差不多完成了事(不求质量,需要我来一点一点的盯)。这个还算小事,最要命的是团队中除了我带的一个老同事,其它方面没有能独当一面的核心成员,造成了我即得负责产品、还得负责技术、运营,另外产品推广、商务洽谈这事也基本就没人负责,还得我上,甚至连前台、会计的工作也全包了,真是彻彻底底打杂的。

  由此造成的恶果是,我的精力严重分散,久而久之,形成了强迫症,每天都觉得很多事儿做,却没法专注做好一件事,到最后几个月,出现惶惶不可终日的现象。

  所以说,创业初期,最好核心团队的人能各自独当一面(技术、产品、运营、市场),并且最好是已经知根知底的老班底,这样才能资源最佳搭配。像我们团队这种组合,算是比较奇葩的了。当然,这个也是我的问题,因为一个后端技术、一个客户端技术当时怕忙不过来,所以各配置2个,而且前期在运营、推广、商务这块的工作也很少。后期发现资金问题不能再扩招了,只能凑合着先搞。

  另外,核心团队,一定要有共同的理念,以及主观能动性,如果核心团队还需要天天去推着走,那基本就歇菜了,很不幸,我的团队是这样的。当然,责任是我的,我没找来合适的人,也没管理好。

  5、资源

  还是之前说的老话:创业没资源,没搞头,创意并不重要。 不要被新闻上这个成功、那个成功所吸引,至少创始人或者核心团队都有一定的资源积累,包括市场资源、商务资源等等。做技术的都容易看轻资源,觉得技术牛逼就ok,等产品做出来的时候,就开始抓瞎了,因为没资源,没法推动合作,市场信息陈旧,做技术的也不善于在外面和人打交道,基本上就像缺条腿的运动员!

  很不幸,这条又被我占了,我是做技术出身的,本身缺乏市场、商务资源,而合伙人无暇顾及这块,基本上是我在瞎折腾,资源有限、脸皮薄,这些臭毛病都被我摊上了。虽然折腾了一些合作,但是精力严重消耗,无法顾及产品、运营,导致。我们团队本身就搭配不均衡,技术占得比重太大,所以。。。

  6、执行力

  执行力放到最后说,不代表执行力不重要,执行力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进度有没有能按时完成、安排的任务有没有执行到位,都需要跟踪到底,而且不能松懈,等团队养成做多少、算多少,什么时候做完无所谓的时候,这个团队基本上就失控了。所以,要时刻保持警惕。

  80后青年的创业败局 案例

  创业路上,80后小伙屡败屡战 完美蜕变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再多忧伤再多痛苦自己去背;风雨彩虹铿锵玫瑰,纵横四海笑傲天涯永不后退。”这首经典老歌堪称定陶青年耿瑞超的真实写照。耿瑞超,定陶县张湾镇创业之星,今年28岁的他有着与同龄人很大不同的人生经历,饱经比常人更多的磨难与苦楚。在创业这条充满艰辛而又曲折的道路上,他历经挫折,屡遭失败,一度茫然低迷;一番顽强拼搏之后,耿瑞超最终成功创立了年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的菏泽市安康童车制造有限公司,书写下属于自己的辉煌。

  巨额家债,他饱尝生活艰辛

  耿瑞超出生在定陶县张湾镇西耿村的一个贫困家庭。母亲身患重病,每年要有7个月在医院治疗,为此家里四处举债。

  母亲去世后,为尽快还清巨额债务,耿瑞超初中毕业就到饭店打工。“当时一个月工资只有150元,得多少年才能还完啊。”耿瑞超说,难以改变的贫困促使他另谋出路。于是他决定找所技校学门技术。

  2003年春天,耿瑞超来到河南驻马店市一家汽修技校学习,3个月之后他发现,这所学校所颁发的证书不被国家承认!此时,他不仅没有学到过硬的本事,辛苦打工一年赚来的钱也打了水漂。无奈之下,耿瑞超去了青岛一家钢构企业打工。天有不测风云,3个月后在一次外出安装厂房时,一场意外使耿瑞超左脚筋被挤断,后鉴定为四级伤残,无法正常走路。

  四次创业失败,他越挫越勇

  回家休养的耿瑞超曾一度感到迷茫、失落,现实却让他不得不重新振作,然而身患残疾之后再找工作谈何容易。一个月后,他靠仅有的1700元伤残金一个人搞起了麦草加工。

  “当时是真没钱,设备都是赊来的,用的麦秸也是从亲戚朋友那里拉来的。”回忆起第一次自主创业,耿瑞超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段苦日子。他告诉记者,当年生意还说得过去,“除收回投资外,还剩2万多元。”

  两年后,耿瑞超见麦草生意日益清淡,遂投资5万多元,开了一间插接板加工厂。好景不长,随着市场日渐萧条,工厂入不敷出,他不得不卖掉了所有的插接板设备,与朋友合伙辗转湖南、湖北干起木材生意。

  直到2008年,有了一定积蓄的耿瑞超,决定回家再次创业。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后,他投资130万元与朋友合资建起了一间童车厂。但童车涉及儿童安全,需办理国家强制执行产品认证等相关手续后才可投放市场。对此一窍不通的耿瑞超在建厂生产之前并没有办理相关资格认证,于是,刚卖了不到10件产品,童车厂就被相关部门进行了查处。

  奔波21万多公里,他让工厂起死回生

  为了办理资格认证,救回厂子,耿瑞超上北京、跑济南,奔波历时8个月终于成功办理了国家质量体系认证,注册了“安康宝贝”商标,此时童车厂停产,合伙人撤股,他也身负70多万元债务。

  “这么多年的心血全都用在了这个厂子上,如果放弃,就什么都没有了。”面对创业以来最大的困境,当时只有24岁的耿瑞超并没有退缩,他卖掉了车,凭着良好的信誉向生意上的朋友筹借到90多万元,童车厂终于又运转了起来。工厂起步打开市场阶段,耿瑞超常常亲自跑采购、跑销售……在之后1年零4个月的时间里,他一个人驾车行驶21万多公里,开发了6个省47个市级代理商、308个县级零售点。

  经过4年多的打拼,耿瑞超的“不抛弃,不放弃”让这个濒临绝境的小工厂起死回生:产品市场占有率及信用度逐年提高,工厂迅速发展壮大。2012年5月,菏泽市安康童车制造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固定资产由当初的130万元增加到了600多万元,年销售收入达到3000多万元。

  带动就业,他先后安置20余名残疾人

  在菏泽市安康童车制造有限公司的模具制造、注塑加工、喷漆组装等车间内,总能看到一些残疾人在有条不紊地忙碌。据了解,耿瑞超在事业日渐走上正轨后不忘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公司成立以来,先后安置20多名残疾人就业,并免费为他们提供午餐和住宿。

  “我本身就是残疾人,知道残疾人找工作不容易。我们需要自强不息,也需要相互帮助。”耿瑞超说,现在公司内有员工百余人,其中残疾人20余人,人均月工资能达到1500元左右。

  因成绩突出,2011年10月,菏泽市安康童车制造有限公司被定陶县残联授予“残疾人扶贫基地”、“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中心”。下一步,耿瑞超准备在做好儿童推车的基础上,再推出儿童床、学步车等系列产品,“预计每年可生产童车30万辆,安排富裕劳动力200人,其中残疾人50人,人均月工资达1800元。”

62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