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其它创业知识 > 传统行业依然适合创业

传统行业依然适合创业

时间: 隆佳771 分享

传统行业依然适合创业

  在中国,传统行业依然是非常适合创业的,为什么这么讲?如果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个体户的10年,九十年代是外向经济和制造业的10年,2010年以前的10年是房地产业的10年,未来的10年我认为应该是消费品的10年。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行业依然适合创业相关文章。

  创业该选择新行业还是传统行业

  对于一个创业者,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行业十分重要,许多创业者都是在一时的心血来潮之下进行投资,结果让多年的积蓄付之东流,当然,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作为一个创业者一定要清楚自己所选择的行业,这里,简单的把行业分成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两大类,这样更便于区分。

  先说传统行业,所谓传统行业,我的理解就是人们已经普遍消费的产品和服务,传统行业的竞争相对激烈,但市场也相对成熟,人们更容易接受。

  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传统行业的利弊。

  先说它的好处,产品和服务已经相对成熟,消费者更容易接受,作为创业者往往只需要照搬别人的模式就能成立自己的门户,而且成功率比较高。

  坏处就是,竞争激烈,消费者的选择性比较大,消费心态也更挑剔,这就要求加入这个行业的人必须要精益求精,如果你的产品和服务稍微逊色于同行消费者就不会买你的帐,所以在最初的创业理由中一定要再三的问问自己----你的优势在哪里?如果你给不出肯定的答案最好不要投资。

  那么,到底怎么样做出传统行业的优势?任何一种消费都只包括两个方面,那就是产品和服务,当然,我们也只需要在这两个方面做文章,所谓的做文章,就是要有创新,其实传统行业的创新价值是很高的,许多时候,我们只需要在某些方面稍作改进就能赢得巨大的市场,你只需要比别人稍微的好那么一点就可能让自己脱颖而出,因为你你在人们已经习惯的基础上给了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再说说新兴行业。

  新行业的好处是,竞争不激烈,市场的空间很大,许多事情你都可以自己说了算,比如价格。所以利润也相对较高。

  坏处就是,人们都有一个接受的过程,产品能否被市场接受很不确定,而作为一个创业者,这个过程是相当艰难的,你需要宣传,还需要等待,这都不仅需要真金白银还要你付出很大的精力,你是否会在这个阶段就壮烈了谁也说不准。作为创业者来说,资金和时间无疑是最宝贵的两样东西。开始创业就做新兴行业,风险是很大的。

  从以上对两个行业的分析,我们建议如果你是个原始创业者,最好从传统行业做起,因为传统行业有相对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你只需要从别人那里拿来就可以开张运作,更有一些行业精英给你做活榜样,遇到难题去串串门就可能解决,新行业有太多的未知数,你的产品也许是好产品,但无论在哪个环节出点差错就可能会断送自己的创业美梦,这里要特别强调,往往许多新产品新行业的诱惑力是极强的,许多创业者就是被这些极具诱惑的幻想中冲混了头脑,导致失败的结局。

  当然生意是个很复杂的事情,选择行业只是个最基本因素,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个人悟性与运气。

  传统百货业还适合创业吗?

  如今,随着网络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电商像秋风扫落叶一般将传统的商业吹得踉踉跄跄,甚至是七零八落,溃不成军。为此,有不少人怀疑传统商业,比如传统百货业是否前景已变得黯淡了?不能继续作为一条创业的门路去走了?窃以为,这些怀疑是不正确的。在此,很有必要厘清几个基本的事实,这对于还原电商与实体店的本来特点,以便准确地确定自己的创业方位很有必要。

  一、让基本事实说话

  1.传统商业依然光彩夺目。

  腊月二十三,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小年”石家庄零售领域的年终促销战从这一天进入了冲刺收官阶段,北国商城18年店庆促销也进入了最火爆的阶段。2014年1月16日,石家庄北国商城18年店庆促销启动日,当天,整个商城实现销售额1.547亿元,刷新北国商城开业18年来最高日销记录。“这个数字在全国同行业的日销售排行上也位居前列,它对北国而言已经超越了18周年店庆本身的意义,它让我们倍受鼓舞,感受到传统商业依然有优势。”石家庄北人集团总裁白珊说。笔者亲历了16日当天的销售实况:早晨8点刚开门,VIP顾客们就“占领”了最热门的楼层。由于前两个半小时商城促销力度最大,人们掐着时间抢购,以一楼黄金、珠宝商城最为热门,“大妈”及其亲属们围绕着柜台挑来拣去;商城的运动服饰楼层的销售也非常火爆。据工作人员称,那些国际知名运动品牌的折扣力度大于平时任何节日,因此受到顾客们的“哄抢”。“货都卖空了,赶不及补货。”据了解,当日从早上8点至次日凌晨2点多,整个商场持续营业时间达18个小时,卖场中聚集了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往日的客流,员工们站肿了腿,收款员们顾不上吃饭和喝水。仅早上8点至10点两个小时的高端会员早场销售额就突破4000万元,当2014年1月17日凌晨2点闭店铃声响起的时候,北国大楼累计实现销售额1.547亿元,仅百货交易量就达到37375笔,客单价3859元。

  2.电商与实体店各有优势,不能互相代替。

  2013年仅“双11”,天猫及淘宝一天的销售额达350亿元,它让业界对电子商务再次刮目相看,同时也对传统零售业的式微表示极大的担忧。事实上,担忧是有道理的,但不是事情的本来面目。有的人看到电商的异军突起,感觉它会变为商业的主流;有的人看到传统商业一时一地一种业态的不景气,就认为已处于“穷途末路”了。其实,都是一种现象的基本效应,属于自己的感情色彩的渗入和认识上的偏差,扩大了“喜与忧”的作用,这种不正确的所谓“马太效应”,实际上是人为的泡沫作用。这种“泡沫”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哄骗了不少人向着“极端方向”发展,造成诸多误区和陷阱,人们应当对这一问题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不然,尽管“人多势众”,也未必正确。基本的事实才是我们判断正误的根本。

  确实,我国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如今犹如上楼梯,步步登高。2014年1月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2012年我国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7.6%。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司高级统计师李黎分析指出:“数据表明,我国电子商务增长迅速,发展空间巨大,电子商务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提升空间。”可问题是,高级统计师李黎的分析,是基于国家统计局通过联网直报方式,对全国30.8万家企业的电子商务情况进行的调查、分析,而这些企业中在2012年有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仅占7.3%,是交易活动“大河”中的“小支流”,地位很小,没有支撑整个交易活动的能力。

  我国的电商销售额是如此,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一些经济、技术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更是如此。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网上零售总额约为7825亿元,同比增长53.7%,占社会零售业总额的4.2%,而美国已超过10%。这说明,我国的电子商务行业仍有扩张空间,而在传统零售面前,即使是先走一步的西方国家,电子商务也仅处于支流地位。再说,我国电子商务的交易额不实成分太多。据媒体报道,虽然2013年以来,天猫严惩虚假交易行为,但仍难免有“刷单”行为。近日,广州一个服装企业内部人士告诉某报记者,2013年“双11”当天自己所在的公司500万元的销售额中至少有200万元是刷出来的,虚假成分几乎占50%。该公司规定,所有员工要在“双11”期间扮演买家,按照职务级别向公司网店“贡献”2000~8000元的销售额,公司再把钱还给员工。公司为什么要“刷单”?是因为淘宝商品按照销量排名,只有把销量刷上去,商品的人气和店铺流量才能上去,否则只会淹没在数千万家网店中。同时,媒体的记者了解到,网店刷空单的现象在“双11”期间非常普遍。

  2009年淘宝首个“双11”促销,只有27个品牌参与,销售额也仅1亿元。到了2013年,“双11”的第5个年头,它几乎已成为中国将近6亿网民最为期待的年度盛事之一,阿里系当天销售350亿元。2050万一笔的钻石,300万一笔的床上用品,9.08亿的基金,在阿里系350亿元的交易额中,这些让人惊愕而又让人浮想联翩的数字不仅仅是自欺欺人的“刷单”所能囊括的,人为地把简单的数字抻长唬人的低等级错误也“贡献”在了众人面前,让人捧腹。比如,一向善于用数字类比进行形象表达的天猫就给人们上了一堂让天下人贻笑的滑稽课:天猫将“双11”当天卖出的200万条内裤,连起来有3000公里长;卖出了约6600万片纸尿裤,以一片吸水1000毫升来计算,可以吸干6个西湖的水。乍一看、猛一听,很唬人,仔细一琢磨,漏洞百出。很快,一条来自@公安在线的微博就对这一数据表示了质疑:200万条内裤如果连起来有3000公里,每条内裤约1.5米,不知这样的内裤是用来做什么的。为此,有网友戏称:“双11内裤完胜,数学老师完败,语文老师躺枪。”

  如今电商打的是价格战,这是商战中最低级层面的竞争。随着网店竞争的日趋加剧和运作成本的增加,价格战也就越来越被成熟的商家所放弃。再说,消费者也越来越体会到网店的商品买起来不如实体店的省心和省钱,甚至还会招惹一堆解决不了的麻烦。比如,寄来的实物与网上的照片不一样或以次充好等,维权都非常困难。假如是在实体店,这些麻烦可能就没有,就算是有,那也“不是个事儿”。一位业内人士说:“体验对于销售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网店里的服装再漂亮,也没有穿在身上的感觉来得踏实。”这就说明一个简单问题,虚拟的东西再华丽、再华贵、再诱人,也仅仅是虚拟的。从虚拟到现实,再到适合自己,还有一个很长的“变现”过程。

  世界著名的市场研究机构Forrster Re-Search对4500名美国成人进行了网络调查发现,受访者认为逛实体店是购买前的最好调研途径。美国统计局最近数据也显示,电商只占全美总零售额的5%多一点。中国地区调研结果也同样显示,6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很难在线上和实体店内买到品类一致的商品,且零售商很难在多渠道上提供真正的一致性体验,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实体店“轻松或非常轻松”,消费者大多数认为“线上不太贵”,仅此而已。网购达人刘丽说:“如今实体店已经沦为广大消费者的试衣间,所有网购的衣服不试穿怎么知道效果?当然,在实体店里看到的中意的衣服需要在网上花大量的时间去搜索。再说,网上高仿的东西太多,价格差距也比较大,都需要自己鉴别、筛选。尽管如此,我在网上买过4次衣服,没有一次成功的,成为我心中解不开的郁结。衣服不是面料有差别,就是款式设计有缺陷,还有大小、肥瘦差别很大。”所以,她建议广大女性消费者尝一下网购的新鲜味就行了,别老拿自己当试验品、傻瓜蛋。

  3.大多数网店是失败的,街边小店也有生意兴隆的。

  “一小时售出的文胸,叠起来相当于3个珠峰,一小时卖出去的内裤共200万条,文胸内裤在2013年‘双11’出尽了风头,可这些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说这话的是石家庄的李莉。李莉经营网店已有6年,是4钻级卖家。她说:“开始时就是闹着玩的,因为操作简单选择了内衣,那时候没事就去南三条批发市场批点内衣,放到网上卖。后来见生意不错,就辞掉了工作,专职干起了网店,谁知真正专职干起来却又不行了。尤其是‘双11’那天,她连一个订单都没有……”

  同是开实体店的,大店自不必多说,就是街边小店生意火爆的也不少。“‘双11’那天我们卖了1000多元,虽然和以前没法比,但这个数据基本上就是不错的了。”说这句话的是石家庄的王敏。说到秘诀,她笑道:“[来源:www.cyonE.com.cn/]我们家的衣服比较有特点,网上很难找到同样的款式。”王敏语气中充满着自豪。她接着说:“以前的竞争是在实体店之间,现在,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网店,那好,进货前我用手机一扫,多少家在卖、价格是多少等信息就全出来了,一目了然。功课做足了,货很少有重复,自然卖得好。凡是网上有的,我都不进,物以稀为贵,网上没有的,我的货价格稍高一些也好卖。”

  二、创业定位一定要准确

  比了看了之后,我们对电商和实体店各自的特点已十分清楚。传统百货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依旧是适合创业的重要门路。创业者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选择好自己的创业位置。

  1.电商和实体店有各自的特点、各自的优势。电商价格低不是无原则的低,也不是把线下的东西搬到线上那么简单,有的是自产自销,有的是中间商,对应着供应链,进别人的货,发自己的单。不管哪一种,都有相应的成本,入不敷出,自然活不下去。再说,投资额、销售推广、客户维护等方面要求都很高,不是简单的一收一发的问题,如果把这一问题看简单了,该做好的项目肯定做不好。因为你心中无数,做起来自然丢三落四,毫无章法。

  2.“一窝蜂”的创业方式不适合普通创业者。创业最忌讳“一窝蜂”的创业方式,因为这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傻事。

  3.坚持正确的投机取巧原则,赚应该赚的钱。何谓正确的投机取巧原则?就是政策和规则允许的“机”和“巧”。古人讲,熟能生巧,这是熟练程度上取巧,用巧劲;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是说时机到了,该出手时就出手,是指把握规律的重要性。总之,机会到处有,就看自己有没有这个眼光。当然,先知先觉的眼光是锻炼出来的,与熟能生巧的“熟”一样,就是通过踏踏实实的努力,付出一步一个脚印的辛苦,再通过自己的悟性得出的。

  充分分析政策走向,同样也是市场眼光。记住,任何国家、任何区域的市场都是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和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共同作用的结果,只不过是在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区域在一个时间段上两只手的作用不同罢了。比如,如今的中央把权力都关在了制度的笼子里,况且制度的笼子越扎越密,越扎越牢,这并不是说所有的东西都放到市场上去解决,而是该放的放,不该放的还得管好,甚至要用铁的手腕管好。比如全国房价和污染问题,中央和地方都立下“军令状”,有的地方还下达了完不成任务“提头来见”的死命令。可以说,国家规定的一切“红线”,谁也不能碰,谁也不敢碰。这一切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人不愿碰,自觉遵守国家的法令法规。不能碰、不敢碰到不愿碰,这既是“红线”本身的威严,也是你我他做人与处世的“技和巧”。当然,“技和巧”是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过去的巧可能就是今日的拙,前几年的机会可能就是现下的陷阱,甚至绳索,让人不仅陷进去,还要被套住。

683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