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企业管理>企业管理>

创业企业的招聘

时间: 晓敏706 分享

  有些公司沉迷于招聘。有些公司甚至在没有招聘计划时还在吸纳员工。当他们一听说某个牛人时,就特地设置一个职位或设定一个头衔,来吸引他们。这些牛人就被安放在这些位置上——他们的职位毫无意义,他们的工作也无关紧要。今天学习啦小编整理了创业企业的招聘秘笈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

  创业企业的招聘秘笈:

  亲力亲为

  在你亲自尝试做这份工作之前,永远不要雇人去做。只有这样,你才能了解这项工作的本质,你才会懂得如何判断工作完成的好坏,才会知道怎样写出符合实际的岗位招聘要求,也才会清楚在面试中该问什么问题。你才能知道该雇用全职员工还是兼职人员,是将工作直接外包还是坚持自己搞定(如果可能,尽量自己搞定)。

  你也会成为一位更加优秀的经理人,因为你是在指导人们完成你已经做过的工作,你知道何时该批评,何时该鼓励。

  我们一直没有雇用系统管理员,直到我们当中的一个人花了整整一个夏天的时间去设置一大堆服务器为止。在开始的3年时间里,我们中的另一个人做了所有的客服工作。之后我们才雇用了一名专职的客服人员。在把球传出去之前,我们都尽可能亲自带球。这样一来,我们在决定招聘时,就十分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了。

  有时候你可能觉得力有不逮,甚至可能觉得筋疲力尽。这很正常。你可以通过招人来摆脱这种感受,也可以通过学习正确的处理方法来解决问题,先试着学习吧。在最初的运营中付出的所有努力,都会变成无数倍的管理智慧,最终回报给你。

  另外,你应该让自己密切融入业务的方方面面。否则你就会陷入一片茫然,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的手上,这是非常危险的。

  受不了时再招人

  不要为了贪图一时高兴而招人,招人是为了解除痛苦的。要时时提醒自己:如果我们不招人又会怎样?这项额外的工作真的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吗?我们能不能用一套软件或者改变一下操作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不做这个行不行?

  同理,如果有人离职了,不要立即招人来顶替他。看看如果没有人在这个职位上,你们能坚持多久。你往往会发现自己需要的人远没有想象得那么多。

  当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超负荷的工作所困扰,这才是招人的正确时机。此时出现了一些你无法再亲力亲为的事情,你发现工作质量有所下滑,令你感到受不了了,这时才是招人的最佳时机,不要提前招人。

  放弃牛人

  有些公司沉迷于招聘。有些公司甚至在没有招聘计划时还在吸纳员工。当他们一听说某个牛人时,就特地设置一个职位或设定一个头衔,来吸引他们。这些牛人就被安放在这些位置上——他们的职位毫无意义,他们的工作也无关紧要。

  放弃那些你并不需要的牛人,即使你觉得这是个人才。把有能力的人招进来,却让其无所事事,这对公司来说是有害无益的。

  一旦人浮于事,问题就会显现出来。你得开始没事找事地设计出一些工作,好让所有人都忙碌起来。虚无的工作带来的是虚无的项目,而虚无的项目花费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成本,带来的也是实实在在的麻烦。

  别担心“那人一去不复返”。那人要是待在你的公司里却没有任何有意义的事情可做,这才可怕呢。世界上有本事的人多了去了,只要你真有这样的需求,肯定能找到合适的人选。

  牛与不牛没有任何意义,不需要就是不需要。

  鸡尾酒会上的陌生人

  如果你去参加一个全是陌生人的鸡尾酒会,就只能谈些无聊枯燥的内容,只能寒暄一下天气、体育运动、电视节目之类的话题,你得回避那些严肃的交谈或者有争议的观点。

  老朋友之间的亲密小聚会则完全不同。其中充满了真正有意思的话题和热火朝天的辩论。等那晚的聚会结束后,你会感觉大有所获。

  短期内大批招人的后果就同陷入“全是陌生人的鸡尾酒会”一样。你身边充斥着新面孔,每个人都彬彬有礼,每个人都努力避免矛盾或冲突,没有人说: “这点子真烂。”人们一团和气,互不攻击。

  这种一团和气的氛围就是公司陷入麻烦的根源。当有人把事情弄得一团糟时,总得有人直言不讳地说出来。否则,你就是在经营一个既不惹人恨、又不招人爱的公司。

  要营造一个能让人直言不讳并且有安全感的环境。你得清楚自己能把别人推多远,你得知道人们话里的真正含义。

  因此,放慢招聘脚步,这是避免公司陷入“陌生人的鸡尾酒会”的唯一办法。

  可笑的求职简历

  我们都知道简历就是个笑话。它们都十分夸张,上面充斥着毫无意义的“行为动词”,罗列着一堆的工作职位和岗位责任,却空有头衔,实际内容模糊不清,并且上面的大部分信息是无法验证的,整个就是一场闹剧。

  最糟的是,杜撰一份简历太容易了。每个人都能交出一份恰到好处的简历。因此,简历深受那些工作不称职人士的喜爱。他们一次发出几百份简历,无异于制造出又一堆垃圾邮件。他们不关心如何得到你的工作,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得到任何一份工作。

  如果有人一次将自己的简历投给300家不同的公司,这就是一个危险的标志。他不是你所需要的人才,他根本不了解你的公司与别的公司有什么不同。

  如果你的招聘就是建立在这一堆垃圾邮件之上,那么你就搞错了招聘的重点:你要招的是一个特别的人,铲这个人要特别关心你的公司、你的产品、你的客户,以及你提供的职位。

  那么,该如何找到合适的人选呢?第一步就是要看求职信。在求职信里你能看到真正的交流,而不是一堆技巧、动词以及无关经历的罗列。一个求职者不可能炮制几百份不同的求职信。因此,求职信比简历更适合用来作为判断一个人的标准。你能在求职信里看到人们的真实想法,能够鉴别他们的理念是否和你以及你的公司合拍。

  要相信自己的本能反应。如果求职信的第一段就写得很烂,那么后面可能更糟糕。如果前三段里没有任何亮点,那么这个人可能完全不适合这份工作。换句话说,如果你的本能告诉你这个人有戏,那么就进一步约他面谈吧。

  多年的无关经验

  我们经常在招聘广告上看到诸如“要求5年工作经验”之类的描述。这只是给出了一个数字,但是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当然,招聘时要求具有基本经验水平是没错的。可以把目标放在那些具有半年至1年工作经验的应聘者身上。要养成一定的工作习惯、掌握工作方法、学习相关技巧什么的,确实至少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但是在那之后,成长曲线就开始趋于平缓了。一个具有6个月工作经验的应聘者和一个具有6年工作经验的应聘者相比,其差别小得令人吃惊。真正的差别来自于个人的努力程度、性格差异以及智力水平。

  那么如何评估这些方面呢?5年工作经验意味着什么呢?如果你在好几年前花几个周末的时间去试着做了某些事情,是不是能把这些算做是1年工作经验?公司又该如何证实这些说法?这种说法就是浑水摸鱼。

  现在已经不是以时间长短论英雄的时候了,真正重要的是他们到底做得有多好。

  常规教育不值一提

  很多公司都对受教育水平有明确要求。他们只招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有时候还有专业限制)的人、要求GPA(高中生平均成绩)高分或其他特殊的认证及要求。

  省省吧!象牙塔外面有大把的聪明人,不要以为只有在重视考试分数的“重点”高校里才能找到你需要的人才。目前美国500强企业的CEO中,有90%是没有在常青藤学校接受过本科教育的。事实上,在威斯康星州立大学读过书的CEO比在哈佛(这个最具代表性的重量级常青藤名校,只培养出9位CEO)读过书的CEO要多得多。

  在学术界待得太久了对你没什么好处。以写作为例,当你从学校出来时,你得抛掉过去学到的多种写作方法,你得从记忆中抹掉这些可能误导你的教导:

  ●文章越长越好。

  ●严谨、正式的语句比随意交谈式的语句强。

  ●华丽的词语会令你的文章印象深刻。

  ●你得写够一定的字数或页数才行。

  ●文章格式和内容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无怪乎很多商业文件都写得这么干巴巴、啰里啰唆、废话连篇。这些作者都是在继续发扬其在学校里培养出来的坏习惯。不只是写作,很多在学术上十分有用的技巧,在现实世界中也一文不值。

  马克·吐温说,我从来不把我自己受过的正规学校教育等同于我的受教育程度。现实世界中的人才库要远远大于考高分、上大学的那一拨人。不要忽略了这些人,虽然他们的GPA分数不高、毕业于社区大学,甚至只读过高中。

  人人都得干活

  在一个小团队里,你需要的是干活的人,而不是监工。每个人都得做事,没有人可以袖手旁观。

  这就意味着你在招聘中要避免招到监工型的人物,这些人喜欢对别人谆谆教导。对于小团队来讲,监工型的人就是累赘。他们想出各种事情让别人去做,在丢下自己的工作去安排别人时,他们制造出了更多的工作——不管这些工作是否需要去做。

  监工们还喜欢把人拖去开会。实际上,会议是监工们最好的朋友,因为只有在开会时才显示出他们的重要。与此同时,每个被他们拉去开会的人都没办法踏实干活了。

  聘用独当一面的经理人

  独当一面的经理人有自己的目标,并能够坚定地执行这些目标。他们不需要过多的指导,也不需要每天检查。他们做的都是经理人该做的事情——定基调、派任务、作决策,等等——但都是亲力亲为,自我审查。

  有了这些人,你就省去了失察之苦,他们能自己确定方向。只要把他们扔在那儿干活,你就会惊讶于他们的工作效率。他们不需要手把手地指导或监督。

  怎样才能找到这样的人才?方法就是看他们的背景。他们在做其他工作时都有自己独特的基调,他们自己运营过业务,也亲自做过某些项目。

  你需要那种能够变图纸为实物、并能实干到底的人。一旦找到这样的人,你的团队就能从管理中解脱出来去做更多的工作了。

  招聘笔杆子

  如果你准备在一堆人中挑出一个人来做某份工作,那就挑文章写得最好的那个。至于他有没有做过市场、销售、设计、编程或其他什么工作,倒并不重要。这种人的写作才华就值得雇用。

  这是因为,一个优秀的写手,其优点并不仅仅在于写作。文法清晰代表思路明晰。优秀的写手都懂得如何与人沟通。他们使事情变得易于理解,他们善于换位思考,懂得抓重点、砍枝节,这些都是合格的应聘者身上应具备的特点。

  今天,社会上再次掀起了写作热潮。你可以看到有多少人不用电话聊天,而是转向写电子邮件和文本消息。也可以看看有多少人选择通过即时消息和博客进行交流。如今,会写就代表会思考。

  高手遍布世界各地

  因为距离遥远而拒绝录用高手,这简直就是疯了,特别是在网上交流如此方便的今天。

  我们的总部在芝加哥,但是有超过一半的团队成员分布在世界各地。西班牙、加拿大、爱达荷州、俄克拉何马州等各个地方都有我们的人。如果只局限于招聘芝加哥本地的人,我们的团队可能就会失去大半的高手。

  要想使你的远程团队彼此保持联系,每天就得安排几小时的共同在线时间。如果大家住在不同的时区,那么这样做就比较困难。如果面临这种情况,可能就得提前或推迟个别人的工作时间,这样大家才能碰到一起。当然,你不需要每天8小时都碰头工作。(事实上,我们发现不完全碰在一起比较好——这样一来你就能拥有更多的独立工作时间。)2~4小时的共同工作时间就足够了。

  同样的,团队成员应该时不时地见一下面。你们彼此应该至少每隔几个月见一次面。我们一般会尽力确保我们的团队在一年之中能见几次面。这几次碰面是我们讨论程序、评议对错、计划未来、加深感情的绝佳机会。

  地理上的距离不重要,不管距离多远,你都可以把最好的人才引入你的团队。

  试用期必不可少

  面试的作用毕竟有限,有些人看起来很专业,但做起事来却很雷人。你得评估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现在能做什么,而不是迷信他们自称过去做过什么。

  最好的评估办法就是看他们的实际工作情况。把他们安排到一个小项目中,哪怕是只有20~40个小时的项目也好。你从中能观察到他们如何决策,你能发现他们如何提问,你能通过他们的实际行动而非口头承诺来对他们进行判断。

  你甚至可以建立一个虚拟的项目。在南卡罗莱纳的工厂里,宝马公司建立了一条模拟装配生产线,让那些求职者在这里实际操作90分钟,完成和汽车有关的各种工作。

  塞斯纳飞机制造公司针对待聘经理人安排了一个角色扮演练习,主要是模拟高管的一天工作安排。候选人要处理备忘录,通过电话解决客户的问题,并处理其他问题。塞斯纳通过这种方法招聘了上百人。

  这些公司都十分清楚,一旦进入实际工作环境当中,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就会体现出来。翻看作品、阅读简历、约见面试,那是一回事;实际和人搭档干活,那又是另一回事。

  创业企业的招聘秘笈

  以下是小编的推荐阅读:别听不读书的人对你说读书没用

  我因为身在制造业的关系,所以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黑社会,有官员,有工厂员工,也有办公室的小白领。他们的收入不算高,一个月从3000到7000不等,但这个水平在中国,也算不上低。

  老板更不用说,从中国加入WTO以来,外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身家没过千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做过外贸。

  在这里,上到老板,下到员工,外到客人,内到熟人,你时刻都能体会到这样一种倾向。有时候聊着聊着,就来一句:“哎,读书也不是那么有用的,你看你。”然后就没说下去了,意思是“你读这么多书,还不是最后跟老板打工?”

  1、人们喜欢对财富高谈阔论,却不愿捧起书本

  有的同事要炒股,我推荐他看几本书,尔后又原封不动地还给我。比起这些,他们更喜欢看新闻,看市面上兜售的“某女这轮牛市爆赚600万”的劲爆新闻,讨论K线形态,寻找内幕消息。

  还有的想创业、开工厂,却没有人想静下心来,充充电、看几本书、学点什么。他们给我的回答常常是:“我觉得看书没那么重要,看了要用得上才行啊!我现在缺乏的是经验,真的,我很需要。你看我师傅,一个斗大的字都不会,照样走南闯北,但他就是很有经验……

  在这里,人们喜欢对财富高谈阔论,对往事唏嘘感叹,对小道消息趋之若鹜,对名人大事件侃侃而谈。但是,从来没有人想知道这些事件背后的理论和起因,更没有人会静下心来,拿本书慢慢研究。

  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发生了山崩地裂式的变化,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里面,诞生了无数的机会,产生了数以万计的富翁。

  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富的,就这样富起来了。人在财富面前,容易极度膨胀,过度地强调自己的能力,而忽略了客观因素的作用。

  特别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经常还会由结果来推导成因。当一个人成功的时候,你总感觉,他说什么都是对的。因此,这些现象给了人这样的错觉:读书有什么用,能赚到钱、有能力才是真的。

  相信这样的情况你们也经常遇到,你看着看着书,突然走过来一个人,拍拍你的肩膀,对你说:“哎,别读书了,还不如出来社会混几年,学的东西比你在书本上看的多多了。你看某某某,从来不读书,还不是照样发大财,这个社会看的是能力。”

  至于能力是什么?天知道。有的人认为是人脉,有的人理解为“资源”,还有的人理解为权力。

  2、过去所有的一夜暴富,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

  然而,在我看来,这些解读根本就没有指向问题的本质所在——过去所有的、不靠脑力和技术含量吃饭的暴富都是有前提的:因为信息的不对称。

  什么叫信息不对称?我举个例子你就知道:在中国的股市传奇里,你永远逃不过“杨百万”这个字。作为在中国股市里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无论你怎样评价他——投机倒把也好,走狗屎运也罢,杨百万这个名字,已经被写入了中国股票的历史,成为了一个传奇。

  这个人是怎样完成他的原始积累的呢?有一天,他偶然间看报纸,发现一个现象:两个地方的国库券价格是不一样的。这样,他就从价格低的地方买入国库券,然后拿着蛇皮袋装上,坐着火车去往另一个收购价较高的地方卖掉。

  他一年来回好多次,直到有一天,国库券不再存在价差,他完成了第一笔原始积累——人生中的第一个一百万,那一年是1989年。这笔钱,对于一个工厂的工人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天文数字——而他的这一切,不是因为读了什么书,而是因为他某天某时某个地点,看到了一张神奇的报纸,而恰恰别人没注意到。

  再举个例子:中国刚加入WTO的时候,外贸很好做,钱好像是捡来的。因为那时候开工厂的很少,竞争不完全,因此,外国人来中国,没什么议价的条件——当然,他也不需要议价。那时候的商品,对于手持美金的他们来说,简直太便宜了。

  100块钱一双的真皮鞋,赚个50块钱都是常有的事——对于中国人来说,50块钱很多了,那时候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才一两千块。而对于外国人来说,这鞋子太便宜了,真皮的,才100块人民币一双。

  竞争不完全,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信息没有充分地流通。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做外贸赚钱,人们只有靠口口相传。口口相传的速度很慢,虚实也莫辨。因此,制造业的老板们才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原始资本积累。

  这些需要读书吗?不需要。在信息闭塞的年代里,你不需要技术、不需要知识储备,甚至不需要资金。

  3、互联网改变游戏规则,多读书才能看清趋势

  我记得我刚出生的时候,父亲做生意赚了不少的钱,原因很简单:那时候改革开放刚开始,士农工商,商排在最末,大家都觉得做生意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而我的父亲胆子大,敢拉下脸来推着板车出去叫买卖,就这样做起来了。

  是的,你只需要胆子足够大,抓住了一个机遇,就有可能富起来。

  “人生关键要学会抓住机遇,有时候抓住一两个,足以影响你一辈子。”这不是我们很多前辈跟我们说的话吗?(有些人为了宣扬他的这种机会主义,甚至还搬出贝多芬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至于这个机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从你朋友的口中得来的,那就只有天知道了。或许你等了一辈子,也等不到这样的机遇。因此,总有这样的错觉:“好事总是发生在别人身上,倒霉蛋只有我一个。”

  然而,现在情况变了,原因很简单:有了互联网。

  当互联网诞生了以后,信息就开始变得全流通。比如你以前买东西,有很多东西你需要,但却买不到——比如机械键盘,我现在仍然发现,即便在广州这种大城市,卖机械键盘的店铺依旧凤毛麟角。

  你好不容易找到有一家卖,人家看你满怀欣喜的样子,第一个意识就是宰一下你。

  现在有了淘宝,人家要宰你就难了。你上网一搜,价格清清楚楚,因为网上价格太透明,也都差不多。

  当信息完全流通以后,机会主义就相对减少了——你买国库券,上网就能买,价格透明,不存在地域性价差,再也没有套利的空间。做外贸,上个EBAY一搜,价格一目了然。你过去有权力,能作威作福,现在我拿个手机把你摄像上网,你就有下岗的危险。

  所以,现在我们感觉钱越来越难赚就是这点——你凭着机遇来获利的几率越来越小,信息充分流通,你能做的,别人在你的网店买个样品回来,三下五除二就复制了过来。最后跟你做一样产品的人越来越多,价格越拉越低,直到没有利润为止。

  在信息闭塞的环境里,你不读书能靠着机会一夜暴富。在信息充分流动的环境里,没有了这些暴富机会,你能靠什么?

  靠的是真本事,若有什么机遇,也是对未来趋势的精确判断。

  我不知道读书能在这场产业升级中起到什么作用,我只知道,不读书,没有知识,光靠经验、人脉、关系、钱、倒腾,在这场产业升级里将会很容易被淘汰。

  4、多读点书,将少掉很多不必要的争执和吵闹

  书籍的好处在于,困囿于现实,你身边是不可能结识像书里那么多优秀的人的,因为有些写书的人已经死了,唯有思想流传了下来。然而,书籍给了你一条接近他们的途径。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往往是片面的、成点状的,你可能会因为一两次经历而顿悟出一两个弥足珍贵的道理。但很快,像以前很多次一样,激动了一两天,你马上就忘却了,以前该怎样还是怎样。

  原因在于,他们只是你脑海中零散的存在,并没有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支撑着你,形成你的信仰。

  而书籍给你的是系统的知识归类和梳理,它将所有的点连成一个面,进行系统的归纳。书籍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梳理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而这些,并不是经验所能代替的。

  不仅如此,书籍还能带给人经验的补充——一个人不可能经历多重的人生。然而书籍可以,你看历史、看人物传记,能看到多彩多样的人生,从而总结出一般的规律。

  不读书所产生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盲目地信奉经验主义,觉得经验能至高无上。你想想看,有什么比我亲身经历的更弥足珍贵吗?只有我亲身经历的,才是适合我的,书本上的东西都是死的,而我的经验是活的。像以下这位就是这样:

  他这句话本身其实就是个逻辑错误,将经验和理论分割开来,进行极端的假设。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经验的人是没有的,你只要活着,你就会有经历,有经历,你就会有经验。所以,只读书而没有经验的人是没有的,但是,只有经验却不读书的人确实是有的,还不少。

  这还是一个写作者的群,一个写手,居然推崇读书无用论,不知道他是怎么写出东西来的。

  缺乏阅读,还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1.阅读能力的低下。

  这些人甚至把鸡汤当作是人类思想的精华,你还不能提醒他,怕他生气。

  2.讲话情绪占主导,没有任何逻辑。

  3.凡是凭感觉、直觉,而不相信科学。比如我们的王林大师,就是这样火起来的。现在有些所谓的能量大师还真是有人信,当别人跟我描述这些人群的神奇时,真是栩栩如生。

  4.一个不爱学习的人,通常也不怎么虚心。所以很难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你就不要期望着他们会改正错误什么的了。他们以为是命,其实很多原因都是自己所导致的。

  如果多读读书,别的不说,这个社会将少掉多少不必要的争执和吵闹。

  5、宣扬“读书无用论”的人,大多是不读书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出生的家庭并不是很好。我的父母跟很多父母一样,从一个贫瘠年代走过来,他们口味很大,但是能力有限。他们跟我们很多人一样,教的都是一些江湖套路。(比如,我的父亲经常跟我说:“你学习要讲方法啊。”至于什么方法,要怎样读,他从来没教过我。他以为,将这句话重复一万遍,我学习就能讲方法了。再来点压力、奖惩机制,就称之为教育。)

  我的性格、我的思维、我的习惯,很多都是从书中得益,在后天自己慢慢研究方法,进行矫正,天生并不具备。

  从大数据来看,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更别提犹太人的64本了。中国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

  无论调查的数据准确与否,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一个结论:发达国家的阅读率,远高于我国阅读率是不容争辩的事实。一个国家的发达与否,和全民阅读率密切相关。

  我在同学聚会的时候,从来没有谁跟我谈过电影、音乐、书籍,从来就是“买房了吗”、“买车了吗”、“小孩子多大了”三件套,讨论完这些问题,聚会差不多也可以散了。

  我们现在根本就不是读书有没有用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读书的问题。

  很多把持着“读书无用论”的人,都是本身不读书的,或者读了书压根就没读懂的。你不怎么读书,大谈特谈“读书有没有用”,这本身就是个很好笑的事情。

  事实上,很多人压根就不知道,自己不是不读书,他们其实在以另一种形式读书。

  比如某老板,花了几千块钱,听完一场“成功人士的演讲”,满怀欣喜地跑过来跟我说:“喂,你知道吗?昨晚我听了那个老师的演讲,真的收获颇丰。他的观点有很多新颖的地方,比如他说,我们这个世界,有很多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坚持。有一天,他的一个朋友,高尔夫从0开始学起。他的朋友告诉这位老师,虽然他是个新手,但是他只要坚持挥杆1000次,他就是个熟手,他挥杆1万次,他就是大师……”

  她还没讲完,我就听就明白了,这位成功学演讲者讲的“我的朋友的故事”,其实就是改造版的一万小时理论。这个理论的源头,来自于格拉德威尔的《异类》——其实他们并不是不爱读书,只是懒、浮躁、耐不住寂寞。比起一个人费力地一行一行地阅读,他们更喜欢跟一群人坐在台下听别人讲故事给自己听,哪怕是花上点钱。

  一个人懒,就通常会对自己的行为作出一系列的合理的解释,比如——“读书无用论”。

  所以,我觉得当这些人读了一些书以后,再过来讨论“读书究竟有没有用”这个话题会比较好。

创业企业的招聘

有些公司沉迷于招聘。有些公司甚至在没有招聘计划时还在吸纳员工。当他们一听说某个牛人时,就特地设置一个职位或设定一个头衔,来吸引他们。这些牛人就被安放在这些位置上他们的职位毫无意义,他们的工作也无关紧要。今天学习啦小编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0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