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民俗文化 > 传说 > 城隍神的民间传说

城隍神的民间传说

时间: 宇晴1008 分享

城隍神的民间传说

  城隍神,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城隍神的民间传说大家一定听过不少。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城隍神的民间传说,欢迎大家阅读。

  城隍神的民间传说

  清代《新齐谐》记载:雍正年间,有一位少年谢生,住在城隍庙里读书。一天夜里,他听见一个小偷对着城隍祷告说:“今天晚上你如果保佑我偷盗成功,明天一早我就拿三牲来祭奉你。”。谢生想:城隍是神,公正严明,不可能为了区区三牲而去保护小偷的。怎料,第二天清早,小偷果然拿着三牲前来祭奉城隍,这可把谢生气坏了,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大骂城隍的贪赃枉法。夜里,城隍托梦给谢生的老师,说要惩治谢生。老师惧怕城隍的威吓,就把谢生的文章烧毁了。谁知,城隍托梦给老师,原本只是吓唬一下谢生的,而老师当真把文章烧了,却正好遇见路神经过,路神把此情况报告给了东岳大帝,东岳帝就撤了城隍的职。过了几天,灾祸降临到了谢生身上,谢生不治身亡。庙里的道士按照东岳帝的指示,把原来的城隍像扔了出来,再按谢生的模样搠了一个新的城隍供奉在庙中。

  城隍神的史籍记载

  “城隍”这个名词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周易.泰封》:“城复于隍,勿用师”;《易经》 中又言:“城复于隍,其命乱也”,在这里所说的“城”是指“城廓”、“城壁”、“城墙”,“隍”则是“城堑”,指城外护城的壕沟,也就是指“护城河”,“城隍”的意义就是防守城池的护城河。其意是指如果城墙倾覆时,是为乱兆,为政者应应息武止戈,不可穷兵牍武。

  《梁书.陆襄传》中也曾记载陆襄曾率领城中百姓官史一起修城隍的事情。

  《说文解字》曰:“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周易》亦有“城复于隍,勿用师”之语。

  “城隍”一词连用,首见于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城隍神的奉祀,古人有始于尧,始于汉,始于三国诸说,然所据不足,无可凭信。有史可征者,约在南北朝《北齐书·慕容俨传》载: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慕容俨镇守郢城,被南朝梁军包围,梁军以荻洪截断水路供应,形势危急。

  “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祷。于是顺士卒之心,乃相率祈请,冀获冥佑。须臾,冲风歘起,惊涛涌激,漂断荻洪”这是关于城隍神显灵护城的最早记载。

  城隍神的奉祀历史

  民间祭祀

  民间奉祀城隍最初以为城池、地方的保护神,前引《北齐书·慕容俨传》所记城隍帮助慕容俨退梁军,即是一例。稍后人们又奉城隍为主管阴司冥籍之神,《茶香室丛钞》卷十六谓:“《太平广记》引《报应录》云:‘唐洪州司马王简易,常暴得疾,梦见一鬼使,自称丁郢,手执符牒云,奉城隍神命来追,王简易即随使者行,见城隍神。

  神命左右将簿书来检,毕,谓简易曰:犹合得五年活,且放去’是唐时城隍之神,已主冥籍,如今世所传矣。”道教至迟在唐代即奉祀城隍。它因袭民俗,亦视城隍为保护地方、主管当地水旱疾疫及阴司冥籍的神灵。

  道教奉祀

  城隍的观念源自道教,其后与儒教结合相互影响。最早记载城隍的是《周易》:“城复于隍,勿用师”。最早祭城隍只筑土坛,无庙无像。正如《凤山县志.祀典志》所载:“城隍庙无专祭,而水旱、疾疫必祷之,致敬、宿斋必告之;故立之庙,使神有所凭依也。”设置城隍庙祭祀,大抵从道教成为民间信仰才出现。


城隍神的民间传说相关文章:

1.中国神话故事大全

2.民间故事3篇

3.白族传说故事

4.广东风水传奇故事

5.西湖民间故事读后感3篇

356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