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词语大全>典故>

老马识途的典故

时间: 郭佳664 分享

  典故语是语言系统中的一支奇葩,它是漫长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文化的精华的提炼。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老马识途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老马识途的典故:

  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召集各诸侯国订立盟约,十多个与会的中原诸侯国还宣了誓。主要内容如下:尊重周天子,扶助王室;抵御外族,不准他们向中原进攻;帮助弱小的和有困难的诸侯国。由此,齐桓公坐上了春秋五霸的第一把交椅。

  这第一个撞枪眼儿上的入侵外族叫山戎,当时的山戎势力范围遍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还在其土地上建立了孤竹、令支、无终等好几个小国。山戎没事就跑到中原抢点东西惹点事,还先后挑起了好几次大规模战争,被欺负得最惨的就是燕国。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正与管仲议事,燕国使者求见,说山戎又侵犯了燕国,希望齐国出兵支援。齐桓公决定亲自统率军队援救燕国,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一路顺畅,灭掉了山戎中的令支小国。发现令支国君已逃往孤竹国,便向孤竹国进发。孤竹国君顿时慌了手脚,后采纳元帅黄花的计谋,引诱齐军到达孤竹国北边一个叫旱海的地方。凡是进旱海的,就没听说有谁活着出来。

  齐桓公果然中计,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管仲派出几路兵马去探路,可探来寻去,犹如进入迷宫一般。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找不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忽然眼睛一亮,向齐桓公大声说:“主公,有办法了!臣闻老马识途,当地的马对这一带地形肯定熟悉,咱们只要选几匹老马带路,一定能带引大军走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这一招儿果然灵验,老马左转右拐,带着齐军,不出两个时辰,便出了谷口。

  齐军出了迷谷,顺原道返回孤竹国都城。孤竹国君忽听城外鼓号声惊天动地。赶到城墙上一看,只见齐军已到城下,将城围得水泄不通。天亮了。齐桓公与管仲入城,桓公挥剑砍去,孤竹国君人头落地。孤竹国就这么消失了,然而,“老马识途”的故事却流传至今。

  ——《韩非子·说林上》

  老马识途的典故点拨:

  管仲在齐军深陷险境时,急中生智,巧妙利用动物的智慧来解决问题,最终在老马的带领下,齐军成功走出山谷。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同样,有经验的人由于熟悉情况,可以在某个方面或领域里起指引的作用。我们遇到不懂的事情时,要向有经验的人求教、学习,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那种认为向人求教是羞耻的观念,万万不能有。

老马识途的典故

典故语是语言系统中的一支奇葩,它是漫长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文化的精华的提炼。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老马识途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老马识途的典故: 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召集各诸侯国订立盟约,十多个与会的中原诸侯国还宣了誓。主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危如累卵的典故
    危如累卵的典故

    典故结构凝练,言简意赅,因而为文人雅士所青睐,频繁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危如累卵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危如累卵的典故

  • 因地制宜的典故
    因地制宜的典故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汉语典故正是这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因地制宜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因地制宜的典故: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典故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典故

    典故的词汇化,顾名思义就是典故演化成词的过程。具体来说,是指典故经过概括、改造逐渐演化为词语形式。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行尸走肉的典故
    行尸走肉的典故

    典故词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单位,它存在于世界上的各种语言中,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行尸走肉的典故,希望大家

334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