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法律视野>法治热点>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方案

时间: 维伟18 分享

  法治文化社会化的基本理路主要表现为法治文化的大众化与自觉化,基本机制表征为法治文化传播—认同的互推互构,而基本路径则在于法治文化的知与行的合一。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方案,希望大家喜欢。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方案一

  一、基本原则

  法治文化阵地一般建设在城市中心、人流量较大、群众休闲聚居的区域,以达到宣传效益的最大化,其建设应该体现以下三原则:在内容上,贴近群众和实际,以生动艺术的风格传播法治文化,提高群众法治文化意识;在品味上,充分融合城市建筑文化风格,努力塑造城市新的风景亮点;在管理上,坚持公益为先,统一规划、管理和使用,确保常换常新,提高文化阵地的耐读性。

  二、宣传内容

  法治文化阵地要突出法治文化宣传,选用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种法律条文、名言警句、法治漫画、生活格言、法治历史人物等,通过固定的标志石碑、个性化宣传牌、灯柱印字、雕塑作品等多种形式加以展示。

  三、实施措施

  (一)法治文化广场建设

  1、法治文化广场地点:县城步行街至和平广场。

  2、法治文化广场建设内容:①步行街牌坊往和平广场第一块绿化台立一块景观石(高1.7米,宽2.4米,立面刻“法治文化广场”字样)。②步行街绿化台中立木质柱子宣传牌五块(版面1.2米×0.7米,外框防腐木)。③和平广场喷泉南北两侧弧形花台后建弧形铁艺栏杆(总长34.1米,双面宣传字,外框表框)。④和平广场内灯柱两侧面印字(共19个灯柱,防水材料印刷宣传字,外表钛合金属边框)。⑤和平广场内草坪处立包拯图案铁艺柱子宣传牌四个(版面0.7米×0.8米,仿古铁艺支撑架,外部压克力表框)。⑥

  和平广场西南侧草坪内立人物石雕两个(上方人物图像石雕,下方石樽人物简介)。

  (二)法治文化街建设

  1、法治文化街地点:和平广场至民族广场沿河路一段。

  2、法治文化街建设内容:和平广场至民族广场沿河路一段绿化带栏杆上贴制宣传牌79块(不锈钢表框,里面防水材料印刷宣传内容)。

  四、完成时间

  根据省、市安排,市里的“六五”普法检查验收将在7月中旬进行,省里的检查验收将在9月份进行,时间非常紧迫,因此,我县的法治文化广场和法治文化街建设必须在7月15日以前竣工完成。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方案二

  一是科学合理规划,多层次建设法治文化阵地。根据全区城乡整体布局,结合21个镇(街道)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规划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将多层次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七五”普法规划,出台了《鄞州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方案》,制作《鄞州区法治文化阵地布局导览图》,按照“中心造样板、一镇一特色、一村一主题”的总体思路,分层分类建成区级法治文化阵地2个,镇街道级法治文化阵地14个,村社区级法治文化阵地25个。

  二是挖掘地方优势,有重点打造法治文化品牌。挖掘文化广场、名人公园、农庄、工业园、文史陈列室、长廊、露台、文化礼堂等地方资源建成法治文化阵地,精准对接村(社区)、企业、学校等不同对象需求,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将法治元素有机融入到原有石雕、格言、导览图、指引牌、灯箱、道旗等实物中,围绕阵地打造特色品牌。如在高教园区外围的法治文化中心,建成全市首个地校共建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塘溪镇名人效应,建成塘溪镇宪法主题园,并在园区内建成“阳光普法工作室”;在东吴镇法治文化广场创立 “太白法苑”巡回法律讲堂基地;在东柳街道法治文化长廊建成“风信子”互助社等。

  三是服务中心大局,定主题开展法治文化宣传。紧扣“六创联动”工程、“法治鄞州”、“平安鄞州”建设大局,围绕“换届选举”、“剿灭劣V类水”、“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发挥法治文化阵地作用,明确主题开展宣传,共开展“五水共治”主题宣讲32场,“换届选举”大型宣传活动28场,发放相关宣传挂图和折页2.66万份。在下应街道湾底村宪法主题园、钟公庙法治文化广场、潘火街道创新128创业园区、鄞州区大学生(青年)创业园等14个法治文化阵地开展“一月一法一案例”主题活动。联合区委组织部、团区委、教育局、关工委以及区委党校、机关党工委等部门,定期组织学生、村(居)民、党员干部到各法治文化阵地开展宪法宣誓仪式、法治夏令营、感悟宪法游,去年以来共组织19批次2000余人次前来参加活动。

  四是结合本地文化,找契机弘扬法治文化精神。将法治文化宣传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人、地方文化艺术团体等紧密结合,将法治文化精神渗透到当地群众日常生活中。例如:充分运用塘溪镇沙耆、沙孟海、童第周等名人效应,以在宪法主题园开展的“寻找名人的足迹”、“故乡老照片”等主题活动为契机,向群众宣传宪法知识,让群众在回忆名人生平的同时感受宪法;在东吴镇法治文化广场开展“12.4”主题宣传的同时,组织当地“老阿姨”腰鼓队、“乡音”快板队编排普法节目,邀请民间书法艺术家书写普法标语,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法律;以“非遗特色小镇”横溪镇开展“非遗休闲体验活动”为契机,制作“朱金漆木雕”普法宣传品,将法治文化融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方案三

  据大坪社区书记梅晴秋介绍,“社区位于县城中心地段,有居民2805户,其中彝族居民超过三分之一,常年外出务工人口较多,普法宣传难度大,法律维权任务重。”

  去年,大坪社区一居民外出打工时摔断双腿,维权过程中与施工方发生纠纷,该居民向社区求助。在了解情况后,社区立即联系了法律顾问,向该居民提供法律援助。最终在法律顾问的帮助下,该居民获得3万元赔偿款。

  为提升社区法律服务,大坪社区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除做好法律宣传,提供法律咨询,参与调解民间纠纷外,社区法律顾问还对困难群众无偿提供法律援助。

  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顾问作为专业人士,在协助调解基层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中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也有益于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沿着大坪社区滨河路行走,一排长长的法治文化长廊映入眼前。长廊设有20多块宣传橱窗,内容丰富,集中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峨边县推进依法治县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涉及群众关注热点、难点的法律法规。

  因地制宜打造充满民族民俗文化特点的“滨河路法治文化长廊”,这是社区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创新法治宣传方式之一,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法治文化生活,群众喜闻乐见,也便于辖区居民更直观地了解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与此同时,大坪社区还采用多种贴近群众生活的宣传方式加大普法力度。从人员培训入手,广泛动员、培养社区内公检法司机关退休人员、网格员、社区干部、居民楼楼长等近30人,作为“法律明白人”深入社区,深入居民家中,进行法治宣传,并将彝汉双语法律援助卡发放到每家每户手中;组织腰鼓队在节庆日和新法颁布时上街开展主题宣传,不断丰富法治宣传形式;针对社区内矫正人员、释放人员、流动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宣传,向他们提供法律咨询,以及进行维权培训、提供法律援助。

  通过对大坪社区法治文化阵地的建立和打造,峨边结合实际,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扩大“法律七进”的覆盖面,以每“一进”为单位,以大坪社区等13个法治示范点为依托,以法治宣传阵地建设为载体,“串珠”互动、连点成线,形成示范点各具有特色的“亮珠”并辐射周边的“百里法制文化长廊”,有效烘托法治文化氛围,提升依法治理工作水平。

  
看过“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方案”的人还看了:

1.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工作总结

2.社区法治文化活动方案

3.大学生法治建设方案

4.财政局法治文化宣传活动方案

5.2017法治建设工作方案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方案

法治文化社会化的基本理路主要表现为法治文化的大众化与自觉化,基本机制表征为法治文化传播认同的互推互构,而基本路径则在于法治文化的知与行的合一。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方案,希望大家喜欢。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方案一 一、基本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工作总结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工作总结

    :法治文化是指法治社会呈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状态以及精神风貌。你们知道法治的文化是如何建设的吗?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工

  • 法治文化建设总结
    法治文化建设总结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整合法治文化资源是建设法治文化的长期基础性工作,这有助于增强法治文化的影响力,提高法治文化的约束力

  • 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法治文化是指与法治紧密关联,体现法治精神和理念、原则和制度、运作实践和生活方式,与人治文化相对立而存在的进步文化形态,其实质和核心是一种现代

  • 法治文化活动总结2017
    法治文化活动总结2017

    法治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对法治文化的一种相互承认 ,是民众对法治文化的重叠共识 ,是主体对法治文化中的正义观念、良好的社会秩序观念、公民作为人的

2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