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教学方法 > 八年级下册物理串联电路实验教案(2)

八年级下册物理串联电路实验教案(2)

时间: 素雯896 分享

八年级下册物理串联电路实验教案

  [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同学们注意仪器使用的规范性.特别是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量程要选择合适,读数时要弄清分度值,读数准确.原始数据的记录要实事求是如实记录,不许随意改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记录下来,以便查找、分析原因.

  [分析和论证]

  [师]同学们认真分析你们测量出的数据.测量结果说明了什么?你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和你原来的猜想一致吗?

  [生]我们用的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测出每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并且每只灯泡两端电压的和与测出的两只灯泡的总电压几乎相等.

  [生]我们用两只不同的灯泡串联,测出每只灯泡的电压不同,但两只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和等于电源电压.

  [生]我们用的是三只差别较大的小灯泡,测出来每只灯泡的电压都不同,但每两只灯泡电压的和都和直接测得的这两只灯泡的总电压相等,三只小灯泡电压的和几乎等于电源电压.

  [生]我们先用两只小灯泡测,然后又换了两只不同的小灯泡测.尽管测出的四只小灯泡的电压都不一样,但前一次测量的两只小灯泡电压的和与第二次测量的两只小灯泡电压的和几乎相等,且都差不多等于电源电压.

  [生]做完串联,我们还将两只小灯泡并联起来,分别测它们的电压,结果电压表指针指的是同一个位置.

  [生]我们也测并联了,相同的两只小灯泡电压相同,不同的两只小灯泡电压也相同.

  [生]我们从两只灯泡并联开始,一直增加到四只小灯泡并联,测出来的结果几乎不变. [生]我们在原来两只小灯泡串联的基础上给其中的一只灯泡并联了第三只小灯泡,结果并联的两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

  [师]同学们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非常好,归纳大家的实验,可以得到一般结论吗?

  [生]不管怎样选择灯泡,不论如何进行测量,尽管测出的数据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同一个串联电路中各个灯泡两端电压的和等于这几个灯泡两端的总电压且等于电源电压.

  [生]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结论: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各支路电压相等.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伴的配合得出了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祝贺同学们得到了一个正确的结论.不过,对同学们来讲获得结论的过程更重要.请大家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过程进行回顾,认真分析、思考在实验过程中真正明白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评估]

  [生]我开始将电压表连接错了.现在我知道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必须连接正确,否则一接通电源,指针反偏,并且速度很快,很容易将电压表指针打弯.

  [生]电压表的量程选择也很重要.如果选择的量程太大,指示值很小,几乎不能读数.如果选择的量程太小,指针偏出了刻度盘外.

  [生]我们连电压表的时候,先不接死,合上开关,迅速“试触”一下,大概估计好量程再连接,很省事,一次就差不多能选对.

  [生]读数也很重要.我第一次读数,读出一只小灯泡的电压值比电源电压还大,原来电压表

  接的是小量程,我是按大量程的刻度读出来的.

  [生]我将电压表接在了一根导线两端,结果灯都亮了,可是电压表读数是零,为什么呢? [生]我不小心将电压表串联在了电路中,灯全不亮,电压表却有指示值,和电源电压几乎一样大.

  [生]我们是将电路连接正确了,电压表也有指示,就是灯不亮,换了另外一个灯泡还是不亮.用手按住才亮起来.

  [生]我们组开始做时,有一只灯亮,另一只灯不亮,测电压时,亮着的灯有指示值,不亮的灯两端电压为零.

  [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问题,说明大家一定是很认真地去做了.养成好的习惯要比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更重要,希望同学们以后继续努力.刚才提到的问题,请同学们互相讨论,看能不能找出问题的原因.

  (教师巡视并参加同学们的讨论)

  [生]电压表接在一根导线的两端,中间没有用电器,相当于“一”点,所以电压表示数为零.

  [生]将灯泡用手按着才能亮,我觉得是因为没有接触好,另外的问题我不知道.

  [师]同学们一定非常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那就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在同学们的交流中我注意到许多同学都用了“几乎相等”这个词,而不是说“相等”,为什么呢?

  [生]因为它们相差很小,但又不完全相等.

  [师]能分析出其中的原因吗?

  [生]因为读数或用表测量的过程中有一些偏(误)差.

  [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现在需要同学们根据你们的探究过程写一份科学探究的小报告. (学生完成探究报告,教师巡视,选择完成较好的,利用投影和同学们交流、小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串联电路实验教案篇三

  三、小结

  通过我们这次的探究活动,同学们了解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同学们一起总结)

  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通过实验同学们还得出了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五、板书设计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

  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

  探究电阻、电压、电流三者的关系

  [猜想和假设]

  1.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2.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设计实验]

  (一)设计思想

  根据我们的猜测,现在已知道定值电阻的阻值是已知的且不改变,干电池的电压值也是已知的,每节1.5 V.把定值电阻连入电路,用电流表测出电路中的电流值,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就可以知道电阻、电压、电流的数量关系,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及改变干电池组电池的节数进行多次测量,就能得出电阻、电压、电流关系的一般规律.

  (二)实验电路

  根据实验思想,画出如下电路图:

  根据实验思想及所画电路图,选择如下器材:

  电池组、定值电阻(三个不同阻值)、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进行实验]

  步骤一:按设计好的电路图正确连接实验电路.

  步骤二:先保持电池组的电池节数不变,分别将5 Ω、10 Ω、15 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合上开关,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将数据依次填入第一、二、三次数据表中.

  步骤三:保持定值电阻不变,改变电池组电池节数(分别为1节、2节、3节),合上开关,分别读取三次电流表、电压表的数值,依次填入第四、五、六次测量数据表中.

  [分析和论证]

  分析由实验得到的数据

  1.第一、二、三次测量中电压基本不变,电流随着接入电阻值的增大而减小,但每次电流值和电阻值的乘积都近似等于电压值,甚至有一次完全相同.

  2.第四、五、六次测量中,电阻的阻值不变,随着电池组节数的改变,电压表指示数值几乎成倍地增加,但每次都很接近电池组的电压.电流表的指示数也几乎成倍地增大,并且和电压增大的倍数相同.每次电压除以电流的值都近似等于电阻的值.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到结论,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电流I,电阻R,电压U的关系是: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评估]

  从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看,尽管数据之间不是完全吻合,但基本能反映规律,所以测得的数据和结论是可靠的.

  实验过程中不太完美的是:

  操作过程中读完数做记录时没有及时打开开关,可能会浪费电;在更换变阻器和电池组电池时,也没有打开开关,这也是不允许的.

  [疑问]

  测量过程中,电压表每次测量的值和电池组电压值几乎相同,是否可以不用电压表测量,直接由电源电压读出来?

  [师]对同学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引导同学们对探究过程及问题进行积极交流.

1903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