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教学方法 > 六上品德与社会有话好好说教学案例

六上品德与社会有话好好说教学案例

时间: 芷琼1026 分享

六上品德与社会有话好好说教学案例

  《有话好好说》就是力图让学生通过活动使学生认同有话好好说的重要性。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六上品德与社会有话好好说教学案例,一起来看看吧。

  六上品德与社会有话好好说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现在的学生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往往非常以自我为中心。说话也往往从自己的角度,不懂得尊重他人。由于说话方式的问题,常常引发一些矛盾,导致学生产生人际交往的问题。《有话好好说》。本节课就是力图让学生通过活动使学生认同有话好好说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各种交流,体验活动中探究有话好好说的方法。通过活动,尊重父母,善待父母、提高自己父母、与别人沟通的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自信,更愉快地与他人交往。

  二、学情分析:

  随着身体的发展,心理的成熟,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会越来越少,隔阂也越来越明显,说话也就越来越不注意分寸,有时,还带有“呛人”的味道。这在心理上称为闭锁心理。将自己的心事、心中的想法包裹起来不轻易外露给他人,这其实是青春期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的增强,社会实践能力的丰富,学生们有一种长大的感觉,有一种亲自体验生活的渴望,相关资料表明,学生眼前面就临这样的几个矛盾:

  1.成人感与幼稚感的矛盾

  在一些行为活动、思维认识、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成人的样式。在心理,渴望别人把他看作大人,尊重他、理解他。但由于年龄不足,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盲目性较大,易做傻事、蠢事,带有明显的小孩子气、幼稚性。

  2.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他们渐渐地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过多的照顾或干预,否则心理便产生厌烦的情绪;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并有强烈的表现自己意见的愿望;又不得不从父母那寻找方法、途径或帮助,再加上经济上不能独立。

  3.自制性和冲动性的矛盾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他们主观上希望自己能随时自觉地遵守规则;但事实上又往往难以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时会鲁莽行事,使自己陷入既想自制,但又易冲动的矛盾之中。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掌握一些有话好好说的策略。

  (2)努力做到有话好好说,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与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体会父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大量心血和汗水,以感激的心情和理智的态度对待父母,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

  3.重点、难点:(1)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 (2)有话好好说的策略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每次上课,总是有很多问题请你们思考,要你们解答。但今天同样是问问题,老师换了一种方式。我的问题在小盒子里,请一个同学从中抽取一张,抽到什么问题就回答什么问题好吗?

  师:纸条上写着什么(你会说话吗?)这真是个没想到的问题。

  师: 你会说话吗?(会) 同学们你们都会说话吗?

  师:你看这位同学会不会说话:(课件1)

  1.预测一下他这么说话结果会怎么样?

  (师生交流)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你看同样的事情说话的态度和方式不同,起到的效果也就不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主要内容就是《有话好好说》。

  3.现场调查你和父母之间曾为了一些小事争吵过的请举手、你曾顶撞过父母的请举手!

  生举实例交流……

  师:能把当时的情形讲给同学听听吗?

  小结:看来,很多同学都有相同的心理经历,为什么我们不像小时候那样乖巧听话了,现在总是不断的和父母有着分歧和争吵呢?

  4.想找到原因吗?

  我们一起来找一下原因吧!有一个秘密告诉大家,张老师还是一位心理医生,行医多年,我现在就给你把把脉,找找你们的病根。看看导致上面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二)把脉听诊(讲述新课)

  师:相关资料表明,你们眼前面就临这样的几个矛盾:(课件2)

  1.成人感与幼稚感的矛盾

  师生交流: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的增强,社会实践能力的丰富,你们有一种长大的感觉,渴望别人把你看作大人,尊重你、理解你。

  但由于年龄不足,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盲目性较大,易做傻事、蠢事,带有明显的小孩子气、幼稚性。

  2.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师生交流:你们渐渐地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过多的照顾或干预,否则心理便产生厌烦的情绪;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并有强烈的表现自己意见的愿望;又不得不从父母那寻找方法、途径或帮助,再加上经济上不能独立。

  3.自制性和冲动性的矛盾

  师生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你们主观上希望自己能随时自觉地遵守规则;但事实上又往往难以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时会鲁莽行事,使自己陷入既想自制,但又易冲动的矛盾之中。

  客观原因:当然,产生有话不能好好说的原因,也不全在你们身上,有些家长的教育方法也存在问题,不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对孩子管头管脚,从而引起了孩子欲摆脱父母监护的心理抵触。

  同学们,可能当我在分析客观原因时,很多同学好像找到了知音,把很多争吵归咎与父母,但你们有没有站在父母的立场考虑?父母可能一时误解了你,说错了话,没太在意他们言谈举止的分寸,可父母是人啊,他不是神,你不能要求他们永远是对的。但有一点,父母是爱你们的,他们深怕你们走弯路,他们为我们解决衣食住行,为我们提供挡风避雨的港湾,想到这一点,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呢?父母不理解,就都和他们好好沟通,敞开心扉和他们交流,真诚听取他们的劝告,他们的话总有一定道理的。你们还记得品德书上的一首诗歌吗?

  三、灵丹妙药

  1.就前面同学们与父母发生过的争端:请同学们站在母亲的角度好好想一想,怎样做我们才能有话好好说?有什么秘诀?

  (师生交流)

  2.刚才,大家各抒己见,给出了不少好的意见。根据同学们的归纳和老师的补充我们已经总结出来了,有话好好说,的秘诀是:

  (及时沟通、主动交流、认真倾听、主动道歉、善于体谅、控制情绪、承担责任、讨论协议)(课件4)

  3.我们不光要与父母有话好好说,在生活中还应该对哪些人有话好好说。

  (师生交流)

  (四)课堂总结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节课收获的知识在日后的生活中与父母和睦相处,听取父母的谆谆教导吧!别忘了“有话好好说”!祝你家庭和睦,永远幸福快乐!

  六上品德与社会有话好好说教学反思

  本课实际就是品德课中的心理教学,学生心理的发展,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并非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的,是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体验性活动和环境中去完成。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推动这些活动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则是在活动中,经教师的点拨、启发,通过自叙、谈感受、角色互换、情景表演、讨论分析等方式来达到行为改善的目标。不会好好说话在现在的学生中普遍存在,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所以我在备课的时候大胆地改变了教材给我们提供的活动材料,而选择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与父母发生的冲突……回忆父爱、母爱、……感恩父爱和母爱等能引发大家共鸣的事件来讨论。选择了这些话题进行访谈,来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使学生能够通过对过去言行的反思,进而更好地与父母交流、沟通达到有话好好说的活动的目的。

  想要营造和谐的课堂,需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品德课上教师可以是朋友、甚至可以是访谈活动的主持人。那样,学生就愿意向你倾吐心声。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此时老师是他们烦恼的倾诉的对象,是他们生活的引路人。所以,我很少在课堂中去评价谁对谁错,或是要求大家应该怎么做,而是引发大家的讨论,使大家产生情感共鸣,自己通过体验,交流,去认识,反思,达到行为改善的目标。

  整节课,我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尊重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因为说话方式带来的困惑、采用讨论、换位思考、情感点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更好的说话方式。在这种融洽的氛围中,学生毫不拘束、大胆表现、畅所欲言,不仅知道了说话方式在与父母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还能让学生在各种交流,体验活动中探究有话好好说的方法。通过活动,提高自己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当然,一节课是不能完全改变学生的,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还需要时时注意引导,让学生学会好好说话。

  本课不足之处:启发的语言没能进行精心的设计,点拨的语言不到位,使学生的积极性没能充分的调动起来,没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因为自身头脑反映缓慢,对学生的解答没有及时做出准确的相应的评价。

  我将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努力专研教学艺术和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猜你感兴趣的:

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

3.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

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5.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复习题

3264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