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指导>

刻舟求剑优秀教案设计

时间: 炎婷817 分享

  《刻舟求剑》告诉学生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刻舟求剑》的优秀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刻舟求剑》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认真体会寓言故事中含着的道理。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

  3、认识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体会寓言故事中含着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昨天我们学习了《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知道了什么是寓言以及它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则寓言。学之前,请同学们看一下动画片,要认真看,看完后,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部动画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观看动画片。

  3、请生回答主要讲了什么?这部动画片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则寓言《刻舟求剑》。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解决课题中的两个生字:“刻、剑”。区分同音字“剑、箭”。

  5、谁能来说一说课题的字面意思?

  (刻——刻上记号,舟——小船,求——寻找,剑——宝剑。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宝剑。)

  二、新授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找出课文中的生字。(掏、舷、催、捞)

  2、学习生字。(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记字方法,并用生字组词。)

  3、全班齐读课文。

  4、谁能用简短的话语来讲述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再次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这件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6、这人的宝剑掉进江里的原因是什么?

  7、宝剑掉进江里后,他有什么反应?全班齐读。(指导朗读)

  8、同船人的反应呢?同船人说了几句话?第二句话谁能把它改成用句号结束的句子?用问号和用句号有什么区别吗?(问号更能强调语气。)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9、为什么他与同船人有不同的表现?从哪儿可以看出他胸有成竹?理解“准能”

  10、他的宝剑捞到了吗?

  11、你能告诉他为什么捞不到宝剑吗?他错在哪里?。

  12、谁能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船靠岸了,掉剑人下船去捞剑,可是他怎么也捞不着,这时,同船人对他说······

  13、教师小结:现在人们常常用这个成语比喻做事很刻板,不知变通。

  《刻舟求剑》教案设计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求、宝、剑、急、号、慌、指、靠”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刻舟求剑”的含义,培养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正确方法及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使学生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情况变了,处理的办法也要跟着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刻舟求剑”的含义。

  难点:难点是学生对那个掉剑的人错在哪里的理解。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读过成语故事吗?谁能给大家讲一个成语故事?每个成语故事都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所以,多读成语故事是很有好处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用以前学过的读书方法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并记住每个生字的读音,在课文中标明自然段。

  2.检查、认读生字卡片,检查字音识记效果;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初读效果。

  3.思考,回答:课文讲的是什么人?他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

  (一个人坐船过江时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宝剑的事。)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逐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一段。(提问)

  (1)课文讲的是什么?

  (2)他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

  (一个人坐船过江时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宝剑的事)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3)结合看图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装束,理解“从前”指的是古时候的意思。观察坐船人挂在腰里的剑鞘,联想“一不小心宝剑掉到江里去了”的情景。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提问:这一段主要讲谁?他做了什么?(引导学生先抓住这一段的主要意思。)“那个人”指谁?(引导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一点儿也不着急”是什么意思?从哪儿看出他一点儿也不着急?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坐船人的表情和动作,把“拿出小刀”,“刻了一个记号”联系起来,体会“一点儿也不着急”的意思,并在看图中理解“船舷”和“记号”的词义。)指导学生体会那个人的心情,朗读这一段。

  3.读第三段。

  让学生弄清这一段主要讲的内容,然后再逐句理解。

  (1)读第一句,思考“还不赶快捞”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快点捞吧!赶快捞吧!”)理解这句话表达的意思。

  (2)读第二句,思考“……有什么用啊!”是说有用,还是说没有用?(没有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催促的语气和急切的心情。

  4.学第四段。(重点段)

  (1)朗读第四段,先把那个人不慌不忙说话的语气读出来,在朗读中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

  (2)掉剑人不慌不忙,他是怎样想的?

  (3)准能把宝剑捞上来是什么意思?(一定能把宝剑捞上来,表示很有把握。)

  (4)这个人准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

  使学生分析理解到:这剑是从正在行驶的船上掉到江里的。船不断向前移动,船上的记号就随着船移动,这个记号就失去了作用。所以船靠岸后,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是不可能捞到的。

  (5)想一想这个人错在哪里?

  (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其思想方法上的错误,学习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正确方法)

  5.讨论:理解成语的含义,领悟其中的道理。

  (1)“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

  (2)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使学生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情况变了处理的办法也要跟着变化。)

  (四)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宝、剑、指”这三个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组成,可以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熟字,独立认识字形。

  “求”是“球”字的一部分,以下几个字要做重点指导。

  号:上下结构,上边是“口”,下边是横、竖折折钩。

  慌:左右结构,左边是竖心旁,右边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边是草字头,中间是“忙”字的右半边,下边是撇、竖、竖弯钩。

  急:由“?、彐、心”三部分组成。“彐”第二笔不出头。

  靠:上下结构,“告、非”各占一半。

  (二)指导看拼音写词语。

  (三)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先让学生看思考题背诵。

  (1)有个人去干什么,一不小心,发生了什么事?

  (2)那个人心情怎样?他做了什么事?

  (3)有人催他做什么?

  (4)那个人先怎样?后说了什么?

  2.再去掉思考题背诵,背熟一段,再背下一段。

  3.最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下一页更多“刻舟求剑的原文寓意”

1577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