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指导>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

时间: 慧珍791 分享

  9加5等于多少?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吧!接下来的部分学习啦小编为您准备的《9加几》你可能会感兴趣,希望你能够喜欢!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页练习十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理清凑十法的计算思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 通过找规律,逐步培养学生探索事物规律的能力,以及运用规律计算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凑十法的算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

  小棒12根,数字卡片2-9。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

  上节课学习了9加几的加法计算,用什么方法计算最简单?——凑十法。这节课我们上一节9加几的练习课(板书课题:9加几的练习),通过练习,要求能准确地计算9加几的算式。

  二、计算方法训练

  摆摆说说,完成练习十一1

  1. 请大家拿出小棒,左边摆9根,右边摆3根。

  请一名学生说说是怎么摆的,并出示幻灯小棒图。

  2. 要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列式?出示幻灯括线图。

  学生回答算式,大屏幕显示9+3=

  怎样算9加3呢?请大家移动小棒,使课桌上的小棒一看就知道是多少。 谁能按照刚刚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怎样算9加3?

  根据学生的回答幻灯演示,并说明:计算9加几时用凑十法比较简便。

  三、填一填

  1. 完成第88页第1题

  提问:这3道题是什么意思?要求我们做什么?

  学生独立填写,指名板演。并回答计算时是怎样想的,突出凑十法的基本思路。

  2. 完成88页第2题

  ①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提示学生把凑十的过程放在脑子里,直接写得数。 ②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结果。

  9+2=11 9+9=18

  9+4=13 9+7=16

  9+6=15 9+5=14

  9+8=17 9+3=12 ③组织分析,比较:大家观察一下每组中的几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的得数是怎样依次变化的?

  学生们发现:第一组中的是9加双数,得数是单数,而且一个比一个多2;第二组中的是9加单数,得数是双数,而且一个比一个少2。

  ④引导学生观察所有9加几的算式,计算的结果都是十几,十位上都是1。

  ⑤引导学生观察得数的个位上的数比9加的那个数小1。知道小1是因为给9凑了1,所以个位上的数比9加的那个数小1。

  四、试一试

  刚刚发现的规律能不能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计算时怎样想?

  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时,9加几直接想十位是1,个位的数比9加的数小1。 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用9加卡片上的数说得数。

  同桌互相练一练,比一比谁算的最快。

  五、游戏钻山洞

  让两个学生撑起双手,摆出洞的姿势,其它同学用9加老师手中数字卡片上的数,正确说出得数的,可以顺利通过,大家做裁判。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反思

  核心提示: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的教学我大体分为三个层...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的教学我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以实(《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反思)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观察,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实物,让学生思考算法。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争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新课开始,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情境,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时我注意给学生有自己发现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从中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本节课主要是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重视方法的统一和优化。为今后的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3、在教学中注意体现数学课的数学味和生活味的有机结合。运用“做一做”中的题目,注重分层次进行练习,不仅巩固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9加几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57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