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唱歌>乐理知识>

滑音的乐理知识

时间: 绮萍884 分享

  滑音,是一个音乐术语和语音学术语,在音乐术语中通常指一种装饰音和演奏指法,在语音学术语中指发音器官移向或移离某一发音动作的过渡音。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滑音的相关乐理知识。

  滑音的乐理知识(一)

  先滑音

  先滑音就是先由倚音滑向本音的滑音,它突出强调本音。先滑音又分上下滑音两种。

  后滑音

  出现在本音后面的滑音就叫后滑音。后滑音即由本音滑向倚音,整个滑动过程跟先滑音恰好相反。后滑音同样有上下滑音之分。一般是以箭头符号表示。

  连接滑音

  连结滑音也称连线滑音,它是一种常见的滑音,其符号是在连运弓符号的右端再加一箭头。在奏法上是以某一按指用均衡的力度将连线内的音连结起来,听起来衔接紧凑,使乐曲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事实上,换把中经常使用的“滑指换把”,也与连结滑音相似,不过特色不如连结滑音那样浓郁罢了。

  转滑音

  转滑音是效果较突出的装饰性滑音。它的符号为“w”,一般记在音符的上面。

  转滑音是在本音下方的二度音程内回转,所以有人把这种滑音具体的称作“下回转滑音”。另外还有一种“上回转滑音”,在蒙族民歌中比较常见。它的符号为“ ̄”,在奏法上除“回转”的方向与下回转滑音相反外,在“回转”的力度、范围和时间上则完全相同。这里需指出的是不论“上回转滑音”或“下回转滑音”,它们“回转”的音程是比较有规律的,一般来说转滑音的活动范围在本音上下二度,很少有超过小三度的。

  在实际运用中,滑音是变化多端的,它往往根据乐曲的感情需要和风格特点来灵活掌握。滑音的运用还能反映出各地的音乐特点。例如河南坠子、广东音乐、云南花灯、江南丝竹等乐种使用的滑音就是本乐种的鲜明特征之一。贵州苗族民歌与湖南苗族民歌滑音的风格也大不一样。

  滑音的乐理知识(二)

  所谓换把式滑音,是指通过换把所演奏的滑音。换把式滑音可分为同指式换把滑音、异指式换把滑音、空弦式换把滑音三种演奏形式。这三种演奏形式的方法不同,应用在音乐中的效果也各具特色。

  1、同指式换把滑音

  同指式换把滑音,是以同一手指(简称“同指”)进行换把的演奏方法而产生的。它的应用一般取决于乐曲的旋律进行、音乐的风格特征和指法的安排。同指式换把滑音以三度音程最为典型。这种滑音应用在音乐之中具有自然、朴实、流畅的效果,会使旋律的进行更加富有歌唱性,更加富有音乐的魅力。如《花鼓调》(张韶编曲)。演奏者根据音乐的风格特点,应用了换把式的连线滑音,使音乐风格朴实自然、抒情优美。

  2、异指式换把滑音

  异指式换把滑音,是以异指式换把的演奏方法为基础,通过媒介音手指的滑动而产生的。这种滑音在二胡演奏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它具有轻快、巧妙和自然淡雅的音乐特点。如《月圆曲》(黄锦培曲)。在乐曲中,滑音的运用自然、连绵、舒缓、内在,音乐意境深远,把人带人一轮明月高挂枝头的美妙夜色之中。

  3、空弦式换把滑音

  空弦式换把滑音,是以空弦式换把的演奏方法为基础,通过换把时手指在弦上滑动而产生的。它是根据旋律的进行和音乐的对比而应用的。如《一枝花》、《饿马摇铃》(传统乐曲)。这种大滑有一定的规律性,它常用在两乐句的首尾相接处,起到增加旋律动感、将音乐推向高潮的作用。在《幸福的歌儿唱不完》中,小滑音的应用同样起到了增加旋律动感的作用。《乡间情话》一例中,小滑音的应用使乐曲具有活泼明朗、跳跃感极强的音乐情绪,尤其是空弦音与滑音的音色对比,加深了乐曲的表现力。

  滑音的乐理知识(三)

  在滑音的选择上应根据不同的作品、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风格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二胡滑音技巧不是单一进行的,是各种滑音技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运用。如乐曲《秦腔主题随想曲》的华彩乐段,为了表现西北人民开朗乐观的性格,应用秦腔的戏曲风格和各种滑音技巧的使用,充分表现了乐曲中夸张、粗犷的特殊情感,富于现代气息,产生不同凡响的音色,成为音乐旋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乐曲开始着力于表现人民的朴实,旋律而平稳安定,这时手指对琴弦的滑压不大,滑幅滑速也适中,其音色较暗,随着音乐情绪的不断发展,旋律音和力度起伏也较大,由大下滑音逐渐向上滑音技法过渡然后再运用大回滑音最后到大上滑音技法,这时,手指应增大对琴弦的压力,滑幅、滑速也要增大增快,其音色也更为浓烈强硬。为了更生动的表现人民爽朗、坚定地热爱生活的形象,乐段中某些部分音应用垫指滑音来演奏,使音色更加风趣、乐观、明亮。此乐曲采用了上下滑音为主,回滑音、垫指滑音为辅的滑音技法,只有这样的演奏才能更准确的表现出乐曲的内容与风格。

猜你感兴趣:

1.大管的乐理知识

2.竹笛基本乐理知识

3.小提琴乐理常识

4.萨克斯乐理基础知识

5.乐理中的装饰音

6.中小学生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3篇

189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