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传统文化>

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加强多元文化间的互联互通,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过程中,既要审慎提防文化帝国主义的文化殖民现象,也要处理好中国文化以何种姿态、何种方式走向世界的现实问题,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文化的绚丽绽放。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绽放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文化的互联互通、共谋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全球化的世界图景中,民族文化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姿态、平等的视角对待外来文化。加强多元文化间的互联互通,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过程中,既要审慎提防文化帝国主义的文化殖民现象,也要处理好中国文化以何种姿态、何种方式走向世界的现实问题,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文化的绚丽绽放。

  【关键词】互联互通 传统文化 文化软实力 民族复兴 跨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11月8日,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发表了题为《联通引领发展,伙伴聚焦合作》的重要讲话,强调要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以经济走廊为依托,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以人文交流为纽带,深化亚洲国家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共建发展和命运共同体。在当今世界,经济、文化的互联互通、共谋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我国稳步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时,须妥善协调处理好经济、文化与其他各国的互联互通。只有互联互通,中国才能真正走向世界,世界才能真正了解中国。

  文化的构成与文化间的互联互通

  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文化从其本质上说是人生存方式的映现,每一种文化形态都反映了民族的特色,因此,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价值。文化的特殊性并不是说民族文化是截然不同的。梁漱溟先生也曾指出文化是“人生活的样法”,因此,既然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人”都称之为“人”,“人”的活法多少还是有些共性的,总有一些现实问题是无论何种文化都关切的,总有一些人类共同的价值诉求蕴含在其中,因此,不同文化之间也必然存在着共通之处。如果两种文化丝毫没有共同点,我们很难想象这两种文化能够彼此倾听、相互理解、相互交流。也就是说,不同的民族文化存在“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辩证关系。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独特的不可代替的“子集”存在着,总是表现出其特殊性的一面,正是由于文化的这种不可或缺的特殊性与差异性,才能在众多文化形态之中被识别出来,才使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理解与交流成为可能。

  文化的互联互通,是指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往对话。在文化的不同层次上,文化间的互联互通表现不同。“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文化是有层次的,从外而内,大体可分为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不同的文化层次由于价值密度不同,对外来异质文化的抗阻力也不同。一般而言,物态文化层面价值密度最小,文化抗阻力最弱,其对异质文化的吸纳、融合也较为容易。但是,文化层次越往纵深延伸,其对异质文化的拒斥力便越大,乃至于到精神文化的核心层次,由特定民族历经悠久历史所蕴化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因素已经积淀成为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是最稳定、最难改变也是最难与异质文化沟通的。”①如马克思所说,经济领域的互联互通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由此导致了物态文化层面的文化融合。以当代中国为例,大量的外来文化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物态文化层面的界限变得模糊。“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各民族可以互通有无,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视之为人类文明的成果而加以借鉴,将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加以发扬,在跨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中交互辉映,共谋发展。在行为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文化的渗透融合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人的行为往往受社会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的影响。在中国,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被认为是一种“美德”,而到了美国,鲜有给老人和孕妇让座的人,给老人让座甚至会被当成是“歧视”。这种迥异的“让座文化”表明在行为文化层与精神文化层的文化交流通常会遇到较大的抵抗力,精神文化层面的文化交流更难获得普遍性的共识。

  文化间的互联互通以维护多元文化的平等地位为现实基础,在不同的层次上,多元的文化展开各抒己见式的对话,从而“求同存异”。一方面,跨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寻求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共通之处,针对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或相似问题,探讨最佳的解决方式,以彰显文化的“应然”力量。如当前很多全球性问题――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能源危机、人口爆炸等――日益威胁着人类整体的生存,这些问题的出现显然与人类自身的文化取向有密切关系。全球性问题的真正解决,有赖于每个民族、每个个体跳出狭隘的自我利益的视野,从人类整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不能实现这种文化超越,全球性问题便不可能真正得到解决。多元文化的共通之处还表现在文化的理想维度上,如绝大多数文化都有着尊重人的现实生存、善待人的生活世界、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另一方面,文化的互联互通以尊重多元文化的平等地位为根本前提,文化殖民、文化帝国主义不能称之为文化的互联互通,相反,它是在承认文化特殊性基础上寻求文化普遍性的过程。换言之,文化的互联互通不是文化的全球同质性的规范,而是彰显民族特色的“百花齐放”。

  在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期,多元文化之间的联系还只是间接性的、松散的、容易断裂的,而到了全球化的时代,这种联系便成为了立体的、复合的、紧密的。全球化开启了人类的“普遍性交往”时代,加剧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空前紧密,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文化都无法置身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孤立发展,由此,文化的渗透与融合、碰撞与冲突、共识与改变成为必然。全球化构筑的文化互联互通这一现实图景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既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又构成了严峻的挑战。然而不幸的是,机遇总是偏爱发达国家,尤其是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而挑战更容易选择欠发展国家。从人类整体发展与进步的角度来看,文化的互联互通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毕竟任何一个民族都不会因噎废食而拒绝全球化。   文化互联互通的当代意义

  经济的互联互通导致的客观结果是科技水平的提高与人们日常生活的便利,而文化的互联互通是多元异质的民族文化相互对话的过程,相较于经济层面而言,文化互联互通表现出别样的重要性。

  有利于保护文化多样性。英国哲学家罗素1922年在《中西文化比较》一文中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也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正因为存在着文化的种种差异性,文化之间才可能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独立性、异质性和完整性,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丰富魅力才能得以彰显。然而,全球化一方面为多元文化的交流提供了空前的机遇,但同时也可能会加速弱势文化的湮灭。我们能够从文化承传的重要载体――语言中窥见文化的断裂、甚至消失的严重趋势。语言学家发现,近年来语言消失的速度加快,平均每两周便会消失一种。照此速度,到2100年,预计过半数语言可能灭绝,并带走与之相关联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语言学家担心一些民族文化和传统智慧随着这个民族语言的消失而失传。语言的湮灭表明文化多样性日益受到各种因素的威胁,其中经济因素尤为突出,如资本的积累与扩张导致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的文化只有接受强势文化的话语体系与表达方式,甚至是被迫宣扬强势文化的价值观,才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此,为了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互联互通显得尤为重要。公益组织、NGO、慈善基金等社会力量的介入,有利于破除资本逻辑的肆虐,从而拯救与发展弱势文化。如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与“濒危语言研究所”合作设立了“语言持续项目”,试图用现代化技术记录与保留这些语言。2000年,国际教科文组织为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多语种化,把每年的2月21日定为世界母语日。由此可见,文化的互联互通有助于人们发现、拯救并发展弱势文化。从人类文化整体发展的角度而言,这种努力意义非凡。

  有利于每个民族找准自己的文化定位。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与其他异质文化的综合性比较中,才能找到准确的文化定位――民族文化的进步性与局限性才能得到体现。这样的“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继往开来、时代绽放的前提。

  那么如何甄别某种民族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呢?有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普适于各民族呢?在此问题上,我们应当避免极端意义上的文化相对主义的误区:认为所有的民族文化都是同样深刻的(或是同样浅薄的)、都是同样正确的(或是同样错误的)、都是同样高尚的(或是同样卑微的),这种极端的文化相对主义取缔了文化比较的可能性。文化在对人的陶冶、教育层面,还是可以比较的。梁实秋先生曾指出:“我们若把文化分析成若干部门,我们就可发现:(1)有中国优于西洋者;(2)有西洋优于中国者;(3)有不必强分优劣而可并存者;(4)此外更有中西俱不高明而尚有待于改进者。”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甄别某一种民族文化的“先进”与“落后”,并不是依靠先验的抽象标准,也不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而是在具体的历史实践活动中不断生成的,依据每个民族具体的实际境遇审视文化的教化效果,以该文化如何现实地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为界标来判别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考察文化的实际教化效果不能脱离文化的整体图景。某种民族的文化所起到的效果都是既定的“实然”,但并不排除文化还能够进一步调整与发展,借助他者的文化,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民族文化的文化定位。针对同样的事件,尤其是涉及到社会大量人群、涉及到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公共事件,人们应当反思自身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是否是最适当的,反思诸多不同文化中何种文化对于人的教化而言最为适宜。例如,德国与日本对待战争责任的态度迥异,德国勃兰特的“华沙之跪”让世人看到了德国正视历史、承担罪责的政治文化,而日本多届首相屡次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的行为引来了激烈的谴责与非议。这两种文化形成了鲜明对比,何者精华何者糟粕立分!通过文化的互联互通,每种民族文化能够在综合性的比较当中彰显出民族文化的特色。有了准确的文化定位,中国文化方能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提高人类整体文明的水平。正由于文化的互联互通能够使每种民族文化发觉自身的精华及局限性,从而能够以对方之所长补己之所短,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③通过反思并克服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使民族文化弥漫时代的气息,这样,跨文化的交流带来了文化发展的契机,也为提高人类整体的文明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首先,物态文化层面的互联互通加速了物质文明的进程。物态文化表征着物质产品被生产出来的方式、价值取向,技术环节的互通有无,能够提高生产的“量”、淘汰落后产能、节省资源的耗费,生产价值观的共享则有利于转变生产结构、控制生产的“质”、调整生产的“度”。物态层的文化渗透融合进一步扩充了产品的“世界市场”,加速了人类物质文明的积累进程。

  其次,精神文化层面的互联互通升华了人类的精神文明。民族文化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要在人类整体的文明进程中才能澄明。跨文化交流有利于那些代表人类整体进步与发展的文化的普遍价值得以体现,“从讨论协商的多元主义出发,重新建立一种新的、对彼此都具有可资借鉴的文化价值原则,这种新的文化价值原则的逐渐明晰,很可能成为人类文化普遍价值的要素资源”。④这种文化的普遍价值是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在文化交往中所恪守的基本原则,它是人类自由程度的体现,使民族文化的自我规范、自我调整、自我升华有了现实的依据。在异质的多元文化的对话中,民族文化应思考如何为人类的整体利益、人类整体的价值理想、人类整体的精神文明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是民族文化世界化的根本。“一种文化得以长存的首要条件就是它在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中能否作出自己特有的贡献而有益于其他文化。如果一种民族文化以封闭求发展,只追求回复自身固有的模式,而无视如何将自身独特的文化开发为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有益资源,从而参与未来世界文化的建设,那就难免为世界所遗忘。”⑤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有句名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对于文化来说也是如此,“每种民族文化的自由发展是一切文化自由发展的条件”。民族文化的发展势必会带来人类精神文明的整体进步。   中国文化的当代绽放

  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文化的互联互通。在全球化的现实图景中,文化间的平等对话作为理想的交流情境时常因遭受现实的诸种威胁而覆灭。强势文化试图侵略、吞并弱势文化这样的文化殖民并不少见,或直接或间接,或显性或隐性。以互联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使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置身于不同文化的包围当中,各种文化都在争相吸引受众的注意力,都在争夺文化的“话语权”,这样一来,关注度低的民族文化就难以被更多的人认可。这种隐性的文化侵略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民族文化来说,愈来愈具有威胁性。文化安全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文化如何能既不失民族之特色而又积极借鉴其他文化的精华,促进文化的互联互通,以期文化的交融共进,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在笔者看来,文化的繁荣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实现中国文化的当代绽放,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经济与文化关系的再思考。当今的时代经济与文化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可以说是一个经济文化化与文化经济化的时代,经济需要文化的支撑才能可持续发展,文化需要经济的助力才能绽露华丽光彩。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彼此融通,因此,文化的发展不能仅仅就文化论文化,需要摆正文化与经济的合理位置。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发展生产力,“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追求效率的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兼顾公平”。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稳步推进,经济与文化、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了“质变”,盲目延续既往的发展思维,一则不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尤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型的跨国企业所缔造的品牌实际上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如果缺乏文化的积淀,企业就很难被全世界普遍认同。反观中国的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的不少,但就品牌的知名度与认可度而言,真正能与微软、三星、索尼等品牌相提并论的少之又少。我国的GDP世界排名第二,据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研究》的分析,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指数在全世界排名仅为第7位。二则不利于人的发展。诚如16世纪德国著名宗教思想家马丁・路德所言:“一个国家的兴盛,不在于国库的殷实、城堡的坚固或是公共设施的华丽,而在于公民的文明素养,也就是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尚!”经济是发展的手段,文化才是发展的目的。“文化与经济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主角与配角的关系,更不是‘搭台’与‘唱戏’的关系。”文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倚仗,更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之根本。文化已经成为举国关注的全民事业,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注重文化的建设。

  文化守护与文化创新。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然而却是文化创新小国。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然而文化创新的“量”与“质”,都不尽如人意。文化创新“质”的不足,在文化层面的表现是文化产品缺乏新意,很多缺乏新意的影视剧和书籍泛滥,“中国好声音”不过是美国《Voice》节目的中国式翻版,热播的电视剧千篇一律,文化资源亟待创新性挖掘开发;表现在经济层面是“山寨”、造假的不良之风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秩序,大量假冒伪劣的商品充斥于市场,“Made in China”在国外甚至受到怀疑与歧视。这些现象都折射出了文化创新的不足。由于缺乏文化的创新性,实体产业只能“贴牌”生产一些附加值极低的产品。从长远来看,这些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不利于经济的可续性发展。

  文化创新不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全面颠覆,不是要全然否定传统,任何一种新文化都不是无根之木,它必然要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生长起来。文化创新以文化守护为根本前提,文化创新一方面是要守护民族文化之精华,将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转化成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价值资源,进而对世界文化作出独特的贡献,同时要克服其历史局限性,大胆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先进内容。另一方面是将传统文化时代化、大众化,继而以当代人容易认同的方式走向世界舞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并不是对于传统文化原汁原味的直接呈现,而是以当代的视角挖掘传统文化当中蕴藏的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维度的普遍性的文化价值,使之顺应时代的需求,既不断更新和发展,又不失却自身传统的特色,这是文化发展的历史规律与必然趋势。

  发展文化产业。中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需要成熟的文化产业条件。一种文化要走向世界,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愿意倾听、接受和喜欢,需要发达的文化产业作为支撑。在产业化的生产过程中,文化以商品的形式进入受众的视野,世界上的人们可以借助这些商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各个国家都在竞相输出自己的文化产品的形势下,文化被消费的过程充满了残酷的竞争。在数量上,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产品很少,通常就难以形成大范围的影响,难以获得广泛的认同。在质量上,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产品相对于与之竞争的文化产品来说不能捕获人的眼球与关注,往往就没有市场。因此,在文化的传播范围愈来愈大的情况下,民族文化要在众多文化产品当中脱颖而出走向世界,实则并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要在当前的世界文化产品的“结构”中赢得竞争。众所周知,中国的文化产业还不成熟,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欠缺文化市场化的经验。中国的文化产业不能脱离了“文化结构”自顾自地发展,而要研究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的特征,分析其文化生产的方式、制度、机理,探寻超越之途径,从而才可能在文化竞争的复杂格局中夺得发展的先机。未来国家之间经济实力的衡量比较,文化产业将会是一个关键环节,如美国自2000年以后的第一大出口产业始终是文化产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目前仍然是全球经济力量最为强盛的国度,每年都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落后国家输送大量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如美国好莱坞每年拍摄大量的电影将其文化输送至全球各个角落。美国文化产业的发达之处不仅表现在产品的“量”上,还表现在“质”上。同样是歌颂爱情,国产电影就缺乏《泰坦尼克号》这样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这就说明了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会影响民族文化是否能够走向全世界,能走多远。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民族文化的创新需要立足于文化产业的市场规律,思考民族文化如何才能吸引全球受众的眼球,原封不动地输出“孔子语录”必定会事倍功半。据“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将关闭欧洲孔子学院,该学院是欧洲第一所孔子学院。中国文化的时代化、世界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德国的“歌德学院”、英国的“文化协会”、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提供了文化产业化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在当代,文化已然成为关系国家发展的民族事业。实现中国文化的当代绚丽绽放需要将中国文化放置于社会有机体的整体关照中,处理协调好经济与文化、文化守护与文化创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紧张张力,也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全球文明,保护民族文化”,文化的互联互通才能彰显出其当代重要价值。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2AZD004;同时是北京化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马克思消费理论的时代阐释”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ZY1421)

  注释

  邹广文:《论文化的普遍价值与个性发展》,《清华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梁实秋:《自信力与夸大狂》,《文化建设月刊》,第1卷第10期。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6页。

  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6页。

  乐黛云:《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多元化》,《深圳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二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摘要: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意义。我们要高度重视我们的传统优秀文化,特别是其在现代的价值问题。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价值;价值内涵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3(c)--0140--01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和特点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也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传承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各种财富的总称。它产生于原始社会,繁荣和成熟于封建社会。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1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在理性地追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人类最一般问题。“仁”,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类本性和人与人之间关系最一般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回答是最有理性、最具智慧而又最有民族色彩的。古代贤圣们虽受限于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却以博人的胸怀和深沉的历史感提出以宇宙、人生为终极关怀的论题和观点。《史记》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人类性基点之上的。所谓人类性,是指文化深层结构中同人类共存亡共始终,反映人类根本性质和精神的部分。我们把文化由浅入深分为不同层次,其中每一层次都有人类性的一面,但文化的最表层包含的动物性内容最多,由表入里动物性逐层减弱、人类性逐渐增强,最能体现人类性的是文化的深层心理结构层,也就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它所有的优秀部分符合人类追求真、善、美的价值指向。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现代文化得以产生的文化之根,是现代性的历史基础,抛弃了它就是抛弃了民族文化的根。一方面传统文化中积累着和凝结着中华民族的许多成功经验及其模式,这为现代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文化构成要素。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尤其在生命智慧的层面上,社会冲突、心理失衡、生态危机等全球化问题面前,其现代性价值最能得以体现。

  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提出

  (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所创造的巨大成就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不衰,是世界上五大文明中唯一特有的现象。中国文化对世界史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如早在公元前,我们就有“诸子百家”争鸣;汉唐文化孕育了辉煌的汉唐盛世,形成了汉、唐帝国;贯通西方的丝绸之路;中国的“四大发明”……这些都对欧洲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作用。而现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又遭到一些人的贬损呢?这都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从新中国建立到经过30#改革开放,中国从一个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国家进入工业经济为基础的国家,可以说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中华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过程中也几次遇到灭顶之灾,但凭着中华民族特有的韧性,都能绝处逢生,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开成了一种不断寻求与命运决战的征服者意志和民族的英雄人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从民族精神的视角看,中华传统文化有两种基本功能:是一种精神纽带,一种基本的精神特质,同时,又有一种道德教化的功能。

  (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提出

  当今人们不能正确地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存在着否定多,肯定少;批判多,弘扬少;摒弃多,扬弃少的倾向。实事求是来说,这些都是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偏颇的评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这座人类文明大厦,如果我们真正地深入其内部,就会发现其中许多珍品与瑰宝,它不仅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和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卓绝的贡献,而且在当今社会中仍有其现代价值。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让我们知道如果没有现代的、先进的文化机体,中国无论是在向列强学习器物还是制度都只能是一些无法消化的外来事物,只能拿来,而不能“自强”;五四运动却让很多的中国人陷入迷惘中――旧的破了,新的出路在哪里?““””的惨痛教训让国人重新审视自身的文化传统对文化现代化的作用。文化传统有必然的延续性,无法割断。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内涵

  对传统文化进行价值判断,有两点要注意:一是,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二是,历史是过程的集合体,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作用推动国家发展。

  中华文明的结构和机制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成熟的协调模式,它充分体现了古人高度的政治智慧和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是我们建立团结和睦多民族国家的基石。时至今日,在我们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一国两制”等政治制度,无不缘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追求“人格完善”的人文精神素质,强调“和合中庸”的和谐社会关系,重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与价值,在当今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是指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优秀的精华部分是符合国际潮流的,不仅对中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功能,而且对世界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中国有几千年封建农业文明的深厚基础,在进行现代化变革时,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学习西方的思想体系,由于中国人不同于西方的背景和性格,在走同样的现代化之路时,才能有创新性的发展。不能为了进入西方现代化的轨道而否定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中国人只能在考虑如何让自己的性格充分地发挥其创造力,树立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的自信心。以中国人的实际为中心以中国人为本的思路去改造社会,去做文化宣传,去充分利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创造有中国人特点的现代化文化。我们坚信,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是符合国际潮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需要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必将再现辉煌。

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相关文章:

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2.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3.有关传统文化结业论文

4.有关传统文化的论文

5.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2000字

6.有关于传统文化论文

241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