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国学知识 > 国学书籍 > 《论语今读》读后感的作文

《论语今读》读后感的作文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论语今读》读后感的作文

  最近,有幸得读李泽厚先生《论语今读》一书,很是受教。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分享的《论语今读》读后感的作文,欢迎阅读!!!!!

  《论语今读》读后感的作文篇一

  最近,有幸得读李泽厚先生《论语今读》一书,很是受教。《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圣经》,是孔子思想和儒学文化的集中反映,以前也多次读之,但一直是一知半解。虽然有许多学者或注、或解、或说,但越读这些东西,越是感觉一头雾水,不得其旨。今读李泽厚先生之书,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油然而生。些许体会,此以记之。

  论语首章即讲“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此章分为三层意思,第一层,学习并经常实践着,是一件很愉快的事;第二层,有朋友从远方来,与自己谈心交流,是一件很快乐的事;第三层,没有人了解自己,却不烦恼怨怒,不失其尊严和平静心,才是真正的君子。此三层愈转愈深,最终达到一种情感体验中的理想境界,即“君子”之境界。

  李先生解读,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乐感文化”。它具体呈现为“实用理性”(思维方式或理论习惯)和“情感本体”(经此为生活真谛或人生归宿,或曰天地境界,即道德之上的准宗教体验)。“乐感文化”“实用理性”乃华夏传统的精神核心。作为儒学根本,此章揭示的“悦”、“乐”,就是此世间的;它不离人世、不离感性而又超出它们。学习“为人”以及学习知识技能而实践之,当有益于人、于世、于己,于是中心悦之,一种有所收获的成长快乐。

  中国传统儒学,综为人学。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学习前人的生活经验并且不断运用于自己的生命实践,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比如幼儿学会说话,学会模仿成人一个动作,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他会不断地重复实践,并以此为乐。刚刚步入校门的学生,学会了一首小诗,他会诵给同学和家长听,并以此为乐。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快乐呢?首先是“学”与“习”的脱节。“习”,朱熹注为“鸟数飞也”。人们不断地学习,就像鸟学习飞翔一样。小鸟不仅要观察成鸟的飞翔,而且要亲自实践,亲自去飞,才能感受到天地的辽阔,才能体验到飞翔的快乐。而今天的学习,往往脱离实践,没有实践,学习就变得枯燥起来,乏陈新味,无法体会学习的快乐。其次,现代化的生活,所谓的“科学主义”,让学习成为一种机械化劳动,成系统、成批量、成流水线似的学习,让人成为了机器,而失去了情感体验,学而无“情”,自是一种痛苦的事。其三,由于学习负担过重,学习目的逐渐变得模糊起来,学习实用性逐步缺失,只有奋斗,没有成果;只有前进,没有目标;只有越来越精深的学问,没有人之为人的精神感受,学习只是一种任务,一种负担,一种成长的压力而非动力,自然就失去了学习的快乐。

  如何让学习回归快乐?简而言之,一要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学习内容及过程要尽可能与生活接轨,通过实践、思维、探索,去获取知识和生活真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二要有情。在情感中学习。李泽厚先生将“情”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个层次。“悦神”就是接近或进入某种宗教境界或宗教体验。“悦志”就是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去建立依归、信仰,去设定“天行健”,并总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其结果就是在世俗中育高远,在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三要交流,与同学朋友(同门曰朋)交流,与老师家长(有生活经验的人)交流,与社会现实(生活环境和现实场景)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友谊的真实情感,检验学习的实用价值,获取成长的真正快乐。

  《论语今读》读后感的作文篇二

  买了本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作为枕边书看的,有些感受就写了几段贴出来,作为我自己的论语解读吧。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所以立”,也就是“拿什么东西安身立命”,你会什么?能为企业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后一句说“不患莫己知”,一般理解是宾语前置,也就是“莫知己”,别怕没人了解你,通过努力(求),大家就会知道你是干什么的了。我觉得还可以理解为“不患己莫知”,就是说你自己不懂不可怕,都有一个过程,就要走向社会了,要主动去学习、去了解、去适应。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哈,三思而后行,大家都听说过,原来孔子本人并不赞同,他说思两次也就够了,三思有点多。有时候瞻前顾后反而多烦恼,想好了就去做吧,特别是现在这个社会,你不做别人肯定会去做,据说有项研究表明,当你产生了一个新的创意的时候,地球上有七个人也同时想到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学习知识的理解,这句话比起“知之为知之”那句话来说,没有什么歧义。他老人家把学习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我知道”,第二个层次是“我喜欢”,第三个层次是“我享受”,说得真好。我们的专业学习,本科四年,有多少学生能够达到“知之”?,那么多同学选择考研,你真的“好之”吗?对于这个专业,你有没有做好做一辈子的打算,并能够“乐之”?两千多年过去了,这句话仍然值得反思啊。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一般认为这个“知者”是“智者”的通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也成为最有名的一句论语,但认真品味其中的含义,仁者和知者是孔子心目中两个完美形象,知者是大智慧,仁者是大爱。通俗点讲,知者就是大知识分子,仁者是大思想家,最好也是个大政治家、大教育家。水是流动的,所以知识分子要不断适应时代变化,思维要活跃;而思想家需要冷静,从纷繁的变化中看到永恒的事物本质。

  不断追求未知的知者是快乐的,而心中有爱的仁者能够长寿。这句话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著名设计师都活了很大岁数,因为他们不仅是知者,还是仁者。

  子曰:瓠不瓠,瓠哉,瓠哉!

  瓠(音孤)是一种古代的酒具,孔子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怎样做设计。一个根本不像瓠的瓠,才是真正的好瓠!设计瓠的时候,脑子里不能只有一个瓠!所谓无招胜有招,心中有剑手中无剑,打破一个旧概念,才能产生一个新概念!来吧,和我一起念:瓠不瓠,瓠哉,瓠哉!瓠哉!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很多同学毕业了,做设计做了一两年,就越来越失望,现在企业对于设计师的要求,可能只有“游于艺”,也就是熟练掌握设计技巧,会画草图、会用电脑就够了。但我觉得作为一名设计师,孔子的这四点要求,特别是前三条十分重要。“志于道”是说要有远大理想,有追求,追求的不只是money,而是“道”;“据于德”是讲究职业操守,比如不抄袭不造假;“依于仁”是讲设计以人为本,要有爱心,关怀消费者需求。最后才是专业技能的要求。我这么解读是面向设计行业,其它行业也一样。

  《论语今读》读后感的作文篇三

  拜读过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后,内心激动,觉得此书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观察《论语》的角度以及其提出的很多有关《论语》的观点都是十分独特新颖而实用的,让我对《论语》有了一番新的体会。总的来说,《论语今读》主要通过以下这两方面来解构《论语》,即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学的“半宗教”性质与“半哲学”性质。说它是“半宗教”,主要缘于其雅俗共赏的普遍性、对其他宗教的包容性及“终极关怀”的宗教品格,在《论语今读》中,李泽厚先生更是称,“儒学和孔子的《论语》倒有些像西方基督教的《圣经》一书了”,“它是没有人格神、没有魔法奇迹的半宗教”;而说它是“半哲学”,则因为虽然儒学不重思辨体系和逻辑构造,但其中孔子对其学生问题的回答中处处反映了一种深沉的理性思索,是对理性和理性范畴的探求、论证和发现。“正因为是靠理性、哲学而不靠奇迹、信仰来指引人们,所以孔子毕竟不是耶稣,《论语》并非《圣经》。也正因为不是空中楼阁或纸上谈兵,而要求并已经在广大人们生活中直接起现实作用,所以孔子不是柏拉图,《论语》也不是《理想国》。”李泽厚先生的这句话也许正是其所试图阐述的观点所在。

  然而,细品《论语今读》后,发现它所带给我的启示,绝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作者在里面所提出的很多观点,不仅向我呈现了《论语》的一副全新的面貌,让我开始摒弃以往对《论语》的不合理的偏见,试图重新辩证地去看待《论语》,而且给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注入了新的元素,我发现,《论语》不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及的圣贤之言,它与我们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在此,我将从不同方面细论我读《论语》及《论语今读》时所得的体会。

  对于求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亦即,学习而不思考,迷惘;思考而不学习,危险。就我的理解而言,此处的“学”应指掌握生活中事物运行的规律,它既囊括了我们课堂上学习到的物理、化学、音乐等科目的知识,也包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所聆听到的教诲。由于经过长期实践的证明,它总是具有正确性与客观性。因此,“学而不思则罔”里的“学”是属于理性范畴的。反观“思”,思考,应指个人的对生活中事物的思考,与“学”相反,它是主观而感性的,虽然它未必总是正确,但因为它是由每一个个体独自进行的,因此它独特并且真实可感,对个体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作用。

  光学习而不思考,则相当于盲目地接受知识。不经过自己的一番考量,别人说它对,你就认为它对,别人说它错,你就认为它错,这样所学习回来的知识,是不会在脑海里停留多久或是对人造成多大影响的,因为它来自于表面的记忆而非深刻的理解,换句话说,学了就是白学,所以即使学习了,人还是会迷惘。思考而不学习,就好像在一片茫茫大海中航行,由于缺乏方向,“思考”这艘大船是会迷路的,它有可能向任何一个方向前进,却对前方的风暴暗礁毫不知情,所以是十分危险的,要趋吉避凶,踏上正途,只能靠“学习”来当这艘大船指南针。而在《论语今读》中,李泽厚先生引用了康德的一句话来阐述这种有关学习和思考的求知观:“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的确如此。

  对于交友,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论语今读》里的解释是,晏平仲很善于与人交朋友,虽然交往很久,仍然保持恭敬。“交往很久,仍然保持恭敬”,这里说的该是如何拿捏与朋友之间的距离的问题。其实只要细看,可以发现,我们在保持与朋友间的关系时所遇到的问题,归根究底似乎都总是“距离”的问题,太亲近反而刹那间反目成仇,太疏远又逐渐关系全失。难怪在香港著名作词人林夕也在他《原来你非不快乐》一书的《一件睡衣的污垢》这篇文章中写道:“拿捏与人之间的距离,比炒股更接近艺术。”

  对于生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不知道生又谈何死,细想这一句话,觉得似乎看到孔子在对他的弟子说,与其一味掏空脑袋去研究死,还不如不把眼光放在生着的现世上,想想该如何去“生”不是比去想什么是“死”更有意义得多?还活在花季雨季当中,却把时间花在去思考“死”的问题上,是不是有点杞人忧天兼且浪费光阴了?毕竟,“生”是实在的、处于眼前的,而“死”却虚无飘渺遥远得很,至少对于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祖国的花朵而言是这样。因此在孔子的这一句话中,我所看到的是儒学思想所强调的现世意义,它鼓励人们活在当下,做好每一刻的自己,而不要沉迷于假大空的无意义的猜想当中。从这个方面理解的话,孔子的这句话是积极的、正面的,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死”真的仅仅是假大空的无意义的猜想吗?仔细思量,恐怕不是。放眼尘世,有多少人临终闭眼的一刻是完全不带一丝遗憾的?他们或许心愿未了,或许心结未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死”来得太突然,生命的意外终结使人来不及去了却心头的孽就不得不含恨而终,二是在“死”这个终结点前的长长的生命坐标上,人们不愿意花一分一秒来思考“死”这个问题,而等到白发苍苍,再也动不了的时候,才惊觉自己还有余愿未了,余结未解,才怨恨时间太匆匆,而这些愿啊、结啊,又有多少是简单到可以完满终结于人生舞台上布幕落下的短短一瞬间?因着这,大部分人撤手人寰的时候,心里头还是不踏实、不平静的。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活得好好的时候是不是有必要去想想“死”的问题从而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未知生焉知死,倒过来说,未知死焉知生似乎更加正确。以上是自己对《论语今读》一点粗浅的体会和见解。

《论语今读》读后感的作文相关文章:

1.《论语今读》读后感

2.论语300讲读后感作文

3.《论语》读书心得600字

4.论语选读心得体会3篇

5.学习《论语》心得体会作文

220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