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健康知识 > 疾病知识 > 病毒性肝炎症状

病毒性肝炎症状

时间: 美琪745 分享

病毒性肝炎症状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生活中常见肝部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不及时的有效治疗,就会引发更严重的病症,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那么病毒性肝炎症状有什么呢?学习啦小编带您去看看吧!希望对您有帮助哦!

  病毒性肝炎症状:

  1急性肝炎:

  ①急性黄疽性肝炎:病程可分为3个阶段:黄疸前期、 黄疸期 、恢复期。黄疸前期起病较急,有畏寒、发热、乏力、厌食、厌油、恶心、呕吐等症状,黄疸期就是约1周后尿色深黄,继而巩膜及皮肤出现黄疽,肝脾均可肿大,肝区触叩痈明显,恢复期是约经2—3周后黄疽逐渐消退,精神、食欲好转,肝功能恢复正常,病程约1—2个月。

  ②急性无黄疽性肝炎:起病销缓,一般症状较轻,大多不发热,整个病程中始终无黄疽出现,其他症状和体征与急性黄疽性肝炎相似,但发病率高,约占急性肝炎总人数的70%——90%。肝功能改变主要是ALT升高。

  2慢性肝炎:

  ①慢性迁延性肝炎:由急性肝炎迁延而至,病程达半年以上而病情未明显好转,仍有食欲减退、胁痛、乏力、肝肿大、肝区痛等。肝功检查主要是ALT单项增高。

  ②慢性活动性肝炎:病程超过1年,症状和体征及肝功能检查均有明显异常,主要症状为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痛等,且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黄疽、肝质较硬、脾肿大等体征。部分病例出现肝外器官损害,如慢性多发性关节炎,慢性肾小球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桥本氏甲状腺炎等。

  3重症肝炎:凡急性、慢性肝炎或肝硬变患者出现高热、极度乏力、严重的消化道症状,黄疸进行加深,出血倾向、神经精神症状,肝脏进行性缩小,肝细胞明显损害,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者,均应考虑为重型肝炎。

  ①急性重症:骤起高热,来势凶险,黄疽出现后迅速加深,肝脏缩小,伴有明显肝臭,肝功能显著减退。常有出血或出血倾向、腹水、下肢浮肿、蛋白尿、管型尿等,并可出现烦躁不安、谵妄、狂躁等精神症状,随后进入肝昏迷状态,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尿常规可查见蛋白及管型,尿胆红素强阳性。

  ②亚急性重症:发病初期类似肝炎,经2—3周后病情不见减轻,反而逐渐加重,常有乏力、厌食、严重的腹胀、尿少、重度黄疽、明显的出血倾向和腹水,血清胆红素升达171.0μmol/L10mg/dl,常有肝臭.晚期可出现晚期可出现肝肾综合征,死前多发生消化道出血,亦可发生昏迷。肝功能严重损害,血清胆红素声速升高,ALT明显升高,或ALT下降与胆红素升高呈“酶肝分离”。多于发病后2—12周死亡,一部分患者可发展为坏死后肝硬化。

  4.瘀胆型肝炎:起病及临床表现类似急性黄胆型肝炎,但自觉症状常较轻。常有明显肝肿大,皮肤搔痒。肝功能检查血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大便色浅转肽酶、碱性磷酸酶以及5-核苷酸酶等梗阻指标升高。尿中胆红素强阳性而尿胆原阴性。梗阻性黄疸持续三周以上,并除外其他肝内外梗阻性黄疸包括药原性等者,可诊断为本病。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

  目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西药物,疗效并无明显差别,各地可以根据药源,因地制宜,就地选用适当西药或中草药进行治疗,但应注意避免滥用。急性病人饮食不振、恶心严重者,可以静脉滴入葡萄糖、维生素丙等。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清胆红素已高于10㎎%,且继续迅速上升,同时高度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者,应在病人未出现精神症状和出血前,及时采取以下综合措施,防止肝功能进一步恶化。

  ①对不能进食者静脉滴入葡萄糖,但液量、糖量不能过多,以免发生低钾、脑水肿。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多有脑水肿,应及时使用高渗性脱水剂,特别是昏迷病人,更应早期应用。有条件应输入白蛋白,新鲜血或血浆,并观察血氨变化。应注意出入量平衡,一般每日尿量以1000毫升左右为宜。

  ②维持电介质平衡,电介质的补充应根据临床及化验确定。一般每天应补钾3克以上,低钠时可酌用生理盐水,不宜用高渗盐水纠正。

  ③重型肝炎一般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血清胆红素急剧上升,经治疗病情无进步时,可试用之。

  ④腹水处理,可并用排钾如双氢克尿塞和潴钾如安体舒酮、氨苯喋啶的利尿剂,避免使用强利尿药,以免引起电介质失调。

  ⑤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迅速控制继发感染。特别注意腹水感染、真菌感染。

  ⑥其他:急性重型肝炎可试用胰高糖素-胰岛素治疗,或支链氨基酸治疗。

63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