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食材知识>

绵萆薢的功效作用

时间: 宇能938 分享

  绵萆薢,性平,味苦,归肾经、胃经,那么,绵萆薢有什么功效?绵萆薢有什么作用?接下来学习啦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绵萆薢的功效

  【中药名】绵萆薢 mianbixie

  【别名】萆薢、粉萆薢、白萆薜。

  【英文名】Dioscoreae Spongiosae Rhizoma。

  【来源】薯蓣科植物绵萆薜Dioscorea septemloba Thunb.的根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根状茎横走,粗厚。茎纤细,左旋,圆锥形。单叶互生;叶片卵形,先端渐尖,边缘微波状,叶干后不变黑。花雌雄异株;雄花序腋生,为直立的圆锥花序,花橙黄色,疏生,单生或间为2朵对生,花瓣6,开展,长圆形,雄蕊6,与花瓣对生,其中3枚较大;雌花序腋生,为下垂的圆锥花序。蒴果宽倒卵形,疏生,具3翅,干后棕褐色。花期6—8月,果期7~10月。

  【产地分布】生于海拔山腰陡坡或水沟阴处的混交林缘或疏林下。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挖出后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

  【药材性状】粗大,不规则长圆柱形或块状,多切成不规则薄片,大小不等,厚约2~5毫米;外皮黄棕色,较厚,周边多卷曲,切面浅黄白色,粗糙,有黄棕色点状维管束散在。质疏松,易折断。气微,味微苦。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归肾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利湿浊、祛风通痹。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临床应用】用量9~15克。用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筋脉屈伸不利;膏淋、热淋、石淋、小便不利;脾胃湿热下注之尿浊;湿热下注所致带下、遗精等。

  【主要成分】含薯蓣皂苷、纤细薯蓣皂苷、原薯蓣皂苷、原纤细薯蓣皂苷和甲基纤细薯蓣皂苷。皂苷水解后,主要得薯蓣皂苷元。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用其复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及皮肤病灭疱疮有显著疗效。

  【使用禁忌】肾虚阴亏者忌服。

  绵萆薢的药用价值

  1、用于治疗小便频数,小便失禁(尤其小儿):配益智仁、乌药。

  2、用于治疗膏淋(尿液混浊如膏,或如米汤,小便短涩,欲出未尽),有湿热证候者(可见于急性尿道炎、膀胱炎):配车前子、黄柏等以加强祛湿清热作用,方如程氏薢分清饮;有阳虚肾虚证候者(可见于慢性前列腺炎、各种原因引起的乳糜尿等),配乌药、益智仁等,方如萆薢分清饮。

  3、用于治疗湿热痹痛,尤其腰背冷痛、下肢活动不利、麻木(可见于周围神经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前人的经验说萆薢“治湿最长,治风次之,治寒则尤其次”。对于湿热和风湿所致的肌痛,本品确有缓解功效、常配桑枝、络石藤、牛膝等药。

  4、用于治疗皮肤湿疹、慢性皮炎,或脓疱疮等属湿热症者,配黄柏、苡仁等,方如萆薢祛湿汤。

猜你感兴趣:

1.萆薢的药理作用

2.萆薢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3.巴戟天的功效和作用

294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