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健康知识 > 食材知识 > 钩藤的功效与作用

钩藤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燕华640 分享

钩藤的功效与作用

  钩藤,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钩藤的功效与作用,供大家参考!

  钩藤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平肝,熄风定惊。治小儿惊痫瘈疭,大人血压偏高,头晕、目眩,妇人子痫。

  2、《别录》:“主小儿寒热,惊痫。”

  3、《药性论》:“主小儿惊啼,瘈疭热壅。”

  4、《日华子本草》:“治客忤胎风。”

  5、《纲目》:“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小儿内钓腹痛,发斑疹。”

  6、《本草征要》:“舒筋除眩,下气宽中。”

  7、《本草述》:“治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肢节挛急。又治远年痛风瘫痪,筋脉拘急作痛不已者。”

  8、息风止疼:本品味甘、微寒、入心肝二经,善清心包之火,泄肝经之热而息风定惊止搐。正如《本草纲目》曰:“钩藤、手、足厥阴药也。足厥阴主风,手厥阴主火。惊痫眩晕、皆肝风相火之病,钩藤通心包予肝木,风静火熄,则诸证自除”。故常用治疗厥阴抽搐、小儿急惊、小儿夜啼、妇女子痫、小儿惊风等各种抽搐疾痛。

  9、清热平肝:钩藤甘微寒、入肝经,既能清肝热,又能平肝阳。《药性赋》曰:“钩藤甘寒专解痉,功在清热息肝风”。《本草纲目》:“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故临床常治疗肝经有热的头晕目眩,头胀头痛,风热头痛,高血压,疹出不畅等证。

  10、透疹:钩藤甘微寒,质轻味薄,轻能透发,寒能解热。故有透疹之功。小儿麻疹,水痘、风疹疾病,疹出不畅、均可选用。

  钩藤的形态特征

  藤本;嫩枝较纤细,方柱形或略有四棱角,无毛。

  叶纸质,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5-12cm,宽3-7cm,两面均无毛,干时褐色或红褐色,下面有时有白粉,顶端短尖或骤尖,基部楔形至截形,有时稍下延;侧脉4-8对,脉腋窝陷有粘液毛;叶柄长5-15mm,无毛;托叶狭三角形,深2裂达全长2/3,外面无毛,里面无毛或基部具粘液毛,裂片线形至三角状披针形。

  头状花序不计花冠直径5-8mm,单生叶腋,总花梗具一节,苞片微小,或成单聚伞状排列,总花梗腋生,长5cm;小苞片线形或线状匙形;花近无梗;花萼管疏被毛,萼裂片近三角形,长0.5mm,疏被短柔毛,顶端锐尖;花冠管外面无毛,或具疏散的毛,花冠裂片卵圆形,外面无毛或略被粉状短柔毛,边缘有时有纤毛;花柱伸出冠喉外,柱头棒形。果序直径10-12mm;小蒴果长5-6mm,被短柔毛,宿存萼裂片近三角形,长1mm,星状辐射。花、果期5-12月。

563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