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记录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记录

时间: 立文804 分享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记录

  心理健康是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是一个人全面健康发展的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记录,希望对你有帮助!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记录篇1

  一、活动主题:在一声声“不可以”中长大

  二、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学会并懂得正确与父母相处,培养学生正确表达爱。

  三、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在我们的成长中,从出生到现在,谁与我们的关系最亲密?从出生到现在,谁对我们倍加呵护、关爱?

  是啊,我们如一枚幼芽,长成了一棵小树。是亲爱的父母精心陪伴下,一路走来,经历了十年的风风雨雨。生活中,父母都爱对你说些什么呢?

  现在让我们听听,来自大洋彼岸名叫大卫的小男孩,他的父母又爱对他说些什么?

  观看绘本《大卫,不可以》

  看了大卫的故事,你想说什么?

  长大后的大卫,重新创作了这本妈妈当初记录他小时候,做出的各种不被允许做的的事。既是献给母亲的礼物,也是纪念“不可以”这个国际通行,因为这是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中,都必定会听到的字眼。

  揭题:让我们在一声声“不可以”中长大

  (二)现状了解

  既然大卫说“不可以”是国际通行,是每个人在成长中,都必定会听到的字眼。那么,在你的生活中,你的父母又经常对你说的“不可以”有哪些?与你的同伴说说。

  在这么多的“不可以”中,有哪些是你最不想听的“不可以”?指名说。

  请每个同学在课前准备好的纸上,写下你刚才听到同学们的“不可以”中,你的父母也对你说过的“不可以”。

  朗读排序选出前三个“不可以”。

  (三)感受分享

  现在老师把同学们生活中,出现的最主要的三个“不可以”整理出来了:“不可以”痴迷电脑游;“不可以”撒谎;“不可以” 一边写作业一边玩作业 。

  我们就按三个大组,根据上面的“不可以”依次进行心理剧片段排练。

  要求,每个组选出一名编剧兼导演,再选出扮演孩子和家长的演员,其他组员出谋划策。到时候,依次表演,评出最佳小组一名。

  提醒:

  1.每组选出一名编剧兼导演,总负责

  2.选出扮演孩子和家长的同学

  3.其他组员出谋划策,参与排演

  4.排演时间不超过5分钟

  依次表演,剧组与观众互动,体会“不可以”在孩子与父母间的不同反应。

  (四)角色体验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间时间已过去了20年。当年的小朋友,今天也是为人父母了,遇到与你小时候同样的情况,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现在请刚才扮演孩子的同学,来扮演一下已经为人父母的你。

  小结:

  原来为人父母的你也与自己当年的父母,说着极为相似的话。甚至比你的父母更为严厉的话,因为在你的“不可以”中,包含着只有父母才能具有的无微不至呵护,因为在你的“不可以”中,包含着只有父母才能具有的浓浓的爱。

  虽然有的父母,并没有像自己当年的父母那样说出强硬的“不可以”,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你的对话中,你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出你对孩子的关爱。

  (五)问题解决

  回首过往,我们的不冷静造成的与父母的冲突,带给生养我们的父母是怎样的一种伤害呀。

  我们还在长大,我们还会继续听到父母对我们说“不可以”。

  我们将怎样避免在父母的“不可以”中,不再与父母发生冲突呢?请把面对父母的“不可以”,我们可以怎么做,写下来。

  指名读。

  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个心理小贴士:冷静倾听、换位思考、包容理解。

  (六)总结

  其实,老师送给大家的心理小贴士,早已写在了孩子们的小纸片里了。

  现在,让我们回到绘本《大卫,不可以》里,在作者小语中,看看大卫是怎么说的:

  几年前,我的母亲接来一本书,那是当我还是个小男孩时期的作品,书名叫《大卫,不可以》。

  书里画的全是我小时候各种不被允许做的事,里画的文字几乎都是——“大卫,不可以”。

  重新创作这本书的主要原因是,我猜想这会很有趣,同时,也是纪念“不可以”,这个国际通行、在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会听到的字眼。

  是啊,正如这本书的作者大卫在书里的作者小语中所说“当然”“很好”这些很棒的词,显然没有办法阻止大卫的蜡笔远离他们家客厅的墙壁;“当然”“很好”这些很棒的词,显然不会让大卫成为一个守规矩的人。

  孩子们,让我们在父母一声声“不可以”中长大。


>>>下一页更多精彩“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记录”

165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