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健康知识 > 用药知识 > 万寿菊的药用价值

万寿菊的药用价值

时间: 燕华640 分享

万寿菊的药用价值

  万寿菊,又名:臭芙蓉,拉丁文名:Tagetes erecta L,为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万寿菊的药用价值,供大家参考!

  万寿菊的药用价值

  根:苦,凉。解毒消肿。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百日咳,支气管炎,眼角膜炎,咽炎,口腔炎,牙痛;外用治腮腺炎,乳腺炎,痈疮肿毒。

  叶:甘,寒。用于痈、疮、疖、疔,无名肿毒。

  花序:苦,凉。平肝解热,祛风化痰。用于头晕目眩,头风眼痛,小儿惊风,感冒咳嗽,顿咳,乳痛,痄腮。

  花: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有香味,可作芳香剂;以前曾用作抑菌、镇静、解痉剂。其同属植物Tagetesminuta(T.glanduliflora)含挥发油,有镇静、降压、扩张支气管、解痉及抗炎作用。

  附方

  ①治百日咳:蜂窝菊15朵。煎水兑红糖服。

  ②治气管炎:鲜蜂窝菊一两,水朝阳三钱,紫菀二钱。水煎服。

  ③治腮腺炎,乳腺炎:蜂窝菊、重楼、银花共研末,酸醋调匀外敷患部。

  ④治牙痛、目痛:蜂窝菊五钱。水煎服。(选方出《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万寿菊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茎直立,粗壮,具纵细条棱,分枝向上平展。

  叶羽状分裂,长5-10厘米,宽4-8厘米,裂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边缘具锐锯齿,上部叶裂片的齿端有长细芒;沿叶缘有少数腺体。

  头状花序单生,径5-8厘米,花序梗顶端棍棒状膨大;总苞长1.8-2厘米,宽1-1.5厘米,杯状,顶端具齿尖;舌状花黄色或暗橙色;长2.9厘米,舌片倒卵形,长1.4厘米,宽1.2厘米,基部收缩成长爪,顶端微弯缺;管状花花冠黄色,长约9毫米,顶端具5齿裂。

  瘦果线形,基部缩小,黑色或褐色,长8-11毫米,被短微毛;冠毛有1-2个长芒和2-3个短而钝的鳞片。花期7-9月。

  万寿菊的繁殖方法

  方法用播种繁殖或扦插繁殖。3月下旬-4月初播种,发芽适温15-20℃,播后一星期出苗,苗具5-7枚真叶时定植。株距30-35㎝。扦插宜在5-6月进行,很易成活。管理较简单,从定植到开花前每20天施肥一次;摘心促使分枝。

53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