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节日知识 > 重要纪念日 > 抗日战争纪念日 > 抗日战争期间各省征兵数量统计情况

抗日战争期间各省征兵数量统计情况

时间: 丽霞1035 分享

抗日战争期间各省征兵数量统计情况

  抗日战争时期是一段壮烈的历史,在我国各个省份中是怎么征兵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抗日战争各省的征兵情况,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发。

  抗日战争各省出征兵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重庆,广西是大后方补充兵源最多的地方,也就汉奸最少的省。

  现在大部分人都说汉奸最多的省是东三省,这是表面上普遍的看法,其实恰恰相反东三省沦陷区中汉奸最少的。

  首先,9.18时东北军受命撤离东北,虽说被指责不抵抗的骂名,但这不是汉奸,留下的东北军残部大部分转变成抗日义勇军,当伪军的很少,我们误认为伪满洲国军是汉奸组成的,其实伪满洲国军是满人和少数蒙古人组成的军队。

  第二,9.18以后日本统治下的东北,也就是

  伪满洲国,不像关外沦陷区那样残暴,不能说是太平但相对安定,没有像关外那样到处都是汉奸。

  汉奸最多的省是,河南省。

  河南战役,五万名中国士兵被自己的同胞缴械 我们看的电影1942灾民, 宁肯饿死当中国鬼呢?还是不饿死当亡国奴呢?我们选择了后者。

  美国作家布赖恩.克罗泽写的《蒋介石传》都有记载,看了令人不得不信河南农民的确是帮助日军消灭了本国部队。

  抗日战争各省出兵最多的省份

  1广西,刚军著称的桂军,1200万人口,抗日出兵人次达100万人,人均最多,也最善战。

  2四川,一句话无川不成军,当时四川六七千万人口出兵人次达300万人。

  3湖南, 湖南当时只有3000万人口,出官兵230万,淞沪会战湖南一省出兵占中方总兵力的1/6。国军五大主力至少有两支是湘军。抗战第一年日军已经打东北到湖北,之后硬是被拖在湖南拖了七年,最后连受降地点都在湖南。

  抗日战争伤亡最多的省份

  战斗中的川军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立即向中央和全国通电请缨抗战:“和平果已绝望,除全民抗战外,别无自存之道,要求当局早决大计,甫澄愿率川军供驱遣抗敌!”不久,在南京召开的国防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上,刘湘慷慨激昂,再次声明:“四川为国家后防要地,今后长期抗战,四川即应负长期支撑之巨责。四川竭力抗战,所有人力、物力,无一不可贡献国家……”刘湘又发表《告川康军民书》,对全省作出动员:“……中华民族为巩固自己之生存,对日本之侵略暴行,不能不积极抵抗!凡我国人,必须历尽艰辛,从尸山血海中以求得最后之胜利!……四川为国人期望之复兴民族根据地与战时后防重地,山川之险要,人口之众多,物产之丰富,四川7000万人民所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

  8月,各路川军将领集议抗战事宜,决心放弃前嫌,统兵14个师,开赴抗日前线。

  为抗日,川军执行了蒋介石“军队国家化”的指令,接受了国民政府的整编。而一心想插手四川的蒋介石以几道军令,把刚出川的川军分得个七零八落。从此,川军的足迹遍布了全国的抗日战场,几乎所有的对日大会战中,都有川军将士的身影。民族危亡之际,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深明大义,忍辱负重,慷慨赴死,以劣势武器,无数次与装备精良的日军进行殊死决战。根据国民政府统计,川军在抗战时期的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伤亡总数的1/5,居全国之冠!

  川军前脚出川抗日,国民政府后脚迁都到了重庆。到国民政府还都南京,近8年时间,四川一直承载着各种超负荷的负担。四川人民却始终毫无怨言,一边节衣缩食、勒紧裤带支援政府抗战,一边含泪把近300万子弟再送前线……

  由于武器装备和兵员素质的落后,中国军队一直伤亡惨重。经过几次大会战,中国军队兵额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而沦陷区越来越大,可以征兵的地域越来越小,甚至有的地方兵源几近枯竭。大后方,尤其是四川,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兵源基地,征兵任务一直十分沉重。在四川大规模的征兵活动中,虽然一些地区出现了“抓壮丁”的现象,但那并不代表主流。

  很多四川民众送子上战场的故事催人泪下:

  安县曲山镇青年王建堂与朋友分头串联了100个青年,向县政府请命杀敌。就在他们开拔前,县政府收到了王建堂的父亲王者成寄来的一面出征旗。当众人展开这面出征旗时,全都大吃一惊--与祝愿亲人平安远征相反,这面由一块宽大的白布制成的大旗,居中写着一个大大的“死”字!出征旗的右上方写着:“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份上尽忠!”左上方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匹夫有份。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四川兵在各战场都很受欢迎,他们吃苦耐劳,英勇善战,往往还没等到分配,就被各部队闻讯抢走。

  1944年,为解兵源短缺之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上,以“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为号召,动员青年从军。这一年,四川多所大学校园内,宣传从军的标语随处可见,巡回演讲往来不断,操场上的“从军报名处”人头攒动,激昂的歌曲一刻不停,似乎没有一个人能安稳地坐下来去读“圣贤书”。学生纷纷报名,已订婚的推迟了婚期,免服兵役的独子坚决从军……就连一些高官子弟也踊跃报名,其中有时任四川省政府主席的张群的公子张继正等。

  根据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公布的数字:四川一省征兵,无论配额与实征数额,均约占全国总额的1/5,居全国第一;全国约有15万知识青年登记从军,四川一省有4万人以上,居全国第一。全国抗日军队中每不到10个人中有一个是四川人,因此中国军队有了一句俗语,叫“无川不成军”。

  四川是抗战的大基地,四川是抗战的大熔炉,四川人民在全国抗战8年时间里,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前方将士浴血沙场,缺衣少粮,作战艰苦,牵动着后方爱国军民的心。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将军,以“中国国民节约献金救国运动总会会长”身份,从重庆出发,走遍全川20多个县市,进行为期一年的巡回演讲,掀起了四川民众爱国募捐的高潮。

  在白沙献金会上,1万多名男女学生齐跪在地,哭着哀求在场的名流士绅:“请你们救救我们的国家,救救我们苦难的民族吧!……”众人泪流满面,有的当场慷慨解囊,有的当场褪下了金表、金戒指、金手镯……

  在泸县献金会上,一群乞丐捐出了用破碗盛着的活命钱;一群断手残脚的伤兵相互搀扶着,捐出了他们靠编藤椅、制雨伞义卖得来的1万多元钱……冯玉祥,这位刚毅耿直的老将军,双手接过这些钱,感动得热泪滚滚,四周的人也哭作一团……

  自川军出川抗战以来,四川各界组织的各类募捐活动从未间断。据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不完全统计,仅四川民众前两次献金总额就达6至7亿元。这笔巨款,都是四川人民的血汗钱,多用来购买了战场急需的飞机、大炮、枪支等武器,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随着黄河、长江、珠江等流域产粮区的相继沦陷,四川省承载了国民政府主要的粮食负担。为此,省政府各部门印发了各种宣传小册子、传单、标语和文告等,四处宣讲缴粮是爱国行动,是国民应尽的义务。广大农民积极响应:山道上,田垄间,时常可以看到肩挑背扛、络绎不绝的送粮农民。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有些地区的农民饿着肚子,甚至饿得奄奄一息,靠吃“观音土”充饥,也要想尽办法,不拖欠半粒“公粮”。从1941年到抗战胜利的4年间,四川共征收稻谷总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3。

  全省人民还担负起了“大后方”的建设重任。四川是日军战略轰炸的首要省份,但大轰炸并没有摧垮四川人民的意志,反而增加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凝聚力。虽然轰炸频仍,但工厂不停工,工人们加班加点为前线赶制被服和武器弹药。藏匿山中的工厂更是夜以继日地不停运转,每到夜晚,厂房车间灯火通明,机器轰隆,这一景象构成了“中国工业史上的壮丽诗篇”。

  为打通抗战交通线,四川200多万民工担起了川陕、成渝等公路的修建和空军基地的赶修任务。他们吃糠咽菜,衣衫褴褛,风雨无阻,硬是凭着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和简单原始的工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交通史上的奇迹。

  因为收藏,我有幸与一些出川抗日的川籍老兵相识,相交。通过他们,更增添了我对四川的热爱。这些老兵虽然都已进暮年,但谈到人生那段打鬼子的辉煌经历时,依然声若洪钟,情绪激昂。他们是对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和牺牲的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重。

  中国抗战取得全面胜利,四川,功不可没!


猜你感兴趣:

1.抗日战争经典名句

2.抗日战争的好词好句

3.抗日战争励志故事

4.抗日战争励志小故事

5.抗日战争歌曲三十首

6.2017年有关抗日战争的作文

3150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