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 > 学历类考试 > 高考频道 > 高考科目 > 高考历史 >

2017年高考原创押题试题历史汇编

时间: 刘惠25 分享

  谁也不能随随便便地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高考原创押题试题历史汇编,仅供大家参考!

  2017年高考原创押题试题历史汇编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

  1.《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材料描述的分封主体是

  A.王族B.功臣C.姻亲D.先代贵族

  2.秦朝创建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

  A.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B.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

  C.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D.有利于华夏文明发展

  3.中书负责起草政令,门下封驳审议,尚书执行,下设六部,此项制度出现于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

  4.余秋雨在其作品《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

  A.科举选官更利于国家行政管理B.选官制度与儒家思想紧密结合

  C.科举及第者已控制了整个国家D.以门第为依据的选官现象已被杜绝

  5.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雅典执政官,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这次改革认识不正确的是

  A.推动了社会形态的更替B.打破了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C.有利于新的社会阶层力量发展D.使雅典走上民主的轨道

6.古希腊城邦中最流行的政体是

  A.贵族制和民主制B.贵族制和平民制C.君主制和寡头制D.寡头制和僭主制

  7.在古代雅典,许多著名的政治家都非常关注公民大会的作用,注重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这些做法从客观条件上说是取决于

  A.政治家们的高瞻远瞩B.小国寡民的城邦特点

  C.公民群体的长期斗争D.古代希腊的神话传说

  8.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的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上述观点的最有力论据是

  A.制定《十二铜表法》B.编纂《民法大全》

  C.颁布《拿破仑法典》D.万民法的形成

  9.沃勒斯坦说:“西欧封建制度是从一个帝国的解体中产生出来的,而这个帝国的解体事实上或甚至在法律上都从来没有全面完成过。”“从来没有全面完成过”的含义是

  A.西欧封建制度源于罗马帝国B.罗马法使西欧在政治上凝为一体

  C.强调罗马法的广泛性和不可更改性D.罗马法影响了西欧的封建社会

10.1734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在他的《英国书简》中写道:“英国的……《权利法案》已经如此的完美,使得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在几乎所有君主国家被剥夺的自然权利。”这主要基于

  A.英国《权利法案》是最完美的法案B.英国人民获得了普遍的民主权利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君主制度遭到否定D.英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11.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说美国“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托克维尔评说的美国精神与形象主要源于

  A.联邦制原则B.中央集权原则C.分权制衡原则D.两党制原则

12.19世纪70年代,(法国)农民已经习惯了共和国,他们反对君主派搞政变,工人群众对于共和制的态度更为鲜明。对于这种情况,君主派中比较清醒的人也是能认识到的。他们曾无可奈何地说:“我们是君主派,但法国不是”。材料反映了

  A.民主共和逐渐成为人心所向B.工人和农民联合反对君主派

  C.共和政体在法国最终确立了D.君主派与共和派斗争很激烈

  13.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的盛大典礼在凡尔赛宫镜厅举行。此建筑在

  A.柏林近郊B.巴黎近郊C.维也纳近郊D.慕尼黑近郊

  14.某条约对中方赔款作如下规定:条约签字后中方交付600万银元;其后分三年六次偿付,癸卯年六月和十二月各交付300万银元;甲辰年六月和十二月各交付250万银元;乙巳年六月和十二月各交付200万银元。该条约应该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5.“在长期的犹豫不决后,欧洲人终于决定支持大清政权……因为他们与满洲人签有条约和贷款协议……”这表明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从根本上取决于

  A.清政府对列强的态度B.列强维护侵略权益的需要

  C.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D.列强实现以华治华的需要

  16.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

  B.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17.《近代中国的变局》中说到“……无洋不反,凡外皆仇,以中国(实际上是以华北.东北,甚至是以京津一隅)对抗各国,致成了一个小型的‘世界大战’。”材料所述事件是指资*源%库

  A.九一八事变B.义和团运动C.甲午战争D.卢沟桥事变

  18.下面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19.1922年底,美国人在上海做了一次“中国当今十二位大人物”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从评选结果来看,陈独秀以文化名流的身份高票入选“大人物”之列,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代表中国据理力争的顾维钧在“十二位大人物”中位居第三,张謇位居第八。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国民党的新三民主义主张得到国人拥戴B.北洋军阀统治得到国人普遍支持

  C.反映了中国人民谋求独立、发展的愿望

  D.陈独秀以高票入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影响巨大

  20.马克思曾说:“每当资产阶级的奴隶和被压迫者起来反抗主子的时候,这种制度的文明和正义就显示出自己真正的凶残面目。”以下事件符合此评价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革命

  C.南京大屠杀D.二月革命

  21.“国内阶级力量发生巨大变化,临时政府的支柱——军队陷于瓦解,广大士兵不再相信政府,转向布尔什维克一方,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形势开始成熟。”这段描述应为下列哪一事件的背景

  A.辛亥革命B.巴黎公社运动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

  22.近代中国某政党在某次会议中提出自己的奋斗目标是:“(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该会议是

  A.中共三大B.中共二大C.国民党一大D.中共七大

  2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和平解B.七七事变C.国共合作宣言发表D.八一三事变

  24.毛泽东认为,要实现无产阶级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关键在于解决好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问题。中国共产党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能够体现毛泽东这一思想的是

  A.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农业进行改造

  C.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土地公有化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生产力

  25.1947年刘邓大军跃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

  A.影响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推翻国民党政权的统治D.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26.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应该是

  A.“热烈庆祝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完满实现”

  C.“两年内建成一个像样的共产主义”

  D.“打倒美帝,打倒苏修,打倒各国反动派”

  27.《中国大趋势》的作者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在此,“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中国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8.1976年10月中共中央粉碎“_”,胡耀邦随即建议中央:“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中与第二条建议相一致的是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B.进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C.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D.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9.2016年10月10日,国台办表示:是否接受“九二共识”,是检验台湾当局领导人所谓“善意”的试金石。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两岸双方就可以平等协商、良性互动,两岸同胞就能赢得两岸关系发展的光明前景。材料中“核心意涵”指的是

  A.一个中国B.和平统一C.一国两制D.平等协商

  30.2014年3月2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冷战”的幽灵卷土重来了。在乌克兰政治危机的激发下,一些保守派人士要求奥巴马总统勇敢面对普京,保持美国之前的总统同斯大林和戈尔巴乔夫等苏联领导人剑拔弩张的伟大传统。“冷战”在现代史上是一个令人不安的名词,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家利益之争是根本成因B.“冷战”期间世界没爆发武装冲突

  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D.期间孕育着结束“冷战”的因素

  31.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B.尝试和平方式,解决中国内政

  C.缓和台海关系,促进中国统一D.采取中立政策,规范美台关系

  32.一位年轻旅行者在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时说:“小时候,每天走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斯大林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倒是后来又换了一种钱,还不太适应。”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位年轻旅行者的原国籍可能是

  A.民主德国(东)B.俄罗斯C.南斯拉夫D.联邦德国(西)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第33题18分。第34题16分,第35题18分,共5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中国政治文明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摘自《王国维遗书》之《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朔二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可以推恩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由皇帝制定封号。以此从王国里分出许多侯国。侯国列侯只能衣食租税,不能过问政治。

  ——摘自高中历史教参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哪两种政治制度?依据材料指出两者之间的关系。(6分)

  (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的哪种政治制度?依据材料说说这种制度的作用。(6分)

  (3)材料三中的汉武帝为何颁布“推恩令”?结果怎样?(6分)

  34.政治妥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是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等方式互相作出让步,以缓解矛盾并达成共识的一种行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临时约法》的最大不足是缺乏“妥协精神”。参议院又无实际力量来确保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服从约法,而袁世凯又决非是中国的华盛顿,这不免成为后来约法屡被践踏的一大因素。民主宪政应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稳步推进,与其制定不切实际的完美规则,不如先制定各方都可接受的条文。否则,对权力的划分和制约都难免成为一纸空文。

  &mdash;&mdash;孙夏冰《<临时约法>与美国宪法的比较阅读》

材料二(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推翻清朝后的制宪进程作过合理的安排,准备循序渐进,分三期完成。&mdash;见让位于袁,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这种罔顾国情、视人立法、以国家大法为政治斗争武器的行为,有违客观、公正的立法精神。综观民初政情,《临时约法》成了总统与内阁、政府与议会、中央与地方、军事与民政诸多冲突的根源,最终导致孙袁决裂、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其后,南北混战,武夫称雄,《临时约法》,终成废纸。

&mdash;&mdash;范福潮《<临时约法>为什么会成为废纸》

  材料三杰弗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hellip;&hellip;

  &mdash;&mdash;钱满素《美国掀翻:分权&middot;制衡&middot;民主化进程》

  (1)据材料一、二归纳《临时约法》“终成废纸”的原因。(6分)

  (2)材料三中“猜疑”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制宪者们是如何“精明地设置障碍”,以避免总统“胡作非为或盲动”,而实现利益相互妥协的?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政治妥协的积极作用。(10分)

  35.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霸权开始失能,其过程跌宕起伏,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大事记(部分)

  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

  1968年,民权运动领导人马丁&middot;路德&middot;金遇刺身亡

  1968&mdash;1971年,美国先后发生六次美元危机

  1972年,水门事件爆发,直接导致1974年尼克松总统辞职

  材料二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霸权又得到加强。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综合国力在冷战后确实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另一方面,而且是主要的方面,在于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的衰落&hellip;&hellip;美国的实力虽然有大幅度提升,但与二战后初期不可同日而语。在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之时,欧盟、中国等“五大力量中心”成员的实力也都有引人注目的提升&hellip;&hellip;所以,当今世界并不是美国独霸的单极世界。

  &mdash;&mdash;刘建飞《美国霸权失能与多极化趋势初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造成美国霸权失能的内外因素。(8分)

  (2)据材料二,归纳美国霸权加强的原因并指出当时国际格局特点。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美国霸权失能与多极化趋势的关系。(10分)

  2017年高考原创押题试题历史汇编参考答案

  ACBAAABADDAABABBBACBDBCADBDBABAA

  33.(1)宗法制和分封制。(4分)关系: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依据,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2分)

  (2)郡县制(2分)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4分)

  (3)原因:汉初郡国并存,封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3分)。

  结果:封国问题解决,中央集权得到加强。(3分)

  34.(1)《临时约法》缺乏“妥协精神”;参议院较袁世凯实力小(或袁世凯实力大);袁世凯贪恋权位;《临时约法》重视制定不切实际的完美原则,忽视制定各方都可接受的条文,不能取得各方力量的支持;以国家大法为政治斗争武器,有违客观、公正的立法精神。(6分,每答对一点得2分)

  (2)实质:权力制衡。(2分)

  说明:美国总统经选民投票选举产生,向选民负责,实行任期制;总统必须执行国会通过的各种法案;接受国会和司法部门的监督。(每点2分,满分6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作用:有利于造就和平政治;有利于社会进步。(2分)

  35.(1)内部:美元危机;矛盾重重。(4分)

  外部:不结盟运动兴起:欧共体成立;日本崛起;中国振兴。(4分)

  (2)原因:美国综合国力提升;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的衰落。(4分)

  特点:“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3分)

  关系:相互影响。(3分)


猜你喜欢:

1.历年历史高考题全国卷

2.往届全国卷历史高考题及答案

3.全国卷高考历史选择题真题汇编

4.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5.高中历史联考试题及答案

6.历史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大全

2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