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训练1

时间: 刘惠25 分享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历来在题型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矛盾中进退维谷,教、学、考均受到严重影响。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训练,仅供参考!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训练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多数环境学论著认为,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但是,荷兰学者克罗宁博格所著的《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一书中的观点,似乎可以让人稍稍缓解一下在气候变暖问题上的紧张感。作者的基本观点是:当下发生的所有气候变化,从地球的立场出发,都是“正常动作”。大自然的变化类似于四季交替,只不过是它的时间尺度要长得多。根据作者的描述,大自然的“春天”是在一万年以前开始的,那时,天气已开始转暖,曾经覆盖了当今人类广泛活动区域的冰层逐渐在阳光下融化,海平面上升,而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则开始从渔猎转向定居农业。到现在,人类已经处在“夏季”,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担心气温上升可能会带来的危害。“夏季”终将过去,这也是自然规律,只不过是要再等待一段漫长的时期,“秋季”才会来临。那时海平面将会下降,而今天人们因为气温上升所引发的讨论也将随之结束。

  克罗宁博格面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以及由此造成的极端天气频发、荒漠化加重、物种灭绝加速等情况,之所以显得十分淡定,在于他看待这一问题时使用了与众不同的时间尺度。通常人们只考虑几十年或几百年的事情,并且一直在用这种人类的尺度去衡量大自然,结果每个人都为现在的气候最大值紧张不已。其实,这在克罗宁博格看来只不过是大自然循环中出现的“一丝波纹而已”。

  如果我们超越现阶段人类思考问题的尺度,观察一个漫长的周期,情形也许就不会那么令人沮丧了——那就是一万年的时间尺度。为什么要一万年的时间尺度?因为人类现在所处的地质时代开始于一万年以前;地质学的知识也告诉我们,类似于我们现在所处的温暖期一般不会超过一万年;大约一万年前爆发的火山目前都处在活动期等等。与地质学应用的时间尺度相比,人类的尺度就不那么适用了。这也难怪他要嘲讽因为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而变得异常焦虑的人们,“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围着小周期内出现的现象团团转?”

  《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这本书的观点有助于提升人类面对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挑战的勇气,正像作者所说的那样:穿着熊皮、拿着石斧的石器时代的人类尚且知道如何在冰期生存下来,我们难道无法运用现代高科技去解决海平面上升一米带来的后果吗?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即使人类的活动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微不足道,我们也不能从此以后就不加节制地去排放温室气体。大量地消耗资源和排放二氧化碳已经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生态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所以克罗宁博格也表示,“我们应该节约能源”以保护有限的资源。

  (摘编自俞金尧《全球气候变暖与人类的活动无关吗?》)

  ★1.(对点演练)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大自然的“春天”降临之前的远古时期,气候异常寒冷,广大区域都覆盖着冰层,因此人类的祖先当时并没有采取定居农业的生活方式。

  B.通常人们只考虑几十年或几百年的事情,克罗宁博格却改变了研究的视野:他不考虑明年,也不考虑一百年后的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万年以后。

  C.克罗宁博格采用一万年的时间尺度来观察、分析地球气候变暖的问题,这并不意味着地质学上的时间尺度都是以一万年为单位的。

  D.石器时代的人类能在冰期中生存下来,与今天我们试图解决海平面上升带来的问题相比,虽然形式不同,实质都是积极利用知识应对危机的表现。

  [解析] 克罗宁博格是以一万年作为一个时间尺度,并不是说要考虑一万年以后的事情,这里将目光投向多少年显然是错误的,属于内容方面的错误。

  [答案] B

  2.(思维拓展)下列关于本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这已经成为大多数环境学论著的观点,但是克罗宁博格对此并不认同。

  B.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并由此造成地球两极冰川融化的现象,从地球的立场出发,这实际上属于大自然的“正常运作”。

  C.全球变暖会导致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例如极端天气频发、荒漠化加重、物种灭绝加速,这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威胁。

  D.面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克罗宁博格并没有使用“人类的尺度”来衡量这一问题,所以他显得十分淡定。

  [解析] 原文第一段中说“荷兰学者克罗宁博格所著的《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一书中的观点”,并不是共同认同的观点,因此表述不恰当。A、C、D三项表述正确,其信息均在第一、二段中。

  [答案] B

  3.(思维拓展)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克罗宁博格对地球的未来作出了预测,并以此为基础,从地质史上的火山爆发以及气候变化等自然进程的角度进行了论证。

  B.克罗宁博格认为,如果我们超越现阶段人类思考问题的尺度,从一个漫长的周期来观察温室效应的话,那么可能就不会如此焦虑了。

  C.《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向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暖二者密切相关的观点提出了挑战,为我们思考气候的变化提供了新的角度。

  D.大量地消耗自然资源会严重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所以克罗宁博格也表示“我们应该节约能源”。

  [解析] A项的内容出现在文本第三段,克罗宁博格对地球气候变暖、荒漠化等问题非常淡定,不用担心,他认为气候变暖期有一个限度,引用事例论证这个问题,不能算是对地球的未来的预测。故A项表述不当。B、C、D三项内容均在原文的信息有所体现,表述正确。

  [答案] A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训练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时尚浅说

  黄毓璜

  辞典上“时尚”直白的释义就是“一时风尚”。作为社会流变、生活迁移、价值更迭驱动下的潮汐式性相①,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以及可仿效性的自身特质,决定了它浪打浪般的生长,成就其推进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还不妨说,时尚作为时代的情感表征,乃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使然。虽然其行也不远,此起彼落,时有变更,却不随一己好恶而兴废,不因拒之纳之而行止,称得上是一位无翼而飞、天生天杀的主儿。

  同时,时尚也并非可以简单地一面而论。其本身也具备种种包容的可能:既可孕育诞生之契机,亦可成为溃靡之温床,事情确实存在两面性。“因势利导”因而成为可能,“圣者时也”的名言,“我行我素”的标榜,也因而都在大本大宗的道理之内,是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人在“自然化”了的客体面前的主观选择和临世态度。

  不妨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要不然,“ok”“bye bye”也不至于那么频频挂到男男女女的嘴边。这一方面说明人的“顺变”能力,另一方面呢,也就说明了人的“从众”心理——他那样说的时候,未见得自己多么酷爱英语。可见“趋时”大体指向外部关涉,关涉“面子”上的事,跟自己内心的好恶关系是不太大的。这原本毋庸置疑,须得一议的是:这里的时尚很可能成为一种压力,压迫人们划一了心志和产生超水平的企求。诸如就业上某些职岗的过冷过热,诸如婚嫁时房子、车子被列为必要前提——面对种种时尚如鹜趋之或心理失衡,人们有理由拒绝“安分守己”“安贫乐道”的慰勉,也同样有必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和属于自己的选择。

  如果说人除了是一种“物质”存在还分明是一种“精神”存在,那么,“与时俱进”跟“顺时迁变”就不能是一回事。而且,执着于精神性的人还往往抱持跟时尚“对视”的姿态,所谓“不随俗沉浮”,大体描述了在物性和物化了的时尚面前保持一份心灵的高傲。

  “不合时宜”归根结底是一种精神境界,是“抗尘走俗”与“超尘脱俗”的起始点。我们无法在普遍的层面上要求人们都成就为精神上的“庞然大物”,可以肯定的则是:一个精神强健的人,一个有作为的人,一个不失尊严的人,无论是在春风得意中走马,还是在艰难困顿中蹒跚,都不能是一个失落自我而为时尚左右的人。

  (摘编自《啄木鸟》)

  【注】 ①性相:梵语,“性”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相”是事物外观的表象。

  ★1.(对点演练)应如何正确面对“时尚”?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阐述如何正确面对“时尚”的现实问题,贴合考生思想实际,对考生有正面的引导作用。答题时要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以及作者阐述的对时尚的看法,并画出关键语句,再分点作答。文中第三段、第四段的最后一句是关键信息,据此加以概括即可。

  [答案] 要点:①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不超越实际追求时尚。②在时尚面前要有自己的选择。③要保持心灵的高傲,任何情况下都不为时尚所左右。(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思维拓展)下列对文章所说的“时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所形成的一时风尚,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

  B.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和可仿效性特质,决定了其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的不断推进。

  C.流行时间虽然不长,但不管人们是喜欢、接纳,还是厌恶、拒绝,也只能追随它的发展方向。

  D.存在两面性,既可以成为淘汰旧事物、孕育新生事物的契机,也会成为酿造腐朽奢靡的温床。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理解这些概念在论述类文本中特定的含义。A、B两选项的信息区间在第一段,D选项信息区间在第二段,画出题干中的信息,加以比对,可判断为正确。而C选项的“只能”太绝对,因此为错误选项。

  [答案] C

  3.(思维拓展)文章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请简要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要求考生理解这些句子在文本中特定的含意。“‘趋时’是人类的天性”,在文章第3段,可用“投石探波”法,找准答题区间,再结合文中的标志词“这一方面说明……另一方面呢,也就说明……可见……”判断,答题时要点的表述要完整、有条理。

  [答案] 要点:①人具有“顺变”能力,能适应时尚。②人有“从众”心理,往往会趋时逐流。③人都爱“面子”,易于屈从时尚的压力。(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训练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代花鸟画

  明代初期,因太祖朱元璋对南宋院体画风青睐有加,花鸟画大致延续了宋代院体工笔画风格,没有新突破。明宣宗朱瞻基同宋徽宗一样,雅好诗文书画,尤好花鸟画。他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有延续南宋院体花鸟画艳丽典雅风格的工笔重彩画家边文进,有出自北宋徐熙野逸风格的没骨画家孙隆,有笔墨洗练奔放、造型生动的水墨写意画家林良,还有精丽粗健并存、工笔写意兼具的画家吕纪。不过,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从意境与格调方面看,这时期的花鸟画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事实上,明代花鸟画的大突破直到中期以后才出现。

  明代中期,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花鸟画创作,他们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门画派。吴门画派的成就主要在山水画方面,代表人物有兼擅人物、山水、花鸟的“吴门四家”,即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沈周与文徵明主要延续宋、元文人画传统,疏简而不放逸;唐寅与仇英主要吸收南宋院体画风,并融入了时代的精神特质,体现了当时的市民趣味。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

  严格地说,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然而,到吴门画派的弟子一代,花鸟画在陈淳、陆治、周之冕那里结出了硕果。陈淳早年习元代绘画,后学于文徵明,花鸟、山水兼擅。他将书法和山水画笔法融入花鸟画,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巧妙地表现花叶的形态与阴阳向背,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如果说陈淳的大写意花鸟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那么徐渭的作品则充分发挥了大写意花鸟托物言志的功能,浇胸中块垒,抒澎湃激情。在绘画语言风格方面,他吸收宋、元文人画及林良、沈周、陈淳的长处,兼融民间画师的优点,同时将自己擅长的狂草笔法融入绘画。在其笔下,梅兰竹石被赋予了他强烈的个性,以狂怪奇崛的姿态傲视万物。他是第一个使用生宣作画的花鸟画家,利用生宣良好的吸水性来控制画面水墨渗化效果,表达特殊韵味。他还以泼墨法作花鸟,用笔墨的纵横捭阖表达自身的愤懑情绪。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的新体派,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海派乃至齐白石都曾受其影响。他的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后世将二人并称为“青藤白阳”。

  ★1.(对点演练)下列对明代花鸟画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画家们广泛地学习和借鉴院体画家、文人画家及民间画师的优良画风。

  B.文人参与花鸟画创作以后,绘画作品更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特质。

  C.画家们具有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激情和狂怪奇崛、傲视万物的强烈个性。

  D.画家们大胆尝试,或借鉴山水画笔法,或引书法笔法入画,或使用新材料。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C项,“具有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激情和狂怪奇崛、傲视万物的强烈个性”的是徐渭,而不是明代画家整体。

  [答案] C

  2.(思维拓展)下列关于明代花鸟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明宣宗时,宫廷画院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但意境与格调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

  B. “吴门四家”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基础上发展出鲜明个性特征,取得重大突破。

  C.陈淳的大写意花鸟画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

  D.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体派,其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对后世影响深远。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取得重大突破”有误,原文是“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

  [答案] B

  3.(思维拓展)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宣宗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只是沿袭宋代花鸟画的风格面貌,没有取得突破。

  B.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的花鸟画由于创作风格一开始就标新立异,所以取得了最高成就。

  C.陈淳学习文徵明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表现花叶的技法,画风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

  D.徐渭将狂草笔法、泼墨法融入大写意花鸟画,很好地表达了他的澎湃激情和愤懑情绪。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A项,“只是”说法太绝对,原文是“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B项,“创作风格一开始就标新立异”错误,原文是“他们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C项,“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表现花叶的技法,画风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的是陈淳,而不是文徵明。

  [答案] D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训练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科学所研究的是那些被认为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而存在的关系,这也适用于把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科学陈述的对象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像在数学中就是那样。我们不一定要假设这种概念是同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相对应的,但是,一切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是“真的或者假的”(适当的或者不适当的)。粗略地说来,我们对它们的反应是“是”或者是“否”。

  ②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也没有什么目标。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决不会碰到像“你不可说谎”这样一类的句子。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他不能任性或感情用事。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③由此看来,好像逻辑思维同伦理毫不相干。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陈述,固然不能产生伦理的准则,但是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却能够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并且连贯一致。如果我们能对某些基本的伦理命题取得一致,那么,只要最初的前提叙述得足够严谨,别的伦理命题就都能由它们推导出来。这样的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正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

  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根本不会觉得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该说谎?”这类问题是无意义的。我们所以觉得这类问题是有意义的,是因为在所有这类问题的讨论中,某些伦理前提被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只要我们成功地把这条伦理准则追溯到这些基本前提,我们就感到满意。在关于说谎这个例子中,这种追溯的过程也许是这样的:说谎破坏了对别人的讲话的信任。而没有这种信任,社会合作就不可能,或者至少很困难。但是要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并且过得去,这样的合作就是不可缺少的。这意味着,从“你不可说谎”这条准则可追溯到这样的要求:“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

  ⑤但这些伦理公理的根源是什么呢?它们是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不是只是以权威为根据而建立起来的?它们是不是来自人们的经验并且间接地受着这些经验的制约呢?从纯逻辑看来,一切公理都是任意的,伦理公理也如此。但是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来,它们绝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从我们天生的避免苦痛和灭亡的倾向,也是从个人所积累起来的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

  ⑥只有由有灵感的人所体现的人类的道德天才,才有幸能提出应用如此广泛而且根基如此扎实的一些伦理公理,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真理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

  (选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略有改动)

  ★1.(对点演练)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段首先明确科学研究的内容以及科学研究所创造的概念,然后从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是“真的或者假的”这一特征推导出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另外一个特征。

  B.③段承②段,表明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能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叙述得足够严谨的最初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就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由此引出④段。

  C.④⑤⑥段先确定伦理问题有意义,举例阐述由伦理准则追溯到伦理公理的过程;接着探寻伦理公理的根源所在;最后重点明确伦理公理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D.文章前一部分着重阐述科学研究的特点,后一部分着重阐述伦理公理的根源、特点和作用;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兼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A项思路分析错误,“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另外一个特征”不是“这一特征推导出”的。正确的应该是:①段首先明确科学研究的内容以及科学研究所创造的概念,然后从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归纳出科学的思维方式的一个共同特征:“真的或者假的”;②段直接提出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另一个特征,然后以科学家为例进行分析。C项“最后重点明确伦理公理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分析错误,原文最后一段不是“重点”,是承上继续阐述,也不是“明确伦理公理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而是分析了伦理公理的特点(如“应用广泛”“根基扎实”等),或者说分析了伦理公理的提出和接受、伦理公理和科学的公理的区别。D项“有本质差别的”分析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说“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

  [答案] B

  2.(思维拓展)联系上下文,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

  B.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只关注、研究客观存在,决不会碰到“你不可说谎”这一类的命题。

  C.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都像清教徒一样追求真理而不放任自己或者凭一时冲动处理问题。

  D.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运用的不表达愿望、善恶等感情的概念,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A项缩小范围,“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不合原文,原文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不是“不充分”。C项无中生有,“科学家都像清教徒一样追求真理”在原文中无依据,原文只是说“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关键词“追求真理”“科学家”“内心”“受到约束”,根本没有“清教徒追求真理”和“科学家都像清教徒一样追求真理”的意思。D项任意嫁接,导致牵强附会,原文说

  “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就是说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原文还说:“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也没有什么目标。”这是列举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所具有的客观存在。但是D项却将上述两种不同类型的句子意思嫁接在一起,特别是“科学家运用的不表达愿望、善恶等感情的概念”纯系臆造,原文中没有说到“科学家运用概念”之类的意思。

  [答案] B

  3.(思维拓展)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独立于研究者之外的客观事物和关系,作为科学陈述对象的概念未必要与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对应。

  B.“你不可说谎”的伦理前提是人类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悲伤应尽可能减少,这样的伦理前提是经得住经验考验的真理。

  C.伦理公理源自人们的经验,是从个人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它绝不是任意的。

  D.人类道德天才提出的根基扎实、应用广泛的一些伦理公理,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于丰富自我情感、打好知识基础等方面。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于丰富自我情感、打好知识基础等方面”不是作者的观点,作者的观点是“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也就是说作者没有指出是否“自觉”,而是说“会”,没有说“运用于丰富自我情感、打好知识基础等方面”,而只说“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一个方面。

  [答案] D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训练1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历来在题型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矛盾中进退维谷,教、学、考均受到严重影响。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训练,仅供参考!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训练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多数环境学论著认为,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2017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7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高考考试说明是高考考生在复习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百发百中。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2017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仅供参考

  • 历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加题
    历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加题

    附加题就是在不影响总分的前题下加上去的题,可写可不写,答对了有额外加分,答错了不扣分也不加分。江苏高考语文卷一般都有一些附加题。以下是学习啦

  • 2017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加题
    2017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加题

    江苏高考语文一般都有一些附加题,2017年的江苏高考语文的附加题是什么题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2017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加题,仅供参考! 2017江

  • 语文高考作文样文
    语文高考作文样文

    看优秀作文,可以学习别人优秀的地方;看低分作文,可以让自己避免同样的错误。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高考作文样文,仅供参考! 语文高考作

16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