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高考试题猜读命题设计2017语文试题(2)

时间: 刘惠25 分享

  1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边的题目。(8分)

  感 遇(其二)

  陈子昂①

  兰若②生春夏,芊蔚③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④冒⑤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释】①陈子昂:唐代诗人,有政治抱负却屡遭排挤。② 兰、若,指兰花和杜

  若,皆是草本植物。③芊蔚,草木茂盛。④朱蕤,红色的花。⑤冒,覆盖。

  (1)前四句中,作者笔下的兰若有怎样的特点?(4分)

  答:红花紫茎,生长茂盛,芬芳秀丽,压倒群芳。 (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2)在这首诗中,作者借兰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①诗人以兰若自比,透露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抒发了年华易逝、时不我待的感慨。②“幽独空林色”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际上是诗人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四句中用“白日晚”“秋风生”写年华岁月的无情流逝,“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的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4分。感慨2分,联系诗句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5小题,如果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 个小题计分)(5分)

  (1)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2)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3)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贾谊《过秦论》)

  (4)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

  (5)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屈原《离骚》)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7)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

  (8)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阿庆基“造反”

  [芬兰]本蒂·韩佩

  一条板凳安放在路旁,只要行人累了,就可坐下来休息。累了!是的,难道这还有什么奇怪的吗?一个人在七十年岁月里要跨出多少步子啊——短的,长的,急的,慢的。板凳被发明和制造出来正是为了人们能够坐它。或许这条板凳放在这里还有别的目的,因为冷饮亭就在它的旁边……

  托比亚斯·阿庆基多次感到奇怪,这条板凳看来完全是条普普通通的板凳,人们仅仅是在散步途中想让腿脚歇上一歇时,才意识到它的存在。

  托比亚斯·阿庆基坐在板凳上,他的头发斑白,但精神却很矍铄,他用大拇指托着烟斗,完全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没过多久,越来越近的歌声唤醒了他,立刻使他想起,现在是生活在动乱时期。罢工、骚乱……打吧!吵吧!有的是理由……可是这么干难道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如果像被拴着鼻子的小牛犊那样发疯似的挣扎,能行吗?托比亚斯·阿庆基已经七十岁了,现在世道是不是变了?也许是吧,也许人们的眼界有所不同。可是生活是不是好过些了?嗯,他们应当尽可能过得更好些。这就有足够理由去进行斗争……

  他听见一个过路人说,罢工工人在游行示威。

  游行示威吧!他——托比亚斯·阿庆基,已上了年纪,只能坐在板凳上观望。在这种时期,作为一个旁观者也实在有趣得很哪!

  游行队伍过来了,人不少,除了两旁土路,整个街道都挤满了人群。

  他们唱的歌中有激烈的词句:“法律骗人,政府压人。”

  “到了明天,普天之下皆兄弟……”

  游行队伍过去了,托比亚斯·阿庆基朦胧地感觉到,他们在按照自己的愿望,向着遥远的未来走去……他们在前进,先头部队消失在转弯处的建筑物后面。后来那里发生了阻塞,尽管后面的队伍还在前进,突然“砰”的一声枪响,划破了夏末晴朗的天空。托比亚斯·阿庆基被子弹的呼啸声惊呆了。这似乎是不应该的……然而后来他还是平静下来,觉得自己反正是坐在板凳上的旁观者。

  游行队伍一下子散了,犹如受到旋风袭击似的扬起了满天尘土,人们掉转头纷纷跑了。托比亚斯·阿庆基看到警察握着步枪和皮鞭,正在寻找示威的人,可是游行示威者都跑散了。这时,警察突然发现坐在板凳上发呆的托比亚斯·阿庆基。

  “你放什么哨?”警察大喝一声。

  托比亚斯·阿庆基只张了张嘴,还没来得及解释自己仅仅是坐在板凳上休息的旁观者,皮鞭已抽到了他的身上。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不可解脱的困境,不禁顿时火冒三丈。这怎么可能呢!要知道他只不过坐在板凳上……可是愤怒只是再次招致皮鞭的抽打,托比亚斯·阿庆基只得拔起僵硬的大腿一逃了之。

  但事情并没有完结,他确实陷入了解脱不了的困境。不久,他被捕了。受讯、受审,最后被带到被告席上受到了“参与造反罪”的控告。

  托比亚斯·阿庆基怎么也不能理解,他仅仅是在板凳上坐一会儿而已。而这条板凳看来完全是条普普通通的板凳……他对警察咆哮起来,他怎么也难以接受警察的指控,他难道会热昏了头脑干下这等事!可怜虫……怎么会想得出来:他是狡猾地假装坐在板凳上,企图逃过劫难,实际上是个瞭望放哨的人,或者是工运首脑……

  警察就是认定他有罪,一口咬定:你身上有紫血块,你就是参与了造反……

  托比亚斯·阿庆基搔了搔头皮,觉悟过来:也许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为旁观者准备的板凳!

  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两项都对给4分,答对一项给2分,有错项给0分)

  A.托比亚斯·阿庆基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他过着孤独而没有人理解的生活,性格懦弱胆小,每天坐在板凳上观望,成了他最大的生活乐趣。

  B.“作为一个旁观者也实在有趣得很哪!”看到罢工工人在游行示威,阿庆基这样想,可以看出他安分守己,也表明他对社会现实认识不深。

  C.警察一口咬定阿庆基参与了造反,是个瞭望放哨的人,或是工运首脑,这表明警察欺软怕硬,能力低下。

  D.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阿庆基被刻画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作者主要是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这一人物的。

  E.作者没有用更多笔墨正面去写警察与罢工工人的冲突,这就使得阿庆基老人的被捕情节更加突出,有力地彰显了主题。

  16. AC(A项“他过着孤独而没有人理解的生活,性格懦弱胆小”原文无依据。C项批判的并非警察欺软怕硬,能力低下)

  17.阿庆基的心理活动前后经历了哪些变化?请作简要分析概括。(4分)

  答:17.①小说中阿庆基开始坐在板凳上休息时,内心是平静的。②对工人的罢工游行他有些理解,但更乐于作一个观望者。③警察的枪声让老人惊呆,他觉得这不应该。④当老人被警察毒打抓捕时,他感到愤怒和困惑。⑤当最终老人被认定有罪,无法摆脱时,老人终于觉醒,明白生活中不应做一个旁观者。(每一点1分,答满4点给满分。)

  18.小说前后两次写道“这条板凳看来完全是条普普通通的板凳”,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18.①具有象征意义。在作者的笔下,这条板凳就是阿庆基这位老人的象征,一样地普普通通、老实本分。(2分)②增强讽刺性。一个像板凳一样普通本分的老人竟被当作造反者加以逮捕,实属荒唐,这就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性。(2分)

  19.小说结尾处的画线句有什么含义?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8分)

  答:19.参考示例:①最后一句表明阿庆基老人的觉醒,人在社会中不能做旁观者。(2分)②阿庆基老人原本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与世无争,想做生活的旁观者却不可得,他只是坐在板凳上休息,却稀里糊涂地被当作造反者而被抓,可见,做生活的旁观者只能任人宰割。(2分)③启示:这个世界没有旁观者的位置,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要想主宰自己的命运,就得参加斗争。(2分)④联系现实。(2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共12分,共3小题)

  20.今年10月17日是国家首个扶贫日。请你编辑一则公益短信来帮助宣传。(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得少于15字)(4分)

  参考示例:贫穷,是文明社会的顽疾。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扶贫攻坚路,悠悠中国梦。

  一份爱心,就能改变命运。扶贫,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

  使命在召唤,梦想在延伸。漫漫扶贫路,拳拳为民情。

  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

  21.《黄冈中学报》拟新辟四个版面,请在版面名称之后填写体现版面宗旨的句子。要求第二版、第四版分别与第一版、与第三版字数相同,结构一致。(4分)

次    版面名称

版面宗旨

第一版    校园新闻

聚焦学校大事 发布热点新闻

第二版    班级采风

第三版    校际链接

信息交流  汇四面八方新资讯

第四版    文学园地

  答 第二版:关注班级动态 展现青春风采

  第四版:诗意抒写 赏千姿百态美文章

  22.欣赏下面这幅漫画,拟写标题并指出漫画寓意。(寓意不超过40字)(4分)

  标题:家有读书郎(2分)

  寓意:教育成本越来越高,以致家长不堪重负。(2分)

  六、写作 (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把每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可爱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猜你喜欢:

1.大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2017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3.高考语文试卷模板

4.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5.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6.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试题猜读命题设计2017语文试题(2)

1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边的题目。(8分) 感 遇(其二) 陈子昂① 兰若②生春夏,芊蔚③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④冒⑤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高考试题猜读答案语文2017
    高考试题猜读答案语文2017

    高考在即,紧张难免;适量放松,方为上策;书本暂放,好好休息;临阵磨枪,效果甚微;心态良好,至关重要;平常心待,万事皆宜,愿你高考,取得佳绩!下面

  • 高考试题猜读2017语文
    高考试题猜读2017语文

    高考的日子在逼近,期望你能调整好自我的心态,好好发挥,考上理想的大学!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试题猜读2017语文,仅供大家参考! 高考试

  • 高考试卷猜读模拟考场语文终极卷8
    高考试卷猜读模拟考场语文终极卷8

    不求题题都去做,舍卒保车很重要。不求题题都做对,掌握节奏取高分。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试卷猜读模拟考场语文终极卷8,

  • 高考试卷2017语文_2017语文高考试题
    高考试卷2017语文_2017语文高考试题

    遇到熟题看变化,避免生搬与硬套。碰到难题心不慌,答案要从基础找。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语文高考试题,仅供大家参考! 20

22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