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2)

时间: 刘惠25 分享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文采是个低端概念

  周泽雄

  ①数月前,有论者以“文采欠佳”为由,奚落巴金、茅盾等人的作品。文采的实质只是一种辞采,通常体现为文字美色。被赞许为有文采,意味着该作者的文字眉眼,长得格外玲珑俊俏,类似语言里的西施潘安。设若文学概念也有先进落后之分、健康陈腐之别,文采当属后者。与风格、结构、文体、思想之类文学概念相比,文采是个低端概念。

  ②与这些更高的概念相比,文采不过是一介审美小厮,只是一个较小的审美单位。拿文采来衡量古希腊悲剧家或司马迁的《史记》,好比拿玩具望远镜来探测河外星系,拿文采来衡量曹雪芹或海明威,好比拿药房里称中药的戥子,为一头大象测体重。如果你对小说《围城》的欣赏止于作者的幽默文笔,结论只有两个:要么说明你缺乏把握长篇小说的能力,要么说明作者缺乏驾驭长篇的能力。文采在一些体量迷你的文体里(比如随笔),或许会占据较大的权重。身为随笔家,若不能在文字美色上偶尔让人耳目一新,多少有些丢脸,其文学成就也难免随之下滑。反过来,身为小说家,却可着劲地在文字上逞风雅、耍贫嘴,而不是倾全力于作品的结构、主题及人物性格上,其实是志大才疏的报应。总之,文学自有文学的胸襟抱负,它虽然不应在文采上有所亏空,但也不该把成败系于文采之上。否则,就有失文学体统了。

  ③我以为,汉语文学过分推崇文笔,折射出一种孱弱的文学观。文笔差劲固然不行,但仅仅文笔好,也实在不配自傲。若沉迷其中,对自己抚词弄句的能耐过于沾沾自喜,还可能耽误自己更上层楼。退一步说,即使在随笔里,对文采的推崇也应有所节制。美妙的文采除了锦上添花外,一不留神,还可能构成一种障眼法,使作者见识上的种种浅陋,得到掩盖。当文采不幸成为一条贼船,专门用来偷渡荒悖之念,这种文采就非但不配得到恭维,还应受到公正的鄙夷。质而言之,文采若不能与主题、风格水乳交融,充其量只是一种美感噱头,类似汤面上的几根青葱、奶油蛋糕上的几朵花形;而一旦水乳交融了,文采就不宜拿出来抽样了,正如不会有人特地去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采一样。拿文采来评估成名大家,客气的说法也是不知轻重。莎士比亚文采焕发,但莎氏的伟大,绝非缘此而立。巴尔扎克的语言落在普鲁斯特眼里,俗斑累累,但仍然无损于《人间喜剧》作者的伟大。以此而论,哪怕巴金、茅盾等人确实文采寡淡,也不等于他们的小说必然差劲。判断他们的作品,还得运用些配得上评论长篇小说的高端概念才行。

  ④英国随笔大家赫兹立特有个说法,值得恭听,他把文采判为一种“字面上的想象力”,他还认为,这种想象力不过是“头脑贫瘠”的特征。识者或谓,当今文坛,文笔“淡出鸟来”的家伙比比皆是,适时强调文采的重要性,难道不是对症之药?非也。依我小见,那不过暴露出我们文坛还有股沥青般呛鼻的文学初级阶段气味而已,我们若不明就里,盲目突出文采的地位,只会使我们愈加深陷在这个初级泥沼里。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16. 请简要概述第②段的论述层次。(6分)

  17. 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试各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6分)

  18.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作者为什么认为不能过分推崇文笔?(6分)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70分)

  天赋决定了你能达到的上限,努力程度决定了你能达到的下限。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

  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1. B(A.“陨落/殒身不恤”均读“yǔn”; C.“ 拔擢/濯足” 均读“zhuó”; D. “泄露/露馅”均读“lòu”。)

  2.D(A.成分残缺。应在“那么”后补充主语“考场满分作文”。 B. 语序不当。“从现在至2018年这段时间内”应放到“国际能源机构认为”之后。C.搭配不当。动词“阻止”与宾语“能力”不能搭配。)

  3.B(“孤蓬”借喻远行的朋友。)

  4.A(颔联“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表达的是作者对时光易逝、繁华难再的感慨。)

  5.B.(《屈原》是郭沫若的作品)

  6. B(图,谋划)

  7.C(A介词,因为/介词,用 B代词,这件事/助词,凑足音节 C助词,用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短语” D副词,于是/副词,才

  8. ①宇文护因罪免除了官职,不久又恢复了原来的官位。(得分点:坐,获罪、定罪,1分;寻,不久,1分;本位,原职位,1分。)

  ②天下的大事,托付给你,你一定要努力完成我的志愿。(得分点:属,托付,1分;宜,一定、应该,1分;成,完成、实现,1分。)

  ③宇文护治理内外事务,安抚文武百官,于是人心才安定下来。(得分点:纲纪,治理,1分;抚循,同义复合词,安抚、慰问,1分;整句流畅1分)

  9. 家务管理;军事指挥;国家治理(或“紧急事务处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0.(1)点扣题目;与前句构成今昔对比,抒发了妻亡后孤独凄苦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每点1分。)

  (2)通过多感官(听觉、视觉、内心感受)、以动写静、叠词等手法的运用(2分),营造了凄寂的氛围(1分),含蓄表达了诗人凄苦寂寞之情(1分)。(手法只要写出两点即可得两分)

  (3)直抒胸臆:通过“独伤意”“衔哀”“空垂泪”等来表达吊亡之情。(2分,点出手法1分,简析1分。)

  间接抒情:通过借景抒情,营造凄寂的氛围,表达亡妻之痛;通过即事抒情,描写了诗人掩门独守虚位、嗟叹垂泪之悲;通过以乐写哀的反衬手法,以昔日之喜、幼女天真无知反衬今日诗人内心之苦。(2分,写出任意一点,并作分析即可。)

  11.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2)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3)禾黍秋风听马嘶 (4)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5)齐彭殇为妄作 (6)潦水尽而寒潭清 (7)江流宛转绕芳甸 (8)胡骑凭陵杂风雨

  12. (1)划线句通过写冷先生父亲过世时的盛大场面,表现了冷老先生的精湛医术和崇高医德。(2分)。(2)暗示了冷先生的医术和医德传承于老冷先生。(2分)

  13歉意:是指白赵氏因刚刚经历大悲大喜而未能及时向冷先生表达感恩之情而内心不安;

  很响:是指白赵氏因内心欢喜而动作有力度,也包含着对恩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14. ①年富力强:人到中年,面色红润、双目清明。

  ②医术高超:只一针便救活了秉德老汉。

  ③医德高尚:无论患者贵贱,从不怠慢;以治病救人为宗旨,不计较费用报酬多寡。

  ④沉着冷静:听嘉轩说了病状,就了然于心;永远镇定自若成竹在胸。

  (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点明形象特征1分,简析1分。)

  15. 手法:①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外表冷、神态冷。②对比:用嘉轩的紧张慌乱表现冷先生的冷静从容。③衬托:用冷先生父亲的“冷”表现冷先生的“冷”。

  用意:①以外在的冷,衬托内心的静(冷静淡定)。②以外在的冷,反衬内心的热(医德高尚)。

  (手法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用意答出一点给1分,共2分。)

  16.首先提出观点:文采只是个低端的文学概念(或“文采只是一个较小的审美单位”);接着从两方面进行论述:论者不能用文采衡量文学作品,作家(尤其是小说家)不能过分追求文采;最后强调文学不该把成败系于文采之上。(每点2分)

  17.(1)比喻论证。如“拿文采来衡量古希腊悲剧家或司马迁的《史记》,好比拿玩具望远镜来探测河外星系……”论证了文采是一个较小的审美单位,不能用它来衡量文学作品的得失。形象生动,通俗浅易,不乏幽默。

  (2)举例论证。如“莎士比亚文采焕发,但莎氏的伟大,绝非缘此而立。巴尔扎克的语言落在普鲁斯特……”用具体的事实说明作品的成败不取决于文采。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列举句子1分,作用2分。列举其他句子,言之成理即可。)

  18(1)文采只是个低端的文学概念,只有与主题、风格等水乳交融才有价值;(2)美妙的文采可能成为掩盖作者浅陋见识、传播荒谬观念的手段;(3)过分追求文采是文学想象力贫瘠的表现。(4)过分追求文采会影响作家文学境界的提升。(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

  【参考译文】

  晋荡公宇文护字萨保,是太祖的哥哥邵惠公宇文颢的幼子。他年幼时正直有气度,特别受到德皇帝的喜爱。十一岁时,邵惠公去世,他随同各位叔伯父在葛荣的军队中。

  太祖入关之时,宇文护因为年幼没有跟随。普泰初年,他从晋阳来到平凉,当时十七岁。太祖的儿子们都还年幼,于是就把家中的事务委托给宇文护(掌管),全家上下不需严格整治就庄敬和睦。太祖曾感叹道:“这个孩子的志向气度像我。”

  大统初年,加授通直散骑常侍、征虏将军。在邙山战役中,宇文护率领军队作为先锋,被敌军包围,都督侯伏侯龙恩挺身抵御,才幸免于难。宇文护因罪免除了官职,不久又恢复了原来的官位。大统十五年,外出镇守河东,升任大将军。与于谨一起征伐江陵,宇文护率领轻装骑兵为先锋,日夜赶路,又派裨将进攻梁国周边城镇,全都攻下,并活捉了梁国巡逻侦察的骑兵,军队一直进逼江陵城下。城中守军没有料到大军已到,惊惶失措。宇文护又派二千骑兵切断长江渡口,收缴船只以待大军。大军到达之后,包围了江陵,并将其攻占。

  太祖西行巡视到牵屯山,得了病,通过驿站急召宇文护。宇文护到泾州会见太祖时,太祖已经病危。太祖对宇文护说:“我的身体已到了这种地步,一定是无法治好了。我的儿子们都还年幼,敌寇尚未平定,天下的大事,托付给你,你要努力完成我的志愿。”宇文护泪流满面,接受了命令。行至云阳,太祖驾崩。宇文护隐瞒了太祖去世的消息,到长安才将丧事公布。当时太祖嫡长子年纪尚幼,强敌就在附近,人心不安。宇文护治理内外事务,安抚文武百官,于是人心才安定下来。从前,太祖常说“我有胡人相助”,当时没有人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到了这时候,人们以宇文护的字来解释它。不久授官柱国大将军。太祖安葬完毕,宇文护认为天命有了归属,派人劝说魏帝,于是发生了禅让的事情。

  从太祖担任丞相开始,就设立了左右十二军,全部隶属相府。太祖死后,十二军都受宇文护调度,凡是征发调动,不是宇文护的手令就不能施行。宇文护府第驻守的禁卫部队,人数超过宫廷,事情不论大小,都由宇文护先决定后再奏闻皇上。

  宇文护问稍伯大夫庚季才说:“近日来天文星象怎么样?”季才回答说:“受到您深厚的恩泽,怎敢知无不言。刚才上台星有变化,晋公您应该归政给天子,请求回家养老。这样就能享年高寿,受到周公旦、召公的美名,子子孙孙常为国家重臣。不然,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了。”宇文护沈吟很久,说:“我本来的志向就是这样,但是经过推辞没有得到同意。你既然是天子的官员,可以按照朝廷的规定,不用麻烦你特意来见寡人了。”从此以后对他疏远了。


猜你喜欢:

1.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参考答案

2.2017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4.高考语文试卷模板

5.高考语文试卷pdf

6.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2)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文采是个低端概念 周泽雄 ①数月前,有论者以文采欠佳为由,奚落巴金、茅盾等人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全国2卷高考语文试题答案
    全国2卷高考语文试题答案

    只求少丢分,不说得高分!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全国2卷高考语文试题,仅供大家参考! 全国2卷高考语文试题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 去年高考语文试卷_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去年高考语文试卷_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没有平日的失败,就没有最终的成功。重要的是分析失败原因并吸取教训。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去年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 青海历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青海历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青海历年高考语文真题,仅供大家参考! 青海历年高考语文真题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

  • 青海历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
    青海历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

    高考着实是一种丰收,它包蕴着太多的内涵。高考加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青海历年高考语文真题,仅供大家参考! 青海历年高考语文真题阅读

2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