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7年聊城市高考模拟试题语文(2)

时间: 刘惠25 分享

  5.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别元九后咏所怀

  白居易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1)。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2)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注】(1)悰:欢乐,乐趣。(2)青门:长安城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称为“青门”。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BC

  A.开篇写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同时也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

  B.“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两句紧承上几句的伤秋之情,写出了诗人和友人分别之后的落寞,情景交融,十分感人。

  C.友人问诗人“为何不相送”,而诗人以“心到青门东”回答友人,寥寥数笔,勾勒出离别时的大致场景。

  D.最后两句写朋友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知心,知心人不在,心如空城般孤寂,言简意赅,且富含哲理。

  E.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有表现亲情爱情的,也有表现友情的,感伤之外还可以寄托诗人的理想抱负等。

  (2)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中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

  【考点】57:怀古咏史诗.

  【分析】(1)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答】(1)B项,“情景交融”错,此两句并没有写景.C项,这两句并非真的是诗人与友人的问答,而是诗人的想象、假设,是虚写.

  (2)首先要了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中的思想情感: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只要海内有知音,则虽各处天涯,亦如同比邻一般.“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既有同病相怜的伤感,也有惜别之情.本诗“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以写景起兴,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不求朋友成群,但求知己一人,外面的世界再喧嚣,知心人不在,也如空城般孤寂.

  答案:

  (1)BC

  (2)①本诗表现了作者面对萧瑟之景时的伤秋之情,抒发了自己在长安再无心意相通之人的孤寂落寞之情.②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有同病相怜的伤感,也有惜别之情,还有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赏析:

  诗歌开篇“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以写景起兴,既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又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秋季甫至,秋意却浓,诗人看到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悠然飘落在秋风秋雨之中,目光所及皆为萧瑟之景,伤秋之情油然而生.此情此景又让诗人想起与友人离别时的场景,心中愈发感伤.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一句将诗人的伤秋之情与和友人分别之后的落寞之情自然地连接起来.诗人没有写出与友人分别的具体情境,以虚笔“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写分别之实事,诗人假设友人问自己“为何不相送?”“心到青门东”则是诗人的回答,不要说我没有送你离开,我的心已经随你远去,倘若相送,又如何忍心与你分别?寥寥数笔,勾勒出二人离别之时的大致情景,又给读者留下无数想象的空间.

  吟咏至此,诗人心中伤秋怀远的复杂心情无限放大,心中的抑郁之情不吐不快,进而抒发出此篇诗作中的情感最强音:“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最后二旬又再次点明白居易与元稹交情之深,与中间四句遥相呼应,使得全诗浑然一体.全诗在诗人情感最高点戛然而止,余音缭绕而又耐人寻味.最后四旬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不求朋友成群,但求知己一人,外面的世界再喧嚣,知心人不在,也如空城般孤寂.

  这首诗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情景交融,用笔虚实相生,实处描写景物,虚处勾勒景象,全诗如行云流水,毫无生涩之感.诗人在诗中的留白更给读者留下了无数想象空间.

  6.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男子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两句是“ 总角之宴 , 言笑晏晏 ”。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两句描写了春天鸟儿充满生机与情趣的活动。

  (3)李白《蜀道难》中“ 砯崖转石万壑雷 ”一句,写出了蜀道旁崖谷雷鸣的奇险场景。

  【考点】39: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此题考查了名句默写.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解答】(1)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重点字:宴、晏)

  (2)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重点字:莺、啄)

  (3)砯崖转石万壑雷(重点字:砯、壑)

  2017年聊城市高考模拟试题语文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然“一带一路”的提出到现在只有短短的3年时光,但它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史册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迹。

  ②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分析称:从数据看来,外贸企业整体积重难返,出口跌幅太大,短期内难有实质性好转。

  ③一直以来,市立中学高度注重学生品德养成与成长教育的紧密结合,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效果显著,典型事例罄竹难书。

  ④公安部呼吁全社会共同抵制包括网络赌博在内的各类赌博活动,踊跃举报,无疑是“斩草除根”,让网上赌博韬光养晦。

  ⑤这里大型百货店、百年老铺、各种小店铺鳞次栉比,流行时装、药妆、首饰、箱包、食品等应有尽有,很适合旅游购物。

  ⑥作者笔下的文字靓丽挺拔,在不同题材的文字中,我们总能读到他对美轮美奂事物的捍卫,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考点】18:成语.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成语掌握及运用的情况.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成语本身是没有错的,错在与语境不合、修饰对象不当、褒贬不当、范围不当、谦敬不当等等.所以学生首先要知道成语的意思,然后关注它所修饰的对象,所在的语境.

  【解答】①正确,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形容着力描写,也形容醒目突出,分量重.符合语境;

  ②正确,积重难返: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也指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易解决.符合语境;

  ③对象错误,罄竹难书: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写完.不能用来形容教育中的典型事例;

  ④对象错误,韬光养晦:隐匿光彩、才华,收敛锋芒、踪迹,光芒.不能用来形容“网络赌博”这件事;

  ⑤正确,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符合语境;

  ⑥对象错误,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不能用来形容“事物”;

  故选:A.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在2016年“公民道德宣传月”中取得了很大成就,是由于全社会成员共同关注并参与公民道德建设的结果.

  B.一个社会文明进步与否,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

  C.巾帼原本是古时贵族妇女在祭祀大典时佩戴的一种用丝织品或发丝制成的珍贵头饰,其上往往装缀着金珠玉翠.

  D.城镇化自从采取了逐步扩展的方式,城中村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前沿地区,需要从基层社区的土壤中由下到上地建设.

  【考点】27:病句辨析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解答】A.结构混乱,“由于…的结果”句式杂糅,去掉“由于”或“的结果”;

  B.搭配不当,“与否…能否…较高”两面对一面,在“都”前加“是否”;

  C.正确;

  D.结构混乱,“城镇化自从…,城中村…”中途易辙,把“自从”调到句首;

  故选:C.

  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面孔》这一部以小见大、由“面子”到“里子”的文化百科全书,开始①掌握到了“走心”的诀窍。《中国面孔》第三季②从明星嘉宾的选择还是问答环节的设置都③符合年轻人的胃口,这无疑是④当下收视主力人群发出的一次强力号召。让新生代在熟悉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接受⑤热爱祖国的文化传承,正是文化综艺⑥追求的目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刚刚 / 也 向 因而 屡次

  B 渐渐 无论 更 对 进而 应当

  C 稍微 只有 才 / 或者 特意

  D / 不管 很 从 或许 即将

  【考点】1B:关联词语.

  【分析】本题考查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要分析句子间关系和关联词语的搭配.宜用排除法.

  【解答】解析:

  根据关联词“还是”的搭配,②处可填“无论”或“不管”,所以排除AC项;“热爱祖国的文化传承”比“接受祖国的文化传承”的程度要深一步,所以这里是递进关系,⑤处填“进而”,所以答案为B项;

  故选:B.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柴爿饭,就是由铁镬用劈成片的木柴烧煮而成的米饭,松软有致,口感可人。过去① 家庭中常用这种方法煮饭 ,现在不多见了,难得能吃到。那天我盛了一大碗,大快朵颐。农家乐店主告诉我说,其实柴爿饭最好吃的还是镬底的饭焦,因铁镬散热慢,镬底不退火,经过闷煮,② 镬底饭粒烤成饭焦 ,焦黄酥脆,嚼之喷香。如今 ③ 家庭煮饭都不用铁镬 ,而是用电饭煲之类的电器,哪来的饭焦。饭焦的香韵只能是美好记忆了。

  【考点】2F: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分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语段的中心,然后根据横线前后的语境进行总结概括,注意字数的限定.

  【解答】解析:

  ①根据“现在不多见了”,便可推测此处强调的是“以前家庭经常煮柴爿饭”;

  ②根据“经过闷煮”以及“焦黄酥脆,嚼之喷香”,便知此处的两个关键词为“镬底饭粒”和“饭焦”,再用一个动词将之联系起来;

  ③根据“而是用电饭煲之类的电器”,便知前后句为转折关系,内容上要与“用电饭煲之类的电器”对应,强调现在不用铁镬煮饭;

  故参考答案为:

  ①家庭中常用这种方法煮饭

  ②镬底饭粒烤成饭焦

  ③家庭煮饭都不用铁镬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1.如图是关于“土豆翻身当主粮”的图画材料,请你阅读此图后,完成题目。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1)土豆能当主粮的优势有哪些?(不超过30字)

  (2)土豆要进行推广,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不超过30字)

  【考点】87:图文、表文转化.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标转换的基本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图标转换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细致理清图片的主要内容,题干表述为“土豆能当主粮的优势有哪些”,从图片一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土豆易于种植,更容易吃饱,容易饱腹.

  (2)本题考查学生图标转换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细致理清图片的主要内容,题干表述为“土豆要进行推广,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从图片一、二综合反映出的具体信息可以看出,要加大土豆的种植面积,提高土豆制作、培植的工艺,同时需要政府增大资金的投入.

  答案:

  (1)易种植、易贮藏、易推广、饱腹感更强、比做配菜更健康.

  (2)①提高加工工艺.②需要政策资金扶持.③需要扩大种植面积.

  四、写作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洛阳小伙到郑州打工,将包裹落在公交上。乘客捡到后交给车长,车长打开包裹查看失主联系方式,一张信纸出现在眼前:“给你钱,你不要,晚上放你包里了……儿子千万记住,在外干活安全第一,哪怕你不挣钱,全家只要你平安!”小伙子来找包裹,看到母亲的信和300元零花钱,在寒风中不停流泪。小伙子取回了包,他母亲这番话也温暖了众多网友。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点】91:材料作文.

  【分析】本材料的核心有两点,一是母亲的纸条,充分体现了一个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二是儿子在寒风中的流泪,体现了儿子对母爱的理解与感动.所以,我们在立意时可以分别从儿子与母亲的角度:

  1、从“母亲写信的行为和信的内容”角度来看,可围绕“儿行千里母担忧、无尽的母爱、平安至上”这些观点来写;亦可围绕“爱的方式、爱要学会放手、为自强自立点赞”等角度立意;

  2、从“儿子感动落泪”的角度来看,可以围绕“爱需沟通、理解和感恩”等角度来写.

  【解答】

  忧与爱

  窗外,夕阳终于一寸一寸地西沉下去.

  下课铃声一响,我便冲出门去,顾不得辘辘的饥肠,径直跑向校园电话机.唉,早有人先下手为强了.墙壁上的五座电话机被占得满满的.我只有在一旁等待.

  “妈,我又没钱了,给我送钱来…”哦,原来同是天涯沦落人啊!听着一旁女生对着话筒的哭诉,我暗自发笑!

  这个月的钱用得真快,眨眼的功夫,兜都见底了,更要命的是饭卡里也分文不剩了.明天可怎么过啊!

  女生的电话言简意赅,一会儿就轮到我了.我熟练地拨出号码,只“叮…”的一声,那边便接通了.

  “儿子,你还没吃饭吧?”

  咦,奇了怪了,我这还没说话呢!“妈,你怎么知道是我啊!”

  “我是你妈啊!”

  “哦,妈,我没钱了,给我汇点钱吧!”

  “好,明天一早就汇.你还没吃饭吧?最近胃疼不疼了…”

  又来了,每次都没完没了.“妈,我忙呢,先挂了!”我赶紧挂了电话.

  我抬头看了看,夕阳橙红色的余晖温柔地息在天边.

  “叮铃铃…”刚打算离开,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我疑惑地拿起话筒,小心翼翼地送到耳边.“儿子,马上就要高考了,别再吃路边摊的东西了…”

  “妈,我知道了,你忙吧,我要上自习了.”

  “还有40分钟呢!我记着你的作息时间呢!路边摊…”我有点烦了,敷衍了几句便挂掉了.

  唉,还真是我的亲妈,我无奈地摇摇头,迈开腿,准备离开.

  “叮铃铃…”清脆的铃声再次从身后响起.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回头拿起了话筒.

  “儿子,你口腔溃疡好了吗?记得别受凉…”

  “妈,你别瞎打了,这是公用电话.”我语气有点不耐烦了,挂了电话!

  走,还是不走,我迟疑了一下,果然铃声又一次响起.“你烦不烦!”我气急败坏地抓起电话.电话那头没有说话,只是传来一阵又一阵的咳嗽声.“妈,你怎么了?”“没事!”“还没事呢,都咳了一个月了.”电话里爸爸在插话.“别在孩子面前瞎说,他马上要高考了…儿子,你上次说脚上好像害了鸡眼,还疼吗…”

  突然,我的心如细雨中的花蕊,被蜜蜂猛得蜇了一下,痛过之后,又一点点被濡湿.对于母亲,我一直只知道索取,从不懂回报,哪怕只是言语上的.

  那边,母亲的电话已挂断,我却迟迟不愿放下话筒.

  天边,夕阳正一寸一寸地西沉.


猜你喜欢:

1.高考全国卷一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图片及答案

3.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参考答案

4.高考卷语文真题

5.高考语文课标试卷及答案

6.历年全国卷语文高考真题答案

2017年聊城市高考模拟试题语文(2)

5.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别元九后咏所怀 白居易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25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