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7山东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

时间: 刘惠25 分享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3.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1)《秋兴八首》(其一)中,“ , ”这两句

  诗最能表达诗人的忧国之情和抑郁孤独之感 。

  (2)苏轼《定风波》中,“ ”这句词由眼前风雨推及人生,

  有力地强化了词人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淡定自若、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3)韩愈在《师说》中,用“ , ”揭示了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它们在生理

  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B.谁都明白,《红楼梦》里的《西江月》貌似作家的反面文章,其实曹雪芹要衷心礼

  赞的,正是这“乖张”与“不经之谈”。

  C.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 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

  做奖赏。

  D.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的时候,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休戚相关

  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了。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发展父母的良知,就是拥有爱的能力和理智判断力,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

  通达乐观的健康人格。

  B. 能思想的苇草——我们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

  思想的规定。

  C. 郑榕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获得者,《雷雨》中“周朴园”这个角色他从1954

  年一直演到了1988年,他用了近30年左右的时间来对这个人物进行研究和总结。

  D. 由于夏季游戏好像体育运动,使北极熊在食物丰富的季节保持了身体的灵活和力量。

  1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 。

  。 。 。 。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

  ①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

  ②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 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

  ③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

  ④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

  ⑤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

  A.①③②⑤④ B.④③②⑤① C.③②⑤①④ D.②⑤①④③

  17.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 ① 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 ②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 ③ 。

  18. 逻辑推理题(4分)

  四人分别姓张、姓李、姓高和姓陈,他们每人各任一个职务,四个职位是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和劳动委员。已知:

  (1)体育委员下围棋很厉害,班长与姓李的同学都不是他的对手。

  (2)班长主持班会的时候,学习委员和姓张的同学都举手提了些建议。

  (3)学习委员分别给班长和姓李的同学辅导过功课。

  (4)体育委员参加篮球赛时,班长和姓高的同学一起为他助威。

  你能准确推断出四人的身份吗?

  ①姓张: ②姓李:

  ③姓高: ④姓陈:

  六、作文(6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蒙田《热爱生命》

  要求:1.题目自拟。 2.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

  2017山东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第4小题为双选题,每答对一个给2分;单选每小题3分。)

  2 4 7 8 9 14 15 16

  C A D B D C B B C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

  1.(考查议论文的立意和结构)每答对1个分论点给2分

  ①青年要树立理想,筑牢信念。②青年要脚踏实地,实干兴邦。③青年要求知进取,开拓创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8分)

  2.C 有“生活经历”,但没有体现“情感经历”。

  3.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每答对1个要点给1分,答对3个要点给5分)

  ①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家庭教育的熏陶。②注意观察生活,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

  ③积极参加戏剧演出,有丰富的实践经验。④广泛研读中外名家剧作,戏剧学养深厚。

  ⑤大胆借鉴外来艺术形式,推陈出新。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4.A、D(答对1个,给2分)A是在第1回;D“那人”是迫于凤姐的威势,出于无奈才“叩谢”。

  5.(考查人物描写技巧)(每答对1个要点给1分,答对4个要点给5分)

  作者写到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为表现凤姐的管理才能,塑造王熙凤的形象,运用了多种文学表现手法。①侧面烘托。凤姐接管宁府之前,先是贾宝玉向贾珍推荐了王熙凤。贾珍向邢夫人和王夫人提出请求,暗示了王熙凤有管理才能。接着是总管来升告诫手下众人,人未到,声威就先到了,暗示了凤姐的泼辣、威势。②正面描写。凤姐恩威并施,语言泼辣,行动果断,措施得力,正面展示了女能人女强人的形象,又应证了前文的侧面描写。③起伏。凤姐的调度安排环环相扣,宁府初入正轨,一切似乎顺风顺水。作者宕开一笔,安排了两个情节,使得作品波澜起伏,摇曳生姿。一是细节:凤姐对贾珍、尤氏夫妇送粥劝食,充满温情。这一细节,表现凤姐对宁府主人的周到细心,也让我们紧张的心理放松下来。二是波澜(高潮):一个“体面”的下人,来迟了一步,凤姐正要发作,作者又宕开一笔,插入了处理荣国府“王兴媳妇”、“四个执事人”、“张材家的”等几件事,处理完之后又紧接着处罚“睡迷人”。一件事分两截写,其中又穿插了其它事,手法巧妙,毫无痕迹。这两个情节张弛有度,极大地丰富了凤姐的形象。④照应。“又有一个笑道:‘论理,我们里面也须得他来整治整治,都忒不像了。’”照应了凤姐归纳的宁府五大弊端。“窗外众人听说……这才知道 凤姐利害。”照应总管来升对手下众人的告诫。而“众人不敢偷闲,自此兢兢业业,执事保全。”是凤姐管治宁府的结果。

  6.(1)王熙凤成功协理宁国府,关键在于:①细:工作细致。她先摆出存在问题,分析弊端造成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制定了丧事中的内务组织架构和人员编制,分别成立了接待、礼仪、茶房、库管等8个小组,明确了各小组责任;从对大局的准确把握,对各项事宜的统筹安排,再到细节的斟酌,无不妥帖恰当。②严:管理严格。制定了考核标准;规定了工作时间,奖勤罚懒,不讲情面,威重令行。③勤:不辞辛劳,以身作则。“凤姐不畏勤劳,天天于卯正二刻就过来点卯理事……”(每答对1个要点,给2分)

  (2)凤姐成功协理宁国府并不偶然:

  首先要归因于她良好的内外条件。凤姐的成功有内因,她善于表现,乐于揽事;她高度负责,身体力行。也有外因,凤姐在荣国府之所以能大显其管理才能,就因为有一个良好的领导环境:贾母骄宠她,信赖她;王夫人信任她,提携她。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人才才会脱颖而出。(答对原因,给2分)

  其次要归功于凤姐管理有方。企业、学校等集体的管理也需要这样强有力的管理者。她整治宁府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三条:一是责任到人,二是严明纪律,三是严管重罚,充分展示了她的管理才能。责任到人,使人人肩上有重担,职责分明;严明纪律、严管重罚是落实责任的保障,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也非常重要。(有评价,给2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

  7.B 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译文:天下之人都是按市场交易的方法进行结交,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着您,您没有权势了,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普通的道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8.D“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崩”错。

  9.C“负荆请罪”, 是勇于改过的具体行为,作者司马迁对廉颇这一历史人物持肯定赞美的态度。

  10.(1)我这样忍让的原因,就是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

  (“所以”、“以”、“先”、“后”每答对1词,给1分;判断句翻译正确,给1分)

  (2)廉颇当他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上铁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以被任用。

  (“为”、“被”、“以”、“用”每答对1词,给1分;定语后置句翻译正确,给1分)

  (二)诗歌鉴赏

  11.①反衬手法。三四句承接一二句,抓住特定的意象——月、城头、乌、霜、万树和风,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深秋月夜图,以哀景反衬乐情,本是欢快融洽的场景陡然变得低沉压抑。

  ②侧面烘托。七八句,一声琴弦,万籁俱寂,四座无言。“物皆静”“星欲稀”,写出了人们陶醉在琴声中而忘记了时间,从侧面烘托了广陵客高超的弹奏技巧。

  ③寓情于事,缘景写人。全诗以酒咏琴,以琴醉人,把写事、写景、写琴与写人有机结合。作者奉命出使,远离京城,但身在官场身不由己,精神苦闷;既入仕途,又向往诗酒和音乐的怡然自得,因而流露出一种思乡归隐的情绪。(每答对1个要点,给3分;答对3个要点给8分)

  12.(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参考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又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形象。(2分)

  上片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下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在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一个风神潇洒、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形象跃然纸上。(结合诗句分析,给3分)

  下片前两句化用庄子“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之言,以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思辨,发出了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这两句,既饱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最后两句,“夜阑风静彀纹平 ”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相互纠缠,表达了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结合诗句分析,给3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3.(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

  (1)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2)一蓑烟雨任 平生 (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9分)

  14.B 改为“无稽之谈”。(“不经之谈”指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偏重于“不经”,多指不合道理且没有根据的话;“无稽之谈”指无从查考、毫无根据的说法。偏重于“无稽”,多指无法查考的且没有根据的话。)

  15.B A搭配不当,“树立”要改成“形成”;C语意重复,“他用了近50年左右的时间”中“近”与“左右”保留一个;D介词掩盖主语,去 掉“由于”。

  16.C

  17.(每答对1句,给2分,意思符合酌情给分)

  ①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 ②面临信息化的挑战。 ③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

  18.(每填对1空,给1分)

  参考答案:姓张:体育委员 姓李:劳动委员 姓高:学习委员 姓陈:班长

  19.作文(按高考要求评分):

  立意侧重于“活在当下,珍惜拥有”,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创造生活。


猜你喜欢:

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大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3.高考语文成语运用专题练习题带答案

4.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5.高考语文课标试卷及答案

6.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

2017山东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3.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1)《秋兴八首》(其一)中, , 这两句 诗最能表达诗人的忧国之情和抑郁孤独之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2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