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2)

时间: 月丹42 分享

  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题答案

  1.B(B项,“前者是诗人的自觉,后者则由封建政治赋予”于文无据。)

  2.D(D项,④段是将诗人和社会的横向联系来看,并无对比之意。)

  3.C(A项 ,“其结果就是创作归于沉寂”错,原文是“创作上多数总是归于沉寂”;B项,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在积极政治的推动下维系并加强其用世之心,原文强调“诗人当然也应该有良好的主观条件”;D项,无中生有。)

  4. C( A 项,环境描写的作用,不能暗示老太太的苦痛难受的心情。B项,“犯了王法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这句话是村长在开导老太太,让她正确面对这件事,而不是“为老太太在最后把红辣椒挂在了窗户上作了伏笔”。 D项“那个地方村里人都知道”,于文无据。)

  5. ①以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叙述故事,这样写更能全面细致地描述老太太的形象,展开故事情节。②以“儿子杀人”事件为线索,展现了老太太思想、心理变化的过程,在前后对比中突出了人物性格。③多用对话形式,以人物之间的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样写能够使叙述的故事更加集中。(1点2分,答对3点满分)

  6.①在人物形象上,这样结尾标志着老太太由“包庇儿子”到“举报儿子”思想、心理发生的重大转变,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②在情节结构上,这样结尾使情节突转,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故事到此戛然而止,令人深思,回味无穷。③在主题表现上,这样结尾不仅表现了母爱的淳朴与伟大,更表现 了人性的淳朴和理智,深化了作品的主题。(1点2分,答对3点满分)

  7.B ( B项,“要得到民众的认可,要交由民众充分商讨"错误,原文有“确需充分的民意支持、经过充分商讨,完成行政和法律程序”,意思是政府的“禁炮令"能出台的条件是要经过这三个阶段,并不是说交由民众充分商讨。)

  8.BC ( B 项,“受访者对政府政策的执行力强”错误,这些数据说明绝大多数受访者认可首都文明办的倡议。C项,“要注意地域特点"于文无据。)(4分)

  9.①传统民俗使然。鞭炮寄托着人们对新年蜒美好祝福,是我国流传已久的民俗,认为“年味儿”就是“炮昧儿"。②认为燃放鞭炮是安全的。鞭炮具有不安全因素,无论制作、运输还是燃放,都有危险伴随,但有些民众忽视了这些不安全因素。③对燃放鞭炮造成的环境污染理解不够。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严重,有些民众没有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减少环境污染的一分子的道理,认为燃放鞭炮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5分)

  10. C (原文标点:尝按部,宿民家,镫炷尽,主人将续进,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其廉介类如此。)

  11. D ("炀帝”是皇帝的溢号)

  12. B (文中“追省再三.的意思为“追回来再三检査”.“省”是“省查.检査”的意思.而非“叮嘱”之意)

  13. (1)当时蜀地刚刚平定,官吏大都放肆横行.民不聊生.皇帝下诏让无逸拿着符节前去巡视抚慰,可以承受诏命授任官吏。(得分点:“横恣”“巡抚”“承制”各1分,句惫2分)

  (2)高祖就下诏让刘世龙、温彦博审察这件事,没有证据,于是斩杀诬告的人并罢免了窦雄。(得分点:“按”“无状”“黝”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皇甫无逸,字仁俭,京兆万年人。父亲皇甫诞,是隋朝并州总管府司马。汉王杨谅起兵谋反,逼迫皇甫诞而(皇甫诞)不从命,被杀害。当时五等爵制已经废除,炀帝赞扬皇甫诞的忠心,追赠皇甫诞为柱国、私义郡公。

  皇甫无逸历任淯阳太守,政绩为天下优等,两次升任后为右武卫将军。炀帝巡视江都,下诏命他居守洛阳。炀帝被杀后,他就同段达、元文都一起拥立越王杨侗。等到王世充篡位,皇甫无逸放下老母和妻子,杀出关门独自归顺国家。追他的骑兵赶了上来,皇甫无逸回头时他们说:“我宁愿死,始终不会同你一起谋反的。”他解下金带丢在地上,说:“把这送给你们,不要再阻拦我了。”骑兵争着下马夺金带,因此幸免于难。

  唐高祖因皇甫无逸是隋朝的旧功臣,待他非常尊敬,授他为刑部尚书,封为滑国公。当时蜀地刚刚平定,官吏大都放肆横行,民不聊生,皇帝下诏让无逸拿着符节前去巡视抚慰,可以承受诏命授任官吏。到了以后,罢黜贪暴,任用廉洁良吏,法令严明,蜀民得以安宁。

  皇甫希仁,是个阴险的小人,诬告皇甫无逸为了母亲暗中句结王世充。皇上判明其中的伪诈,斩杀了皇甫希仁,派遣给事中李公昌乘快马告诉皇甫无逸。又有人告皇甫无逸暗中与萧铣勾结。当时皇甫无逸与行台仆射窦缓希虼松媳砦约撼率觯⒆嗝黢辑的罪过。高祖就下诏让刘世龙、沮彦博审察这件事,没有证据。于是斩杀诬告的人并罢免了窦5然矢ξ抟莘祷兀实畚坷退:“以前有许多人低毁诬告你,只因你正直而被奸佞小人僧恨罢了。”皇甫无逸叩头谢恩,皇上说:.您没有辜负我,为什么要谢恩?”

  授任为民部尚书,外任同州制史。所到之处往往闭门不交接宾客,身边的人都不敢随便出入,所需物品都从辖境以外买来。皇甫无逸曾经巡视境内,留宿民家,灯芯燃尽,主人想要续上,皇甫无逸抽出佩刀斩断带子作为灯芯。他的廉洁正直多像这样。但自己 过于小心谨慎,每次上表章,读了上十遍还不放心,使者已经上路了,还要追回来再三检查才派送。他的毋亲在长安病重,太宗让人从驿道兼程前去召他返回看望,他忧郁不安吃不下饭,路上得病逝世。皇上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谥号为孝。王珪驳斥说:“皇甫无逸入蜀,却未能带母亲一同前往,留下母亲一人而母亲死在京城,为子之道不足以称颂,不能叫作孝。”于是改谥号为良。

  14.BD (B项,颔联是想象友人裴坦赴任途中所见之景,并不是“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之景”。D项,尾联抒发的是作者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和离任回京、仕途未定的惆怅不安之情,而不是“友人远离故国的寂寞之情”。)[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2项给5分。多于两项不给分。]

  15.(6分)

  (1)①虚实结合。首联写江南早春阳光明媚、芳草鲜美的景象,是实写。颔联上句想象友人赴任途中经过九华山的景象,是虚写;下句写两人分别时的场景,是实写。②远近结合。首联写江南早春阳光明媚、芳草鲜美的景象,是近景。颔联上句想象友人赴任途中经过九华山的景象,是远景;下句写两人分别时的场景,是近景。

  (2)反衬(或:以乐景衬哀情)。前四句通过描写江南早春明丽和煦的美景,反衬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以及自己离任回京、仕途未定的惆怅不安之情。

  (6分答对一点给3分,其中手法(作用)1分,分析2分;第一问两点可任答一点。意思对即可。)

  16.(5分)(1)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2)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

  (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17. B (①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使用正确。

  ②引而不发: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又比喻善于控制自己。使用错误

  ③登高自卑:释义:自:从;卑:低。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做事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不能误以为看见高山而觉得自己很渺小。使用正确

  ④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可改为“买椟还珠”。使用错误

  ⑤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使用正确

  ⑥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后泛指结交了不正派的人。使用错误)

  18. B (A项主宾不搭配,“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国家”, C不和逻辑,“汽车本身的状况”有好有坏,属于两方面情况,“而保证行车安全”是一方面情况。 D项成分残缺,“问题”后加“的担忧”。)

  19. D (A项,“垂询”敬辞,多用于他人,用于自己不当。B项,“承让”是承蒙谦让的意思,一般是在比赛后优胜者谦虚客气时说的话,谦辞。C项,“惠存”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写的上款。)

  20. ①它有自身的价值

  ②位置决定价值

  ③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答案】②企业重视产品的质量提升未必能打造出自己的企业品牌。③体现创新价值的激励机制未必能够培育出众多“中国工匠”。(三个判断都是存在条件不够充分的问题,“具备工匠精神”“打造出自己的企业品牌”受多重因素的制约。“建立起了体现创新价值的激励机制”也不是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中国品牌”的首要条件。)

  22. 作文(60分)

  材料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向后看才懂得生活,”可理解为生活需要反思,需要总结经验教训。“向前看才能生活”可理解为要看到希望,要有憧憬和追求,要奋斗,要努力拼搏。要将“向前看”和“向后看”结合起来,可有所侧重,但必须提及另一点,要辩证分析二者关系。
猜你喜欢:

1.2017年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

2.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3.2017高考语文模拟检测试卷含答案

4.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2)

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题答案 1.B(B项,前者是诗人的自觉,后者则由封建政治赋予于文无据。) 2.D(D项,④段是将诗人和社会的横向联系来看,并无对比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2018年高考语文模拟考试及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模拟考试及答案

    每一次大考之前,老师总会现安排几次模拟考,今年也不例外,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2018年高考语文模拟考试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2018年高考语文模拟考

  • 2017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精选3篇
    2017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精选3篇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占的分数比例很重,那么,怎样能写出一篇好的作文,特别是满分作文呢?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2017年浙江满分作文,一起来

  • 2018年高考预测作文素材及分析
    2018年高考预测作文素材及分析

    每次大型考试之前,老师们都会帮同学预测一些考试内容今年也不例外,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2018年高考预测作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用沟通化解

  • 2017高考语文模拟考试及答案
    2017高考语文模拟考试及答案

    高考越来越接近了,同学们都复习好了吗?一起来看看今年的模拟卷吧,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2017高考语文模拟考试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2017高考语文模

35543